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功效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_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
  
  许大妈62岁,患2型糖尿病8年,常感头痛、口渴、乏力,查体血压160/90mmHg,体重指数28公斤/平方米,心率68次/分,律齐,空腹血糖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预混胰岛素每日注射82单位,分两次皮下注射,依那普利10毫克/日。因血糖、血压控制不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文迪雅)4毫克/日。6个月后,查空腹血糖5.5~6.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4%,血压130/70mmHg,头痛、口渴、乏力明显减轻。那么,增加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为何会有如此效果?
  
  解读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是一种新型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除了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和耐受性外,还有防治动脉硬化方面的作用,它在防治大血管病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及纠正相关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在正常胰岛素水平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是降糖作用,由此引起一系列代谢异常,如: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肥胖、高血压等。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硬化关系非常密切,据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胰岛素抵抗人群的冠心病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3倍,死亡率高1.8倍,而噻唑烷二酮(TZD)能缓解胰岛素抵抗,这就等于纠正了血糖、血脂的代谢异常,而高血糖、血脂紊乱均是发生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能降低血管张力。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时,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控制高血压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至关重要。噻唑烷二酮对2型糖尿病、肥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具有温和的降压效果,且血压水平与高胰岛素血症的降低程度具有相关性,说明噻唑烷二酮降压的主要机制是缓解胰岛素抵抗。噻唑烷二酮还对血管局部产生直接作用,包括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保持缩血管与舒血管的平衡等。另外,噻唑烷二酮还有许多作用,如对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等,不胜枚举。
  本例患者属肥胖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起初由于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差,尽管用了降压药,但血压仍然不稳定(不达标)。而当用了胰岛素增敏剂后,血糖平稳控制在较理想的水平,血压也相应平稳控制,可能是胰岛素增敏剂在缓解胰岛素抵抗、防治大血管并发症的同时对合并症高血压(用降压药前提下)起了辅助的好作用。
  总之,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是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因素的患者较为理想的药物,并能通过多种机制来预防和阻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进展,较之其他降糖药,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了噻唑烷二酮的不良反应之一——体液潴留,水肿多为轻到中度,由于水肿而导致的停药比例虽不到1%,但是对于存在这些不良反应而需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来说,噻唑烷二酮可能会加重充血性心衰,因此,掌握适应证是关键。
  
  (编辑 钟卉)
其他文献
二、胰岛素    1.注射用器材  大多数病友都在使用诺和笔,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诺和笔的针和美国BD公司的BD针一模一样。如果去淘宝买10袋包装的BD针,才139元,比诺和笔的针头便宜许多,而且还有多种规格:31G×8mm是商家推荐的种类,据说疼痛感最小。  ①30G×8mm:最常用的规格,适合普通患者;  ②31G×8mm:适合对疼痛较敏感的患者;  ③31G×5mm:适合消瘦患者及糖尿病儿
期刊
2008年3月北京“糖协”教育基地讲座安排
期刊
我使用美敦力508胰岛素泵已多年。每次加胰岛素、更换导管或更换储液器时,总要浪费胰岛素25单位左右,如果操作不好可能浪费更多。  其原因是:①丢弃旧导管时,管中残留胰岛素随导管丢弃;②在把诺和灵管中胰岛素吸入储液器时,管中胰岛素未吸完就丢弃了;③没有把更换下来的旧储液器中的残余胰岛素吸完而丢弃。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更换导管时,把残留在旧导管中的胰岛素全部收回到储液器中,再把旧导管
期刊
很多刚患糖尿病的病友,一看到带糖的东西就躲得远远的,水果就更不用说了。其实根本不需要这样,水果是个好东西,就看你会吃不会吃。血糖理想者可吃一些含糖量少的水果。我得病以来,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下面介绍一下我患糖尿病以来是怎样吃水果的。  1.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番茄、西瓜、杨桃等;2每次吃水果不宜太多,最好不要超过100克;3在两餐中间吃,切忌餐后食用。一般可选择上午9:00~9:30,下午15
期刊
老汤今年72岁,有20多年糖尿病病史。最近检查心电图时,他被发现心肌轻度缺血。由于是“轻度”缺血,加之自我感觉良好,无明显不适,老汤就没有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心血管问题,更没有服用任何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不久前的一个周六,老汤在家里修理破损的凳子、椅子,干了大半天的活。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尽管有些疲劳,老汤心里也很高兴。老伴为了慰劳老汤,专门多做了几个菜,老汤边喝酒边吃菜,情绪很好。哪知半夜时分,已经深
期刊
李建华,一个热衷于在废品中寻找快乐的糖尿病老人。许多躺在路边的废弃物都是他眼中的宝贝,都是他抗“糖”路上的点滴乐趣。他总是乐观地说:“糖尿病挡不住我享受快乐人生。”  雪糕棍、破竹帘、用完的牙膏管、废弃的电线丝、空易拉罐……  看到这些您会想到什么?垃圾场?废品回收站?然而,在李大爷的眼中,它们全是“璞玉”,只要经过自己的打磨,都将变废为宝。退休后,李大爷一直乐于用这些废品制作可爱的小摆设。寓意深
期刊
据欧美国家统计,糖尿病足的截肢率约为45%~50%。为了避免截肢,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尽早得到专科医生的指导,早期得到正确、规范的治疗。    介入治疗优势明显  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特点是下肢血管的动脉硬化,常累及双下肢的数支动脉,其中以小腿的胫腓动脉最为多见(包括胫前、胫后和腓动脉)。由于小腿的血管直径较小,分支较多,一旦出现血管狭窄或闭塞时,采用常规手术搭桥的方法来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术后再狭窄和
期刊
50岁的孔先生患糖尿病已有十多年,虽经严格饮食控制和口服多种降糖药物治疗,但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却越来越差,尤其是空腹血糖常在7.0~10.0mmol/L之间波动,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达标。最近,医生在原口服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他每天加用了1天1次注射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目前孔先生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安全达标而且没有低血糖事件发生。    专家点评: 
期刊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但它有一个潜在的不良反应是可能会增加体重。国外有研究显示,刚开始使用胰岛素的人可能会因此增加4公斤左右的体重,但这也正好表明胰岛素正在发挥作用。  对患者和医生来说,找到最适合个体的胰岛素使用剂量是最关键的事。使用胰岛素过量会导致更多低血糖的危险,同时需要摄取更多的食物,这将使问题雪上加霜;使用剂量不够,血糖将依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治疗将失去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几种方
期刊
李小姐今年26岁。9年前,也就是17岁时,她出现口干、口渴、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经医生检查空腹血糖为11.4mmol/L,尿酮体呈阳性,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呈阳性,诊断为1型糖尿病。随即开始了胰岛素治疗。早期1天注射3次,逐渐增加到每天4~5次,胰岛素用量从22单位增加到60单位,血糖忽高忽低不能控制,并且频繁发生低血糖,以后并发了急性尿路感染,高烧39℃,有几次还出现了酮症酸中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