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教育四大板块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这门学科也很重要,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施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分析、探讨、解决这些困惑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困惑
1、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没兴趣,学习方法不科学,解题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认为既然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就没有必要背,所以拒绝记忆:有的学生背会了知识点,但是不会活学活用:有的学生存在“智力障碍”,看不懂题意或理解错误:有的学生掌握不住解题技巧,总是失分:有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差,知识面太窄,视野不开阔,对问题不会分析也不善于表达。
2、表面上大张旗鼓地开展素质教育,实质上实施的依然是应试教育。一方面,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讲课时会补充大量的资料去充实教材,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期中、期末考试后,把该学科的名次、平均分、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用大屏幕展示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依旧“分数至上”。于是,老师们上课再也不搞“活动”了,要么让学生背知识点,要么让学生大量做题。教师无奈,学生无趣。如此教学还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需要,制约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实现。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困惑的原因分析
1、新教材的综合性非常强,对学生和老师的能力要求特别高。首先,从教材涵盖的知识面来看,思想品德往往与语文知识、科学常识、社会常识等相结合,涉及心理、法律、道德等多个领域,这与过去使用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其次,从考试题型上看,除了选择题,还有概括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等。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求学生在平时必须多看课外书,多看报纸等。还要求学生必须有很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
2、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受重视,影响教学成绩的提高。思想品德教师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思想品德课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副科。另一方面。思想品德在中招考试中实行开卷,学生主观地认为不用背,不用记,只要考试时翻一翻书,就能够考出好成绩。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中,思想品德的地位和成绩可想而知。
3、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目前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依然是凭借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也就是看四项指标: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平均分。对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依然是凭借升学率的高低。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考核机制的影响。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只能“穿新鞋走老路”。
4、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又情于学习。教学一线的教师,多数未能真正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每次开展新课程培训。他们都不愿意参加,即使参加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听一会儿就溜。名义上参加了培训,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学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而教师整天忙于上课、改作业,忽视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所以造成对新课改的理念及其核心把握得不是很准,多数流于形式。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困惑的解决办法
1、加强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在培训形式上倡导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老师们的疑难和困惑,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2、建立教师轮换交流制度。示范学校选派支教教师到教学质量差的学校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传递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帮助教学质量差的学校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教研活动,上公开课等,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教学质量差的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政治课独有的特点,结合课本上相关知识,积极开展课前三分钟时政播报活动。如在进行初三“和平与发展”内容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列举近几年发生的影响和平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实践证明,学生对融现实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时政课不仅接受快,而且记忆效果好。
新教材实际上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为了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课前只要条件允许,我就提前把相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在课堂上直接展示出来。这些颜色各异的图片和形象生动的动画,很快引导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既节省了时间,又引发了兴趣,而且学习效率很高。
4、改革教师的教学评价制度。现在。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将教师视为客体,评价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机制实际上并不能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反而可能引起教师心理上的压力。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这些困惑可以促使教师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成熟。因此,教师应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新课程改革,大胆地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
责编 涵冰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困惑
1、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没兴趣,学习方法不科学,解题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认为既然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就没有必要背,所以拒绝记忆:有的学生背会了知识点,但是不会活学活用:有的学生存在“智力障碍”,看不懂题意或理解错误:有的学生掌握不住解题技巧,总是失分:有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差,知识面太窄,视野不开阔,对问题不会分析也不善于表达。
2、表面上大张旗鼓地开展素质教育,实质上实施的依然是应试教育。一方面,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讲课时会补充大量的资料去充实教材,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期中、期末考试后,把该学科的名次、平均分、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用大屏幕展示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依旧“分数至上”。于是,老师们上课再也不搞“活动”了,要么让学生背知识点,要么让学生大量做题。教师无奈,学生无趣。如此教学还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需要,制约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实现。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困惑的原因分析
1、新教材的综合性非常强,对学生和老师的能力要求特别高。首先,从教材涵盖的知识面来看,思想品德往往与语文知识、科学常识、社会常识等相结合,涉及心理、法律、道德等多个领域,这与过去使用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其次,从考试题型上看,除了选择题,还有概括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等。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求学生在平时必须多看课外书,多看报纸等。还要求学生必须有很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
2、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受重视,影响教学成绩的提高。思想品德教师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思想品德课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副科。另一方面。思想品德在中招考试中实行开卷,学生主观地认为不用背,不用记,只要考试时翻一翻书,就能够考出好成绩。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中,思想品德的地位和成绩可想而知。
3、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目前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依然是凭借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也就是看四项指标: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平均分。对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依然是凭借升学率的高低。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考核机制的影响。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只能“穿新鞋走老路”。
4、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又情于学习。教学一线的教师,多数未能真正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每次开展新课程培训。他们都不愿意参加,即使参加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听一会儿就溜。名义上参加了培训,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学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而教师整天忙于上课、改作业,忽视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所以造成对新课改的理念及其核心把握得不是很准,多数流于形式。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困惑的解决办法
1、加强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在培训形式上倡导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老师们的疑难和困惑,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2、建立教师轮换交流制度。示范学校选派支教教师到教学质量差的学校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传递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帮助教学质量差的学校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教研活动,上公开课等,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教学质量差的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政治课独有的特点,结合课本上相关知识,积极开展课前三分钟时政播报活动。如在进行初三“和平与发展”内容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列举近几年发生的影响和平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实践证明,学生对融现实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时政课不仅接受快,而且记忆效果好。
新教材实际上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为了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课前只要条件允许,我就提前把相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投影片,在课堂上直接展示出来。这些颜色各异的图片和形象生动的动画,很快引导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既节省了时间,又引发了兴趣,而且学习效率很高。
4、改革教师的教学评价制度。现在。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将教师视为客体,评价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机制实际上并不能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反而可能引起教师心理上的压力。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这些困惑可以促使教师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逐渐成熟。因此,教师应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新课程改革,大胆地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
责编 涵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