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对于科学的衡量和评价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5-0377-04
  
  自有教育活动产生以来,教育质量问题就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教育发展质量问题受到空前的关注是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的。截至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到21%,我国已经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数量、规模的增长,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绚丽的篇章。然而,大规模的扩招,带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积极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这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导性问题。
  
  1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的提出
  
  关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发端于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的加快,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的提出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
  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呼唤与之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2006年7月13日,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发言中指出:截至2005年底,中国高等学校有2300余所,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扩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但是教育资源的增长步伐却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学生数量的增长与教育资源增长的不平衡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某种程度上的下降。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①教师数量与质量跟不上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以1998年为一个基数,到2002年,招生数增长了194%,教师数增长了52%,师生比从1998年的1∶9.73增长到2002年的1∶17.04。”大班授课越来越多,教师工作量急剧增加,造成师资严重短缺,不得不返聘退休教师或在读研究生应急,严重影响教学质量;②教育物质资源短缺,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教育物质资源包括经费、教育场地、图书、仪器等。数量的扩张,必然会引起人均教育物质资源占有量的下降。“据测算,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已经超负荷 133 万人,占在校生的 31%,1999 年达到 30%,2000年达到 60%以上”,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二,经济社会多样性发展对传统精英教育质量观提出质疑。传统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观是一种单一的质量观,它不是引导高等教育怎么去适应社会,而是引导其追求理想学术型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所有制结构也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使得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从而导致同一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高等教育只有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和个性发展多样选择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10月5日至19日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作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等三个报告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对不断变革的世界的响应应当以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为指导”,“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等观念,对我们当前更为深刻地讨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应当说,这是对以往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界定的一个突破。面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必须将传统的单一的精英型、学术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精英教育在内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
  
  2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的内涵
  
  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指对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总的看法和观点。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具有两个内在规定性。
  第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应走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概念,它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有:一是高等教育要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二是高等教育自身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前者来看,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知识、能力、行为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在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与科学普及上做出贡献;从后者来看,则高等教育系统也如同其它社会系统一样,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应走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的根本要义和真谛所在。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由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概念,四要素在高等教育发展全程中不间断地发生着互动作用。这里以质量为“接口”,对四要素略作分析。首先,数量的增长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要素指标,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没有数量的增长,就无所谓发展,也因“附着物”的缺位而只会有抽象的质量;但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既不能替代高等教育发展,也因缺乏质量而沦为无意义的增长;其次,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发展常论常新的话题。我们提倡高等教育的适宜质量,所谓高等教育的适宜质量,就是能够满足各种各类各个层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即为有质量,满足程度高即为高质量;反之,视为无质量、低质量。结构和质量是同一事物、现象——高等教育——的两个方面,如果结构优化,则表现了质量的优质性;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也一定具备好的结构;再次,高等教育数量、结构都必须消耗一定的资源或投入,利用一定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效益,高等教育质量则是高等教育效益的基石;低质量或无质量的高等教育“产出”越高,效益越低,负效应越大。此外,高等教育效益还包括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高等教育只有规模扩大适度,才能使资源获得充分、合理利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所带来的“节约”效益也会非常客观。总之,高等教育发展不仅有数量的增长、结构的优化、效益的跃升,还要有质量的提高,必须是一种有质量的“数量”、“结构”和“效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过程中,出现了那种只重当前功利、轻长远效益,重数量增长、不顾质量和效益的发展的现象。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目标既注意到数量,又注意到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四者协调发展,是全面正确的指导思想方针;
  第二、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三个适应性”标准。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适应性”标准,指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内适应性、外适应性和个适应性标准。
  所谓内适应性,指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适应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自我完善的需要。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内适应性取向,关注的是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教育系统根据高等教育自身规律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它体现的是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其实质是知识本位价值观的体现。依据内适应性取向制定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强调学术导向、教师导向、学科专家导向,重视的是课程知识、学科体系、教学内容与学术规范本身的自我演绎、自我构建、自我繁衍与自我扩张。
  所谓外适应性,指的是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要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它强调的是教育对外部需求的满足程度,即教育是否契合了社会的需要。外适应性取向的实质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体现,其功利意识非常明显。依据外适应性取向制定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强调的是社会导向、市场导向、重视的是外部社会需要在教育系统中的实现程度,并以社会需要的满足、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根本评价准则。当前,高等教育要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就需要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不断做出调整和变化,以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适应社会需要的服务。
  所谓个适应性,指的是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完善与主体性的主动构建、弘扬与完善的程度。这种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是在人文主义旗帜下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强调教育对人之所以为人,本身而不是作为社会工具的人的训练、陶冶与发展,即认为对学生固有潜质的发展与完善的追求要优于外部功利目的或知识的追求。个适应性取向的质量标准的实质,是教育的人文质量乃个人本位价值观的体现。依据个适应性取向制定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强调的是学生导向和人文导向,注重考察高等教育服务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了受教育者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内适应性取向、外适应性取向和个适应性取向,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坐标体系中的三个基本维度,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内适应性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体现,是外适应性质量和个适应性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提升内适应性质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外适应性质量和个适应性质量的提高,内适应性取向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根本价值取向,这是由高等教育传承和创造高深学问的基本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外适应性取向和个适应性取向是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基础,其中个适应性取向应该成为高等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内适应性取向、外适应性取向和个适应性取向统一。高等教育要在适应社会发展和遵循自身规律、满足学生自身发展三者之间选择最佳结合点,寻找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努力处理好高等教育质量的长远追求、学生个性发展和对社会的相对适应之间的关系。
  
  3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的特征
  
  总的来说,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具有发展性、多样性和整体性三大特征。
  第一、发展性。发展性有三重含义:一是以高等教育发展为核心,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的质量观;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三是质量观本身就是变化的、发展的,不能固守僵化的发展观。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就是发展,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事实证明,就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际来看,没有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本就谈不上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因此,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就应该是以发展为核心和主题的质量观。同时,质量观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变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确立的质量标准应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而不是背离和限制高等教育发展;
  第二、多样性。多样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典型特征,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①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人们出于各种目的而接受高等教育,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实现个性发展和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②办学主体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参与到办学过程之中,举办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③教育目标多样性。随着学生求学目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高等教育机构除注重人才培养外,还会增加产业开发、社区服务、职业培训、提高文化知识和教养水平等目标;④培养方式多样性。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在课程组合、安排方面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各种培养方式同时并存。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这种多样性特征,要求确立多样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其实,当前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呈现的灵活性与多元性,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越来越远离规范化轨道,这些多元性都有严格的质量定位。这种质量定位是基于不同教育层次、类型、培养目标与职能来确定的;
  第三、整体性。“质量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在当今时代,虽然高等教育仍然主要以培养人才为主,但高等教育的职能范围和活动空间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从动态维度上看,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包括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从静态维度上看,高的功能教育发展质量包括学校软硬件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可见,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已经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概念,它的内涵已经扩展到方方面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因此,我们构建的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应该是一种整体化质量观,从总体上,而不是从某一方面确立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观,去评价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2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3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武毅英.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廖湘阳,王战军.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与支持条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薛天祥,周海 ,时伟.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高等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中)(下)[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 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0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D].教育参考资料,1999,(7-8).
  
  On Quality View of Popular Higher Education’s Development
  Wang Ru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
  AbstractAs the popular course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picks up its speed,people begin to pay close att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s development.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quality view of popular higher education’s development which is fit for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will hav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scientificly and pushing our higher education’s healthy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Key wordspopularization,higher education,development quality view.
其他文献
节省精力的 light-emitting-diode (带) 街灯被进行。由光软件 TracePro 基于模拟,包括 600 白 LEDs 的一个物理街灯系统被完成。这个系统为每个单位,和整个灯的电力消费在 20m
Th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approximate nonlinear filte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estimation of states and parameters of dynamical systems. In this paper, a
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用铑靶X光管对Zr、Y、Sr、Rb、Zn等元素有较高的激发效率。本文在硅酸盐分析中,采用了康普顿散射靶线(Rhk_α)为内标,以补偿常量元素的吸收效
分光计是必需品和使用测量这件事的化学部件和内容的必要光元素。缩小的分光计的发展能被跟踪回到 1980 年代。发展状态和不同生产方法 ofmicro 分光计被介绍。最后,我们分析
剩余紧张和损坏由 Si 培植导致了在轧了样品被学习了,以及电子特征。这些成长得当的样品与 Si 的不同剂量被植入(1
Pszonicki等定量地描述了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干扰效应的经验公式,这一处理方法可用于干扰效应的计算消除和对分析结果的修正。本文对某些双组份的分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用
为在洞消除占据区域和光元素的否定效果,非平面的结构强烈在激光旋转罗盘被需要。在这份报纸,在非平面的洞的旋转效果的理论公式被介绍从宣传法律的基本的光推出。基于 8-like
本文采用20%酒石酸铵-0.5%抗坏血酸-1%酒石酸溶液作为氧化铅矿物与方铅矿分离的选择性溶剂。在选定条件下,氧化铅矿物的浸取率均大于99%,方铅矿仅溶解0.37%,黄铁矿和方解石的干扰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量二巯基丙醇的示波滴定法,和一种小量二巯基丙醇的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在“创新机制与时代创新——势科学与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十一”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科学研究和教育过程不同层次上的学习创新、方法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内容和意义,揭示了情感势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