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带着《乡愁》离开 故事留人间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9294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去世,享年90岁。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1950年迁居台湾,直至1992年才首次应邀回大陆。他的著名诗歌《乡愁》,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
  诗人生平:曾阔别大陆40余年 《乡愁》被广为传诵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重庆读中学。1950年他随家人迁居台湾。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
  1974年至1985年,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任教。1985年后定居高雄,在台湾中山大学任教,去年退休。
  1992年,余光中首次应邀回大陆。虽然不是小时候的故乡,但看到的北京的胡同、故宫和梁启超故居,还是十分亲切。他真正回故乡是2000年,当时余光中第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南京大学,感慨万千。
  20余年来,余光中回大陆60余次。到了山东、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时候都没去过的地方”,写了许多关于返乡的诗。他说,大陆变了,人口多了,道路也顺了;故乡的菜、方言还保留,可是有些自然环境已经改变。
  文学成就:擅诗、散文、评论、翻译 出版著作近百種
  余光中擅诗、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其“四度空间”。多年来,余光中笔耕不辍,在华文世界已出版著作近百种。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多篇诗作更屡经罗大佑等人谱成歌曲传唱。
  余光中早年因战祸颠沛流离,却无碍他在文坛崭露锋芒,1949年转学到厦门大学,至来年5月来台湾之间的短短时间里,就发表了六七首诗作、7篇评论和2篇译文,展露不凡文学才情。
  余光中先后主持多种文学刊物、文学奖,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是当代华文世界经典作家之一,对台湾现代文学影响既深且远,遍及两岸三地的华人世界。
  梁实秋曾评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评论家张瑞芬曾说:“谈到台湾现代主义时期的散文,余光中和他的‘逍遥游’诸作最被推为代表。”显见余光中散文在上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盛行时期的重要性。
  个人生活:与妻子结婚61年 几乎没吵过什么架
  诗人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61年,去年庆祝钻石婚,两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补。诗人对美满婚姻的心得为: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
  范我存小名“咪咪”,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两人相识超过七十年。余光中曾说,钻石婚必须两个人合作,如果其中有人先走,无论是离婚或早夭都不能成,得两个人都长寿,且不分离。
  结婚61年,夫妻几乎没吵过什么架。范我存说,因为彼此的兴趣、价值观差不多,这可能与成长经验有关。两人都是童年逃难,历经抗战、内战。“我们是抗战儿女。”也许是经历过那一代日子,对很多东西都比较珍惜。一直到现在,两个江南人私下说着话,用的还是四川音。
  余光中表示,结婚的理想是追求幸福,是妥协的艺术,各让一步。夫妻曾为十几对新人福证,他总会准备一本英国剧作家王尔德的喜剧中译本“理想丈夫”,勉新人相互体谅,白头偕老。
  去年余光中曾不慎跌倒,颅内出血住进加护病房,之后康复出院。今年10月23日,台湾中山大学刚为余光中庆祝90大寿。当时,余光中摇摇头不想当人瑞,却是提起《战国策》中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接下来的路才艰辛,希望能够健康写作,再出2本书。
  夫人范我存表示,活到90岁,最大的感触是“有些朋友都走了,世界很多变化。”看着多元化的社会议题,夫妻俩也会有一些喟叹。两人生活很平实,规律写作,天气好时会到爱河散散步。
其他文献
4月26日,遵义市离退休干部“三个一五”工程推进会如期在赤水市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更深化推进全省“三一一”工程和遵义市“三个一五”工程,组织引导全市离退休干部参与并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会议选择在赤水市召开,是因为赤水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去年在全省率先成功通过了国家第三方验收评估,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离退休干部、老专家们在其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午,与会人员来到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石斛基地观摩,作为赤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晚晴》创刊已有30年,而自己工作变动离开《晚晴》也有8年时间了。在《晚晴》工作的那3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却是我最为珍惜的一段时光,那些人,那些事,都已根植于心,成为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我们,都还年轻。因为《晚晴》而走进了一群老革命。王朝文、龙志毅、李冀峰、王思明、李万禄……他们都是声望很高的老领导,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但他们却热心于《晚晴》的事,或亲自为《晚晴》撰稿
期刊
缘起  闫潇想拍摄纪录片的想法源于2015年初。  2015年初寒假,闫潇参加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组织的团建活动。一位老师问大家:“如果你的人生还剩下十年,你想做什么,如果还剩下五年,两年,一年?”  闫潇脑中冒出的问题是,“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看到这群人?”  以往,罕见病组织大多通过病友大会与外界产生联系,请媒体来报道,但往往收效甚微。  她回忆起2014年6月第一次参加重症肌无力病
期刊
一本刊物的成长,必定是倾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晚晴》创刊30年,这本刊物的“领头人”换了几茬,但无论换成谁,不变的是对老年事业的关注以及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尊敬。  今年是《晚晴》杂志创刊30周年。30年来,刊物在党的思想指引下,一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路不断探索创新,越办越有生气,越办越贴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生活需求,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实在可喜可贺。  我是在30年前55岁时由《贵州日报》调
期刊
结缘晚晴,是在2005年7月,《晚晴》杂志划归到当代贵州杂志社主办,因时任《晚晴》杂志总编辑的林钟美同志年事已高,当代贵州杂志社明确由我担任《晚晴》杂志的执行主编,协助钟美总编辑抓好《晚晴》杂志的内容建设及发行、经营等工作。  当时的《晚晴》杂志是双月刊,刊物划归过来后,要接着编辑出版2005年的第五期、第六期。为了将更好的面貌呈现给读者,我们对《晚晴》进行了改版,明確了“老年人的知心朋友 老年人
期刊
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位于苗岭山脉中段,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上。在这气候宜人,历史文化悠久的小镇上,有一个由15名党员组成的离退休干部黨支部,他们平均年龄65岁,最年长的90岁,最小的64岁。他们活跃在广顺的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助力脱贫攻坚.实打实地发挥着他们的余热。  倾力抓好党建工作  1996年初,在七位退休老同志的倡导下,广顺镇离退休老年
期刊
2017年12月1日,参加朋友举办的活动,主办方邀请了一位老人现场表演。年逾花甲的老人退休后钟情于对乐器的改造,在常人眼中看起来最普通的竹拐杖,经他的处理,竟变成了能吹奏出美妙旋律的笛子。看着眼前精神矍铄的老人,我的脑子里第一个反应是,要让《晚晴》杂志的记者采访他,把他快乐生活的秘诀告诉更多的老年人。  这时候,我是真的忘了,我离开晚晴杂志已经300多天了。  这时候,我忽然明白,原来,对晚晴的这
期刊
《晚晴》在发展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专注和大力支持,众多知名人士、文化名家及全國兄弟期刊纷纷寄语《晚晴》,祝福《晚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期刊
作为晚晴的新人,从来到晚晴的第一天,我就对这个团队充满敬意。这里的小伙伴诚恳而坦然,单纯而努力,这在现今充满了焦虑和焦躁的时代是很难得的。这样的团队气质与定力非一日之功,它必经时间打磨而成,而我为能成为其中一员深感荣幸。  一年多的时间,300多个日夜,我和晚晴的小伙伴们经历许多:从年初的“全省老干部工作双先表彰大会”到“贵州老干部同声传译党的十九大报告 ”,从关注贵州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到老年音乐
期刊
★ 1987年4月,《晚晴》正式创刊。  ★ 1997年4月10日,《晚晴》杂志创刊10周年座谈会召开。  ★ 2005年,《晚晴》转由当代贵州杂志社主办,纳入《当代贵州》刊系。  ★ 2006年,《晚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 2007年2月11日,由晚晴杂志社承办的“春晖映晚晴”大型公益活动启动。  ★ 2007年12月28日,《晚晴》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召开。  ★ 2008年10月7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