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特区”:向中国“借智慧”?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跃春
  
  有评论说,日本建立特区是吸取中国的经验所为。仔细想来,中国富有成果的经济改革正是从农村联产承包开始的。日本的结构改革在“大路”难以走通的情况下,未必就不想尝试一下“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
  今年4月1日,是日本建立“结构改革特区”正式启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申办报告纷纷递交日本首相府。根据建立“特区”的审议程序,今后一个时期,日本将有一批“结构改革特区”相继出现。
  
  兴起一场申办“特区”的热潮
  
  所谓“结构改革特区”,是日本某些县、市根据本地区产业、资源等优势,在一定辖区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框架,发展相关事业,以激活景气,带动当地经济复苏的改革方案。
  去年8月,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在全国建立100个“结构改革特区”的构想。经过上下一段时间的讨论,日本参议院内阁委员会终于在2002年11月10日以多数赞成票通过了《结构改革特区法案》。该法案规定,自2003年4月1日起,日本各地方政府可以向中央提出申请,建立可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经济特区”。法案强调建立“特区”的宗旨在于放宽限制,并对农业、商业、贸易、教育等行业提供14项特殊优惠措施。出台这项法案的主要目的是给地方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以增强企业和政府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地经济活力,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该法案出台以后,日本各地方政府纷纷摩拳擦掌,申办特区的数目与日俱增,一场热潮正在全日本兴起。从目前已经申请的项目来看,以物流和技术研发最多:北九州提出建立“国际物流特区计划”,着眼成为通向东亚的物流中心;三重县决定设立“技术集中活动特区”,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此外,还有的地方提出了教育、社会福利领域特区。
  
  调整改革思路的创新之举
  
  日本政府为何突然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特区呢?其原因可以归结为:
  第一,这是为企业“松绑”的重要举措。日本是典型的“文件主义”国家,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提供相应的文件,许多地方法律束缚过多,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例如,城市的居民在前往农村欣赏田园风光时,一般是很难在当地居民家中下榻的。因为一旦农村居民要利用其住房接待游客,则必须符合“旅馆业法”和“消防法”等众多的专门法律,这无疑会使许多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于是游客要么留宿正规的旅馆,要么就匆匆赶回去,这样就很难感受到真正的“田野风味”。也就是说,在日本欲干成一件从未尝试过的事,绝非在一两项法律上请求通融一下就能突破的,它往往涉及一系列相关的法律。这些盘根错节的法律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副沉重的手铐。
  第二,这是日本调整改革思路的“创新”之举。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的衰退与不景气已持续了十多年,迄今仍无法走出低迷局面。欲走出困境,必须对现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这已是日本朝野上下达成的共识。小泉这位高举“改革大旗”走向首相官邸的领导人上台以后,始终将“无圣域”的改革作为执政的最高纲领,出台了整套的“改革工程表”和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但出人意料的是,小泉所进行的结构改革并不顺利。日本政财两界的既得利益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结帮抱团,为改革设置障碍。小泉上台已近两年,改革要务进展有限,这不仅使其有愧于选民,也使其“人气”逐日下降。在改革大业难以在整体上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小泉试图从地方这一相对“薄弱环节”作为切入点,改变正面进行改革的思路,从局部地区、个别领域寻求突破。
  第三,这是使地区的能量得到释放、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英勇尝试”。上个世纪90年代是美国新经济再现辉煌的十年,同时也是日本“失去的十年”。日本没有赶上新经济快车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战后形成的企业经营体制,包括终身雇佣制度和年功序列制度等严重限制了企业创新精神和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全土千篇一律、统一“规制”的传统做法,往往会扼杀许多地方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地方的能量无法得到充分释放,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潮流。建立特区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让各地能够突破过去的一些法律框架,做它们想做而由于以前的某些“规制”限制而不能做的事。
  
  全面推进尚有阻力
  
  为地方经济松绑,等于放权予地方,实际上就是削弱中央政府官僚手中的权力,一些官员对此极为恼火,甚至在有些部门设置障碍,封堵特区设想。据报道,在医疗领域,那种通过设立特区,让股份制企业参与医疗活动的举动就遇到了日本医师会的全力抵制。他们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如果削减经费开支可能影响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一些政治家对此也不乏“持不同政见者”,自民党作为执政党虽然原则上支持设立特区的构想,因为给经济注入活力对其执掌政权有利,但在涉及某些自身的利益时,他们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权力遭到蚕食,为此也会设置障碍,以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总之,近年来日本尽管在改革方面思路不少,但由于涉及某些阶层的利益关系,改革措施迟迟难以得到顺利推进。似乎一切“照旧”更加符合日本人的习惯。
  
  以“农村包围城市”?
  
  日本的“结构改革特区”虽然也是在一定区域发展经济的试验场,但与中国经济特区不同点在于,中国特区是对外开放的“试验田”,而日本的特区是对内开放的“试验场”。中国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个别省份圈定一定数量的土地,对特区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做出特殊的规定,在经营管理和税收政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它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评论说,日本的特区是吸取中国特区的经验所为。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奇怪,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怎么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那里借鉴经验呢?但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中国近年来经济改革进展之快、成果之大有目共睹。仔细想来,中国富有成果的经济改革正是从农村联产承包开始的。日本结构改革在“大路”难以走通的情况下,未必就不想尝试一下“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日本是个善于“借智慧”的民族,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历史。据说日本的官僚中间有很多人痴迷中国的《三国演义》,设立“特区”究竟是否吸收了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也说不一定。▲
  
其他文献
“当心,你所希望的终有一天可能变成现实!”  ——美国俗语  布什提出著名的“邪恶轴心”论,指责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是“邪恶轴心”。此言一出,世界舆论哗然,认为三个国家之间毫无关联,各不相干,岂能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但是近来的事态表明,这三国正在发生某种引人注目的相互影响。继朝鲜在去年承认有核计划后,伊朗日前也首次承认有核计划。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2月9日,伊朗突然宣布发现铀矿并
期刊
“经济热,政治冷”已经成为描述当前中日关系的一般说法。就中日关系而言,经济交流的加深,正影响着政治关系。  一年多来,中日之间发生了西安演出闹剧事件、珠海嫖娼事件、钓鱼岛纠纷事件等,但中日双方都从大局着眼理性应对,处理得比较好。这里特别提出来的是,日本舆论不同于过去几年,冷静而理性的声音较为突出,对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批评之声也越来越高。  另外,在香港“民主派”闹事问题上,日本媒体炒得并不多,
期刊
体育不只是消费,也是经济产业    主办大型体育赛事在以前被当做一项政治、外交的“形象”工程由政府出资包办。由于许多赛事的规模比较大,所需巨额支出就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赔本赚吆喝”导致债台高筑的现象并不少见。  举办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美国政府宣布对奥运会筹建“断奶”,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奥运养奥运”的新思路。奥运会以商业集资方式“卖出”了七亿多美元的高价,非但没要政府贴一分钱,还创造了两
期刊
他国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吁不说明人民币必须升值,而仅能说明他国希望通过人民币的升值来重新瓜分经济利益。  人民币应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总在争论。2002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中国考虑采用更具弹性的汇率机制。西方媒体在2002年底也广泛援引美国一些专家有关“中国正在输出通货紧缩”的观点,要求人民币升值。2002年12月初,日本财相盐川指出,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币值目前被严重低估,公开要求中国政
期刊
发射现场的动人情景    2002年12月29日,我从北京飞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现场发射。从机场到发射中心的公路,荒原大漠一望无际,被一片皑皑白雪所笼罩,发射中心的司机告诉我们,这是十多年来罕见的大雪。它使发射中心的气温骤然下降到-32℃,是该地区40年来的最低气温。  12月30日零点整,我们从驻地出发,前往发射试验指挥楼参观区。在室内,我们通过观看大屏幕和听取操作人员的
期刊
清华-世知论坛的宗旨是在理论背景下讨论中国面临的国际问题。加强理论背景,即更能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对现实的认识、同时更能将认识的实践上升到理论,也是这个论坛的任务。这就是我们为《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出版以及为世界知识出版社策划的“国际关系学名著系列”(共14本,见本期彩页所列书目)召开讨论会的原因。这次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会议更是开放式的,邀请了在京大学的学生们参加。会议热烈而紧凑。学者们发表了意见
期刊
“文明的冲突”观点与美国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笔者在美国大学政治学专业读书、教学多年,亨廷顿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这位著作等身的名牌教授一向备受尊崇,影响之大在全美、以至全世界,很少有人可比。但自《文明的冲突?》(1993年美《外交》季刊夏季号)发表以来,却突然遭到西方各界的冷嘲热讽,其中有学术争鸣的原因(附文后),更有深层次原因。说到深层次原因,那就是亨廷顿的观点不利于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
期刊
采访对象:  安维华 王锁劳 贾庆国 孔寒冰 许振洲  采访地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部分的“文明的冲突”  安维华     西方学者对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有不同的观点。的确,即使在伊斯兰世界内部,也存在很多矛盾、许多冲突,如果把所有矛盾、冲突都归结为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有许多问题是说不清的。那么,这次伊拉克战争有没有“文明的冲突”的因素?我认为有。如果从更深层次解读这场战争,解
期刊
梅加瓦蒂自上台以来,人们就一直对她的治国能力表示怀疑。2002年后期的一连串打击使印尼经济雪上加霜,人们对梅加瓦蒂政府的积怨日深。    政府提价起风潮    巴厘岛爆炸的阴影尚未消退,一场席卷全印尼的示威抗议活动包围了总统梅加瓦蒂。2003年1月,印尼政府宣布从该月起调高燃油价格、电话费和电费,从而激起印尼社会的广泛不满。从1月6日起遍及首都雅加达和印尼各地的群众抗议涨价的示威活动愈演愈烈,参与
期刊
我们在看到美军利用这种方式满足各国人民知情权的同时,也要认识到随军记者的报道也许在更大程度上远离了真实的战争。   在本次伊拉克战争中,各国记者对战争进程进行了大量采访和报道,美国军方邀请外国记者组成随军记者团的做法尤其引人注目。我国也派出记者加入美军的外国记者团,并传回大量信息。外国记者通过这种方式深入战争前沿,有助于了解战争的进展、洞悉战争的态势。  但战争是全方位、长时间的复杂事件,全面、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