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转化学困生,提升他们的成绩,是摆在每一个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根据学困生性懒、好玩的特点,笔者摸索出玩扑克的方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玩扑克法 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45-01
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被称为学困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以说,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为了每一个任课教师不得不直面的一项重要工作。
众所周知,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也相当差,他们喜欢自由、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甚至狂傲不羁。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应付。因此,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可说是屡教不改。
不过,如果因为转化难度大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显然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职业操守。于是,笔者开始探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去转化这些学困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与同行分享,并求正于大方之家。
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后发现,很多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是性懒、好玩。笔者便遵循儿童心里发展规律,“顺其自然”,摸索出一个“将计就计”的独特方法——玩“扑克”法。玩“扑克”法的关键是随时自制“扑克”。笔者要求学困生将平时作业中产生错误的原题,写在长八厘米,宽六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正面,用彩色画边,再让学困生把这题重新做在硬纸的反面,同时写明原来做错的原因。这样,一张“扑克”就形成了。那么,怎样玩“扑克”呢?
一、学困生自玩“扑克”。笔者要求学困生有空时,自己看着“扑克”正面上的题目,想或说它的解法,并回忆自己原来做错的原因,随后,翻看反面,对照是否做对了,了解自己是否吸取了教训,以后就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
二、学困生互玩“扑克”。笔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将不同班级里的学困生召集到一起,给他们分好组,分组一起玩。玩时自己拿自己的“扑克”,让他人随便抽一张,自己看着“扑克”证明的题,说解法或回忆原来做错的原因,他人看反面,对了就算赢一张,错了先由他人讲一遍,再将这张“扑克”放回最底下,待下一次再进行。这样每人一张一张地抽,一张一张地说,一张一张地对,最后,谁所得的多谁就胜。
三、师生同玩“扑克”。这既是教师辅导学困生,缩短与学困生距离地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兴趣,喜欢自己,进而喜欢自己课堂的有效手段。教师在“玩中辅”,学生在“乐中学”效果不错。但切不可盲目地抽屉,要“辅”在点子上。教师可根据学困生存在的知识缺陷,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学困生的“扑克”里拿出“扑克”,让学困生看题,说出算理或思路等。教师要耐心听,及时加以纠正。有时教师还可再仿照此题或出一道题,或增一多余条件地题目等,让学困生做一做,看他是死搬硬套,还是真正灵活掌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玩扑克牌法,学困生很感兴趣。经过几年的实验,效果显著。比如,笔者班里的学困生张冬冬,因父母不再外出打工,便于2012年3月从原就读的浙江某小学转至我班,当时数学仅考21分。后来,经过“扑克”实验,他的成绩不断提高,期末验收,毕业成绩达86分。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学所倡导的。笔者以为,玩“扑克”的方法,其好处至少有以下五点:第一,激发了差生学校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有利于学困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玩“扑克”,学困生在“玩中学”,当然十分快乐。第三,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自玩“扑克”,也就是通过玩的形式进行自学。第四,有利于同学之间团结写作,和帮互助。互玩“扑克”就可体现这一点。第五,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差生进行辅导。总之,采用“玩扑克”新颖方法后,原来学困生看到数学题目就恼火,现在乐意做题了;原来学困生不爱看数学书,现在能主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了;原来学困生常打架骂人,现在能搞好团结,互帮互学了。
当然,采用“玩扑克”教育差生,提高差生成绩,仅是笔者教学工作中的一种创新。纵观自己的教学,以上方法虽然还不够成熟,但的确让学困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只要方法得当,老师是能够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关键所在还是一切工作必须落实到实处,真正去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笔者愿再接再厉,继续探索,力争让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快乐地学到知识,快乐地提高成绩,快乐地增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臧华:《浅論学困生的转化》,《课题研究》2007(12)。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玩扑克法 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45-01
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被称为学困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以说,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为了每一个任课教师不得不直面的一项重要工作。
众所周知,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也相当差,他们喜欢自由、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甚至狂傲不羁。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应付。因此,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可说是屡教不改。
不过,如果因为转化难度大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显然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职业操守。于是,笔者开始探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去转化这些学困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与同行分享,并求正于大方之家。
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后发现,很多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是性懒、好玩。笔者便遵循儿童心里发展规律,“顺其自然”,摸索出一个“将计就计”的独特方法——玩“扑克”法。玩“扑克”法的关键是随时自制“扑克”。笔者要求学困生将平时作业中产生错误的原题,写在长八厘米,宽六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正面,用彩色画边,再让学困生把这题重新做在硬纸的反面,同时写明原来做错的原因。这样,一张“扑克”就形成了。那么,怎样玩“扑克”呢?
一、学困生自玩“扑克”。笔者要求学困生有空时,自己看着“扑克”正面上的题目,想或说它的解法,并回忆自己原来做错的原因,随后,翻看反面,对照是否做对了,了解自己是否吸取了教训,以后就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
二、学困生互玩“扑克”。笔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将不同班级里的学困生召集到一起,给他们分好组,分组一起玩。玩时自己拿自己的“扑克”,让他人随便抽一张,自己看着“扑克”证明的题,说解法或回忆原来做错的原因,他人看反面,对了就算赢一张,错了先由他人讲一遍,再将这张“扑克”放回最底下,待下一次再进行。这样每人一张一张地抽,一张一张地说,一张一张地对,最后,谁所得的多谁就胜。
三、师生同玩“扑克”。这既是教师辅导学困生,缩短与学困生距离地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兴趣,喜欢自己,进而喜欢自己课堂的有效手段。教师在“玩中辅”,学生在“乐中学”效果不错。但切不可盲目地抽屉,要“辅”在点子上。教师可根据学困生存在的知识缺陷,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学困生的“扑克”里拿出“扑克”,让学困生看题,说出算理或思路等。教师要耐心听,及时加以纠正。有时教师还可再仿照此题或出一道题,或增一多余条件地题目等,让学困生做一做,看他是死搬硬套,还是真正灵活掌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玩扑克牌法,学困生很感兴趣。经过几年的实验,效果显著。比如,笔者班里的学困生张冬冬,因父母不再外出打工,便于2012年3月从原就读的浙江某小学转至我班,当时数学仅考21分。后来,经过“扑克”实验,他的成绩不断提高,期末验收,毕业成绩达86分。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学所倡导的。笔者以为,玩“扑克”的方法,其好处至少有以下五点:第一,激发了差生学校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有利于学困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玩“扑克”,学困生在“玩中学”,当然十分快乐。第三,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自玩“扑克”,也就是通过玩的形式进行自学。第四,有利于同学之间团结写作,和帮互助。互玩“扑克”就可体现这一点。第五,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差生进行辅导。总之,采用“玩扑克”新颖方法后,原来学困生看到数学题目就恼火,现在乐意做题了;原来学困生不爱看数学书,现在能主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了;原来学困生常打架骂人,现在能搞好团结,互帮互学了。
当然,采用“玩扑克”教育差生,提高差生成绩,仅是笔者教学工作中的一种创新。纵观自己的教学,以上方法虽然还不够成熟,但的确让学困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只要方法得当,老师是能够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关键所在还是一切工作必须落实到实处,真正去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笔者愿再接再厉,继续探索,力争让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快乐地学到知识,快乐地提高成绩,快乐地增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臧华:《浅論学困生的转化》,《课题研究》2007(12)。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