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上海市教委提出的“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结构化设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逐层分解课程标准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以一个单元学习内容为整体,统筹、规划既能统揽单元教学的全局,又能够按步骤有序地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将现代技术与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分析了现代技术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现代技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62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单元教学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技术的应用越发重要。因此,对现代技术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一个单元学习内容为整体,统筹、规划既能统揽单元教学的全局,又能够按步骤有序地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是课程实施者分解、传递和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一环,是统整单元内所有课时目标、各个教学要素的主要手段,是对教学内容做“结构化”处理的重要抓手。
单元教学设计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2.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相关性。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课型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和教学目标相关。
3.单元教学设计要有阶梯性。阶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提高,活动的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综合性。综合性主要体现整个单元教学能否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单一目标与教学目标综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综合,单一技能与多项技能综合。
二、现代技术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以视频、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实验环境、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可以把教学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把教学现象放大,把实验过程清楚地表现出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通过观看实验的模拟演示过程, 就可以从中获取物理知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现代技术提供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资源的支持
单元教学设计是规划单元教学的全过程,针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五环节。因此,物理单元教学设计要包括单元教材教法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单元评价设计、单元作业设计和单元资源设计等六个要素。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单元教学设计要素中都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例如在备课环节中,力学单元教学中“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关系的探究一直是备课过程中教师讨论的焦点;又如在作业设计环节,线上作业便于数据的统计和教学效果反馈;再如评价过程中,线上评价有利于个性化的实施。
(二)现代技术助力初中物理单元教学实验设计的连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有着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的欲望。在这一时期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自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然而实际教学中,因教学条件的差异,实验器材缺失、信息条件不足、实验本身的危险性和微观性等诸多因素,使得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单元中的某个实验无法进行,使得单元教学无法连贯的完成。例如《大气压强》一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与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是这个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汞蒸气对身体有害,所以不能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然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演示,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大气压所支撑的水银柱高度,构成单元实验的完整性。
(三)现代技术拓宽初中物理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宽度
上海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科学探究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活动过程。
然而,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活动设计中某些环节的无法完成。例如在电流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认识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过程往往只能拿电流与水流或电流与车流相类比的物理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无法形象感受到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然而通过现代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过程,从而更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结论:总之,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之中,可以创设更丰富的活动情境,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进行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物理单元教学更连贯、更有序的进行。信息技术不仅作为教师教的工具,而且应该是学生通向自主学习的桥梁,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这就需要教师理解新课程,吃透新教材,能够找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用信息技术照亮物理课堂,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潘良道.合理整合信息技术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认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8):51-53.
[2]段兴平.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J].学周刊,2016(28):167-168.
[3]吴培廷,吕晓晓.多管齐下 注重实效 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9):145-146.
[4]吕晓晓,吴培廷.初中物理实验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158-159.
[5]上海市教育委員会教学研究室.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7)
[6]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关键词:现代技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062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单元教学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技术的应用越发重要。因此,对现代技术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是指以一个单元学习内容为整体,统筹、规划既能统揽单元教学的全局,又能够按步骤有序地开展的系列教学活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是课程实施者分解、传递和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一环,是统整单元内所有课时目标、各个教学要素的主要手段,是对教学内容做“结构化”处理的重要抓手。
单元教学设计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2.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相关性。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课型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和教学目标相关。
3.单元教学设计要有阶梯性。阶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提高,活动的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综合性。综合性主要体现整个单元教学能否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单一目标与教学目标综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综合,单一技能与多项技能综合。
二、现代技术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以视频、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实验环境、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可以把教学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把教学现象放大,把实验过程清楚地表现出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通过观看实验的模拟演示过程, 就可以从中获取物理知识,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现代技术提供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资源的支持
单元教学设计是规划单元教学的全过程,针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五环节。因此,物理单元教学设计要包括单元教材教法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单元评价设计、单元作业设计和单元资源设计等六个要素。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单元教学设计要素中都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例如在备课环节中,力学单元教学中“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关系的探究一直是备课过程中教师讨论的焦点;又如在作业设计环节,线上作业便于数据的统计和教学效果反馈;再如评价过程中,线上评价有利于个性化的实施。
(二)现代技术助力初中物理单元教学实验设计的连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有着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的欲望。在这一时期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自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然而实际教学中,因教学条件的差异,实验器材缺失、信息条件不足、实验本身的危险性和微观性等诸多因素,使得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单元中的某个实验无法进行,使得单元教学无法连贯的完成。例如《大气压强》一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与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是这个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汞蒸气对身体有害,所以不能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然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演示,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大气压所支撑的水银柱高度,构成单元实验的完整性。
(三)现代技术拓宽初中物理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的宽度
上海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科学探究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活动过程。
然而,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活动设计中某些环节的无法完成。例如在电流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认识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过程往往只能拿电流与水流或电流与车流相类比的物理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无法形象感受到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然而通过现代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过程,从而更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结论:总之,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之中,可以创设更丰富的活动情境,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进行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物理单元教学更连贯、更有序的进行。信息技术不仅作为教师教的工具,而且应该是学生通向自主学习的桥梁,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这就需要教师理解新课程,吃透新教材,能够找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用信息技术照亮物理课堂,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潘良道.合理整合信息技术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认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8):51-53.
[2]段兴平.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J].学周刊,2016(28):167-168.
[3]吴培廷,吕晓晓.多管齐下 注重实效 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9):145-146.
[4]吕晓晓,吴培廷.初中物理实验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158-159.
[5]上海市教育委員会教学研究室.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7)
[6]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