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洲:中小学课堂教学须超越“老师说”话体 / 宋耀武、李宏利:网络使用能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123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润洲:中小学课堂教学须超越“老师说”话体
  李润洲在《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当前,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不时会出现“老师说”或“老师认为”“老师告诉你们”等类似的“老师说”的话语表达方式(简称为“老师说”话体)。“老师说”话体把“我说”置换为“老师说”及其类似的表达方式,至少蕴含着教师“自我”的隐匿、教师“社会角色”的彰显和“知识权威”的宣称。“老师说”话体让教师的个人观点、主张与见解隐匿起来,其结果是教师在履行“社会代表者”职责的同时,也形塑了教师只是“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认同,从而抑制了教师的自我意识。“老师说”话体不仅是一种习惯的话语表达方式,而且携带着规训、强迫教育的基因。面对戴着“社会代表者”面具的教师,学生难以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而,阻隔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要想超越“老师说”话体,则需要教师增强自我意识,涵养教学勇气,把自我作为认识和反思的对象,并试图更新、重塑自己的教育言行,在不断反思和持续探问中把握教学的真谛;关注整全学生,将师生关系由“我—他”转换为“我—你”或“我—我”,重塑师生关系;并展开对话教学,与学生一起成长。
  宋耀武、李宏利:网络使用能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
  宋耀武、李宏利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网络使用会对他们的心理与行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我效能、乐观态度与心理弹性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借助网络使用加以预测。青少年从网络使用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显著地预测他们的自我效能,从网络使用中获得的调节能力则显著地预测他们的乐观态度,从网络使用中获得的正性情绪与调节能力可以显著地预测他们的心理弹性。
  因此,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品质,如自尊与自信、道德与亲社会行为、心理弹性与意志可以在网络空间内培养。例如,提高青少年在网络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的主要方法包括:让青少年在网络活动中体验成功,比如青少年成功地在游戏中获得高地位或高等级,让青少年积累成功经验或实现预期目标;在某项网络活动中(如登录网校),青少年观察或观摩到与自己背景和情形相似的同伴经过持续努力后取得成功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络使用研究,可能会有助于消除青少年的痛苦、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从而让青少年以更积极的、健康的情绪面对生活的挑战。家庭、学校与社会建构适合于青少年的网络环境,不断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水平,就更有可能推动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增加。
其他文献
今天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面对一个个“小皇帝”,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收效甚微。为此,班主任需要不断更新理念,改变方法,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尝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教育学生、管理班级。这一形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使得班级管理更加人性化,师生关系也因此而更加和谐。
时下,QQ已经成为人们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聊天工具。利用它,人们可以方便地用文字、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在线联络,因而备受大家喜爱和推崇。而QQ群教研凭借其方便、实时、高效的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网上的教育教学研究之中。这一研修模式,为教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构建起教师间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交流环境,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大家的
近日看电视读报纸,发现诸多关于女教师是否有必要化淡妆进入课堂的讨论。是啊,社会进步了,全国上下一片蓝或一片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们开始讲究对自己仪表的修饰了。  在这种风潮之下,大连某小学甚至规定“女教师不化妆不许进课堂”,据称只是化淡妆——大概是说要描一描眉,涂一涂唇,抹一抹脸……确实,为人师表,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尤其像大连这样的旅游城市,常有外国人光临观摩,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仪表。  北京
【摘要】互联网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广泛的、实用的、及时的多方位的资源,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教学活动会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的发展也将极大地得益于网络。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及作为终身学习者,应充分运用网络,让它促进教与学。  【关键词】互联网;英语教学;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赵桂霞,云南红河技师学院。  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和发展,网络教学和网络资源在英语教学中所占
近日教学《桃花心木》,心中涌起太多的感慨。我想,没有人在面对生活的波澜时能泰然自若,何况我们的孩子。事实上,养尊处优的生活让我们的孩子习惯了顺其自然,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时很少能处变不惊。  就像班里的好孩子宏。宏不但才思敏捷,而且学业优秀。谁曾料到,一次竞赛失利就让他在短短的时间里颓然跌入情绪的低谷。可怜的孩子,怎么也不会想到,昨日还是阳光明媚,今天却是乌云密布。面对一蹶不振的他,我想对他说:“不
近年来,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为此,笔者试通过江苏省2012年中、高考思想品德(政治)试题的对比分析,从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角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试题对比分析  综合来看,近年来,中、高考试题关注的社会时政热点逐渐趋同,取材相近;在能力考核、试题形式、学科素养的侧重点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也存在较大差异。  1.关注热点趋同化逐渐明显  近年
在北京海淀区育英学校小学部张雪敬老师结合 “世界上的国家”(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利用图画书《村里来了马戏团》,以拓展学习的形式,给学生上了一堂以“珍爱和平”为主题的品德与社会课。从师生互动、学生感言及对图画书内容的分享、感悟中,我们可以看到《村里来了马戏团》无疑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材。通过解读和分享这本书,不仅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看待世界的视角,而且唤起了学生从
冯秀军:现代学校应注重构建德育生态环境  冯秀军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撰文指出,今天,学校德育的诸多困惑与难题,越来越多地源自于社会环境急速变迁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机械割裂,不但难以实现学校改造社会的使命,就连学校德育的本分——培养适应社会环境发展与变迁的合格公民的职责也难以完成。理想的德育,应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组织、沟通校内外德育环境生态,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彻底地打通学校内
编者按: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办出各自的特色”成为中小学校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一所学校最令人回味、品味的就是其深厚浓郁的文化。我国农村地区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一些乡村学校依托本地资源,重建与激活乡土文化的价值,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走出了乡村教育的特色之路。在此,本刊精选了三所乡村学校的探索与实践,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乡村教育最富有诗意的风景。  闽南童玩是福建闽南地区劳动人民智慧
2012年6月7日,广州市教育局连同有关部门组织巡察高考现场。在从化中学考场,他们录得的声音分贝为45,这是他们此番巡察所得最小噪音值!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广州最安静的高考考场?  熟悉的人会告诉我们答案:是一种文化之美,一种仁心之美。  走进从化中学独具特色的“树门”,但见绿草如茵,身临如画,放眼一望,还可见青山如黛,养目怡神。——从化中学不但是从化最有历史的学校,还是从化市环境最美的学校。她美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