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患者发生偏头痛的研究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z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以调查表方式对30例SLE妇女患者发生偏头痛的情况,并对年龄相近的30个产科初诊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SLE组中有12人发生典型偏头痛,对照组为4人(<i>P</i>=0.05),表明SLE组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其他文献
近十多年来日本的深部真菌病有增加的趋势。佐野等①根据调查文献收集的1971~1981年深部真菌病1898例,与1966年以前的918例作比较,其结果是:①深部真菌病增加。从菌种病种例数的比例来看,曲菌病的比例下降,隐球菌病、奴卡氏菌病的比例增加。②曲菌病、隐球菌病男性患者占的比例低。③曲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加杂感染真菌病的发病平均年龄提高。④继发性曲菌病的比例降低,继发性念珠茵病上升。
本文报告一例18岁女性跖疣患者,11岁开始左足第一跖骨底部发生一小疣.在7年病期中曾前后局部外用水杨酸糊剂4个疗程,烧灼术2次,手术切除3次,二氧化碳雪,福尔马林浸泡等治疗,均很快复发,且扩展到第2、3、4跖骨处.
期刊
某些皮肤病如黑棘皮病、持久性回状红斑、获得型鱼鳞病等可以预示合并内脏恶性肿瘤已早为皮肤病学界所熟知.但这些皮肤病却很少能直接提示病人患何种特殊型的恶性肿瘤.现介绍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necrolytic migratory erythema, NME)其皮疹特殊,而且几乎都伴发于胰岛α细胞瘤.患者常因发生皮疹而先来皮肤科就诊,继而再查出胰腺肿瘤.鉴于皮疹是最易被检查的体征,因
期刊
为了减少外用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作者提出下列治疗原则:1.短期应用高效制剂比长期用低效化合物更好,可以较快控制皮肤病,而且很少发生耐受.虽有全身吸收的危险,但只要不用过量,危险是不明显的.2.一般每日2次,薄涂于发疹处.一旦治愈,减为每日一次,然后隔日一次.3.如必要,可用一种弱的类固醇作为维持治疗,保留高效制剂用于加重及顽固病损.4.顽固的皮肤病可用一种高效制剂,如有必要,可整夜封闭.
期刊
本文对31名麻风病人进行了血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研究,其中结核样型8名,瘤型10名,瘤型伴有结节性红斑(ENL)13名。10名健康者作对照。病人系根据临床、细菌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而确诊。13名ENL中轻度反应2名,中度反应6名,重度反应5名。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用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检测。除5名ENL病人其优球蛋白溶解时间于反应前及反应消退后各检测一次外,其余病人及健康对照组均检测一次。
作者认为银屑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卵圆状糠疹芽孢菌的作用.这种菌潜藏于所谓的脂溢性区域的毛根中.为减少这些生物,作者用口服酮康唑治疗一小组银屑病病人取得了疗效.进一步随访病人,发现非脂溢性部位的银屑病斑片也消退了.这就提示:可能是酮康唑的系统作用,很可能是作用于寄生在肠道的酵母菌.此时Baber也报道,在同时患有炎症性肠道疾病的银屑病病人中,用制霉菌素口服治疗时,皮损也有改善.制霉菌素口服肠道吸收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最常见的皮肤伴发体征是胫前粘液性水肿与白癜风,较少见的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黑皮病,作者报告了3例荨麻疹伴发甲亢则更为罕见。
期刊
儿童春季疹系主要见于5~12岁男孩在早春期间于耳轮暴露部位受紫外线照射后出现的皮疹.作者报告一例7岁男孩,于1982年3月初在两耳轮到耳垂处起红斑,同时见有丘疹及多发性小水疱,部分结痂,约一周后愈,于3月底又复发,局部稍痒不痛.
期刊
环磷腺苷(cAMP)和环磷鸟苷(eGMP)等环核苷酸的发现及作用的阐明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重大进展,为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内分泌学以及临床医学开辟了崭新的研究领域.许多研究已表明cAMP及cGMP是细胞增生和分化的调节因素.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它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表皮增生过度、角化不全.因此,研究cAMP及cGMP对研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会提供新的线索.
期刊
男性SLE少见,男女比例为1:9。本文报告51例男性SLE患者的研究结果,旨在探讨以下二个问题:1.男性SLE是否与女性相似?2.受累男性的“男性化”和性激素组成是否不同于未受累男性?研究对象为50名表现型正常男性患者及伴Klinefelter综合征(核型47XXY)男性患者1人,均符合4项或4项以上1982年修改的SLE诊断标准。以50名年龄和病期相配对的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