中小学新任教师专业精神阙失的深层分析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师资格证制度等改革中存在不足,这造成中小学新任教师虽然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但是在专业精神方面存在阙失。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其他国家教师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重塑教师专业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新任教师 专业精神 阙失及重塑
  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我国教师学历、专业技能方面不断改进,但是却出现了越来越多老教师、家长、学生反映新任教师专业精神方面存在各种不足。面对这一矛盾现象,本文试图从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师职业资格证制度等方面入手揭示其背后的真实原因。
  一、新任教师专业精神阙失的内在原因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师教育院校改革中的过失
  我国师范院校的大规模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从政策上确认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中国师范教育自建国以来建立起来的单一定向型体系宣告打破,许多综合性大学在教育部的号召下以各种形式参与教师教育。另外一些师范院校则纷纷改名换姓和其他学校合并成综合性大学。这样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大大增加。
  国外教师教育体系的变化是由于冷战时期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国家急切通过提升教师质量来提升教育质量。由于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学术水平低,为了开阔教师学术视野,提升教师整体队伍质量,美国的综合性大学如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学校纷纷建立教育学院开设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加入教师培养的队伍。
  中外师范学校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我国师范学校的合并和综合是出于高等院校布局调整,建设一流大学的副产品,而国外的师范院校调整是基于教师质量的需求。因此在办学的过程中容易偏离了师范学校办学原则,传统的师范精神在改革中流逝。
  (二)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课程设置中的忽略
  目前我国师范生课程中除了一般课程(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体育等)以外,教育专业课程主要还是老三类: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以及大四一年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余的都是学科专业课程以及少部分的限选课。在课时设置上,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大部分都是60%以上。这样的课程设置一味地追求专业领域的“学术性”,忽视了师范学生和其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区别,不能充分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美国的师范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学生必须兼修自然学、社会、人文学科等方面知识,这些普通的教育课程占全部课程的大约40%到50%左右。除了这些教育课程外,还有师范性专业课程,主要学习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心理学与儿童发展等。日本的师范教育中则从大二开始,每年都组织学生到各个学校进行各种实地研究和实习,让学生每个学期都有机会走到教育的第一线。
  (三)教师入职门槛的设置的缺陷
  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行业的门槛,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性而设置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现实中,由于学生只要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的考试以及一个简单的试讲就可以拿到这个执业证书,因此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受到质疑。
  日本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建立于1949年,教师培训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社会研究、算术、科学、音乐等)以及近年来新增加的“外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机应用”等。教师录用考试竞争激烈,录取比例在1:5之间。新任教师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就制定工作计划、教材研究、班级管理、学生心理指导、校务管理以及在教育中心进行的讲课、实习和参观等方面进行校内培训(每周2 天,至少70 天)和校外培训(到教师进修中心或新型教育大学进修)为辅(每周一天,至少35 天)。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10年,在教师资格证到期前两年教师需要参加相应的讲座,继续学习教育课程,并经审查合格才予以更新。
  二、对新任中小学教师专业精神阙失的体制重构
  (一)端正师范专业的办学目的
  在高校改革过程中对于合并入综合院校的师范学院或者是综合性院校中新建的教育学院,不能淹没于众多学院大楼之中而被边缘化,被忽略。师范学院应该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学宗旨,意识到师范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别,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职业理想和道德诉求,树立“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远大目标,注重对学生教育学,心理学已经相应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授。其次,综合型大学中的教育学院应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中众多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扩展师范学生的视野,加深加厚学生的知识根基,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明确师范课程的内容结构
  课程设置上,应加大教师教育课程的比重,加大人文知识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比重。因为教师不是知识传送的管道,而是知识的建构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手段,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建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会思维的技巧,学会生存的本领。在实践能力上,要增加实习课程。鼓励师范学生从大二,大三学年开始进入和高等院校具有合作伙伴关系的中小学中进行“基础体验”,每周抽出固定的时间去指定的中小学校听课,这样可以尽快熟悉课堂环境,对教学计划,课堂控制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有一定体会。在每周的实习中考虑给实习生提供固定一节课的授课时间,课堂完全由实习教师控制。由于只有一节课,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差错,指导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即使弥补,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这样融实践与日常的学习之中不会造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轻视,对实践的好高骛远。
  (三)加强入职教师的专业考核
  不论师范生和非师范,在入职前可以进行为期一年的“校本培训”这一年是学校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一年。对于学校而言,是为了让新教师更好的胜任学校的教学任务。另外学校安排一名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帮、带、传。新教师备课,上课等情况及时向骨干教反馈,双方进行沟通,减少无效、低效的教学行为。经过一年的培训后,再由学校和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学校可以通过恰当的考核途径决定是否录用新教师。经过一年的在职工作,新教师也可以对教育工作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对于自己是否合适从事这项工作有个判断。
  教师资格证的更新也可以视为是对教师入职后专业发展的一种制度保障。新教师刚刚迈入工作岗位,缺乏相应的教学技巧,2-3年一次的“教师资格更新”主要是不定期的组织专门人员考察新教师的授课技巧,学生指导,自我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对于老教师,主要是知识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可以5-10年左右组织老教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根据每个学校情况不同开设相关的学习课程,并进行考察和结果反馈。
  通过对新任教师专业精神阙失制度层面的解读,我们充分认识到,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素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的师范办学理念,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和把好教师入职的门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范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才能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稳定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魏成武.转型期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师范性缺失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许美德,李军.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J].教育研究,2009(6).
  [3] 李国立.日本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沈鸿敏,卢慕稚,刘求实.日本教师资格证制度改革的最近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8(9).
  [5] 岩田康之.日本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体验》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作者简介:
  李碧珍(1972- ),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福州市江南水都中学教育处副主任,历史教研组长。研究方向:历史学科教育,教师教育。
  (责编 张敬亚)
其他文献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可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每当我的耳畔响起稚嫩的童声,我都不禁感慨万千:我们当老师的,被誉为“辛勤的园丁”,承担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责任重于泰山,从教二十年,我笔耕舌耘在美丽的校园,用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每当发现奇花异朵,我更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细心呵护,像为文惠君解牛的庖丁一样“意为止,行为迟”,唯恐有失,碰伤她,而使她过早凋
期刊
校园文化建设,对改善学校风气,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的精神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要求每一门课程以及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为此,学校总务处在校园环境的规划,教育教学经费的拨入、分配、使用等方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增加收入,节约开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一、环境育人  “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种直观的
期刊
摘要:追求人性与唯美自由的浪漫诗人徐志摩,从未停止其探寻的脚步。《再别康桥》是集中体现诗人早期创作及思想轨迹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旖旎缱绻的感情抒发,诗歌的三美原则,都体现了诗人艺术创作在从古老国度到西方唯美主义,从立志实业救国到投身文学与思想的大潮中日臻完美。  關键词:徐志摩 再别康桥 艺术追求  徐志摩曾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中深情地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
期刊
摘要:《纲要》指出,评价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评课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对照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过程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观摩活动后经验提升的关键环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有着深远意义。  现实教学中,因为理论缺乏、经验不足、策略不当、目的不明确等原因导致很多老
期刊
这学期,我们年级组的老师选定苏教版四上《春联》上了螺旋滚动课。反观三堂课,我们在行动中研究着,反思着,对“好课不厌百回磨”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认。  一、潜心会文深钻研,教学目标先要明  只有深入钻研,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设计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春联》第二课时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中五副春联,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认读提出了具体和较高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学习英语中的重点和难点,英语认读能力高低制约着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目的是通过研究和实践唤醒小学生的英语认读意识,探索适合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减轻学生在英语认读方面的学习困难,避免英语学习中盲读现象的发生,形成培养小学生
期刊
摘要:开展古诗文诵读已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活动。本文通过激趣、自主、拓展、整合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效率,让经典诗文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关键词:经典诗文 兴趣 自主拓展 学科整合  经典诗文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最完美的呈现。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圣先贤的智慧精华,滋养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根基,从而有意识的、潜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科学探究,物理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更应该走在前列,而问题式教学是非常适合锻炼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拟就具体实施问题式教学法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物理 问题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改变教学模式,进而改变人才模式,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即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
期刊
摘要:有效的词汇教学应当让学生趣味盎然,运用情景话题、语言知识、师生互动、语篇的输入和输出等教学方式,让静态的、孤立的词汇转换成有生命的、有深度的、可用于交际的词汇,并逐步引导学生在真实交际中运用词汇、体会词汇用法,从根本上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词汇教学 食品 案例分析  一、教学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中毕业时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期刊
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是对中国教育深刻思考研究后得出的经典话语,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中国教育的呼吁与呐喊。  一、关于新课标和教学大纲  现在全国上下都统一实行了新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目标”,贯彻“新理念”。作为教育改革,这本无可厚非,可一些学者却大肆鼓吹,实施新课标具有如何的优越性,而把原《教学大纲》批得一无是处。对此,魏书生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