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写作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种能力,是对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认识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观察力、发现力、思考力、表达力和整合能力的大力支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的累积。积累得越厚实,文章就越能根深叶茂开奇葩。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写作积累呢?
  一、要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写作之源,没有素材就没有文章,学生不会写作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什么事可写。写爸爸就是半夜背着生病的我去医院,写妈妈就是下雨天到学校给我送伞,千篇一律,从小学写到初中连学生自己都懒得写了。素材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真善美的事物,需要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当然,也有许多假丑恶的事物需要学生去辨析,去揭露,去鞭挞。人们常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思考力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露,观察身边的一人一物、一言一行,从中发现美的、有意思的、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在札记本上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无话可说,不会无病呻吟了。
  二、要学会积累写作语言
  有了素材,不会表达,同样不能成文。古人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有了足够多、足够漂亮的砖瓦,才能建构一座美丽的房屋。语言的丰富,需要长期的积累。怎么积累呢?首先,要学会从课本中积累语言,小学、中学的课本内容都是经过专家们精挑细选的,每学习一课,都要记住课下注释中的生字生词和课后“读读写写”中的重点词语,背过课文中几个叙事的、描写的、抒情的或者议论的精彩语句,日积月累,学生表情达意的语言就会丰富起来。其次,还可以从课外读物上摘抄、背诵美词美句,可以通过浏览网页学习网络语言,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学习人物对话语言,可以通过听歌唱歌记住美妙的歌词,可以从与别人的谈话中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技巧。“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都可以积累语言。只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语言的习惯,就会积沙成塔,集腋成裘,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语言词典。语言丰富了,学生写作文时自然洋洋洒洒,下笔千言。
  三、要学会积累情感
  “文以载道”,“言为心声”,思想和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只有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文章中写出来,才能算真正完成了一篇习作。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都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所支配。比如,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写到“母亲就悄悄地走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悄悄地走出去”,是因为母亲理解“我”的痛苦需要发泄,“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是因为母亲能包容我的暴怒又担心我的安危。学生观察、描写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这些表象背后所隐藏的思想情感。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大都蕴涵着自然理趣,细细观察和思考总会触发学生或忧或喜的情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就会培养提高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辨力,积淀起丰富的思想感情。心中有情,写出的作文才会字字含情,生动感人。
  四、还要学会积累写作的方法
  如果说素材是文章这座房子的栋梁,语言是文章这座房子的砖瓦,情感是文章这座房子的灵魂,那么写作方法就是文章这座房子的蓝图。蓝图设计得新颖别致,修建出的房子自然精美可人;蓝图设计得平庸凡俗,这房子自然会风采大减。写作方法的习得也无需犯愁,语文书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法的范本。如,《雨的四季》的直抒胸臆,《爱莲说》的托物言志,《驛路梨花》的一波三折,等等。学生只要厘清课文的行文思路,明白每种写法的特点和作用,仿照课文去写,去运用,自然会积累起各种写作的方法。练习得多,积累得多,在创作中才能马上想到应用哪种写法更合适,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写作文就像盖房子,学生只有积累起盖房子所需的足够丰富的建材,拥有了设计房屋图纸的本事和建造房屋的能力,才能快速地筑起一座座高楼大厦。所以学习作文,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能在日常积累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今天早晨,我饥肠辘辘地醒来,心想:“如果这时候有一个热乎乎的荷包蛋该多好呀!”不过今天,我不想只做“吃客”,而想当一回“厨师”,亲手煎一个荷包蛋。  我请来妈妈帮忙指导,而自己围上围裙,准备“大展身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打开燃气灶,往锅里倒入些许油,然后从冰箱里取来一个鸡蛋。锅里的油渐渐热了,有阵阵白烟袅袅上升,似乎在告诉我,它已经准备好迎接鸡蛋下锅了。我赶紧拿起一个鸡蛋,在锅边敲了一下。只见鸡
期刊
我身上有好几个伤疤,都是小时候贪玩好动留下的印记。每次受伤都会招来老妈的痛心、担忧加唠叨,老爸却很放得开:“有点伤疤才会长成男子汉!”  听妈妈讲,我两岁多的时候,路都还没走稳就急着要跑,结果就成了“摔跤”高手。有一次在煤渣道上,跑着追被风吹走的气球,重重摔了一跤,膝盖皮擦破了,渗出了一点一点鲜红的血。我痛苦地趴在地上大哭,期待着旁边的爸爸抱我起来,可“狠心”的老爸竟然要我自己站起来,说“这点痛算
期刊
昏暗的天色,拥挤的渡口,到处是逃难的人群。小小的渡船上挤满了人,船工不得不用船篙驱散不断涌上的人群。苏意轩站在河边,看着这混乱的一切。  “少爷。”管家宋福跑过来,“我们的船被乱民抢了,船老大也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苏意轩倒也不惊讶,这情形,正印证了这几天报上的消息。唉,这日军的攻势来得也太快了,短短几天就打到长江了。再不走,恐怕……  “那就走陆路。”苏意轩对宋福说,“先去……”苏意轩一下子卡
期刊
我注意那老人很久了,在角落里。  他有时会坐在巷子的角落里,借着午晌的暖阳打瞌睡;他有时会与其他老人一起围着象棋角,充当“真君子”,偶尔也会掺和入局,据传从未输过。这便足以让街头的老太太们说道一番了,而在孩子们眼里他更是一位“老神仙”,因为老人有一样绝活儿——耍人偶戏。  老人的人偶不需要线,自个儿就会动,这也正是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那些人偶动作起来肘、膝行动自如,甚至连手指的关节都灵活如常人,“
期刊
第一次触碰成人高考,有点烫。  时间已经是深秋,少了初夏薄荷的味道。依旧是熟悉的考前注意事项的广播,依旧是准考证、身份证、碳素笔和涂卡笔的整齐排列,但眼前人已不再相识,面前的试卷也已不再属于自己。  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看着眼前的应试者走进考场,对号入座,等待铃声,开始答题。初夏的记忆已经被北方的夏日骄阳炙烤,又经过风吹雪落,渐渐埋进深棕色的泥土,已看不出踪迹了。但站在深秋的肃穆之中,却看见记忆钻破
期刊
若干年前,初读鲁迅的集子,心中充满了疑惑,接触的是犹如第二国语言的文字。他的文章,讓我产生了一种神秘、激动而又沉重的感觉,也更让我对他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就陆陆续续看了鲁迅的一些作品,渐渐地,让我读出了其中与众不同的韵味。  金,铿然有声。我读鲁迅,读出了他如金的尖锐和犀利。他的杂文,如投枪,如匕首,刺向社会的黑暗。在那个黑暗专制的社会,鲁迅用他的笔做武器,写下了无数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的文
期刊
曾听学生说过:“这次考试,课外文言文题又全军覆没了!”还听有的教师愤愤地说过:“古文课,催眠课!”作为语文教师,反思一下,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大抵是大多数文言文教学课堂简单地变成了就文言讲文言,将古文课上成了枯燥无味、只想睡觉的催眠课!  其实,语文课堂上,不管教师扮演怎样的角色,总少不了师生对话,少不了教师站在一定高度上向学生提问,引领学生阅读,促进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体悟文本。
期刊
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要求教育必须培养新世纪的新型人才。新基础教育思想认为,构建21世纪新人形象,就要把学生当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强调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直接面对生命,这关系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一项直接面对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而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场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命成
期刊
态度决定成绩,方法关系效率,习惯影响未来。学习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对于主动学习者而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主动学习者总是处于亢奋的状态,因而胆大心细,注意搜寻和分析信息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遇到困难时,就会调动全身的细胞来寻求突破的契机。对主动学习者而言,学习是一项非常有趣、非常愉快的活动,学习的效率高,别人需要学几遍才能学会的内容,他只需要学一遍就可以了,因此时间对他来
期刊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审美媒介,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的教育活动。”然而谈到美育,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音乐教师透过指尖流淌出的悠扬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会想到美术教师挥毫泼墨下的巍巍青山和漫山红叶。其实,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无处不散发着美的存在。  学校近几年一直在探索以“尚美教育”为特色的美育教学,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应该认真研究,在探究中发现,让每一个学科都从不同的方面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