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只基金扎堆5个股 王亚伟孙建波合捧国投中鲁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jw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上市公司和基金2011年一季报公布,权重股一季度的暴涨逻辑浮出水面。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发现,一季度被基金增持绝对值最多的前30家公司,集中在银行、建材、煤炭、钢铁和消费电子等行业。这些行业中的代表股,如兴业银行、海螺水泥、中国神华、宝钢股份、格力电器今年以来涨幅明显,分别上涨20%、22%、33%、18%、10%。
  
  百只基金重仓5个股
  
  一季度末,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为招商银行,持股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的1.36%,一季度共增持近3亿股。第二大权重股为中国平安,一季度基金共减持2.4亿股,第三大权重股为海螺水泥。
  有174只基金将招商银行纳入前十大重仓股,而在2010年底时只有124只。
  2010年底时,被超过100只基金持有的个股只有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两只。而截至目前,除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外,还有兴业银行、海螺水泥和民生银行。
  从基金持股总市值看,排名前5的股票为:招商银行327亿元、中国平安238亿元,海螺水泥195亿元,兴业银行192亿元,贵州茅台176亿元。
  此外,浦发银行、苏宁电器、民生银行、格力电器、中兴通讯、美的电器、万科A、泸州老窖等8只个股被基金持有的市值也超过100亿元。
  
  30只股票增持最多
  
  基金持股绝对市值增加最多的30只股票中(见右表),有6只为金融股,其他个股分布在建材、钢铁和煤炭等行业。
  在持股市值占基金总净值上,持仓变动幅度最大的为海螺水泥,占整体基金净值比从0.32%上升至0.82%,增幅高达156%;其次为招商银行,占净值比从1.02%上升至1.36%,增幅33%;兴业银行从0.57%上升至0.81%,增幅为42%。
  基金增持较多的非金融股为:中国建筑、攀钢钒钛、海螺水泥、大秦铁路、宝钢股份、中国化学、长江电力等。
  同系基金扎堆股更容易发挥协同效应,所以被同一家公司多只基金持有的个股也容易引起重视。记者统计发现,单个基金公司扎堆股最多的为攀钢钒钛,招商系和鹏华系各有9只和7只基金持有。
  被同系公司扎堆的还有山推股份与中材国际,分别被泰达宏利系6只基金、海富通系6只基金持有。
  此外,有5只个股被5家同系基金持有。分别是:国联安5基金持有天利高新、大成5基金持有冀中能源,海富通5基金持有建发股份,易方达5基金持有宇通客车,银河5基金持有上海汽车。
  
  8基金新进中国化学
  
  在持仓变动上,被基金增持数量最多的个股为中国建筑,共被基金增持3.59亿股至7亿股,相比上季度增幅近50%。
  一季报显示,中国建筑流通股东中前三机构为博时主题行业、鹏华价值优势和嘉实主题精选,分别持有2.3亿、1.9亿和1.4亿股,鹏华价值优势增持近100%,嘉实主题精选所持股票全是一季度新进。
  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宝钢股份、攀钢钒钛、中国化学、海螺水泥、华夏银行、中信证券、大秦铁路和国电电力。不少个股,更得到明星基金的垂青。
  如在宝钢股份一季度机构股东中,光大保德信优势、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安顺和华夏策略精选均是一季度新进,分别持有5600万、4000万、1599万和1500万股。
  中国化学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8只基金,全是一季度新杀入。其中,华夏系4只基金华夏优势增长、华夏蓝筹核心、华夏回报和华夏盛世精选分别持有9000万、4176万、1577万和1559万股。与基金看好不同,中信证券公司与中信证券2号理财计划,在一季度分别减持943万和250万股。
  增持海螺水泥最多的两只基金分别为刘文动的华夏优势增长和博时新兴成长,各增加了2400万股和2267万股,目前分列第五、四大流通股东。
  
  王亚伟孙建波“合捧”国投中鲁
  
  在占流通股比例变化上,6只股票的流通股被基金增持超过10%。这6只股票分别为:国投中鲁、海默科技、科大讯飞、星辉车模、尤洛卡和国腾电子。
  基金持仓变动最大的国投中鲁,其背后推手也惹人注目。
  国投中鲁一季报持仓股东显示,华夏系与华商系“携手”在一季度新买入国投中鲁2592万股,合计占该股流通股比例达16.34%。
  其中,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各持有600万和24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各3.8%和1.5%,孙建波管理的华商策略精选则持有693万股,占该股流通股4.4%。此外,华商领先企业与华商产业升级分别持有895万和164万股。
  国投中鲁4月23日公布的2011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净利润0.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预计2011年中期有望实现扭亏。截至4月27日,国投中鲁收盘价为19.23元,二季度以来涨幅达到18%。
  
其他文献
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已经成为PE投资的新战场。  此次,PE来势更加凶猛,除了国有背景的PE公司以外,一些新成立的PE也参与其中。  “对于一些拿不到项目的投资机构来说,参与定向增发依然是不错的选择。”一位江浙PE基金合伙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同时,根据CHINA VENTURE研究数据,在2011年一季度PE投资类型上,成长型投资案例为42起、PIPE(私人股权投资已上市公司股份)16起、
期刊
险资,在资本市场素有“精准投手”之称。  A股在一季度震荡向上、突破3000点后随即陷入调整。此时,保险公司具有怎样的投资思路?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一季报数据,保险资金一季度出现在309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增仓数量最大的板块是机械制造,新增1.9亿股;其次是化工,增仓1.5亿股。  具体到个股,中兴通讯成为险资加仓数量最多的股票;保利地产从整个地产板块脱颖而出,成为险资新进数
期刊
业绩整体亏损?  一季度基金行业的表现让大部分投资者感到意外。  为何上证综指上涨4.27%,作为专业管理人的基金业绩,还不如被动的指数涨幅。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发现,61家基金公司管理的824只基金一季度合计亏损358.53亿元;仅15家公司盈利,其中,鹏华旗下24只基金合计实现利润5.46亿元,嘉实则亏损39.74亿元,分列首位和末位。  赚不到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踏准市场节奏。如
期刊
东方证券发行的集合理财,曾经是明星产品,然而今年没能续写辉煌。  从2005年发行第一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以来,东方证券是第一批试水者。在整个行业内,也是产品发行数量最多的券商。今年其产品业绩急转直下,旗下还在运行中的13只产品陷入全线亏损的局面。  由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陈光明亲自管理的东方红4号、东方红5号受累双汇发展,位列倒数,截至4月27日,今年来跌幅超过4%。  全部13只产品分属7
期刊
4月的阳光私募界,是“老树开新花”的季节。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4月24日,近一月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平均下跌0.8%,而同期上证综指上涨近1%。在近一月涨幅前10名中,同威资产、开宝资产、菁英时代等一批老牌私募现身其中。  但同样是老牌私募,两名“公募派”私募基金经理的表现却难尽人意。  吕俊的从容投资,有5只产品在跌幅榜后20名中,肖华的尚诚跌幅也超过了6%。记者查阅已公布上市公司一季报后发现,从
期刊
今年首季,公募新进188只个股。  从行业来看,涉及个股最多的板块有机械设备、化工、金属非金属;另外,生物医药、信息产业、食品饮料、房地产等板块个股也有涉猎。  作为今年涨幅较好的行业,金属非金属和化工备受公募基金喜爱。其中一些股票今年以来表现抢眼,前者如包钢股份、精诚铜业,后者诸如三爱富、天利高新,涨幅均超过60%,其中包钢股份和三爱富翻番。  在188只个股中,100只为基金公司独门股。这些股
期刊
在2010年底重仓中小盘股的公募基金,可谓噩梦连连。虽然一季度指数上涨4%,主动型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却超过2%。背后原因,正是中小盘、创业板个股跌多涨少。截至4月27日,中小板和创业板今年以来分别下跌10%和18%。  然而,周期性行业在一季度已积累一定上涨空间,基金对这些板块会如何操作?  调整4个多月的医药消费板块个股,是否已调透?  《投资者报》记者根据一季报基金持股数据估算发现,相对于标准
期刊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自1995年推出首张航空联名卡至今,已有超过11家大型股份制银行及国有银行,发行同类信用卡。  市场上常见到有国航知音、南航明珠、东方万里行、海航金鹏、厦航白鹭、上航金鹏等航空俱乐部与银行推出的联名信用卡;不同银行、不同航空俱乐部享受消费积分兑换里程的比例不同,兑换比例范围一般为10至18元换1航空里程。  此类信用卡除了最受关注的积分兑换里程外,白金卡客户还可以享受机
期刊
说起基金被动管理,大部分投资者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指数型基金。基金经理按照指数的成份股,构建基金的投资组合,因此指数基金的业绩与市场表现基本保持一致,行情好的时候,投资者能赚钱,反之则赔钱。  其实,市场上还有一类被动管理的基金,那就是量化基金。与指数基金不同的是,该基金在被动之前,加入了基金经理的不少主动成分。  近一年表现最好的量化基金是长盛量化红利,获得了11.48%的收益率。    量化投资成
期刊
《投资者报》:如何让企业接受KPCB中国,而不是其他投资机构?  汝林琪:关键是双方都觉得彼此最合适。我们的特点是注重长远,而非短期发展目标;不仅帮其完成上市,更会陪伴其走向持续的成功;特别是当企业遇到困难时,我们会多角度帮助他们度过危机。比如,在金融危机时,对于一些企业的各种困难,我们都尽力解决,为其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或者追加投资,解决其棘手的资金问题等。    《投资者报》:对失败案例你怎么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