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构,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6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面临的形势不同,其内容、使命、任务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主题是不变的,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断总结和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马克思在《导言》中阐述了在落后德国实现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问题.马克思认为虽然德国社会现状落后于英、法等先进国家,但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已经达到了现代国家水平.在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包含推进其为大众认知理解、认同内化和实践外化三个层层递进、不断深入的基本环节.其中,“认知理解”是前提,“认同内化”是关键,“实践外
事实与规范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关系,刑法学意义上事实概念和规范概念之间区分具有相对性,存在事实的规范化和规范的事实化。事实与规范之间存在法律评价概念、经验法则评
教育以人为起点,以人为目的,人的概念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当今教育改革陷入理论的焦虑与实践的困境,其症结在于对人的理解与认识存在误区,陷入国家功利主义和个人浪漫主义
为深入探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与建设,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主办,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及时构建科学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质量评价体系,是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质量,有效实现从理论形态到物质武器的转化,切实解决当前重大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针对当前
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与新途径,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应对挑战,党的理论工作者必须在坚持已有的成功经验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并且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为什么建设党、怎么样建设党以及党的建设过程中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旨在逐一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体育界致力于体育科学化发展的杰出人物——达德利·艾伦萨金特的体育生平、体育思想、体育实践以及对他的评价:他是美国近代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提出的防止国家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重要论断,是我们进行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石。社会公仆是人民政权的本色。廉价政府是人民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