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震颤治愈体验(附2例报告)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p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曾拟理肝气,养肝阴或补肝血方法治疗手脚震颤的2例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例1:女,64岁,1996年11月22日前来初诊。患病者在1年前家里大花奶牛生病死亡,家庭收入陷入困境,患者着急发怒,就出了左手震颤,时重时轻,每当心情烦燥的时候手颤加剧。平时性急燥容易怒,胸觉闷胀不舒,产生两眼干涩,身体困倦,手脚无力之感,头昏心悸、口唇枯燥,诊脉弦细数,舌淡红薄白。病人五官对称,语言清晰,测血压(114/84mmHg)。1996年10月25日曾到州医院就医,后经州心血管血液生化检查:甘油三酯89mg/dl,总胆固醇215mg/dl,HDL-C69mg/dl,LDL-C128mg/dl,HDL-C/TC=32%,LDL-C/HDL-C=1.9。
  州医院CT做颅脑平扫报告:意见“颅脑未见异常改变”。
  诊见证为肝服不足兼肝气失条达所致病。以疏肝解,养阴熄风为治法。
  拟方:柴胡12g,白芍10g,枳壳6g,生地30g,元参20g,麦冬15g(朱砂炙),野生天麻10g,丹皮10g,钩藤16g,地龙10g,僵蚕10g,野菊花6g,甘草3g。均嘱5剂,水翦服。另外,用梅花5g(鲜用)。鲜玫瑰花5g(自找)。煎汤后代茶服用。
  1996年11月28日二诊:患者自觉手脚震颤感减轻,头昏、胸闷口干好自觉好转。诉服药后近肩胛时感酸痛。仍依原方加味。
  拟方:柴胡12g,白芍10g,枳壳6g。生地30g,元参20g,麦冬15g(朱砂拌炙),野生天麻10g,丹皮10g,钩藤16g,地龙12g,僵蚕10g,野菊花6g,桑枝15g,肾劂叶6g(《云南中药》有),甘草3g,服7剂,嘱开水煎服。鲜梅花6g(绿花优),鲜玫瑰6g。煎汤代茶饮服,7剂濒服。
  1996年12月8日,三诊:精神较好,手脚自觉没感震颤,有良好改善,按原方有所出入。拟方:野天麻10g、柴胡12g,白芍10g、枳壳10g,地龙15g,元参18g,地龙15g,钩藤16g,麦冬15g(朱砂拌炙),僵蚕6g,生牡蛎30g(先煎),肾厥6g。嘱续继服用5剂,以固疗效。近9年来,病人在心情不好时手脚震颤发2次,前来就诊仍以调肝气,养肝阴兼熄风方法治疗取效,至今身体健在。
  从《黄帝内经》一书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肝主筋”《灵枢、九针论》“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其中就说明了人体肢节运动正常与否与肝的关系密切,肢节的正常运动有赖于肝阴血对筋及膜的滋养,若肝的阴血不足,筋就得不到营养,则筋脉拘急。阴虚不能潜阳,阳动生风产生手脚震颤。此例病人兩只眼部干,精神疲备乏力心慌,口唇干燥,脉细弦数,系属肝阴不足之象征,又伴有胸闷气短不舒,心烦老是脑怒即为肝失疏泄的病候。阴虚与肝郁这是得病的情况之关健。故拟四汤加减疏理肝气,用生地、元参、麦冬(用朱砂拌制)具有滋阴养肝的效用又能安神;加地龙、钩藤、僵蚕野天麻诸药平肝熄风止颤;用绿梅花、玫瑰花煎汤代茶服。增加汤理气解的作用。方药舒肝理气养阴熄风相配合,疏肝与养肝合治,及将获得较园满的治愈效果。
  例2:女26岁,2003年10月17日就诊。患者平素身胖,冬至前上山砍柴3天,于下午发烧,平均体温测38~39℃之间,精神疲惫,骨节酸楚,手脚颤动,大脚肌肉跳动不停。前医以感冒发热治疗,高热未退,因来求治。经详细询问发病和治疗情况,患者因在8个月前临产住大理州某妇保健医院,剖腹产术后,产一女孩、不久发热,回院诊治热皮。察其热型平旦,人还聪慧,下哺甚,皮肤热不灼手,口渴不喜欢饮水、便秘,如便时则极感支持不住。察其脉细数,苔薄白。
  今辨析其病,邪少虚多,治就以养血、凉血、保津、透热、舒筋为主,拟青蒿鳖甲加四物汤加减为治。方药:生地30g,白芍10g,当身头10g,蒿鳖25g(先煎),粉丹皮12 g地骨皮12g,知母10g,青蒿尖9g,桑椹子12g。开水温服。上方连用6剂后,热已退,手脚肌肉震颤已经痊愈,大便已通调。患者要求改方,嘱在按原方服2剂,以善以后复发为好。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首》问日: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因患者在产后虽未有病痉,郁冒之病象。但出现大便艰难手脚肌肉颤动不已,症状之后,调理不好,因产后8月又反病,此产后损伤血脉所致。血虚津液所伤,筋脉失去濡养,则手脚震颤:阴血不足,肠胃失润,则大便艰难。此病证为血虚而发热,手脚肌肉震颤,故采用养血舒筋,透热保津法来取法。随访3 次,未复发。
其他文献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治疗颇为棘手。2000~2005年,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外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38例,女14例;年龄22~70岁;病程1~25年。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
期刊
宫内节育器异位是使用节育器避孕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子宫肌壁及腹腔,而宫内节育器异位至膀胱,临床较为少见。取出多采用经腹(包括腹腔镜)手术,我院收治1例宫内节育器膀胱异位并经尿道取出,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2岁,“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10年”,平素月经规律,10年前足月顺产第1胎后6周在当地计生指导所放置宫内节育器。当时无诱因突然腹部剧痛,上环后即感下腹疼痛伴尿频,无肉眼血尿,白带增多,
期刊
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骺滑脱1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8-15岁。左侧损伤10例,右侧损伤4例。其中桡骨下端骨骺全脱位8例,部分移位6例。部分移位者为salter-Ⅰ型,全脱位者为salter-Ⅱ型可见角征与板征[1]。14例均为伸直型损伤,无骨骺本身断裂。伤后20分钟到2天来院治疗。  治疗方法:右后
期刊
2004~2006年,我院用针炙、推拿、外敷、穴位封闭联合治疗面神经炎(麻痹症)40例,疗效显著,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确诊病人40例,男24例,女16例,20~45岁多见,男性略多。病史1~90天,高寒山区发病率高。A组:20~25岁,20例。B组:25~40岁,12例。C组:40~45岁,8例。针刺疗法:针刺病侧的颊车、地仓、四白、医风、听会、耳门、太阳、风池、下关、牵正等穴
期刊
摘 要 1例心脑复苏后高压氧综合治疗抢救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治疗(压力0.25MPa)22次,重获生机。结论:高压氧治疗要掌握时机,不论病情轻重无禁忌症者均应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  关键词 高压氧 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    患者,男25岁,2005年1月6号下午19时许,突然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呼之不应,围观路人立即予以人工呼吸及持续胸外按压,并急呼120,约10分钟后送达医院。来院时呼吸6
期刊
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月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36例,应用以自拟通化液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5~72岁,平均43.6岁。原发病及手术类型:胃癌根治术10例,其中外院转入2例;腹膜后巨大肉瘤切除术3例;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10例;升结肠癌根治术5例;降结肠癌根治术后5例,其中外院转入
期刊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器官,五脏主藏,六腑主泻,五脏与六腑之间有表里相合关系,共同完成人体各种复杂的生理活动。肺为五脏之一,大肠属六腑之列,二者互为表里,《灵枢.本输》将这种关系称之为“肺合大肠”。  肺居胸中,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有“华盖”(见《类经图翼》)之称,具有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制节等生理功能;大肠位居下焦,上接小肠,下端为魄门,其生
期刊
例1:患儿,女,9个月,主因皮肤出紫癜5小时入院。患儿入院前12小时注射“麻疹疫苗”,注射后7小时发现外阴、臀部、手足水肿及全身性皮疹、双下肢出现片状紫癜, 于2003年11月5日13时入院。病来无发热,病前未进特殊食物和药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检: T37.6℃,P 68次/分钟,R23次/分钟,BP90/65mmHg。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头面部、双眼睑、手足、臀部、外阴处皮肤水肿明显,颜面
期刊
摘 要 葡萄膜炎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永生教授根据中医经典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并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关键词 葡萄膜炎 半夏泻心汤    葡萄膜炎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其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好发于青壮年,容易复发,失治、误治可造成虹膜后粘连,严重者可继发青光眼而最终失明。本病在中医学中属“瞳神紧小”、“视瞻昏渺”范畴。 
期刊
笔者于2000年7月对1例老年猝死病员实施心肺复苏(有效)后,早期应用静脉溶栓治疗,脑复苏效果十分明显,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73岁,“冠心病”病史8年,门诊间断治疗(具体不详)。本次因“咳喘2天,加重伴呼吸困难10分钟”而呼救。  现场(家中)查体:P130次/分 R48次/分,BP60/42mmHg。危重面容,大汗淋漓,端坐张口呼吸,双瞳等大等圆,瞳孔0.45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颈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