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职场压力待解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9609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人不堪职场压力的报道并不鲜见,奔溃大哭,或者身患抑郁,甚至轻生。现实中一些职场中“996”的工作制,工作群时时刻刻的微信轰炸,逢年过节还要随时待命的节奏等,的确让不少职场人心力交瘁,处于心累远远大于身体疲惫的状态。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在职场高压状态下,崩溃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年轻职场人的焦虑不是来源于考核指标、领导的施压,更多是由于对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的不满意。

敏感群体


  全球新冠疫情仍未缓解,对经济生活等影响仍在进行中。由于就业岗位减少、求职难度增加、收入减少等,职场人如今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陡增。
  2020年7月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中国职场压力报告2020》称,2020年职场人平均压力值6.9,达到近两年的巅峰,较2019年的5.7分有明显的升高。这其中年轻人的压力尤为突出。
  与2019年的调查结果相反,30岁之前的年轻职场人,压力指数平均为7.3,远高于其他人群,成了职场压力的敏感群体。“95后”、“90后”职场新人们在疫情的打击下,抗风险能力表现得较为脆弱。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就不慌”,从某种程度来说,抗风险能力和存款多少有关,但当代年轻人很少再遵循父辈的消费观念,超前消费、及时行乐的新型消费观让不少年轻人存不下钱。当生存受到考验,压力也就随之而来。

心理来源


  据《中国职场流动趋势年度报告2021》,57%的职场人认为在2020年自己更加焦虑。在导致焦虑的因素中,71.5%的受访者认为“工作”是最令他们头痛的,其次是积蓄,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仅排第三(36.7%)。
  虽然工作是共同的压力点,但不同工作年限的职场人,压力来源有所不同。年轻职场人的焦虑不是来源于考核指标、领导的施压,更多是由于对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对自身的不满意。他们不确定目前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现在的工作。
  不少年轻人在职场有自我否定倾向。自我否定者的逻辑是做事情遇到挫折后,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最后否定自己的能力。很多职场新人初入职场,都会有一个角色的转变,从大学生变成社会人。职场不像学校,这里有前辈的教育、领导的批评、同辈的竞争,经常会给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当头棒喝。有的年轻人把自我否定当作对自我的激励,知耻而后勇,努力做到让自己、让领导满意的样子。但有的人会把这种否定内化变成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固步自封;他们不能承认自己优秀。看起来是谦虚,但事实上这是他们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即使工作中有了成绩,这些年轻人也更多归因于外界因素,比如“运气好”、“这是自己的工作,做好是应该的”等,最后形成了一种负面评价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自我否定也可以是一种自我保护,“如果没有人对我有希望,不对我有期待,我就不会犯错误,也不会有人批评我”。
  这样的自我保护固然可以让自己的心理不受伤害,但也无法获得职业满足。当年轻的职场人无法从自己的职业中获得成就感,不论自己取得多少成绩,也无法从内心肯定自己和认同自己的时候,职场焦虑自然如影随形。

调节方式


  在面对焦虑和压力的时候,很多年轻职场人选择逃避,尝试更换工作。似乎换个工作,就能换个心情。但这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应该积极面对职场压力,从自身出发,缓解焦虑。
  如何调节职场压力?
  一,要认识到焦虑是常态。职场焦虑是一种常态,每个人都有。不能看到职场焦虑会导致抑郁,造成不好的结果,就否定其存在的意义。适当的职场焦虑是有动力倾向的,能促进职场人更快融入到职场节奏。
  所以,要接纳焦虑的存在,一味关注自身,担心焦虑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反而会引起更强烈的焦虑,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通过对周围人行为的观察,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形成的稳定的、对自己的个性品质的评价。自我评价具有社会功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我们喜欢跟夸奖自己的人在一起,疏远批评、给我们差评的人。正确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我们自我反思,努力进行自我改造,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不是被他人左右,自我封闭。
  要做到正确的自我评价,首先需要熟悉自己的特质,比如自己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性格爱好、智力水平、职业经验等。发现自己的优点,确定奋斗的目标。
  三,不要否定自己,抓紧行动。很多职场人总是觉得自己忙忙碌碌,却始终一事无成。我们总打算着给自己的生活设计出一套完美的计划,万事俱备之后就可以按照计划一步步走到人生的巅峰。但很多人始终在设计计划那里打转,终究到不了万事俱备那一天。
  职场中,每时每刻都是开始,活在当下才最重要。犯错不可怕,只有不断尝试,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才能找到对的路。不要惧怕别人的批评,没有人是不经历挫折就能成功的。只要你能够动起来,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小步快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能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成就感会成为内驱力,会帮助我们走出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
  四,學会放松。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学会放松才能让自己积蓄更大的力量。放松就是把自己身上的担子放一放,心里的委屈掏一掏,脑子的神经松一松。让自己睡个懒觉,手机关机,闹钟关掉,睡到自然醒。找几个知心的朋友出来喝几杯,嘻嘻哈哈、絮絮叨叨,不行就大哭一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一本心仪的书、看电影、运动、旅游,放空自己,放松自己。多留些时间给家人,多留些时间给自己。
  总之,职场压力每个人都有,要积极面对,并在职场中锻炼自己乐观的心态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加油吧,打工人!
  (作者单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其他文献
宜城市慈善总会是1997年6月成立的。十二年来,累计募集善款逾千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0余万人(次),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为构建和谐宜城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一)加强宣传,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    宜城在慈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利用多种多样形式宣传《公益事业捐赠法》、《税法》等法律法规,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标语、横幅
11月18日下午,江苏省慈善总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省委副书记冯敏刚、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副省长王湛、省政协副主席陆军等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江苏省慈善总会章程》,选举了理事、监事和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成员。会议选举俞兴德担任省慈善总会会长。省慈善总会第一届理事会邀请梁保华担任省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冯敏刚、张艳、王湛、李仁担任省慈善总会顾问。会议还聘请了
从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每每想起,都会让我泪流满面。   一位六十岁的老太太,老伴去世,儿子儿媳突然在某一天遭遇车祸,不幸双双身亡,只留下一个八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孙女。   这样大的变故,让老人家徒四壁;这样大的变故,让老人一病不起。但八个月大的孙女需要抚养,她不能倒下!   老人没知识,没文化,唯一的手艺是纳鞋垫。这八个月的小孙女该如何养大?   老人思来想去,突然有了精神,对别人说:“我
(一)    1990年初一个晴朗的早晨,王健林曾经工作过的大连西岗区领导找到他,面带愁容地和他谈起区里幼儿教育面临的困境。那个年代,因为新生儿的增加和幼儿园建设的缺口,  “入托难”问题十分突出。区领导特别和王健林谈起,区里许多有小孩儿的教师因为孩子无人照看,而影响了工作。教师的工作受影响,这事非同小可。区委、区政府早就计划着要建一座教师幼儿园,无奈区财政拿不出这笔计划之外的资金。  为难之时,
在《慈善读本》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几张“站着上学的孩子”、“一场春雨过后,教室一片泥泞”、“风雪中露天的课堂”、“破烂不堪的教室”“我想上学”等图片。  对于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取暖、降温设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均是学校应该具备的条件呀!上学的一切费用均是父母提供的。但对于那些山区孩子,学校是那样的简陋,家庭是那样的贫穷,他们别无选择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爸爸也是来自山区的孩
以《慈善读本》赠阅为代表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开展以来,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从表面看,主要得益于各地慈善组织和行政职能部门的有力推动,更深层次地,其实也和我国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分不开:一是慈善事业的永续开拓,二是德育教育的普遍困境。作为一名扎根教学一线的小学教师,对于后者我有切身的体会。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专家将德、智、体并举且以德为先,既是
中国人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恐怕得倒着说。早在世界卫生组织发表《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中,就把70岁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定义为“过早”死亡,也就是“早死”。  据新鲜出炉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我国正在通过实施和促进一系列的规划措施,降低由慢性病所导致的“早死”,以应对由迅速加快的
长春市慈善会自1993年建会以来,经过多方面努力,全口径慈善募捐总额1.87亿元,有40余万人次的城乡孤、老、残、幼、贫、病人员受到资助,各项管理和社会宣传等工作有序进行,慈善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借中华慈善大会和吉林慈善大会东风,在刚刚过去的激情五月,长春市慈善会以“八个一”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首次长春慈善月和5t19长春慈善日活动,全市各界共同迎来长春慈善事业又一个春天。    成功召开
虽然工作已有两年多了,但我恍惚间感觉自己还是刚刚毕业。我一直很庆幸大学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成为一名慈善工作者。在这里,我感到每一天的工作生活都很充实,并在工作中得到很多真切感触,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也让我意识到了在当今社会还有许多阳光照不到角落,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今年夏天的一次走访,让我的心再一次震动。  2007年7月22日,星期天,本来应该休息的日子,但
对付传染病,我们有什么新武器?除了科研工作者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探索和发现之外,对于普通人而言,了解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坦然面对,也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武器。为什么会恐惧  现代社会,就算传染病的病死率非常低,普通大众的恐惧依然非常普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可怕的历史记忆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公众的不安。  首先,大部分传染病非常容易传播,比如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场景可能是面对面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