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浅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v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宗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快乐学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趣味化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有效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呢?显然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数学世界。
  一、运用谜语猜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教材中的插图,讲解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
  二、发挥教具作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教具学具在教学中既可以形象具体地表现静态现象,又可以生动活泼地表现动态过程,具有简单直观的效果,利用多种教具学具组合,更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加深印象,并达到活学巧用的目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下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教师可以用纸板做成简单的教具,根据教学的相应内容直观演示各种多边形的割补过程,这样的做法不仅能让学生全面透彻的掌握知识,更是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小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即:“学中做”、“做中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差。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 、剪一剪、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得多。
  例如,学习了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张本年度的年历表。学习了求长方形的面积后,请学生思考,要给一个长6米,宽4米的房间铺地毯,现有宽1米,宽2米,宽4米的三个规格的地毯,你选择哪一种?需要多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字的优越性,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在学生探究出解题方法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借助于类似的实践活动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乐在其中,而且对于所学知识也能做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四、鼓励学生探究,满足学生好奇心理
  小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是很强的。我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采取尝试性练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在现实的情景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笔者以三人拍照为例进行讲解。问题:三人排成一排照相,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笔者先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进行现场模拟。由于急于寻找规律,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涨,我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引导,因此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其数学规律。
  五、精心设计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数学问题是指以数学为内容,或者虽不以数学为内容,但必须运用数学概念、理论中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问题恰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桥梁和纽带。合理的问题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也会经历对数学的情感价值体验。
  例如,在讲解二年级上册《认识乘除法》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计算,或师生进行计算比赛,从而提出教师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或提出这样连加多麻烦,还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要简便?当学生认识到用乘法计算简便后,老师又提出2×3 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4读作什么?表示什么,乘号前面的数是什么数?乘号后面的数是什么数?结果叫什么?通过层层设问,就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六、针对学生特点,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借助于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低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提起学生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总之,趣味化教学是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益尝试。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我们一定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探究小数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为打造妙趣橫生、简洁高效的数学课堂贡献我们的聪明与才智。
  参考文献
  [1] 郑金宏.在数学中探寻奇妙--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下旬). 2013(11)
  [2]杨银龙.趣味化教学实践与对策探讨[J]新校园(中旬版).2011(03)
  [3] 李凤玲.优化课堂敦学结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10)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方而,肯定会有大量的新型教学模式出现。本文分析了创新教育数学教学模式设计渗透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教育原则  对于教育来说,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21世纪最主要的旋律,是实现数学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实践方而的能力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政区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其领土划分成不同层次结构的区域。行政区划改革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讨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热点问题的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问题在我国变得日益凸显,与环境议题相关的群体性抗争事件不断增多。在这些环境抗争事件中,有些抗争成功了,有些却失败了。基于这一系列
【摘要】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本文对数形结合及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融入  数形结合思想主要是借助数量和图形之间
公共危机管理涵盖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应急法制的建设与完善,我国现代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危机管理意义上的应急法制建设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展开,我国于2007年11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使政府公共危机应对处于全面的法律体制的保障之下。但对于该法施行之后,我国的应急法制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学术界并没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当前对于作为与应急法制不可分割的应急预案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如何根据数学的这一特点结合学生思维的实际,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人格是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良好的人格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人格状况将直接影响进入社会后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为社会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然
心理契约从广义上指雇用双方对交换关系中相互责任的主观理解和认知,雇主心理契约指雇主对雇用交换关系中相互责任的认知和理解,包含了雇主对“雇主责任”和对“雇员责任”的理解两个方面。西方心理学家在近几十年对心理契约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我国心理学界近年来也开始对心理契约理论进行引介和初步的本土研究。但对组织一员工心理契约内容和维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心理契约方面,而对组织或雇主心理契约的研
水对城市的总体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生命线,一旦水资源开发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