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英汉附加疑问句语法形式和功能的对比发现:(1)英语附加疑问句有常规型和恒定型两类,以常规型为主,但恒定型使用比例有所增长;汉语附加疑问句属于恒定型。(2)英汉附加疑问句都有“寻求确认”和“寻求认同”两大基本功能,但形式与功能对应大有不同。英语由句子和疑问部分形式上的极性关系决定;汉语由句子和疑问部分语义共同决定,与形式上的极性无关。
关键词:英汉附加疑问句 语法形式 功能 对比
附加疑问句(tail question)是许多语言共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多用于口语。典型的附加疑问句通常由句子部分(stem)和疑问部分(tag)两部分组成。虽然附加疑问句的语言结构相对简单,但其语义与语用功能较为复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附加疑问句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层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英语附加疑问句
1.英语附加疑问句的分类 Berland(1997)将英语的附加疑问句划分为常规型(canonical tag question)和恒定型(invariant tag question)两类,两者的差别体现在附加成分的不同。前者的附加成分由人称代词+系/助动词构成,需考虑与句子部分性、数、时态的一致,如:It’s a good day, isn’t it.而后者的附加成分通常由固定的一个或几个词构成,不需要考虑句子部分情况,如:You will need patience for fishing, right.其中,恒定型附加疑问句被贴上不标准、少年化等标签,虽然使用频率不低,但未能得到语言学家和二语教学的足够重视。
常规型附加疑问句按形式被进一步分为极性与非极性两类。极性附加疑问句的句子部分与疑问部分极性相反,前肯后否或前否后肯,当使用升调时常具有疑问句的特征,等同于“这是真的么”的意义,用来表达“寻求确认”的功能;当使用降调时常具有陈述句的特征,等同于“是不是这样”的意义,用来表达“寻求认同”的功能。非极性附加疑问句的句子部分与疑问部分极性相同,前后均为肯定或否定,常使用升调,表达质疑、讽刺等功能,如句(1):
(1)So you’re getting married, are you how nice!①
2.英语附加疑问句的功能 西方语言学者主要从语法和语义—语用两种传统视角对英语附加疑问句的主要功能展开分类研究。语法传统以Quirk为代表,他认为附加疑问句是“是否”问题的变形和发展,并以极性附加疑问句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证了附加疑问句“寻求确认”和“寻求认同”两个最基本的语义功能。两种意义的理解取决于语调:如果附加疑问句的疑问部分为升调,则整个句子偏向于“疑问句”,是言者向听者就其所言信息进行确认的过程;如果附加疑问句的疑问部分为降调,则整个句子偏向于“陈述句”或“感叹句”,是言者希望听者就其所言信息进行认同的过程,如句(2)(3):
(2)You haven’t seen Philip anywhere, have you? (have you? 处用升调,是真实问题) ②
(3)Nice day, isn’t it? (isn’t it 处用降调,是非真实问题)③
第二种传统从语义-语用视角出发区分附加疑问句的不同语用功能。与传统语法通过内省进行分类相比,该类研究多基于大型的语料库,容括了更多繁复的真实语言使用语料,对功能的划分更为细致。Axelsson(2011)对该方面研究进行了详尽总结,因本文不进行英汉语用细致比较,在此不做赘述。
二、汉语附加疑问句
汉语附加疑问句的语法地位一直是语言学界备受争议的问题。一方面,一部分学者质疑这一句式的存在,认为汉语中没有专门的“附加疑问句”。就语法形式而言,附加疑问句可以看成其他疑问句的省略与变形。如:“不是吗?”可以看成是反诘句“难道不是吗?”的省略,甚至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常使用后一用法。如句(4)(5):
(4)我也是咱们集体的一员,不是吗?
(5)我也是咱们集体的一员,难道不是吗?
X不X构成的附加问均可以看作是正反问的变化与延伸。因为X不X正反问结构句法固化度不高,可相对自由地出现在疑问句的不同位置,如:
(6)是不是明天不用上班?
(7)明天是不是不用上班?
(8)明天不用上班,是不是?
另一方面,更多的学者强调附加疑问句与其地问句在形式与意义上的差别,尤其通过方言疑问句的研究,认为附加疑问句在汉语句法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至今仍未能揭示附加疑问句的嬗变过程,但不可否认,这一句式已在相当的程度上达到了语法化,形成且固定了形-意-功能对应的完整语法单位。
1.汉语附加疑问句的类型 从句式上讲,汉语附加疑问句并不复杂,总体属于恒定型的类型。也因此,疑问部分不受句子部分的限制,两者可以独立进行分类,不同的前后组合会导致语用功能的不同。闰亚平(2014)以句子部分的分类为基础,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附加问的类型。首先根据句子部分将附加问句分成四种:陈述性、感叹性、祈使性和反问性。其中陈述性附加问句占了绝大多数,反问性附加问句因语气生硬使用很少。将疑问部分分为7种变式,如表1:
2.汉语附加疑问句的功能 一般学者们认为汉语的附加疑问句同英语一样有着“寻求确认”和“寻求认同”两个基本功能,并且有学者指出“寻求确认”是附加问的主要功能,“寻求认同”这一功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不同语用功能对应的语法形式至今没有较为系统的探讨。现有的文献基本都是在陈述句条件下对疑问部分基于肯定否定或信疑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用功能的讨论。以信疑程度划分的方法更适用于中文繁复的疑问变式,但篇幅所限在此不提。 以肯定否定对疑问部分进行划分,则有一些用法难以界定,如:X不X式,X吧式,并且也不适用于叹词式和简略式等疑问形式。但无疑这种划分方法为英汉二者的比较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这种界定方法中,肯定式的疑问形式多用于“寻求确认”,否定式的多用于“寻求认同”,后者近似于汉语反诘问句的意义与用法。并且一般认为X吧式多用于前种用法,而X不X式则横跨两种用法。
三、英汉附加疑问句的对比
1.语法形式对比 从语法形式上看,英汉两种附加疑问句大有不同。英语附加疑问句以常规型为主,兼有恒定型。这样附加问的句子部分同疑问部分存在天然的联系,疑问部分与句子部分保持性、数、时态的一致。而汉语附加疑问句属于恒定型,疑问部分是固定的几个词,与前面的句子没有形态上的联系。当然,句子部分的类型对疑问部分句式的选择存在影响,但远不及英语程度之深。就英语附加疑问句的恒定型与汉语相比,远没有汉语复杂:汉语恒定疑问部分包括7种形式,而英语仅有几个简单的词汇(如:yeah,really等)。
从使用频率上看,英语中使用最多的是常规型,汉语中是陈述性恒定型。也就是说,以句子部分和疑问部分肯定和否定对应关系划分,则英文中有两种高频形式,如:(9)(10),中文中则有四种,如:(11)(12)(13)(14)。这意味着中文中非极性附加问数量远大于英语中的数量。
(9)You have passed the exam, haven’t you?
(10)You haven’t passed the exam, have you?
(11)你通过考试了,对吗?
(12)你没通过考试,对吗?
(13)你通过考试了,不是吗?
(14)你没通过考试,不是吗?
2.语用对比 英汉附加疑问句的两个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即“寻求确认”和“寻求认同”,并且两者都以“寻求确认”为最基本的功能。但两种功能的实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英语来说,两种功能由同一种结构实现:极性的附加疑问句。通常情况下需要语调区分两者:降调用来表达“寻求确认”的功能,升调用来表达“寻求认同”的功能。对于汉语来说,两大功能的实现是句子部分与疑问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句子部分是感叹句或反问句,那么一般该附加问句执行“寻求认同”的功能,后面疑问部分的选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当句子部分是陈述句或祈使句时,句子功能由疑问部分确定,肯定式的疑问部分表达“寻求确认”的功能,否定式的表达“寻求认同”的功能。
通过英汉附加疑问句形式和功能的对比发现:英语附加疑问句有常规型和恒定型两类,以常规型为主,但恒定型使用比例有所增长;汉语附加疑问句属于恒定型。英汉附加疑问句都有“寻求确认”和“寻求认同”两大基本功能,但形式与功能对应大有不同。英语由极性决定;汉语基本由句子和疑问部分语义共同决定。
{1}{2}{3} Swan. Practical English Us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515,515,515.
{4} 表1中例句均出自于闫亚平:《汉语附加问句的句法特征——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44-45页。
参考文献:
[1] Axelsson, K.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grammatically-
dependent question tags: Data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
ons[J]. Studies in Language, 2011:35(4).
[2] Berland, U. Invariant tags: Pragmaticec functions of in-
nit,okay,right and yeah in London teenage conversation[D]. Unpublished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Bergen, 1997.
[3]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 Svartvik, J.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Longman, 1985.
[4] Swan, M. Practical English Usag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5] 高华,张惟.汉语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
[6] 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7] 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 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 闫亚平.汉语附加问句的句法特征——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5).
[10] 杨世登.英语学习者附加疑问句口语产出初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关键词:英汉附加疑问句 语法形式 功能 对比
附加疑问句(tail question)是许多语言共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多用于口语。典型的附加疑问句通常由句子部分(stem)和疑问部分(tag)两部分组成。虽然附加疑问句的语言结构相对简单,但其语义与语用功能较为复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附加疑问句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层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英语附加疑问句
1.英语附加疑问句的分类 Berland(1997)将英语的附加疑问句划分为常规型(canonical tag question)和恒定型(invariant tag question)两类,两者的差别体现在附加成分的不同。前者的附加成分由人称代词+系/助动词构成,需考虑与句子部分性、数、时态的一致,如:It’s a good day, isn’t it.而后者的附加成分通常由固定的一个或几个词构成,不需要考虑句子部分情况,如:You will need patience for fishing, right.其中,恒定型附加疑问句被贴上不标准、少年化等标签,虽然使用频率不低,但未能得到语言学家和二语教学的足够重视。
常规型附加疑问句按形式被进一步分为极性与非极性两类。极性附加疑问句的句子部分与疑问部分极性相反,前肯后否或前否后肯,当使用升调时常具有疑问句的特征,等同于“这是真的么”的意义,用来表达“寻求确认”的功能;当使用降调时常具有陈述句的特征,等同于“是不是这样”的意义,用来表达“寻求认同”的功能。非极性附加疑问句的句子部分与疑问部分极性相同,前后均为肯定或否定,常使用升调,表达质疑、讽刺等功能,如句(1):
(1)So you’re getting married, are you how nice!①
2.英语附加疑问句的功能 西方语言学者主要从语法和语义—语用两种传统视角对英语附加疑问句的主要功能展开分类研究。语法传统以Quirk为代表,他认为附加疑问句是“是否”问题的变形和发展,并以极性附加疑问句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证了附加疑问句“寻求确认”和“寻求认同”两个最基本的语义功能。两种意义的理解取决于语调:如果附加疑问句的疑问部分为升调,则整个句子偏向于“疑问句”,是言者向听者就其所言信息进行确认的过程;如果附加疑问句的疑问部分为降调,则整个句子偏向于“陈述句”或“感叹句”,是言者希望听者就其所言信息进行认同的过程,如句(2)(3):
(2)You haven’t seen Philip anywhere, have you? (have you? 处用升调,是真实问题) ②
(3)Nice day, isn’t it? (isn’t it 处用降调,是非真实问题)③
第二种传统从语义-语用视角出发区分附加疑问句的不同语用功能。与传统语法通过内省进行分类相比,该类研究多基于大型的语料库,容括了更多繁复的真实语言使用语料,对功能的划分更为细致。Axelsson(2011)对该方面研究进行了详尽总结,因本文不进行英汉语用细致比较,在此不做赘述。
二、汉语附加疑问句
汉语附加疑问句的语法地位一直是语言学界备受争议的问题。一方面,一部分学者质疑这一句式的存在,认为汉语中没有专门的“附加疑问句”。就语法形式而言,附加疑问句可以看成其他疑问句的省略与变形。如:“不是吗?”可以看成是反诘句“难道不是吗?”的省略,甚至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常使用后一用法。如句(4)(5):
(4)我也是咱们集体的一员,不是吗?
(5)我也是咱们集体的一员,难道不是吗?
X不X构成的附加问均可以看作是正反问的变化与延伸。因为X不X正反问结构句法固化度不高,可相对自由地出现在疑问句的不同位置,如:
(6)是不是明天不用上班?
(7)明天是不是不用上班?
(8)明天不用上班,是不是?
另一方面,更多的学者强调附加疑问句与其地问句在形式与意义上的差别,尤其通过方言疑问句的研究,认为附加疑问句在汉语句法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至今仍未能揭示附加疑问句的嬗变过程,但不可否认,这一句式已在相当的程度上达到了语法化,形成且固定了形-意-功能对应的完整语法单位。
1.汉语附加疑问句的类型 从句式上讲,汉语附加疑问句并不复杂,总体属于恒定型的类型。也因此,疑问部分不受句子部分的限制,两者可以独立进行分类,不同的前后组合会导致语用功能的不同。闰亚平(2014)以句子部分的分类为基础,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附加问的类型。首先根据句子部分将附加问句分成四种:陈述性、感叹性、祈使性和反问性。其中陈述性附加问句占了绝大多数,反问性附加问句因语气生硬使用很少。将疑问部分分为7种变式,如表1:
2.汉语附加疑问句的功能 一般学者们认为汉语的附加疑问句同英语一样有着“寻求确认”和“寻求认同”两个基本功能,并且有学者指出“寻求确认”是附加问的主要功能,“寻求认同”这一功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不同语用功能对应的语法形式至今没有较为系统的探讨。现有的文献基本都是在陈述句条件下对疑问部分基于肯定否定或信疑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用功能的讨论。以信疑程度划分的方法更适用于中文繁复的疑问变式,但篇幅所限在此不提。 以肯定否定对疑问部分进行划分,则有一些用法难以界定,如:X不X式,X吧式,并且也不适用于叹词式和简略式等疑问形式。但无疑这种划分方法为英汉二者的比较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这种界定方法中,肯定式的疑问形式多用于“寻求确认”,否定式的多用于“寻求认同”,后者近似于汉语反诘问句的意义与用法。并且一般认为X吧式多用于前种用法,而X不X式则横跨两种用法。
三、英汉附加疑问句的对比
1.语法形式对比 从语法形式上看,英汉两种附加疑问句大有不同。英语附加疑问句以常规型为主,兼有恒定型。这样附加问的句子部分同疑问部分存在天然的联系,疑问部分与句子部分保持性、数、时态的一致。而汉语附加疑问句属于恒定型,疑问部分是固定的几个词,与前面的句子没有形态上的联系。当然,句子部分的类型对疑问部分句式的选择存在影响,但远不及英语程度之深。就英语附加疑问句的恒定型与汉语相比,远没有汉语复杂:汉语恒定疑问部分包括7种形式,而英语仅有几个简单的词汇(如:yeah,really等)。
从使用频率上看,英语中使用最多的是常规型,汉语中是陈述性恒定型。也就是说,以句子部分和疑问部分肯定和否定对应关系划分,则英文中有两种高频形式,如:(9)(10),中文中则有四种,如:(11)(12)(13)(14)。这意味着中文中非极性附加问数量远大于英语中的数量。
(9)You have passed the exam, haven’t you?
(10)You haven’t passed the exam, have you?
(11)你通过考试了,对吗?
(12)你没通过考试,对吗?
(13)你通过考试了,不是吗?
(14)你没通过考试,不是吗?
2.语用对比 英汉附加疑问句的两个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即“寻求确认”和“寻求认同”,并且两者都以“寻求确认”为最基本的功能。但两种功能的实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英语来说,两种功能由同一种结构实现:极性的附加疑问句。通常情况下需要语调区分两者:降调用来表达“寻求确认”的功能,升调用来表达“寻求认同”的功能。对于汉语来说,两大功能的实现是句子部分与疑问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句子部分是感叹句或反问句,那么一般该附加问句执行“寻求认同”的功能,后面疑问部分的选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当句子部分是陈述句或祈使句时,句子功能由疑问部分确定,肯定式的疑问部分表达“寻求确认”的功能,否定式的表达“寻求认同”的功能。
通过英汉附加疑问句形式和功能的对比发现:英语附加疑问句有常规型和恒定型两类,以常规型为主,但恒定型使用比例有所增长;汉语附加疑问句属于恒定型。英汉附加疑问句都有“寻求确认”和“寻求认同”两大基本功能,但形式与功能对应大有不同。英语由极性决定;汉语基本由句子和疑问部分语义共同决定。
{1}{2}{3} Swan. Practical English Us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515,515,515.
{4} 表1中例句均出自于闫亚平:《汉语附加问句的句法特征——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44-45页。
参考文献:
[1] Axelsson, K.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grammatically-
dependent question tags: Data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
ons[J]. Studies in Language, 2011:35(4).
[2] Berland, U. Invariant tags: Pragmaticec functions of in-
nit,okay,right and yeah in London teenage conversation[D]. Unpublished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Bergen, 1997.
[3]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 Svartvik, J.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Longman, 1985.
[4] Swan, M. Practical English Usag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5] 高华,张惟.汉语附加问句的互动功能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
[6] 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7] 吕叔湘.中国方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 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 闫亚平.汉语附加问句的句法特征——基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5).
[10] 杨世登.英语学习者附加疑问句口语产出初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