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定位是专业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医学统计方法在课程定位上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要求对该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医护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课程定位;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改革
医学统计方法是目前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同时也存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的弊端[1,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有与时俱进,对该课程定位不够准确,导致课程教学目标不够准确或者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课程定位的视角对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改革作一探讨。
1. 课程的重新定位
自1972年美国杂志《Advertising Age》首先提出“定位”一词起,这一概念在经济、社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如市场定位、品牌定位……,某一项目一经“定位”,一整套精心选择的活动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从而优化资源、提高效率[3]。可以说“定位”是一切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指导。
课程定位实质上是明确某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这与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因课程从属于专业,必须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要给某一高职课程准确定位,就必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从专业层面上进行整体思考。但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需要进行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任职资格相关要求以及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的分析[4],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汇总,然后根据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该课程进行准确定位。
高职医学统计方法课程的原来定位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并没有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而是大致根据该课程的作用对其进行定性,因而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笔者在对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面向的工作岗位
和典型工作任务、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及执业医师/主管
护士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认真的分析后,归纳汇总并进一步综合分析,根据医学统计方法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本课程重新定位为高职医护类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职业工具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
课程定位其实也是对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个“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因为只有“自我认识”得十分清楚,才能在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做到不夸大和不缩小,才能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否则,课程教学目标就会偏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轨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其“应用性”,要突出能力目标。专业处于课程的上位,课程教学应紧紧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战略目标”而展开。根据高职医学统计方法课程的重新定位,在对医护类专业毕业生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近几年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部分毕业生成长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SPSS统计软件应用已普及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医护类毕业生所需的医学统计方法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制订出针对性很强的“五会”课程教学目标,即会选择正确的统计指标进行描述、会选择正确的统计推断方法进行分析、会进行相应的SPSS软件操作、会解读SPSS软件分析结果和会准确表达出分析结果。
高职医学统计方法“五会”教学目标是在对课程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确定的,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而是紧紧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最终目标,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应用性,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 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与序化
教学内容必须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具有决定作用。“五会”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后,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而不应拘泥于现有的教材。要选择组织好教学内容,应重点思考二个问题:一是学生应该学什么?二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我们带着上述二个问题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基本做法如下:一是以常用的医学统计方法为基础,紧扣专业选择教学案例,尤其是多种统计方法综合应用的研究案例;二是对所选教学案例进行仔细研究,对照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的要求,列出除常用统计推断方法之外还需要增加的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三是将常用统计分析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作为本课程教学内容;四是对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裁剪、加工和序化,使它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设计、组织“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这一内容时,首先选择具体的专业案例,其次插入均数和标准差的相关内容,第三是引入方差分析的相关内容,最后是q检验的相关内容,将前后内容按逻辑顺序连贯起来,这样学生就明白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指标,这些指标是如何计算的,如何进行方差分析,怎样进行SPSS软件操作,如何解释SPSS软件分析结果以及在多个均数总体上有差别时还需进一步通过q检验来判断两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何准确表达出分析结果等,这一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统计分析的过程高度一致,经过这样处理的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前后贯穿、由易到难、简单实用,并且对其他统计推断方法的学习有着极强的借鉴作用。
4. 课程考核改革
一般来说,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方式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来确定。高职医学统计方法“五会”教学目标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考核内容上应以能力为主,以基础理论知识为辅;在考核方式上应以SPSS软件分析操作为主,以卷面考试为辅,而且卷面考试重点应考查学生正确选择统计推断方法的综合判断能力、软件分析结果解读能力和准确表达统计分析结果的能力等。这样的考核内容与方式,才能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有利于检验和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5. 结语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而课程定位则是专业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对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影响重大。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医学统计方法在课程定位上相应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序化以及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方式等对方面对该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要加强学生医学统计分析技能的训练,要知道能力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老师讲授获得的[5],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的医护类专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伍亚舟,易东,张彦琦,等.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1,13(7):635-638.
[2]褚启龙,张晶,邱明,等. 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541-544.
[3]王鹏.房地产项目定位分析模型设计[J].商业时代,2007,2,96.
[4]邓子云,翦象慧,米志强.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定位问题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54-155.
[5]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11.
作者简介: 褚启龙(1971-),男,湖北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毒理学研究和医学教育。
【关键词】课程定位;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改革
医学统计方法是目前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同时也存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的弊端[1,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有与时俱进,对该课程定位不够准确,导致课程教学目标不够准确或者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课程定位的视角对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改革作一探讨。
1. 课程的重新定位
自1972年美国杂志《Advertising Age》首先提出“定位”一词起,这一概念在经济、社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如市场定位、品牌定位……,某一项目一经“定位”,一整套精心选择的活动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从而优化资源、提高效率[3]。可以说“定位”是一切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指导。
课程定位实质上是明确某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这与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因课程从属于专业,必须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要给某一高职课程准确定位,就必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从专业层面上进行整体思考。但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需要进行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任职资格相关要求以及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的分析[4],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汇总,然后根据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该课程进行准确定位。
高职医学统计方法课程的原来定位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并没有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而是大致根据该课程的作用对其进行定性,因而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要求。笔者在对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面向的工作岗位
和典型工作任务、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及执业医师/主管
护士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认真的分析后,归纳汇总并进一步综合分析,根据医学统计方法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本课程重新定位为高职医护类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职业工具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
课程定位其实也是对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个“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因为只有“自我认识”得十分清楚,才能在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做到不夸大和不缩小,才能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否则,课程教学目标就会偏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轨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其“应用性”,要突出能力目标。专业处于课程的上位,课程教学应紧紧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战略目标”而展开。根据高职医学统计方法课程的重新定位,在对医护类专业毕业生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近几年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部分毕业生成长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SPSS统计软件应用已普及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医护类毕业生所需的医学统计方法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制订出针对性很强的“五会”课程教学目标,即会选择正确的统计指标进行描述、会选择正确的统计推断方法进行分析、会进行相应的SPSS软件操作、会解读SPSS软件分析结果和会准确表达出分析结果。
高职医学统计方法“五会”教学目标是在对课程重新定位的基础上确定的,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而是紧紧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这一最终目标,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应用性,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 教学内容的重新选择与序化
教学内容必须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具有决定作用。“五会”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后,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而不应拘泥于现有的教材。要选择组织好教学内容,应重点思考二个问题:一是学生应该学什么?二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我们带着上述二个问题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基本做法如下:一是以常用的医学统计方法为基础,紧扣专业选择教学案例,尤其是多种统计方法综合应用的研究案例;二是对所选教学案例进行仔细研究,对照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典型工作岗位和职业岗位迁移三个方面的要求,列出除常用统计推断方法之外还需要增加的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三是将常用统计分析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作为本课程教学内容;四是对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合理裁剪、加工和序化,使它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设计、组织“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这一内容时,首先选择具体的专业案例,其次插入均数和标准差的相关内容,第三是引入方差分析的相关内容,最后是q检验的相关内容,将前后内容按逻辑顺序连贯起来,这样学生就明白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指标,这些指标是如何计算的,如何进行方差分析,怎样进行SPSS软件操作,如何解释SPSS软件分析结果以及在多个均数总体上有差别时还需进一步通过q检验来判断两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何准确表达出分析结果等,这一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统计分析的过程高度一致,经过这样处理的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前后贯穿、由易到难、简单实用,并且对其他统计推断方法的学习有着极强的借鉴作用。
4. 课程考核改革
一般来说,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方式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来确定。高职医学统计方法“五会”教学目标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考核内容上应以能力为主,以基础理论知识为辅;在考核方式上应以SPSS软件分析操作为主,以卷面考试为辅,而且卷面考试重点应考查学生正确选择统计推断方法的综合判断能力、软件分析结果解读能力和准确表达统计分析结果的能力等。这样的考核内容与方式,才能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有利于检验和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5. 结语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而课程定位则是专业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对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影响重大。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医学统计方法在课程定位上相应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序化以及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方式等对方面对该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要加强学生医学统计分析技能的训练,要知道能力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老师讲授获得的[5],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的医护类专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伍亚舟,易东,张彦琦,等.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1,13(7):635-638.
[2]褚启龙,张晶,邱明,等. 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3):541-544.
[3]王鹏.房地产项目定位分析模型设计[J].商业时代,2007,2,96.
[4]邓子云,翦象慧,米志强.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定位问题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54-155.
[5]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11.
作者简介: 褚启龙(1971-),男,湖北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毒理学研究和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