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读者心中的火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曾经出现在上海S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在被选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章的篇幅不短,如何在课堂上实现长文短教,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文本的理解与探讨,着实让我痛苦了很久,最后没想到的是“对比”这一手法救了我。
  其实第一遍阅读文本的时候,我和学生都注意到了对比,因为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但是,大概是对比手法的使用过于常见,理解难度也不大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将之忽略。可就在我带领学生一遍遍地阅读、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我们都感到自己的内心被一次次牵引,就如同在观看一部影片,被带入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余秋雨的语言何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细细揣摩之下,竟然就是对比!余秋雨先生究竟施了怎样的点金之法,让这一普通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如此神奇的效果?值得探究。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在《都江堰》这篇文章中,大大小小的对比不下十处,四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对比有:第一章节中的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第二章节中的都江堰的水与大海的对比;第三章节中的李冰与其他官员的对比、李冰与秦始皇的对比;第四章节中的李冰与“我们”的对比。这一系列对比单看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在行文中熠熠生辉;串联起来又像是一张网,让文章在一次次震撼学生心灵的过程中完美收束。看来引导学生好好探究这几组对比,意义非凡。
  首先,关注对比对象的选择。选择怎样的对比对象直接决定了对比手法的使用效果,合适的对比对象不仅可以让对比成功展开,而且更容易在情感上让读者产生共鸣。《都江堰》一开头就将“都江堰”与“长城”放在一起对比。我在课堂上问过学生,为什么作者要在这里把长城作为对比对象?兵马俑、莫高窟、故宫……这些同样了不起的工程为什么不选?学生立刻被我的这个问题吸引了,一下子擦亮了思维的火花,都觉得这组对比有意思。显然,和最强、最适合的对象比才能达到表达的最佳效果,在这里,长城显然是最合适的,首先它更具有代表性,长城在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地位更胜于兵马俑、莫高窟、故宫……这些工程,长城更能在情感上激发读者的震撼与思考;其次,长城的建造者和建造的目的与都江堰也具有极高的可比性;再次,下令建造长城的秦始皇在后文中也将被提到,并且也拿来对比,所以,拿长城作为对比对象,让都江堰胜出,这个效果自然震撼,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第一把火。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蔓延,在文章第二章节中也找到了非常精彩的对比,如为了描绘都江堰水“精神焕发”、“踊跃着喧嚣的生命”、“更壮丽的驯顺”、“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作者选择了“大海”这个对比对象,相较于长江、黄河,大海自然是最合适的,“曾经沧海难为水”,能够和大海相媲美的竟然还有这都江堰的水,这怎么不叫人读来心潮澎湃?
  其次,关注对比角度的展开。选择最合适的对比对象只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怎样选择好的角度展开对比才是不辜负了这精心挑选的“对象”。所以我带领学生再品第一章节中的对比,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第一小节(“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谈感受,学生们觉得因为选择了长城,这组对比确实一下子点燃大家心中的火,但是也因为选择了长城,这组放在文章开头的对比又读来有点突兀,我抓住了学生的这个感受,让大家阅读第二小节,学生慢慢释然了。因为大家发现作者并没有笼统地将都江堰和长城放在一起比较,而是分角度展开了对比,先后从规模的角度(“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时空的角度(“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社会功用的角度(“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这三个方面展开。这样分角度地展开同一组对比,既把这两个对象比得很通透,而且读来极有说服力,所以,文章第一章节最后这样写道:“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读着一点不会觉得突兀、夸张,相反有一气呵成之感,学生觉得这组对比到这里真的是让内心深处对于都江堰的这把赞美之火熊熊燃烧起来了,这一切归功于分角度展开对比的入情入理。
  再次,关注对比过程的表达。这一关注,让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对比有了温度。将长城拿来和都江堰作对比,想凸显的是都江堰的更胜一筹,这在读者的认知情感上是有挑战的,学生也在课堂上表达了这一感受,毕竟长城在中华儿女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动,所以觉得初读第一节心里是别扭的,基于此,我引导学生完整地研读了整个对比过程。我们发现,在整个对比过程中,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抑长城、扬都江堰,相反,他用了一整段来褒扬长城的伟大,从历史的、文化的、美学的角度对长城进行了渲染,这个褒扬是客观的,也是真诚的,然后再用“但是”转折,从规模、时空、社会功用三个角度对比,告诉你还有一个比长城更厉害的存在,那就是都江堰,这样的“先褒后比”展开对比的过程,让我们的情绪得到缓冲,之前的别扭之感消失了,学生感觉到在这组对比中不是在说长城不厉害,而是都江堰更厉害,我们的情绪在对比中被点燃了,而且那么顺理成章。这样地展开对比过程,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心理的充分研究与揣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概就是这样,当然,作者思维的严密和辩证也充分体现出来了。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自主品鉴了后文中一系列对比,发现都有这个妙处。如后文中将李冰与当时其他官员对比时,作者先肯定了当时的这些官员也都曾经是“有所执持的学者”,并没有为了扬李冰而武断地抑他人,而是表明这些最初“有所执持的学者”是在官场的浮沉中慢慢失去了执持,成为了“无所专攻的官僚”,但是李冰却不忘初心,成为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样的“先褒后比”不仅非常客观,而且更凸显出李冰没有被“千年官场的惯例”所同化,相反走出了一片冰清玉洁的天地。这把“火”燃燒地热烈而持久。所以,关注对比过程的表达,文字都有了温度。
  最后,关注对比在行文思路中的作用。如果说前面的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模仿,那么这最后一个关注还真是有点“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了。这其实是在我和学生一起将文中所有的对比进行梳理总结时突然发现的。学生们盯着行文中一连串的对比,惊喜地发现这一颗颗“明珠”其实可以串成一串“项链”!这里我们再来回顾文中几组主要的对比: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都江堰的水与大海的对比;李冰与其他官员的对比;李冰与秦始皇的对比;李冰与我们的对比。这一个个看似独立的对比正串起了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从都江堰到李冰,从李冰到李冰精神,从李冰精神到今天的我们……由具体到抽象,从外在的特征到内涵的哲理,从他们到我们,甚至我们可以在这一串对比中读出作者的情感流动。这时我们对于这篇近四千字的长文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感觉自己从“庐山”中出来,而“识得真面目”了。作者不仅将每一组对比演绎到了极致,而且还对它们进行精心地编排,发挥它们在行文结构上的作用,真的令人叹服,值得细读。当我们捧起这根由一连串精彩对比组成的项链,整篇文章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又何愁长文难教呢?
  套一句广告语,叫做“小身材、大味道”,对比这一手法确实有这样的魅力。如果你也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被“点燃了心中的火”,那么,不妨驻足,看看是不是有“对比”这个神奇的存在!
其他文献
《永久的生命》是作家严文井创作的一篇哲理散文,收入到人教版(部编本)初中八年上册语文教材。收入教材时,编者将其编为自读课文。在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编写说明”中,如此定位“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事实上,仅以此文为例,这样编撰目的实现还是有难度的。其难度植根于文本内容、文体特征、阅读者素质、选文教学史多个层面。《永久的
秋瑾作于1903年的《满江红(小住京华)》,语言刚健清新,字字珠玑,用典含蓄蕴藉,情调高昂。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她从封建婚姻家庭和陈腐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之前的苦闷彷徨和壮志雄心。为了赏析好这首词,指导学生俯而读,仰而思,批文入情,据境索义,用诗词的内容、形式和姿态来巧妙学习,深入领略其热血丹心、家国情怀。   一、细研教材,独辟蹊径   备课,首先要跨好文本解读这道坎,为常教常新打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国外的教育理论、教育经验得以传人国内,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可以借鉴的域外资源。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变化很大,正如浙江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朱宗顺教授的专著《交流与改革: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改革(1978—2000)》(下称《交流与改革》)一书中指出的:教育交流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而此书也开了将“教育交流”作为研究课题的先河。  罗素
在占往今来的各种《红楼梦》校印本中,去年5月首次出版的这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简称庚辰校本),显然是最为独特的。它既是面向广大读者的一种通行本,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学术探讨性质。尽管它问世之初还带有一个草创之本不尽人意的诸多疏漏,但其出版后所引起的强烈反响和受到的普遍欢迎,颇有些出乎主流学者的意料之外。在出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竟重印了四次,还包括两次大的修订及相应的脱销档期。  如今这一重加
自从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与《摩罗诗力说》中向国人推介“伊孛生”的大名和他的《社会之敌》,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一个世纪以来,这位挪威戏剧大师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这影响发生在文学史和思想史的方方面面,不仅歧义叠出,有些甚至是相互矛盾并曾引起激烈论争的——我们有艺术家的易卜生,更有思想家的易卜生;其思想最被看重的,至少有自由主义和女性主义这两条;套用一个今天学术界时兴的说法,我们的易卜
近年来学界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一批博士对过程写作、交际语境的写作、微型化写作的研究成果正慢慢影响着中学语文课堂,但写作教学在初中阶段仍然是让学生和老师感到头痛的问题,写作教学似乎处于“不作为”状态。我们尝试从学情出发,提供写作支架,建构写作模式,力图改进初中写作教学尴尬局面。  一、课例呈现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作文公开课,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板块,教学生学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观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的主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热点。2014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修订课程标准讨论稿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四个发展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同样对初中语文教学传达了新方向和新思考。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谁。只要维护两岸统一,就会名垂青史,受到中华民族的爱戴。  谈到海峡两岸的英雄人物,人们会对驱除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对于平定台湾的传奇人物施琅大将军则知之不多、不深。读完安然所著《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掩卷而思,一个完整、真实和高大的施琅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施琅,生长在明清之际,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使当时各种人物的抉择颇伤脑筋
《敦煌丝绸艺术全集》的编纂计划是早就知道的,也有幸在书还是校样的时候率先利用过其中的材料,因此对它先已有所了解。及至把正式出版的一部《英藏卷》捧在手里,却仍感到它的好,竟是超出预想之外。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已逾百年,关于敦煌文献与敦煌艺术的研究,不必说早是成果丰硕,不过就深、细而言,其中的纺织品之部与其他相比似觉稍逊。最教入感觉迫切的便是“全集”式的汇编与整理。当然所谓“全集”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景象,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引起我们反思的现象。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们的“常规武器”,是教学中运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那么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生成:你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