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比“是什么”更重要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篇课文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往往选择欣赏、分析,而很少对其进行追问。如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项羽之死》,在教学中总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上,我们分析项羽性格的特点及成因,这就不可避免地牵扯到项羽的一生,于是课文也就越教越长,课时也就越来越紧,而且,经过几课时的学习,项羽还只是项羽。
  笔者认为,在此类课文的处理上,追问“人物形象是怎样被塑造出来的”比“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更重要,因为前者更有“语文味”,可以生发出更丰富的内容,形成阅读的专题。所以,语文教师不妨将评价项羽功过,鉴赏项羽的形象留给历史课,语文课上应该要问:司马迁是如何写末路英雄项羽,感动读者两千年,“司马迁的项羽”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一、小文本之内的追问
  1.《垓下歌》的著作权
  司马迁钟爱项羽,这是阅读、研究《史记》的人的共识。仅仅在《项羽之死》中,司马迁就用三个镜头,展现了末路英雄项羽带给我们的三种震撼:慷慨而歌的“悲”,大显神通的“勇”,生死抉择的“壮”。这些镜头一次次攫住我们的心,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与项羽同呼吸共命运。
  垓下之围中的慷慨悲歌,让人颇有感触。项羽八年来破釜沉舟、叱咤风云的光辉岁月到败局已定,英雄末路的无奈,复杂的感情变化,都在28个字间流露出来。不敢想象,缺了这《垓下歌》,项羽在这里流下一生唯一的一次泪就显得突兀,缺了这《垓下歌》项羽还能不能让“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还能不能如此鲜活地活在几千年间各种戏剧的舞台上,活在中国人的心头。
  作为文学作品的《史记》,作为文学形象的“项羽”是应该从属于作者司马迁的,探讨司马迁为何给项羽配上《垓下歌》,才是“语文”课堂的问题。
  明末清初周亮工言:“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 ‘代为传神’。”正是这一“补”,这一“代”,项羽的形象丰满了,项羽的悲剧变成了千古以来一种悲剧美,感动中国几千年。当然这一笔,司马迁还把它赋予了易水边整装待发的荆轲,让这位英雄在悲壮中自己走向死亡;赋予了垂暮之年的刘邦,让大汉的最高统治者也流下混浊的泪。千年后,这一笔也被曹雪芹赋予了葬花的黛玉,以及更多鲜活的“人”。
  2.谁派来的小船
  如果说上一个问题是最容易被学生忽视的,而苍茫乌江上,那只来接项羽小船是谁派来的,则往往最能引起学生热烈讨论。富有历史知识和幻想精神的学生总能在此时跃跃欲试,想写出一部推理小说。的确,这是个颇有戏剧性的场面:项羽带领着自己仅有的二十六骑,后面是数千追兵,前面是苍茫大江,项羽想要渡江了,于是,乌江亭长舣船待。有船,且只有一条船。这的确让人怀疑其来历。然而,无论是江东父老、刘邦或者其他的谁派来的,似乎都不要紧。而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讨论的则是,多了这条小船,项羽的形象有了怎样的改变。
  项羽本来要渡江的,看到远远漂来的一只小船,他的心里无疑应该是庆幸的,甚至是狂喜的。然而,当乌江亭长一番表忠心的话之后,项羽拒渡了,选择留下继续战斗,虽然明知结果就是死亡。毫无疑问,在项羽生死抉择的关头,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一只小船,而是乌江亭长的一番话。正是这一番话,则是让项羽从容地“笑”着说出那一席流传千古的豪言壮语。可以说,没有这条船,没有这段话,项羽只是战死的,是万千战场陨命的将领之一,而说出了这番豪言壮语后,项羽就成为以死殉志的悲情英雄。也正是因为此,感动了李清照,吟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因而,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至少在语文课上,苍茫乌江上漂来的一只小船,正是司马迁派来的。
  二、大文本中的补充:请来项羽的死敌
  秦末汉初的舞台,项羽和刘邦永远唱着对手戏,《鸿门宴》中的勾心斗角,刀光剑影还历历在目,而《项羽之死》中似乎少了一个主角。缺了对手的英雄是孤独的,缺少对手的形象是单薄的。为此,在项羽生命的最后一刻,刘邦的缺席让我们觉得少了什么。
  在这里,我们需要请来项羽的死敌——刘邦,请他见证项羽一生唯一的一次哭泣,见证项羽的慷慨赴死。我们无法揣度刘邦看到项羽的眼泪,看到项羽拔剑自刎后会是什么样的神情,但是,我们可以从同样情境下,看到“司马迁的项羽”的光辉。
  项羽的哭,“泣数行下”,一生只有一次;刘邦的泪,曾为义帝而流,“袒而大哭”。一“哭”一“泣”,立见性情。所谓“泣”, 是动之于内的,“哭”是行之于外的。刘邦的哭,故作伤悲,因而显得夸张虚伪;项羽泣,默默的、隐忍的,它是伤于情却无意于他人听到或看到的,慷慨悲壮,让人动容。如郑板桥所叹:“何以英雄骏马与美人,乌江过者皆流涕。”
  项羽的笑,其实也并不常见,除了少年时见到兵书的“大喜”,便是英雄末路的苍凉一笑了。这位以勇猛著称于世的西楚霸王凄凉的,透着英雄失路时仍强撑着的豪气,同时也是愧疚的强颜欢笑,一直横在世人的眼前;而刘邦的笑,往往深藏不漏,他喜欢“乃心独喜”将隐秘藏于心,他的笑里透着事故、沉着、智慧与狡诈。
  项羽在生的可能性下,选择了死,而刘邦的求生则显得慌张:
  (刘邦在溃逃途中)道逢得孝惠、鲁元, 乃载行。楚骑追汉王, 汉王急, 推堕孝惠、鲁元车下, 滕公常下收载之, 如是者三。
  而在项羽死后,作为刘邦代表的汉将的表演,则让刘邦在读者心中彻底输给了项羽: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羽之死》,刘邦虽然不在现场,司马迁却将他安排在另一个舞台和项羽遥相辉映着,“司马迁的项羽”在这种辉映中,愈行愈远,却越来越高大。
  三、文本外的思索:项羽的死与司马迁的生
  读罢《项羽之死》,总感觉司马迁对项羽情有独钟,他把最悲壮的诗篇、最动容的神情,最慷慨的死亡都赋予了项羽。可谓“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然而,为何司马迁给项羽一个在生死抉择上的机会,然后让他在一番豪言壮语之后毅然赴死,使项羽的形象永远闪着熠熠的光辉,自己却忍受着当时人的冷眼,顽强地活着?
  或者,当我们深入研读那些出现在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也会发现这样生与死的纠葛。选择死的有屈原自沉汨罗江,侯嬴“北向而自刭”,还有田光、田横、田横五百士自觉地赴死……选择生的则有韩信受“胯下之辱”,管仲“幽囚受辱”,还有季布,伍子胥,苏武……
  桑弘羊曾云:
  古者,君子不近刑人,刑人非人也,身放殛而辱后世,故无贤不肖,莫不耻也。今无行之人,贪利以陷其身,蒙戮辱而捐礼义,恒于苟生。何者?一日下蚕室,创未瘳,宿卫人主,出入宫殿,由得受奉禄,食大官享赐,身以尊荣,妻子获其饶。……夫何耻之有!
  那么,司马迁的生死观,或许隐现在“司马迁的项羽”身上,或许隐藏在其“自白书”《报任安书》中,值得我们语文老师不吝惜一节课的时间来探讨。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青年专项课题《高中语文课堂“阅读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CBA1202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午后,坐在窗台边听着悠扬的舒伯特《小夜曲》,喝着清香四溢的菊花茶,再捧上一本《三毛的万水千山》静静欣赏……让午后的阳光轻柔地撒在你身上,这样的生活恬静而优雅,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最重要的是人们的心境。  现实中,我与优雅、安静这类词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和千千万万的中学生一样,上课、下课,上学、放学,我只是茫茫人海中一个微小的存在。  就是这样一个我,一个平凡而又微不足道的我,在每天
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青少年认识到自我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由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江西赛区组委会、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专业委员会以及江西教育传媒集团联合承办,各设区市教育局教研室协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中学生创作活动暨江西省第十届中学生创作活动于2018年9月正式启动。  上一届活动,江西初中组组委会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数万篇作品。获奖情况为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
这期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些在美国最常用到的能够主动打开话匣子的简单会话,给大家提供更多与老美练习英文的机会。  1. What’s up? 什么事?  “What’s up?”是一种很常用的打招呼的方式。比如,Bob在路上看到我,他跟我说:“Hey! Kun-Lin!”那我通常会说:“Hi! Bob. What’s up?”这是问对方近来怎样、有什么事。如果没什么事,对方就会说:“Not much.”
10分钟时差  妈妈为了让我早起上学,刻意把我房间的闹钟拨快10分钟。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向同学吹嘘:“你知道我家有多大吗?从我的卧室到大门口,有10分钟的时差呢。”  看病  病人:“大夫,我挂号。”  大夫:“挂什么科?”  病人:“我也不知道,我最近有点看不开啊!”  大夫:“斗鸡眼是吧,上二楼左转五官科。”  周杰伦的书  读初中时,周杰伦是我的偶像,我的每本课本都写满“周杰伦”三
一  那一年,社会上流行街舞。  每天放学后,总有一群同学。会脱下校服,换上酷酷的大裆窄脚裤、牛仔衣,头戴棒球帽,在操场西边的围墙下聚成一堆。人群围成一个大圈,有人在圈子中央翻腾跳跃,阵阵欢呼声引得好奇的同学停下回家的脚步跑去看热闹。  我也是其中一个爱看热闹的人,我看见他们在草地上打滚,还有个同学,单膝跪在一块光滑的胶合板上,他低着头,身体呈飞机状,开始缓缓转动身体,随后越转越快,就像一架即将腾
编者按:  如今的社会大舞台上,星光璀璨,明星受人追捧,明星之路让人向往。我们的青少年正是处于渴望英雄、崇拜明星的年纪,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他们尚有待磨砺的心灵可能受到伤害。如何理性追星,将对明星的崇拜之情和自己的人生道路结合起来,是当代青少年的一堂必修课,也是家长和老师必须予以重视的。  “我一直在渴望着英雄!有如辛弃疾一般的英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漫漫黄沙,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导语:纳兰泽芸,本名钱根霞,《读者》杂志签约作家,业余以文字自遣,现左手散文,右手小说,已出版《悬挂在墙上的骆驼刺》《爱在纸上,静水流深》等多部图书。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辅导教材,并以阅读文本的形式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备受命题者关注。她的作品以散文居多,或叙事抒情,或以事明理,读后使人有所开悟,收获一份感动。  他在部队待了十五年了。  除了头三年的春节他回家过节之外,后来的十二年他都没回家过春节。头三
雨露均沾  班里一学渣一次月考之后,长叹一声,发出感慨:自打入考场以来,就独得试卷恩宠,我告诉试卷,一定要“雨露均沾”……可是试卷偏不听呢!就出我不会的!就出我不会的!  28个英文字母  初中一同学英语奇烂,状态好的时候,26个英文字也会数出28个来。我不懂,就问原因。他说,他是用手指头数的。我看他背到W的时候,手指跟着声音就是“大、不、溜”……  结果最后就是28个了!  期末总结  今年孩子
“这个家,我再也不回了。”她抓起书包,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她是一个普通的学生,长相平凡,成绩一般,是放在人群里都认不出来的那种人。在学校,由于成绩徘徊在及格分数线边缘,所以她的老师不看好她;在交际圈里,她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因此她想要改变,想要蝶变新生,迎来一个全新的自己,让老师以她为豪,让同学们真正关心她。于是她很努力地去学习。她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她也是个普通的人,也需要人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