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是新课改模式下中职学校中重要的德育课程,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如何通过提高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中职学生基本的法律意识和增强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探讨目前中职学校中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创新教学策略以期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1-0066-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存在企业和个人在經营工作中通过不正当方式获取利益,违背职业道德,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因此,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力度,符合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进而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结合学生实际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制定针对性策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目前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不够重视
许多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不够重视,导致班主任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高,直接导致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模式相对落后[1]。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初级人才的教育基地,学生毕业时顺利就业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方面都偏重专业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其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被忽略,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教师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教学理念都很陈旧。在教学过程中以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对学生思想教育采用制度化严格管理,导致学生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低。同时,对于有思想道德偏差的学生管理没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学生叛逆情绪严重,导致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继续恶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与专业技能发展脱节,导致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
中职学校中拥有法律专业毕业的教师不足,导致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并不是相关专业的教师执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地教学,自身专业素养不高,不仅影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质量,还无法引导学生正确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树立法律意识,影响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教学考核评价作为检验课程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许多中职学校在制定教学考核评价中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考核评价设置不合理,甚至无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与法律意识考核评价,在日常考核评价中依然停留在考试成绩的检验,没有制定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实际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知识的掌握不足,从而导致日常教学计划的制订不科学、不合理,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三)中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中职学生入学年龄普遍处于初中年龄阶段,处于心智发展趋向成熟的重要年龄,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信息影响,特别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网络资讯以及所带来的多元化网络价值理念,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产生很大影响。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指导课程,在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理念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许多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提高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身专业水平
要提高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应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教师应加强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课程的重视,以身作则,坚定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交流学习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程专业素质,同时带动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此外,完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检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的意识重要方式,只有不断追踪评价教学成果,才能实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目标。学校在实际教学成果考核评价过程中,不应将考核评价方向集中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理论知识层面,评价体系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应重视完善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水平的评价机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还能使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检验,实践完成后由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报告,教师对实践报告进行考核评价,以此了解学生的实际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形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
(二)创新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模式和理念 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和教学理念陈旧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经之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视角,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建立受学生关注的课程内容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话题讨论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在未来职业道路上的重要性[2]。例如,创新教学情境,通过结合课本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举办教学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演练、模拟求职表演、课题辩论赛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深入理解职业道德素养和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此外,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应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教学,强化职业道德和法律在专业能力上的应用。例如,在课程章节《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专业,在课程教学开展前要求学生对自身专业行业的相关职业基本道德礼仪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通过课堂讨论的教学形式,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收集信息总结自身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礼仪,这些礼仪将如何塑造自身的职业形象和风采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职业实际社会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职业礼仪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审视自身在日常学习生活的道德行为是否达标,从而强化自我纠正意识,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相关职业道德水平。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实践应用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践教学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样,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教学也要结合实践进行提高。将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理论知识与当代社会现象结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社会时事热点话题咨询引入课堂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3]。例如每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就代表着社会各行业中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标准,通过课堂学习全国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并研究分析其中蕴含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可以积极举办法治宣传、求职礼仪、社会职业道德讲座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課程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教学中,首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消费者维权节目《3.15晚会》、法治节目《法治在线》等法律相关节目,观看后要求学生讨论总结其中涉及哪些违法行为,结合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应该如何通过合法的手段进保护自身权益。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清晰认识职业道德素养在未来职业生涯的意义,学习法律懂得法律,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内容,要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将课程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强化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茂林.探讨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175.
[2]牛淑珍.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性[J].才智,2020(7):22.
[3]王鹏.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性探讨[J].职工法律天地,2019(10):233.
编辑 司 楠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1-0066-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存在企业和个人在經营工作中通过不正当方式获取利益,违背职业道德,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因此,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力度,符合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进而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结合学生实际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制定针对性策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目前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不够重视
许多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不够重视,导致班主任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高,直接导致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模式相对落后[1]。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初级人才的教育基地,学生毕业时顺利就业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方面都偏重专业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其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被忽略,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教师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教学理念都很陈旧。在教学过程中以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对学生思想教育采用制度化严格管理,导致学生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低。同时,对于有思想道德偏差的学生管理没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学生叛逆情绪严重,导致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继续恶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与专业技能发展脱节,导致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考核评价不合理
中职学校中拥有法律专业毕业的教师不足,导致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教学并不是相关专业的教师执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地教学,自身专业素养不高,不仅影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质量,还无法引导学生正确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树立法律意识,影响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教学考核评价作为检验课程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许多中职学校在制定教学考核评价中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考核评价设置不合理,甚至无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与法律意识考核评价,在日常考核评价中依然停留在考试成绩的检验,没有制定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实际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知识的掌握不足,从而导致日常教学计划的制订不科学、不合理,缺乏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三)中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中职学生入学年龄普遍处于初中年龄阶段,处于心智发展趋向成熟的重要年龄,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信息影响,特别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网络资讯以及所带来的多元化网络价值理念,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产生很大影响。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指导课程,在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理念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许多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提高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身专业水平
要提高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应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教师应加强对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课程的重视,以身作则,坚定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交流学习和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程专业素质,同时带动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此外,完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检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的意识重要方式,只有不断追踪评价教学成果,才能实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目标。学校在实际教学成果考核评价过程中,不应将考核评价方向集中在专业技能和职业理论知识层面,评价体系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应重视完善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水平的评价机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还能使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检验,实践完成后由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报告,教师对实践报告进行考核评价,以此了解学生的实际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形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
(二)创新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模式和理念 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和教学理念陈旧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经之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视角,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建立受学生关注的课程内容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话题讨论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在未来职业道路上的重要性[2]。例如,创新教学情境,通过结合课本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举办教学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演练、模拟求职表演、课题辩论赛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深入理解职业道德素养和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此外,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应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教学,强化职业道德和法律在专业能力上的应用。例如,在课程章节《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专业,在课程教学开展前要求学生对自身专业行业的相关职业基本道德礼仪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通过课堂讨论的教学形式,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收集信息总结自身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礼仪,这些礼仪将如何塑造自身的职业形象和风采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职业实际社会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职业礼仪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审视自身在日常学习生活的道德行为是否达标,从而强化自我纠正意识,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相关职业道德水平。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实践应用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实践教学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样,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教学也要结合实践进行提高。将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理论知识与当代社会现象结合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将社会时事热点话题咨询引入课堂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3]。例如每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就代表着社会各行业中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标准,通过课堂学习全国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并研究分析其中蕴含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可以积极举办法治宣传、求职礼仪、社会职业道德讲座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課程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教学中,首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消费者维权节目《3.15晚会》、法治节目《法治在线》等法律相关节目,观看后要求学生讨论总结其中涉及哪些违法行为,结合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应该如何通过合法的手段进保护自身权益。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清晰认识职业道德素养在未来职业生涯的意义,学习法律懂得法律,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内容,要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将课程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与专业技能相融合,强化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茂林.探讨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175.
[2]牛淑珍.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性[J].才智,2020(7):22.
[3]王鹏.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效性探讨[J].职工法律天地,2019(10):233.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