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性结节性红斑血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研究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31名麻风病人进行了血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研究,其中结核样型8名,瘤型10名,瘤型伴有结节性红斑(ENL)13名。10名健康者作对照。病人系根据临床、细菌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而确诊。13名ENL中轻度反应2名,中度反应6名,重度反应5名。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用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检测。除5名ENL病人其优球蛋白溶解时间于反应前及反应消退后各检测一次外,其余病人及健康对照组均检测一次。

其他文献
当组织细胞病X(HX)累及单一器官系统,预后极好,而在多个系统受侵时则预后不良。据报告,2岁以下的儿童累及肺、肝及骨髓(Letterer-Siwe病)时,死亡率为50~70%。因怀疑HX不是一种真性恶性疾患,和用多种化疗似无益,因而近来趋向于应用包括胸腺素这类较为温和的治疗。本文报告2例多系统被HX受侵婴儿的自发性缓解。
期刊
本文报告3例,因体温表破碎后,发生全身湿疹样接触性皮炎.例1,23岁,一周前,左前臂弥漫性潮红,迅速扩散到四肢躯干,发烧39℃,发疹前几天,曾打碎体温表.除颜面,手背,掌?外,几乎全身有对称性潮红,部分有小水疱,小脓疱簇集及糜烂.血沉快,白细胞增高、乳酸脱氢酶(LDH)高于正常.斑贴试验:硫柳汞,红汞,氯化高汞,水银软膏均阳性.给非类固醇消炎剂,抗组织胺剂,外用类固醇软膏,两日后退烧,约10日后脱
期刊
文献已经证实粗制煤焦油(CCT)或其含有的成分在体外有致癌和诱变特性.作者测定5名健康正常成人外用CCT后的血标本,测定CCT的各种成分的吸收情况.5名健康不吸烟的成人志愿者,试验前一周抽血标本作对照.一周后每名受试者给予2%粗制煤焦油凡士林软膏85g,涂躯干和四肢,每晚一次,8小时后淋浴,连用2天,第2次淋浴后抽血,立即置-15℃冰冻保存.
期刊
作者报告一例27岁男性病人,1976年1月在阴部发生单纯疱疹感染,一月后复发,而使用每周一次连续5次的种牛痘疗法.第一次接种后在左三角肌部位产生了一个典型的牛痘性水疱,以后的接种产生可疑的反应.但在治疗期中,阴部皮疹仍约每月复发一次.1977年3月又继续种牛痘治疗,二次后,因阴部皮疹仍复发而停止治疗.
作者应用强的松和左旋咪唑对6名寻常性天疱疮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患者年龄为24~89岁,患病时间1.5~13年.均为其他药物治疗无效,需用大剂量强的松控制症状(每日需要40~80mg),并均已出现副作用者.联合治疗是给患者每周口服左旋咪唑100~200mg,同时逐步减少强的松用量,治疗中根据临床效果及药物副作用调整两药用量.合并使用左旋咪唑2~8周后,所有患者在症状体征方面都有所改善,疼痛均消失,4例
1951年Gordon从花斑癣病人皮损和正常皮肤及健康对照者的正常皮肤上培养出圆形糠秕孢子菌(以下简称P.orb.)。P.orb.是正常人体皮肤菌丛之一,且为花斑癣的病原菌。
期刊
近十多年来日本的深部真菌病有增加的趋势。佐野等①根据调查文献收集的1971~1981年深部真菌病1898例,与1966年以前的918例作比较,其结果是:①深部真菌病增加。从菌种病种例数的比例来看,曲菌病的比例下降,隐球菌病、奴卡氏菌病的比例增加。②曲菌病、隐球菌病男性患者占的比例低。③曲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加杂感染真菌病的发病平均年龄提高。④继发性曲菌病的比例降低,继发性念珠茵病上升。
本文报告一例18岁女性跖疣患者,11岁开始左足第一跖骨底部发生一小疣.在7年病期中曾前后局部外用水杨酸糊剂4个疗程,烧灼术2次,手术切除3次,二氧化碳雪,福尔马林浸泡等治疗,均很快复发,且扩展到第2、3、4跖骨处.
期刊
某些皮肤病如黑棘皮病、持久性回状红斑、获得型鱼鳞病等可以预示合并内脏恶性肿瘤已早为皮肤病学界所熟知.但这些皮肤病却很少能直接提示病人患何种特殊型的恶性肿瘤.现介绍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necrolytic migratory erythema, NME)其皮疹特殊,而且几乎都伴发于胰岛α细胞瘤.患者常因发生皮疹而先来皮肤科就诊,继而再查出胰腺肿瘤.鉴于皮疹是最易被检查的体征,因
期刊
为了减少外用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作者提出下列治疗原则:1.短期应用高效制剂比长期用低效化合物更好,可以较快控制皮肤病,而且很少发生耐受.虽有全身吸收的危险,但只要不用过量,危险是不明显的.2.一般每日2次,薄涂于发疹处.一旦治愈,减为每日一次,然后隔日一次.3.如必要,可用一种弱的类固醇作为维持治疗,保留高效制剂用于加重及顽固病损.4.顽固的皮肤病可用一种高效制剂,如有必要,可整夜封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