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兽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对兽医专业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开展多媒体教学模式,积极设立开放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结果表明:新的兽医产科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兽医产科学;教学;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 S857.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41-02
《兽医产科学》主要是研究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它以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繁殖过程的现象、规律和机理,防治母畜疾病、新生仔畜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基本技能及动物繁殖的基本技术。该课程现在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兽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为此,根据兽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对兽医专业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开展多媒体教学模式,积极设立开放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
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高校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到2006年高校的入学率已经达到23%,在校学生数占世界第1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3]。由精英式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高校本科生面临着严酷的就业压力。《兽医产科学》是对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进行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亟需进行改革。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理论教学的改革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動物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一般为赵兴绪主编的《兽医产科学》第4版教材,该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将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都纳入书中,因此成为国内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教材。但是,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太快,使得教材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要善于总结,将理论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
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分别在2007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对《兽医产科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编写与修订,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得到及时更新。随着教学大纲的修订,产科学理论教学内容已经由最初的54学时减少到40学时,而增加了实验教学的课时,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的《兽医产科学》教学大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保存了原有的教学大纲中的该门课程的重点。二是在学习动物产科生理学理论指导下,加大动物产科疾病方面的授课学时数。三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等在第4版新教材均已提及,但是实际的内容更广泛,因此需要将这些章节设定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人工授精、手术助产的等常规经典的技术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在平时的授课内容中,要进一步强调各类新技术如何在兽医产科中应用。四是增加公、母畜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结构和实验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和濒危野生动物等产科疾病的内容,丰富了《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五是补充一些新疾病、新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如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等新疾病,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新发展,母畜不孕症的新防治等,使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始终与生产实践保持高度的统一。
2.2 实践教学的改革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兽医产科学》仍由理论和实验教学2个部分组成,不利于综合性实践项目的实施[3]。2010年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全面改革,将以往分散于各专业课中的实验、实践与实习内容提取出来,形成独立的课程——《兽医专业基础课实验》和《兽医专业课实验》。经过此次调整使分散的兽医实践内容变得规范化、合理化。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力度,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在《兽医专业课实验》课程中,课程前期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认知实验,如动物生殖器官标本的观察及常用产科器械的识别;中期可进行一些技能实验和整合实验,如精液品质的检测;课程后期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如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怀孕动物剖腹产手术等。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是沈阳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本科生教学的一大特色。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复制一些针对性强的产科疾病病例,有兴趣的学生根据需要可以自行选择,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及要求制订试验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指导,之后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并记录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临床表现和病理解剖学变化,根据疾病的特点,结合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实施效果,全部操作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的实验,对疾病的症状、病理变化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学得扎实、记得牢靠。整个实践环节完成后,按照正规格式和要求,就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和监测、实验体会等书写实验报告,由老师批改并讲评。从认知性、演示性的实验项目到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的实验项目,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兽医产科学》与基础学科联系紧密,兽医产科生理部分中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如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母畜生殖机能的发生、发展与调控等章节的内容。同时,《兽医产科学》与临床学科联系紧密,没有形象和生动的授课方式,会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为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充分消化、吸收该门课程内容,笔者所在课题组将CBL教学模式引入到兽医产科学教学中。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在可控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其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 [4-5]。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一是开发了内容丰富的PPT课件、运用多媒体资源、推进网络教学方式、开通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络交流模式等,与学生建立零距离的信息交流平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临床病例的图片、录像、化验单、诊断步骤、治疗方案等演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产科疾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讲授母畜分娩的过程,采用flash动画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示母畜分娩前的不安,子宫的阵缩和腹壁的努责,胎儿的胎向、胎位及胎势等的变化,及胎儿通过子宫颈的完整分娩过程,此种授课方式与单纯讲述比较,优点非常突出。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动物医院和其他兽医院的典型病例、常见病例、季节性发生病例及稀有病例进行实地教学。同时,将兽医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典型产科病例用视频或图片等方式保存下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该病例的病理变化进行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三是课堂讨论临床案例,在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针对典型案例让學生自由讨论,采用启发式、诱导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准确结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保证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6]。
3 结语
通过对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兽医产科学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说明教学改革与实践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有非常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但是改革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完善,进一步完善兽医产科学教学模式[7-10]。
4 参考文献
[1] 赵兴绪.兽医产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温恒福.大学教学质量的概念、问题与改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66(2):1-4.
[3] 付世新,夏成,武瑞.家畜产科学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202.
[4] 李稻,韩玉慧,蒋益,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08-110.
[5] 郭闻渊,罗逸潜,张凤琴.CBL与LBL结合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610-613.
[6] 赵树臣,侯振中,吕占军.浅谈兽医产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4):76-77.
[7] 刘艳,白龙,刘英.浅谈《草原管理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与教学改革实践[J].草业科学,2009,26(12):164-167.
[8] 林炜明,杨小燕.兽医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1, 38(2):187-188.
[9] 肖银霞,苏禹刚,费东亮,等.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9):74.
[10] 孙子龙,牛瑞燕,王俊东.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3-24.
关键词 兽医产科学;教学;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 S857.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41-02
《兽医产科学》主要是研究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它以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繁殖过程的现象、规律和机理,防治母畜疾病、新生仔畜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基本技能及动物繁殖的基本技术。该课程现在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兽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为此,根据兽医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对兽医专业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同时开展多媒体教学模式,积极设立开放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外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
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高校入学率达到15%,开始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到2006年高校的入学率已经达到23%,在校学生数占世界第1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3]。由精英式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高校本科生面临着严酷的就业压力。《兽医产科学》是对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进行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亟需进行改革。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理论教学的改革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動物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一般为赵兴绪主编的《兽医产科学》第4版教材,该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将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都纳入书中,因此成为国内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教材。但是,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太快,使得教材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要善于总结,将理论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
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分别在2007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对《兽医产科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编写与修订,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得到及时更新。随着教学大纲的修订,产科学理论教学内容已经由最初的54学时减少到40学时,而增加了实验教学的课时,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的《兽医产科学》教学大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保存了原有的教学大纲中的该门课程的重点。二是在学习动物产科生理学理论指导下,加大动物产科疾病方面的授课学时数。三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等在第4版新教材均已提及,但是实际的内容更广泛,因此需要将这些章节设定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人工授精、手术助产的等常规经典的技术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在平时的授课内容中,要进一步强调各类新技术如何在兽医产科中应用。四是增加公、母畜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结构和实验动物、经济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和濒危野生动物等产科疾病的内容,丰富了《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五是补充一些新疾病、新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如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等新疾病,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新发展,母畜不孕症的新防治等,使授课内容与时俱进、始终与生产实践保持高度的统一。
2.2 实践教学的改革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兽医产科学》仍由理论和实验教学2个部分组成,不利于综合性实践项目的实施[3]。2010年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全面改革,将以往分散于各专业课中的实验、实践与实习内容提取出来,形成独立的课程——《兽医专业基础课实验》和《兽医专业课实验》。经过此次调整使分散的兽医实践内容变得规范化、合理化。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力度,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在《兽医专业课实验》课程中,课程前期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认知实验,如动物生殖器官标本的观察及常用产科器械的识别;中期可进行一些技能实验和整合实验,如精液品质的检测;课程后期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如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怀孕动物剖腹产手术等。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是沈阳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本科生教学的一大特色。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复制一些针对性强的产科疾病病例,有兴趣的学生根据需要可以自行选择,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及要求制订试验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指导,之后学生开始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并记录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临床表现和病理解剖学变化,根据疾病的特点,结合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实施效果,全部操作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和实施的实验,对疾病的症状、病理变化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学得扎实、记得牢靠。整个实践环节完成后,按照正规格式和要求,就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和监测、实验体会等书写实验报告,由老师批改并讲评。从认知性、演示性的实验项目到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的实验项目,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兽医产科学》与基础学科联系紧密,兽医产科生理部分中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如生殖内分泌基础及母畜生殖机能的发生、发展与调控等章节的内容。同时,《兽医产科学》与临床学科联系紧密,没有形象和生动的授课方式,会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为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充分消化、吸收该门课程内容,笔者所在课题组将CBL教学模式引入到兽医产科学教学中。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在可控环境中对现实世界的部分模拟,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其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 [4-5]。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一是开发了内容丰富的PPT课件、运用多媒体资源、推进网络教学方式、开通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络交流模式等,与学生建立零距离的信息交流平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临床病例的图片、录像、化验单、诊断步骤、治疗方案等演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产科疾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讲授母畜分娩的过程,采用flash动画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示母畜分娩前的不安,子宫的阵缩和腹壁的努责,胎儿的胎向、胎位及胎势等的变化,及胎儿通过子宫颈的完整分娩过程,此种授课方式与单纯讲述比较,优点非常突出。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动物医院和其他兽医院的典型病例、常见病例、季节性发生病例及稀有病例进行实地教学。同时,将兽医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典型产科病例用视频或图片等方式保存下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该病例的病理变化进行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三是课堂讨论临床案例,在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针对典型案例让學生自由讨论,采用启发式、诱导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准确结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保证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6]。
3 结语
通过对兽医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兽医产科学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说明教学改革与实践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有非常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但是改革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完善,进一步完善兽医产科学教学模式[7-10]。
4 参考文献
[1] 赵兴绪.兽医产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温恒福.大学教学质量的概念、问题与改进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66(2):1-4.
[3] 付世新,夏成,武瑞.家畜产科学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202.
[4] 李稻,韩玉慧,蒋益,等.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08-110.
[5] 郭闻渊,罗逸潜,张凤琴.CBL与LBL结合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610-613.
[6] 赵树臣,侯振中,吕占军.浅谈兽医产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4):76-77.
[7] 刘艳,白龙,刘英.浅谈《草原管理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与教学改革实践[J].草业科学,2009,26(12):164-167.
[8] 林炜明,杨小燕.兽医产科学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1, 38(2):187-188.
[9] 肖银霞,苏禹刚,费东亮,等.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9):74.
[10] 孙子龙,牛瑞燕,王俊东.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