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镇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易宏玲(1979-),女,汉族,湖南株洲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伦理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继与作家王树兴合著《这就是我想过的生活》之后,车凤博士于2017年4月独著出版了《境由心生:一个中国小镇的文明生态与文化哲学》一书。该书中所述的因被誉为“现实版的桃花源”而被《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聚龙小镇,实为一个位于福建泉州由来自多達8个国家、34个省份共6000多位业主所组成的社区。不同于前本书仅专注于小镇人民的生活及现象的展现,本书作者的写作初衷是寄希望于理性探究小镇现象背后十年从无到有的成因,从而切实地把握其脉动及其可能的走向。自2007年3月31日破土动工,到今年2017年聚龙小镇已经存在了整整十个年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这经由十年磨砺出的“桃花源”,综合作者之观点,势必是“境由心生”打造出的结果。概括而言,主要可归功于以下四类“心”:
  其一、不失不忘的初始之心。造就聚龙小镇如今之辉煌的,当属所有参与于其中的人。而这一成就,无疑源自于他们自身对于小镇的那颗不失不忘的初心。首先,两位泉州本地创建者的初心,是要对他们那个曾经贫瘠落后的家乡做个彻底的改变。于是,为了实现心中的蜕变,他们不畏艰辛、日夜操劳,一步步将犹如桃花源般的聚龙小镇打造了出来。其次,所有小镇物业员工的初心,则是力求让自己的服务令每一位业主都能放心和舒心。于是,他们兢兢业业,视业主的事情为分内的事情。这也才会使得这里居然出现了为了不劳烦开车的业主在驶入或离开小区时停下车来,竟然记住了三千多个车牌号码的保安。最后,绝大多数业主的初心,更是为了求得一种和乐与融洽的邻里关系。于是,他们个个极为自律,时时不忘与人和睦相处。无论你何时去到聚龙小镇,所见所闻无不其乐融融、和和美美。也正归功于全体聚龙人这份长存于心中的初始之心,才使得这个宜居的现代社区远近闻名。
  其二、谦让无私的仁爱之心。聚龙小镇不同于其它社区的地方在于全小镇人都秉持着一份自觉、自发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梁漱溟先生曾说,“道德比物质更有力量”。经由众多物业人员耐心、负责的引导以及全体业主的自觉遵守与执行,一种温润的谦让无私的道德风尚俨然已在聚龙小镇形成并流行。本着以公益之心发展小镇的宗旨,物业领导引领着小镇的道德风尚,务实且低调。业主们则自觉遵守《聚龙小镇业主文明公约》,热心于公益事业,相互之间谦恭礼让、关爱互助。小镇人对《公约》的遵守来自于他们对“仁义礼智信”的充分理解,以及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无比尊重。小镇人民积极向善,形成了德性上的一种良性循环,他们从生活之中发现与体验真理,通过“修己安人、养德睦邻、求真明道,聚善归心”的内心修行,试图寻找并获得生活的意义。而其共同之处就在于积极乐观,有着一颗谦恭礼让、无私体谅的仁爱之心。所以,小镇之中的大多数人看上去都要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其三、求同存异的包容之心。聚龙小镇诞生十年至今,来自五湖四海的业主在这个大家庭之中一直和睦相处。业主们从未因籍贯、文化等差异发生过冲突,这无不充分展现了小镇人民求同存异的包容之心。别看聚龙小镇就这么一个社区,可如今在它里头却有着像摄影、歌舞、登山等大小18个协会及俱乐部组织。它们都是经由一群有着共同志向和愿景的业主,通过一种随意且轻松的方式促成的。只要业主们有相关的兴趣爱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参与其中。此外,小镇采取的是物业与业主“二合一”的管理模式,由于多数物业人员也是小镇的业主这样一种双重身份,使得他们在考虑相关问题时会实实在在、设身处地地为业主着想。原因就在于业主的需求即是其自身的需求。小镇的治理方面大多是业主们自己做决策。人人都可以谏言,微信群、小镇论坛还有业主咨询会等渠道也都非常的完善。所以,在聚龙小镇物业与业主之间很难产生深层次上的矛盾。当物业和业主“一条心”时,理解与信任也就达到了最大化。正因为小镇人民有着主体相同的包容之心,才能如此长久和睦、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最后、豁达自律的无为之心。经历十年磨砺的聚龙小镇已被奉为国内社区文明建设的领跑者,成了同行纷纷效仿的对象。小镇管理者并没有因此向外界高调夸耀其管理模式和文化理念。而当绝大多数地产商在大肆扩张时,小镇也没有再在它处新开楼盘。聚龙人始终持着一颗无为之心,不急功近利、不做第二个聚龙。小镇人的“无为”体现的是一种豁达。它也可以把人带入一种自律的境界。自助收银商店的模式早早就被引入到了聚龙小镇,在这里被命名为了“聚龙信用良品店”。这样的良品店以经营副食品以及水果和蔬菜为主。不过称重、付钱、找钱等事宜,皆需顾客自己完成。并且店内竟然连一台监控设备都没有安装。如今的信用良品店已成为了聚龙小镇的一个特色标志,媒体争相报道,游客连连称赞,而小镇居民却早已习以为常。开业以来每天良品店的流水都有几千至上万元不等,但盘点下来几乎没有出现过少钱的现象。这样的良品店无疑是聚龙小镇的一个“诚信练习场”,也是培养自律及浩然之气的一个特殊场所。正是这一豁达的自律精神,把持着小镇人民的有所为及有所不为的尺度,成就了上述壮举。
  总而言之,十年磨一镇,聚龙小镇的成功不仅包含了两位创建者的抱负和毅力,也凝聚了全小镇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不忘初心,秉持仁爱、包容和无为之心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本书文笔流畅、图文并茂。作者通过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的阐述,借以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行文生动、娓娓道来。因此,该书实乃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其他文献
摘 要:孙频的中篇新作《鲛在水中央》表现了人类的生存困境与内心挣扎,面对苦难的生存本相,小说中的人物最终在互相宽恕中达成了个人与世界的和解,实现了自我的精神救赎。  关键词:孙频;鲛在水中央;苦难;救赎  作者简介:陈佳任,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01
摘 要:许三观是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小说中的许三观靠着卖血带领家人度过了人生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苦难中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他兼具多重身份,是父亲,是丈夫,是“顶梁柱”,更是“英雄”,同时在他身上也看到了阿Q的影子。文章着重对许三观的人物形象做了具体的分析概括,由此可以对许三观的形象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让许三观身上的美好更为闪光。  关键词:父亲;丈夫;顶梁柱;英雄;继任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项目“郭沫若创作中的中西文化融合与重构研究以1919年—1921年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Y2017C04。  摘 要:郭沫若的《女神》自出版以来便被认为是现代诗歌的奠基之作,其意义价值不仅表现在诗歌全新的形式,独特的风格,深刻的思想与蓬勃的气势上,还表现在独特“大海”意象的运用。本文拟立足于对《女神》中“大海”意象的解读,以说明郭沫若在
摘 要:英美文学是英美两国人民对他们人生体验的文化变现形式,阅读英美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让我们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特点、看待世界的态度、价值评判。《呼啸山庄》就是一个英美文学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很多英美文学宗教文化的特点,因此,本文就以其为例,分析了英美文学宗教化的特征。  关键词:英美文学;宗教化特征;《呼啸山庄》  作者简介:郑伟红(1985-),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硕士研究生
摘 要:对于纪录片这一“影像意义系统”构成的文本,从叙事学的视角研究,从十九世纪的结构主义到新叙事学,研究者开始把焦点放在叙述文本主体的“人”上,与其说纪录片是关于“故事”语言学的建构,不如说是各相关叙事主体之间关于意识形态的对话。陈为军通过与事件人物建立平等关系的前提下达到身份认同。本文将结合《好死不如赖活着》这部纪录片,从叙事学和哲学的视角来研究纪录片创作活动中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纪录片;
摘 要: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汉学系教授罗梅君作为1974年第一批被联邦德国派往中国交换学习的德国女大学生之一,是第一位将中国女性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德国女汉学家。本文将通过厘清其汉学研究之路,全面梳理其汉学研究成就,以展现德国当代女性汉学家独特的汉学研究视角和德国女性汉学家为中华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德国女性汉学家;罗梅君;德国汉学研究;近代史研究;妇女研究  作者简介:丁逢(1993
摘 要:奈保尔早期作品中的狂欢化品格与后来他倡导的普世文明有何联系呢?奈保尔首部出版作品《通灵的按摩师》中遵循了西方文学传统带有“社会喜剧”色彩,但喜剧只是表面,深层却反映了殖民地移民这类边缘人心理深层结构中的焦虑,是奈保尔普世文明观的动因和情感出发点。  关键词:狂欢化;《通灵的按摩师》;奈保尔;身份焦虑  作者简介:李妍,女,汉,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
摘 要:茶文化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文学形式中得到广泛表现,《镜花缘》作为清代著名小说,多重角度进行古典文化中茶文化的描写。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镜花缘》中的具体茶描写进行分析,分析在对古典茶文化描写过程中渗透的中华传统文化特性,同时也探讨带有清代茶文化的美学特性。  关键词:古典文学;茶文化;美学;镜花缘  作者简介:何莉丽(1978.8-),女,汉族,甘肃定西人,讲师,文学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1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代表作,他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青春期的反叛少年——霍尔顿。作品中,作者把这位16岁男孩的空虚、苦闷、彷徨描写得淋漓尽致。  文章的开头,霍尔顿被潘西中学开除了,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被学校开除,也许是他真的不适合学校生活,因为他的心思几乎不在学习上,而是老想着一些与
我听见风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激越  寂寞的麦花被骏马奔驰  不断地重复,不断地重复着幸福的回音  终有雨雪的感动  从遥远的地方赶来  我听见风的声音,在海岸邊徘徊跳跃  经年的浪花被梨花侵染  疯狂地怒吼,疯狂地怒吼着悲凉的灵魂  守望过往的相拥  从缥缈的天空追随  我听见风的声音,在眼眸里沉静浮沉  悸动的火花被星光抚慰  忧伤的淋湿,忧伤的淋湿了断桥的深夜  那些花朵啊,是风的影子  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