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从命题作文中解放出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题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可谓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其基本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在动笔之前,学生对于自己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均一无所知;而在作文过程中,则小心翼翼,时时留意自己的文章是否在题目规定的“框”内,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便到了修改阶段,学生也难逃“紧扣题意”的枷锁,自己认为写得精彩,最有感觉的部分,如果内容出了“格”,也得忍痛割爱。在命题作文训练中,题目似乎成了至高无上的“圣旨”,一切都得服从于题目,学生很少有选择的余地。题目要求的,你就得写,即使胡编乱套,凭空捏造,你也得凑成一篇文章;题目不允许的,哪怕你“心有所思,情有所感”也不能欣然命笔。在题目的控制下,学生简直成了一台按照“题目”要求制造“合格产品”的“作文机”。由此可见,如果过分地强调命题作文,那将剥夺学生作文的主动权,严重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才能。
  既然命题作文弊多利少,已经成为学生自主作文的绊脚石,那为什么命题作文之风还是长盛不衰呢?透视其本质,不外乎以下几点:①大多数教师是从小受命题作文之“训”长大的,命题作文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惯性”使然,教师轻松而为之。②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在考卷上的作文题,不是“全命题”、“半命题”,也是变相命题,考试怎么考,就得怎么做,教师被迫而为之。③命题作文就其实质来说,只是一种作文训练的方式,但许多教师却错误地认为它是一种写作能力,有的甚至把它看作作文教学的目的,孜孜以求,教师糊涂而为之。
  那么,在实施新课程中如何让学生从命题作文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再受命题的奴役之苦,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呢?笔者从几年的实践中体会到以下途径是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的。
  1 淡化命题,鼓励学生写“无题文”
  文章是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撰作”的结果,至于在作文过程中,到底是先有题目呢,还是先有内容,这本是无须争议的问题。叶圣陶老先生对此早有精辟的论述:“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单有个题目,而要动手写文章,我们有这样的动机吗?没有。既然没有意思情感,写作的动作便无从发生。”但有些教师由于长期受命题作文影响,错误地认为,学生要作文,教师必须出题目,把题目看成是作文之源,作文之本,似乎没有了题目,学生就无法作文。其实,很多的时候,教师的命题带给学生的是太多的压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那些空洞、枯燥的题目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才使学生感到写作的苦恼、可怕,以至望题兴叹,谈文色变。
  回顾我们自身的写作经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哪一天校长给你一个题目,要你按题而作,那你绞尽脑汁熬上几天几夜,也不一定能写出称心之作。反之,有一天,忽然心血来潮,心有所感,那就能洋洋洒洒,一气成文,哪管它有题还是无题。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把学生从命题作文中解放出来,淡化命题,乃是首要之举。新课标十分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教师把作文的拟题权还给学生,学生才真正享有作文的自主权,他们可以先根据自己选择的内容拟定题目,也可以先将“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思”、“情之所感”自然地表达出来,然后在回顾全文,欣赏全文的过程中,给自己的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即使学生一时拟不出好题目来,那又何妨?
  2 淡化中心,鼓励学生写“无心文”
  命题作文十分强调根据题意确定中心,把中心思想看作是文章的重中之重,不管学生的认识如何,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必须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久而久之,原本应该鲜活的学生习作却成了简单图解中心思想的“八股文”:学生惯于用“带病上课”来反映老师“无私奉献”;用“帮人推车”来表现同学的“助人为乐”;用“妈妈深夜送我上医院”来赞扬“伟大的母爱”……如此作文,实在令人堪忧!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一切景物皆情语。”写作文所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地表现,呆板地图解。深化中心,鼓励学生写“无心文”,是破除“八股文”的有效途径。“无心文”给学生以充分的写作自由,允许学生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原汁原味地描写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和真切感受。瞬间写活了,感受出来了,还怕文章没有中心吗?
  例如入冬后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时,及时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某一瞬间写“无心文”。由于不受“中心”的约束,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写公园里的女子舞剑队的,“那整齐划一的红色运动服,灵活多变的队形,远远望去,简直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有写校园草坪的,“前几天还是翠绿的草坪忽地一下子全都黄了,清晨的浓霜为小草披上了洁白的面纱,面纱下的小草正做着甜美的梦……”;也有写自己是冻疮大王的,“虽然天气还不是很冷,但我的两只小手上,大大小小的冻疮都争先恐后地钻了出来,手背也似乎一下子长胖了许多。”尽管学生在写作之前没有刻意地要求自己去表现什么,但那通过鲜活的语言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不正是文章最丰满的中心思想吗?如果教师硬用什么“不畏严寒”的中心去“框”人,那学生是绝对写不出如此鲜活的东西来的。
  3 淡化“文法”,鼓励学生写“无法文”
  以记叙文为主的命题作文训练,由于长期的积淀在写法上已形成了一些僵化的套路。就文章的章法来说,记事总是“三段式”(起因、经过、结果),注重“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状物惯用“总——分——总”的老结构:写人总是“先写外貌,再记事,最后唱赞歌”。“开门”先“见山”,中间须“过渡”,结尾必“点题”,这些几乎成了学生写作的经典模式。除此之外,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也有固定的格式:风吹花儿,必定是“点头微笑”;人一着急肯定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写高兴就得“一蹦三尺高”;写难为情,无脸见人就非“钻到地洞里去”不可,如此等等。这些所谓的写作方法,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禁锢了学生的创造灵性。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后及时地“破法而出”,让学生的笔随着放飞的心灵去自由地表达,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真正进入“心中有法”,“落笔无法”,“无法即法”的自然境界。
  新课标在淡化命题作文的同时,也大力提倡“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所以“无法文”除了追求结构章法、语言表达上的无拘无束,无限创意外,还应在文体上向学生全面开放,应当鼓励学生写寓言,写童话;写散文,写诗歌;写广告,写启事;有基础的还可写小论文、科幻小说、调查报告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当我们处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时,就会感觉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在我的美术课教学中经常运用这种方法,美术课中的愉快教学,就是要发挥学科特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本人自1998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针对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
期刊
一个明净的夜晚,西乡一中高一高二的女生齐集在综合楼报告厅讨论青春期交友的话题。我们谈论的中心、关键是:如何将特殊关系——恋爱关系,转化为常态关系——友情关系。  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的发展正经历着一场巨变,花儿一般的女孩,你准备好了吗?你有没发现在你身上有了一些变化?  经常烦躁不安,总想大哭大喊或者找个场合、对象发泄一下,认为世界都是灰暗的;压抑不住对某个男生的爱慕之情,成单相思,暗恋;总有一种
期刊
1 抓兴趣点  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抓住兴趣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  1.1 猜谜激趣。如第十一册教材中《古诗配画》一课,我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不是我们第二册时学
期刊
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最关键的因素,语文教师应该从小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
期刊
电化教育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1 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学习上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很短,因此,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牢牢抓住学
期刊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动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1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点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
期刊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
期刊
传统的教学长期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状态也影响了他们听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听力能力相对薄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中国学生告别“哑巴英语”的学习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英国着名语言学家P·格里说过:“初学者更需要天才教师的技巧。”教师在英语启蒙阶段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几年的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听力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获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语言学研究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