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闲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车在急转弯处行进,总会发出沉重的“咔咔”声。正如这个时代,人们的焦灼可见一斑:一半是“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的热血燃烧,一半是“人生本修行,万般皆身外”的洒脱自如。这种入世与出世的碰撞,紧紧地粘连着现代追逐者,虽苦苦挣扎,但挣脱不得。于是,“不识闲儿”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浮躁、聒噪、模糊、杂乱……一一应运而生。
  我们的祖先是识闲的。仓颉造“闲”字:以木柱顶门板,防人私闯,求得自我闲暇。生产、生活虽然极其艰苦,但他们在白天奔波的劳累后,转入夜晚的家居休闲,打造闲静,拒绝打扰,不能不说是人生一件惬意的事情。
  闲是智慧的留余。“心远地自偏”,山,远望,更幽;画,远看,更美。国学大师王国维这样解释“无我之境”:心闲,境自闲;心静,境自静。是的,“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李涉以“偷得”来表达追求闲适的艰辛:心中烦闷,到静谧的竹林中与僧闲聊,麻木的心灵顿生欢愉。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心无旁骛,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怪不得苏轼对此念念不忘,也在竹院逢僧处建起“苏公竹院”,或许,就是为了随时重温当年李涉与僧闲聊的情趣吧。这还不够,哲理的搜寻才是最重要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凡事必经努力才知道结果,不能轻言放弃。
  四川青城山道观梁眉上,“境由心造,退一步自然宽;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却另有见地:对待任何事情,行为上,一定要坚韧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心态上,却要宠辱不惊,得失从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王国,但也有自己乐于安享的心灵世界。本心如不动摇,名利之喧又怎样挤得进来?
  闲是思维的张力。偶读一文,说《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竟是一个“游手好闲”之辈。他就读爱丁堡大学没多久,就转到剑桥大学,而后迷恋生物学,休学开始环球旅游,遍访世界各地专家。这个达尔文从不争名逐利,即便发表《物种起源》,也不愿抢在同时研究这个课题专家的前面,生怕抢了别人的名利。如此这般,演绎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典型反证。“静随芳草去,闲逐野云归”,从字里看,门里面的树木,自由自在地生长,绝不旁逸斜出;旁逸斜出的,卻是思想大门内游弋的思维。
  白居易的“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正所谓“心中无私天地宽”是也。异曲同工的是,范仲淹登临岳阳楼,看似赋闲,实则养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是为了涵养心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维的张力,把这种理念悄然地注入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一代又一代地传递、永续。
  话题拓展:静心;宁静致远;心态;淡泊
  素材分析: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依然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其他文献
去年刚进入影视公司的时候,我还是一枚行业小白。入职的前几天,公司刚好有新剧要推出,是一部受众为少女的偶像剧。领导见我手头不忙,就让我和另一位同事一起,整理出一份少女博主的广告价位表,当天下班前给他。  于是从上午10点开始,我厚着脸皮挨个给微博上的少女博主们发私信:“你好……我是……我们的电视剧……它是一部……很适合推荐给……请问你的推广费用是……”  我发了一天的私信,只有很少人告诉了我价格,大
一  2017年8月16日,结束为期14天的暑假后,我和其余2000多人一起搬进了高三的教学楼。  教学楼的一楼大厅里有一块很大的电子表,上面鲜红的提示特别刺眼:距离高考还有295天。  我到现在还能记起看到这个数字那一瞬间的心悸与大脑的空白,就像有人狠狠地揍了我一拳一样,我一下呆在了那里,同桌搬书急匆匆的步伐也随着我的停止停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着那个数字,沉默不语。  “还有295天啊。”  “是
风雨飘摇,刻不容缓  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便有些心神不宁。连绵不绝的白云将晴天的阳光遮得很严,让整个教室都变得有些许阴暗。下课铃响,班长带着一张纸走上了讲台——三模的成绩下来了。  我不敢走到刚刚被班长贴上黑板的排名表跟前,即使我就坐在第三排过道旁的座位上,离它很近。我默默地看着排名表前蜂拥而至的同学们努力将自己凑向那张薄薄的A4纸的热闹场景,很多同学的眼神里都迸发出喜悦的光芒,看上去非常耀眼。我明
我最近收到的读者留言里,出现很多这样的问题:  桃离同学说:“很厌烦现在的这种生活,早就想进行改变,但就是一直行动不起来。”  硫克同学说:“终日生活在工作、游戏、电影中,想要跳出这样的日子,我的梦想是如此遥远,不知该如何去实现。”  微薄荷阳光同学说:“我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积极向上、依赖于自己的女孩子,可总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不知道要从哪里入手,每次告诉自己要努力,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也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素材分析: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即珍惜你所拥有的就是幸福。  在祖父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小镇举办的爬山比赛。我不知道祖父为什么坚持让我参加这个爬山比赛,要知道,我的身体不够强壮,体质一般,耐力也不强……我说的都是事实,而这也是令我自卑的一个原因。  因为早产,从小我的身
热点直击  2019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可谓千呼万呼始出来。5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揭晓。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都会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和鼓舞。储备感动中国人物素材,丰满我们的作文,而对于高考生来说,最值得收藏学习的,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颁奖词。这些颁奖词,既是最佳的作文素材,又是最佳的语言学习材料。  人物素材  樊锦诗:根入石窟蟠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
我还记得离开高考考场的那一天,清冷的小雨飘飘扬扬地洒向操场,我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脚下的小水坑,却没能躲过一个月后的“噩耗”。那是手机屏幕里的几行字,末尾显示总分486分,在无声无息间宣判了我的死刑。“啪嗒”,一滴泪水掉落在屏幕上,我急忙擦去,生怕被人发现。  很难去形容那一天的心情,哀莫大于心死,我知道自己承载了太多的期望。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儿,从未对我提过任何要求,但我知道那些无言却殷切的期盼
有时怀念起初中高中的生活,记忆深刻的不是考试时哪道题不会写,哪个知识点又忘了,而是校园中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为此付出过的努力。和那些学霸们在低谷期发愤图强然后考上“清北复交”的经历不同,我的学生时代就显得普普通通,微不足道。  中考时我以中等成绩进入省重点,被分進普通班,高一时全校一千七百多人,我的成绩排在七八百名,不好不差;文理分科后,理科生有一千二百多人,考试排名几乎稳在了四五百名,依旧不好不差
提到“告别”,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伤感的词汇,因为人这一生要经历很多次离别,一次次渐行渐远。有的人觉得告别之后,也许再见时会变成熟悉的陌生人,抑或是没有机会再相见,但是人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告别,包括生死、友谊、爱情或者某一阶段或某一件事……它或许意味着离别,或许是迎接新生;它可能是伤感背后的记忆,透着情绪;也可能是选择过程中的升华,透着一份期盼。  让我们来一起聊聊,让你最
现在的人,爱养眼,重养生,却唯独忘了养耳。我们注重健康,努力让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我们喜欢美好的事物,映入眼帘格外赏心悦目。唯独耳朵里,除却喧嚣外,再难有其他声音。  要养耳,莫过于天籁。  何谓天籁?最美的天籁,往往不是刻意为之的旋律。相反,偶然天成,有天地之清,有世俗之真,那便是得了天籁的精髓。  古人说,销魂之听,卖花声为第一。幽折曲巷,清脆的卖花声,带着长长的尾音,回响在宁静的空气中。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