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0-02
2016年6月3日下午,最后一节班会也结束了,一个学生兴奋的跑过来“1000天,老师,刚好1000天!”三年,1000天,就这样一晃而过了。看着即将走出高中校园的学生,我忽然想起一句话:“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学到很多。”是的,三年来,学生们收获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做为一名班主任、一名语文教师,这三年,我对教育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感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做为教师的苦与乐就在于:你不仅快乐的成就了学生,而在这期间,你又痛苦的成就了自己。
从细心、耐心开始
面对一个新的班级,千头万绪,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时候就得细心认真的对我们要做的工作进行计划和归类,并且有耐心的一步步去实行,切不可因为学生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而乱了方寸,急于求成反而会因小失大。记得高一开学没多久,是我的语文课,一进教室我就看见在讲桌旁边有一堆瓜子皮,心里顿时来了气:这些学生,天天都在给他们说要保持教室卫生,为此,我还要求人手一个垃圾袋,并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后扔掉垃圾,开学都一个多月了,还有学生乱扔垃圾,而且还在讲桌旁。心里越想越过不去,语文课也不上了,我先是把学生狠狠的批评了一顿,然后让扔垃圾的学生站出来,学生都震住了,他们没想到班主任会发这么大的脾气,更想不出接下来会有什么“丰盛”的惩罚等着他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承认,一片沉默,我越加气恼,做出了一个更错的举动:让每个学生在纸上写出这垃圾是谁扔的。时间在一分分过去,事情却没按照我想象的那样进行,学生要么一无所知,要么随便找一个不喜欢的对象肆意攻击,我又生气又沮丧,正当我感觉无力解决时,几个女生过来小心翼翼的安慰我“老师,你别生气了,咱们先上课吧,那个扔垃圾的同学这会儿肯定知道自己错了,只是不敢说,以后他肯定不会了。”看着学生们怯怯的眼神,我顿时发觉自己错了,我太冲动了,太急于求成了,不仅耽误了学生上课的时间,又破坏了学生之间刚刚建立起来的感情,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学生站出来承认的。我调整了一下,不再提这件事,赶紧给学生讲课了。事后,我一直在反思: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不够冷静,不够有耐心,还破坏了班级的团结。一个中学生还没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教师不能以为你讲过一遍两遍甚至每天都讲的事情学生一定会记住,学生犯了错,不要急于去下结论,急于采取措施,要学会细心的观察,耐心的容忍。与其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学生猛批一顿不许怎样怎样,不如不动声色、心平气和的告诉学生勇于承担的好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对于学生的错误,要耐心的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要学会用激励去唤醒学生“做一个好学生”的潜意识。
在德育和惩罚中挣扎
管理班级必须采取德育与惩罚并行的方式。德育固然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得,但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这却不是最好的约束方式,而必要的适度的惩戒却巧妙的弥补了德育的不足。有许多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困忧:这个学生我前几天才教育过他,可他今天又犯错了。我也不断的被学生屡屡犯错而搞得焦虑烦躁,经过许多次的挣扎之后我才知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要去企求你的教育能以德育约束学生,也不要企求你只要惩罚就是立竿见影的,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一个长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比如学生考试不写作文,一个班总会有一些学生到了考试的时候不写作文,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不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一开始是同情,同时反思自已“我教的学生为什么不会写作文”,于是,我会给学生列出各种提高作文的措施,并试图说服他们去努力。后来我才发现,学生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想写,好了,那我就不能再去空洞的说教了,必要的惩罚一定得有,这样一来,学生就被逼会写作文了,但是有时候学生还是不怕惩罚,还是不写,这时候你也不要沮丧,只管执行你的措施,情况会慢慢好起来。还有就是迟到,有一次四班的学生问我“老师,你们班学生迟到你是怎么办的?”我问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学生说:“你们班学生快到点的时候都是跑着进班的。”为什么,理由很简单:迟到有严厉的惩罚。当然即使处罚也不能杜绝学生不迟到不犯错,但是最起码在必要的惩处措施之后,某个学生会减少犯错的次数。学生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的,犯错有反复也是正常的,班主任要做的就是正常的引导,使他少逆反,少犯错。所以:德育和惩罚并行,学生才能学会克制和自我约束。
在公平与爱心中平衡
班主任要有爱心,但不能因为爱心而失去原则。作为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有偏见。当一名教师把自己的爱心撒播给每一个学生时,学生会受到感召而在潜意识里认可你;而当一名教师把公平适用于每一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不论家族背景,你都一视同仁,那么学生就会服从你、尊敬你。当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因犯错而受到了正常的惩罚时,一个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就立竿见影了,不会有学生过来给你说“老师,你看他都怎么怎么……”何况爱心和公平并不矛盾。
我们班有个学生有些自闭,不喜欢跟学生有过多交往。我会在私下里跟同学们说要主动和他交流,同学们都说他虽不爱说话但很善良,他也跟我说过:“老师,同学们都已经在班里找到合适的朋友了,我加进去不好。”但我还是会不断的关注他,鼓励他参与班级的活动。他犯错的时候,我也从未偏袒过。从高二之后,他每次有违反班规时,都会自动执行惩罚措施。
当你用爱心和公平去管理班级时,教師和学生的距离是恰到好出的。你的爱心使你和学生相处融洽,你的公平又使你保有了教师的威严。
在教师与班主任的角色转换中轻松自如
每一位班主任又同时是任课教师,有时要将两者区别开来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与信任。做为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免有刻板、严厉和不近人情的一面,而做为任课教师,不恰当的刻板与严厉反而会限制学生个性和自由思维的发展。高一的前几个月,每天我的弦都绷的很紧,即便给学生上课也如此,总害怕学生这样那样,课堂气氛就很沉闷,有时候你问一个问题都没学生搭理你,我当时很痛苦“这难道就是我想要的课堂?学生们什么都不敢说……”反思之后,我决定在课堂上做一个关注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语文教师。同时我也严格要求自己备好每一节课,不断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相信:师德育人,一个教师想要让学生发自肺腑的敬佩你,就得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管理能力。所以要把握好教师和班主任双重角色的分寸。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信任的和谐气氛中。而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学习的毅力又是多么的重要。
在苦与乐中成长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苦中有乐的过程。教育的阶段性告诉我们:你得习惯被人忽略和遗忘;教育的长期性又告诉我们:你得具有在寂寞中前行的坚定和执著;教育的神圣告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所有的收获都是意外。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个教师都会有快乐、满意的时候,也会有疲倦、失意的时候,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也要吃穿住行,也有喜怒哀乐。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明白:教师应该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慨。好多次,当我因为学生问题而焦虑、烦恼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学生会过来关心、询问:“老师,你没事吧?”“老师,你别生气。”面对这样的学生,你的任何烦恼悲伤都是不足道的,你是一个成年人,难道还需要一个学生去提醒?你是一名教师,难道要把个人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因此,做为教师我们更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面对苦与乐,我们要把快乐和正能量带给学生和身边的人!接受工作给予我们的一切,做好它!
当代教育家于漪为师格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收获苦与乐,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2016年6月3日下午,最后一节班会也结束了,一个学生兴奋的跑过来“1000天,老师,刚好1000天!”三年,1000天,就这样一晃而过了。看着即将走出高中校园的学生,我忽然想起一句话:“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学到很多。”是的,三年来,学生们收获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做为一名班主任、一名语文教师,这三年,我对教育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感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做为教师的苦与乐就在于:你不仅快乐的成就了学生,而在这期间,你又痛苦的成就了自己。
从细心、耐心开始
面对一个新的班级,千头万绪,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时候就得细心认真的对我们要做的工作进行计划和归类,并且有耐心的一步步去实行,切不可因为学生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而乱了方寸,急于求成反而会因小失大。记得高一开学没多久,是我的语文课,一进教室我就看见在讲桌旁边有一堆瓜子皮,心里顿时来了气:这些学生,天天都在给他们说要保持教室卫生,为此,我还要求人手一个垃圾袋,并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后扔掉垃圾,开学都一个多月了,还有学生乱扔垃圾,而且还在讲桌旁。心里越想越过不去,语文课也不上了,我先是把学生狠狠的批评了一顿,然后让扔垃圾的学生站出来,学生都震住了,他们没想到班主任会发这么大的脾气,更想不出接下来会有什么“丰盛”的惩罚等着他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承认,一片沉默,我越加气恼,做出了一个更错的举动:让每个学生在纸上写出这垃圾是谁扔的。时间在一分分过去,事情却没按照我想象的那样进行,学生要么一无所知,要么随便找一个不喜欢的对象肆意攻击,我又生气又沮丧,正当我感觉无力解决时,几个女生过来小心翼翼的安慰我“老师,你别生气了,咱们先上课吧,那个扔垃圾的同学这会儿肯定知道自己错了,只是不敢说,以后他肯定不会了。”看着学生们怯怯的眼神,我顿时发觉自己错了,我太冲动了,太急于求成了,不仅耽误了学生上课的时间,又破坏了学生之间刚刚建立起来的感情,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学生站出来承认的。我调整了一下,不再提这件事,赶紧给学生讲课了。事后,我一直在反思: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不够冷静,不够有耐心,还破坏了班级的团结。一个中学生还没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教师不能以为你讲过一遍两遍甚至每天都讲的事情学生一定会记住,学生犯了错,不要急于去下结论,急于采取措施,要学会细心的观察,耐心的容忍。与其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学生猛批一顿不许怎样怎样,不如不动声色、心平气和的告诉学生勇于承担的好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对于学生的错误,要耐心的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要学会用激励去唤醒学生“做一个好学生”的潜意识。
在德育和惩罚中挣扎
管理班级必须采取德育与惩罚并行的方式。德育固然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得,但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这却不是最好的约束方式,而必要的适度的惩戒却巧妙的弥补了德育的不足。有许多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困忧:这个学生我前几天才教育过他,可他今天又犯错了。我也不断的被学生屡屡犯错而搞得焦虑烦躁,经过许多次的挣扎之后我才知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不要去企求你的教育能以德育约束学生,也不要企求你只要惩罚就是立竿见影的,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一个长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比如学生考试不写作文,一个班总会有一些学生到了考试的时候不写作文,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不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一开始是同情,同时反思自已“我教的学生为什么不会写作文”,于是,我会给学生列出各种提高作文的措施,并试图说服他们去努力。后来我才发现,学生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想写,好了,那我就不能再去空洞的说教了,必要的惩罚一定得有,这样一来,学生就被逼会写作文了,但是有时候学生还是不怕惩罚,还是不写,这时候你也不要沮丧,只管执行你的措施,情况会慢慢好起来。还有就是迟到,有一次四班的学生问我“老师,你们班学生迟到你是怎么办的?”我问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学生说:“你们班学生快到点的时候都是跑着进班的。”为什么,理由很简单:迟到有严厉的惩罚。当然即使处罚也不能杜绝学生不迟到不犯错,但是最起码在必要的惩处措施之后,某个学生会减少犯错的次数。学生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的,犯错有反复也是正常的,班主任要做的就是正常的引导,使他少逆反,少犯错。所以:德育和惩罚并行,学生才能学会克制和自我约束。
在公平与爱心中平衡
班主任要有爱心,但不能因为爱心而失去原则。作为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有偏见。当一名教师把自己的爱心撒播给每一个学生时,学生会受到感召而在潜意识里认可你;而当一名教师把公平适用于每一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不论家族背景,你都一视同仁,那么学生就会服从你、尊敬你。当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因犯错而受到了正常的惩罚时,一个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就立竿见影了,不会有学生过来给你说“老师,你看他都怎么怎么……”何况爱心和公平并不矛盾。
我们班有个学生有些自闭,不喜欢跟学生有过多交往。我会在私下里跟同学们说要主动和他交流,同学们都说他虽不爱说话但很善良,他也跟我说过:“老师,同学们都已经在班里找到合适的朋友了,我加进去不好。”但我还是会不断的关注他,鼓励他参与班级的活动。他犯错的时候,我也从未偏袒过。从高二之后,他每次有违反班规时,都会自动执行惩罚措施。
当你用爱心和公平去管理班级时,教師和学生的距离是恰到好出的。你的爱心使你和学生相处融洽,你的公平又使你保有了教师的威严。
在教师与班主任的角色转换中轻松自如
每一位班主任又同时是任课教师,有时要将两者区别开来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与信任。做为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免有刻板、严厉和不近人情的一面,而做为任课教师,不恰当的刻板与严厉反而会限制学生个性和自由思维的发展。高一的前几个月,每天我的弦都绷的很紧,即便给学生上课也如此,总害怕学生这样那样,课堂气氛就很沉闷,有时候你问一个问题都没学生搭理你,我当时很痛苦“这难道就是我想要的课堂?学生们什么都不敢说……”反思之后,我决定在课堂上做一个关注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语文教师。同时我也严格要求自己备好每一节课,不断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相信:师德育人,一个教师想要让学生发自肺腑的敬佩你,就得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管理能力。所以要把握好教师和班主任双重角色的分寸。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信任的和谐气氛中。而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学习的毅力又是多么的重要。
在苦与乐中成长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苦中有乐的过程。教育的阶段性告诉我们:你得习惯被人忽略和遗忘;教育的长期性又告诉我们:你得具有在寂寞中前行的坚定和执著;教育的神圣告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所有的收获都是意外。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个教师都会有快乐、满意的时候,也会有疲倦、失意的时候,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也要吃穿住行,也有喜怒哀乐。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明白:教师应该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慨。好多次,当我因为学生问题而焦虑、烦恼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学生会过来关心、询问:“老师,你没事吧?”“老师,你别生气。”面对这样的学生,你的任何烦恼悲伤都是不足道的,你是一个成年人,难道还需要一个学生去提醒?你是一名教师,难道要把个人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因此,做为教师我们更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面对苦与乐,我们要把快乐和正能量带给学生和身边的人!接受工作给予我们的一切,做好它!
当代教育家于漪为师格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收获苦与乐,在学习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