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必须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精神。通过对照儒家德育思想精髓,勇于正视现代德育教育的不足,反思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问题,从而探讨学校德育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照镜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以民为本 重德 仁爱
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必须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
一、照镜子、正衣冠——基于儒学思想上的当代德育教育探微
1.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
儒家的德育目标是有原则、有规律的。《大学》中提出道德学习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以道德认识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和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由此可见儒家德育思想在道德教育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现今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上,要借鉴儒家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从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出发,不同的时期设置不同的德育规范与目标。
2.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过程的价值
当前德育课实效性比较低靡的原因,从根本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视解决“知”的问题,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应当在强化道德实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方面下功夫。儒家德育在探讨道德理论与道德践履的知行关系时,特别强调知行的辨证统一,并把“力行”“躬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
3.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方法的价值
要完成和落实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一直不佳,与所采用的德育方法不无关系。因此,探讨儒家德育方法的价值,有利于加快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儒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
4.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内容的价值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观念形成与观念混乱相交织的阶段,从而导致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思想行为的滋长。儒家思想中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占主导地位的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这种道德意识对于当代学校德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有重要价值。
5.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途径的价值
儒家德育途径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儒家也很重视对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所以应该对儿童尽早实行道德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优化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
二、洗洗澡,治治病——探讨学校德育发展的新思路
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学校德育管理新思路——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方协同。
1.一个中心——明确德育的目的
徐特立说:“道德思想造成一定的意识形态就是人格。我们也要造成一定立场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反映当时社会要求的教育及其所决定的德育目的是不同的。我们的教育要求塑造具有主人翁意识形态的人格。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取儒家思想之精华,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2.两级管理——学校与班级双管齐下
(1)加强学校的统筹管理
学校应顺应形势,适时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现代的环境,不断探求新的教育管理模式:①回归生活实际,以全体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②改变封闭的单一的教育方式,应试和德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完善德育规范,并要切身落实,同时要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③开发校内的德育活动资源。建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增强物质环境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环境中感受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参与学校文化氛围建设,让他们在享受、体味中接受环境的各种教育功能的影响。④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及时开展系列主题队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文明行为。
(2)重视班级内部的德育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细胞充满生机,整个学校才会生机勃发。
①在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在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中,一方面教育者应给学生自主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独立地表现自己,创造情景,让学生体验主体角色;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会自主地进行思想信息的沟通,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相互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展示自己,认识别人,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②发挥班会的力量,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使他们了解我们国家的儒家文化的精华,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认识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③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组织同学们自己办黑板报,刊登他们认同的道德观念,美德故事,用文字的力量来深化同学们的认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
3.三方协同——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综合体系
(1)学校是联系家庭与社会的桥梁,要发展校外德育资源
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多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此外还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学校要充分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写给父亲/母亲的一封信”“当一天妈妈”给妈妈一个惊喜等活动,引导同学们在家里做一些洗碗、做饭、烧菜、洗衣服、当采购员等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体验父母为其付出的辛勤劳动,体味为人父母的辛苦。
(2)家庭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品德和文明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中国古代就把孝道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我们曾以孝为主题,召开过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会,大家踊跃发言,家长对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更加有的放矢。
(3)社会是自我锻造的熔炉
中小学生的成长,社会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全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要把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照镜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 以民为本 重德 仁爱
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好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新内容和新方法。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必须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
一、照镜子、正衣冠——基于儒学思想上的当代德育教育探微
1.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
儒家的德育目标是有原则、有规律的。《大学》中提出道德学习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以道德认识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和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由此可见儒家德育思想在道德教育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现今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上,要借鉴儒家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从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出发,不同的时期设置不同的德育规范与目标。
2.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过程的价值
当前德育课实效性比较低靡的原因,从根本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视解决“知”的问题,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应当在强化道德实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方面下功夫。儒家德育在探讨道德理论与道德践履的知行关系时,特别强调知行的辨证统一,并把“力行”“躬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
3.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方法的价值
要完成和落实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一直不佳,与所采用的德育方法不无关系。因此,探讨儒家德育方法的价值,有利于加快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儒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
4.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内容的价值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观念形成与观念混乱相交织的阶段,从而导致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思想行为的滋长。儒家思想中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占主导地位的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这种道德意识对于当代学校德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有重要价值。
5.儒学思想之于学校德育途径的价值
儒家德育途径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儒家也很重视对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所以应该对儿童尽早实行道德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优化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
二、洗洗澡,治治病——探讨学校德育发展的新思路
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学校德育管理新思路——一个中心,两级管理,三方协同。
1.一个中心——明确德育的目的
徐特立说:“道德思想造成一定的意识形态就是人格。我们也要造成一定立场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反映当时社会要求的教育及其所决定的德育目的是不同的。我们的教育要求塑造具有主人翁意识形态的人格。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取儒家思想之精华,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2.两级管理——学校与班级双管齐下
(1)加强学校的统筹管理
学校应顺应形势,适时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现代的环境,不断探求新的教育管理模式:①回归生活实际,以全体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②改变封闭的单一的教育方式,应试和德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完善德育规范,并要切身落实,同时要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体系。③开发校内的德育活动资源。建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增强物质环境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环境中感受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以及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培养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参与学校文化氛围建设,让他们在享受、体味中接受环境的各种教育功能的影响。④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及时开展系列主题队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文明行为。
(2)重视班级内部的德育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细胞充满生机,整个学校才会生机勃发。
①在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在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中,一方面教育者应给学生自主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独立地表现自己,创造情景,让学生体验主体角色;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会自主地进行思想信息的沟通,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相互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展示自己,认识别人,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②发挥班会的力量,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使他们了解我们国家的儒家文化的精华,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认识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③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组织同学们自己办黑板报,刊登他们认同的道德观念,美德故事,用文字的力量来深化同学们的认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
3.三方协同——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综合体系
(1)学校是联系家庭与社会的桥梁,要发展校外德育资源
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多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此外还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学校要充分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写给父亲/母亲的一封信”“当一天妈妈”给妈妈一个惊喜等活动,引导同学们在家里做一些洗碗、做饭、烧菜、洗衣服、当采购员等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体验父母为其付出的辛勤劳动,体味为人父母的辛苦。
(2)家庭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品德和文明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中国古代就把孝道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我们曾以孝为主题,召开过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会,大家踊跃发言,家长对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更加有的放矢。
(3)社会是自我锻造的熔炉
中小学生的成长,社会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全社会各部门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要把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