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乐中获益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转化学困生,提升他们的成绩,是摆在每一个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根据学困生性懒、好玩的特点,笔者摸索出玩扑克的方法,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玩扑克法 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45-01
  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被称为学困生。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以说,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为了每一个任课教师不得不直面的一项重要工作。
  众所周知,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也相当差,他们喜欢自由、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甚至狂傲不羁。其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应付。因此,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可说是屡教不改。
  不过,如果因为转化难度大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显然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职业操守。于是,笔者开始探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去转化这些学困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与同行分享,并求正于大方之家。
  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后发现,很多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是性懒、好玩。笔者便遵循儿童心里发展规律,“顺其自然”,摸索出一个“将计就计”的独特方法——玩“扑克”法。玩“扑克”法的关键是随时自制“扑克”。笔者要求学困生将平时作业中产生错误的原题,写在长八厘米,宽六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正面,用彩色画边,再让学困生把这题重新做在硬纸的反面,同时写明原来做错的原因。这样,一张“扑克”就形成了。那么,怎样玩“扑克”呢?
  一、学困生自玩“扑克”。笔者要求学困生有空时,自己看着“扑克”正面上的题目,想或说它的解法,并回忆自己原来做错的原因,随后,翻看反面,对照是否做对了,了解自己是否吸取了教训,以后就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
  二、学困生互玩“扑克”。笔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将不同班级里的学困生召集到一起,给他们分好组,分组一起玩。玩时自己拿自己的“扑克”,让他人随便抽一张,自己看着“扑克”证明的题,说解法或回忆原来做错的原因,他人看反面,对了就算赢一张,错了先由他人讲一遍,再将这张“扑克”放回最底下,待下一次再进行。这样每人一张一张地抽,一张一张地说,一张一张地对,最后,谁所得的多谁就胜。
  三、师生同玩“扑克”。这既是教师辅导学困生,缩短与学困生距离地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兴趣,喜欢自己,进而喜欢自己课堂的有效手段。教师在“玩中辅”,学生在“乐中学”效果不错。但切不可盲目地抽屉,要“辅”在点子上。教师可根据学困生存在的知识缺陷,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学困生的“扑克”里拿出“扑克”,让学困生看题,说出算理或思路等。教师要耐心听,及时加以纠正。有时教师还可再仿照此题或出一道题,或增一多余条件地题目等,让学困生做一做,看他是死搬硬套,还是真正灵活掌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玩扑克牌法,学困生很感兴趣。经过几年的实验,效果显著。比如,笔者班里的学困生张冬冬,因父母不再外出打工,便于2012年3月从原就读的浙江某小学转至我班,当时数学仅考21分。后来,经过“扑克”实验,他的成绩不断提高,期末验收,毕业成绩达86分。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寓教于乐,一直是教育学所倡导的。笔者以为,玩“扑克”的方法,其好处至少有以下五点:第一,激发了差生学校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有利于学困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玩“扑克”,学困生在“玩中学”,当然十分快乐。第三,有利于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自玩“扑克”,也就是通过玩的形式进行自学。第四,有利于同学之间团结写作,和帮互助。互玩“扑克”就可体现这一点。第五,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差生进行辅导。总之,采用“玩扑克”新颖方法后,原来学困生看到数学题目就恼火,现在乐意做题了;原来学困生不爱看数学书,现在能主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了;原来学困生常打架骂人,现在能搞好团结,互帮互学了。
  当然,采用“玩扑克”教育差生,提高差生成绩,仅是笔者教学工作中的一种创新。纵观自己的教学,以上方法虽然还不够成熟,但的确让学困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只要方法得当,老师是能够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关键所在还是一切工作必须落实到实处,真正去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笔者愿再接再厉,继续探索,力争让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快乐地学到知识,快乐地提高成绩,快乐地增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臧华:《浅論学困生的转化》,《课题研究》2007(12)。
  [2]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有了良好的看图写话教学训练,就会给随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对于学生今后的整体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看图写话能力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的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途径,帮他们入门,提高他们看图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看图写话 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88-01  一、主题背景  任何一个集体都应该有一种属于集体的专属的文化,它是一个集体之所以被定义为一个集体的关键与标志,也是成员间强力的粘合剂。同样,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种文化来引导学生共同前进,作为学生默认的参加集体生活的共同准则。这就是班级文化,是通过自身的感染力,公开或潜在地给班级学生一种精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学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作用,可以达到事半攻倍的效果;反之,因为教师不善于和家长沟通,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费力不讨好。  【关键词】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87-01  从教以来,班主任工作也做了十多年了,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0-02  2016年6月3日下午,最后一节班会也结束了,一个学生兴奋的跑过来“1000天,老师,刚好1000天!”三年,1000天,就这样一晃而过了。看着即将走出高中校园的学生,我忽然想起一句话:“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学到很多。”是的,三年来,学生们收获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我们又何
期刊
【摘 要】在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成为近两年品德教研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笔者认为在历史题材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活化历史,消除现在与过去的隔阂,要做到活化历史细节,故事化历史事件,生动化历史人物。其次教学中要贴近历史,引导学生与历史对话。教师要帮助学生立足自身经验,解读真实的历史,并神入历史人物内心,感悟丰富的历史。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互通,要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找历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7-01  引言:  农村小学普遍人手紧、任务重,往往一个老师要教授好几门课程,而家长和社会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质量,把品德课程看得可有可无。导致教师平时对品德学科钻研较少,缺乏对品德学科的归属感,校内品德教研活动开展得也较少,品德课教学质量提升难度很大。笔者有幸参
期刊
【摘 要】“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在许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合唱越来越受到重视,合唱教学也成了广大音乐教师共同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已经成为探索研究的课题。我校在“竖笛与合唱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竖笛只要合理运用,对于合唱训练的确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竖笛 合唱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采取互动教学方式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自学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 合作意识 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32-02  1.教学设计  1.1 教材分析  本节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是在学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讲解时特别注意所提供得模型以区别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不同,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模型下探索研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后再反思应用。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任何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均是以学生整体发展为本,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也不应例外,因此即要重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传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养成。笔者基于此,对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了人文教育的渗透教学实践:课堂呈现以人文知识入手,教学过程人文关怀为途径,人文素质的养成为最终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人文教育 多元引导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