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高校教育中创新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强化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文化创业产业背景下艺术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并结合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艺术;创新型人才
1引言
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然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将如何培养,以实现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摒弃过去落后的认识和教学理念上的偏差,以推进艺术创新型跨越性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2艺术创新型人才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作用
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知识和能力基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柱。首先,文化创意发展离不开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加入,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且与传统的文化产业差异较大,在没有前人领路的情况下,艺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就会相对较高;其次,艺术创新型人才依靠其具备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资源,拥有多学科、宽领域的创新理念,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创造了基礎条件。
2.1促进高校办学思想的改善
在传统的高校办学思想上,较多的关注学生知识量的积累,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后,其职业能力素养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造成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上存在不对应。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这一办学理念将社会需求明确的传到到高校之中,要求培养综合性艺术创新型人才。
2.2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艺术类院校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着重于培养传统的艺术人才,辅之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造就的人才适合于传统的职业模式,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职业模式逐渐被新型模式所取代,而这类人才也将受到挑战;第二种就是完全摒弃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重视经济及产业价值的实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实际需求为主,在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可以很快的适应企业文化及企业需求,能较快的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是旨在完善后者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2.3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无论是何种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离不开强大师资力量的支持。在创新型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今天,师资力量的建设也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从思想、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加强训练,以实现为学生提供强有力教学帮助的目的。
3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3.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服装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其发展讲究文化、内涵、素质的教育,但就目前而言,服装设计教育的商品化及市场化现象严重,这些都是服装教育功利化的表现。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使得民办高校艺术教育领域遭受较大的冲击,破坏了艺术教育的本来价值。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时,将学生的学习绝大部分局限于校园内,为了避免和减少与社会企业沟通而带来的麻烦,很多高校都不愿意过多的与企业合作,这使得学生丧失了很多在校期间去企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这种忽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经历,常游离于现实,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高校不能忽视社会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3.2高校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观念的落后也可以从两方面看出:第一就是教师所具备的创新观念较为落后,教师大多都是接受过传统教育的人,传统的教学方式及知识技能根深蒂固,艺术类教师则由于自身所具备的艺术技术较为丰富,在授课或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的演练和传授,而忽视创新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型艺术人才已然不能使用发展需求。第二就是学校的创新教育理念落后,创新课程设置较少,给予学生创新发展的平台也少之又少,过分重视课堂教学而不是社会实践,使得培养出来的创新人才能力匮乏。
3.3学生评价制度不完善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校的政策都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技术为主,而过于单一的学生评价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教育部门在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中硬性指标过多,与成绩有关的指标过多,这些都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无法激励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育工作需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明确的管理负责部分,我国多数的艺术类院校中的教学部门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互通,使得多项资源浪费,权利分割,教育部门间的相互脱节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影响师资力量建设和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4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4.1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中提到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目标,明确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到有系统、有结构、可执行,为艺术培养体系的构建指明方向。
过去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技能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将其纠正为培养艺术创新人才可以从一下两点入手:首先采用多途径多手段更正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及其他社会人士对艺术创新型人才的误解和偏见,强调素质本位观念;其次,政府主观上采取措施提高艺术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可以通过项目建设或是制度的修订等方式,借助传媒宣传创新的必要性。
4.2明确艺术类高校的角色
高校在教学内容、方法及目的上要求同存异,根据自身办学的资源确定自身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确培养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方向,突出专业化优势及特色,并能有效利用当地政府给予的帮助,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所展现出来的包容性,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学校在安排课程时要将两种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提供综合性高素质艺术创新型人才。
4.3加强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上述问题中提到的社会、艺术政治的缺失,如何改善这一点主要还是有赖于学校和政府的配合,一方面是学校扩展教学伦理思想课程,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相关伦理素质的机会和途径。针对高校自身问题,改良的方案还是从高校自身入手,在人才培养观念中不断突出个性化和全面化,在学生评价体系中不断展现综合化和公平化,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断实现互助化和共享化,在科研建设方面,不断实现多样和广阔化。通过高校与文化创意产业园联合发展,为高校改良自身问题提供外部帮助。
4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崛起,使得我国现有人才资源出现了不对应或是短缺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所提到了多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都是广泛存在的,而不是个别学校的特例,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策略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希望对国家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创意;艺术;创新型人才
1引言
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然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将如何培养,以实现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摒弃过去落后的认识和教学理念上的偏差,以推进艺术创新型跨越性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2艺术创新型人才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作用
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知识和能力基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柱。首先,文化创意发展离不开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加入,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且与传统的文化产业差异较大,在没有前人领路的情况下,艺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就会相对较高;其次,艺术创新型人才依靠其具备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资源,拥有多学科、宽领域的创新理念,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创造了基礎条件。
2.1促进高校办学思想的改善
在传统的高校办学思想上,较多的关注学生知识量的积累,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后,其职业能力素养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造成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上存在不对应。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这一办学理念将社会需求明确的传到到高校之中,要求培养综合性艺术创新型人才。
2.2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艺术类院校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着重于培养传统的艺术人才,辅之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造就的人才适合于传统的职业模式,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职业模式逐渐被新型模式所取代,而这类人才也将受到挑战;第二种就是完全摒弃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重视经济及产业价值的实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实际需求为主,在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可以很快的适应企业文化及企业需求,能较快的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是旨在完善后者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2.3促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无论是何种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离不开强大师资力量的支持。在创新型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今天,师资力量的建设也需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从思想、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加强训练,以实现为学生提供强有力教学帮助的目的。
3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3.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服装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其发展讲究文化、内涵、素质的教育,但就目前而言,服装设计教育的商品化及市场化现象严重,这些都是服装教育功利化的表现。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使得民办高校艺术教育领域遭受较大的冲击,破坏了艺术教育的本来价值。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时,将学生的学习绝大部分局限于校园内,为了避免和减少与社会企业沟通而带来的麻烦,很多高校都不愿意过多的与企业合作,这使得学生丧失了很多在校期间去企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这种忽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经历,常游离于现实,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高校不能忽视社会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3.2高校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观念的落后也可以从两方面看出:第一就是教师所具备的创新观念较为落后,教师大多都是接受过传统教育的人,传统的教学方式及知识技能根深蒂固,艺术类教师则由于自身所具备的艺术技术较为丰富,在授课或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的演练和传授,而忽视创新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型艺术人才已然不能使用发展需求。第二就是学校的创新教育理念落后,创新课程设置较少,给予学生创新发展的平台也少之又少,过分重视课堂教学而不是社会实践,使得培养出来的创新人才能力匮乏。
3.3学生评价制度不完善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校的政策都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技术为主,而过于单一的学生评价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教育部门在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中硬性指标过多,与成绩有关的指标过多,这些都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无法激励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育工作需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明确的管理负责部分,我国多数的艺术类院校中的教学部门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互通,使得多项资源浪费,权利分割,教育部门间的相互脱节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影响师资力量建设和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4高校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4.1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中提到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目标,明确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到有系统、有结构、可执行,为艺术培养体系的构建指明方向。
过去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技能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将其纠正为培养艺术创新人才可以从一下两点入手:首先采用多途径多手段更正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及其他社会人士对艺术创新型人才的误解和偏见,强调素质本位观念;其次,政府主观上采取措施提高艺术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可以通过项目建设或是制度的修订等方式,借助传媒宣传创新的必要性。
4.2明确艺术类高校的角色
高校在教学内容、方法及目的上要求同存异,根据自身办学的资源确定自身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确培养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方向,突出专业化优势及特色,并能有效利用当地政府给予的帮助,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所展现出来的包容性,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学校在安排课程时要将两种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提供综合性高素质艺术创新型人才。
4.3加强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上述问题中提到的社会、艺术政治的缺失,如何改善这一点主要还是有赖于学校和政府的配合,一方面是学校扩展教学伦理思想课程,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相关伦理素质的机会和途径。针对高校自身问题,改良的方案还是从高校自身入手,在人才培养观念中不断突出个性化和全面化,在学生评价体系中不断展现综合化和公平化,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断实现互助化和共享化,在科研建设方面,不断实现多样和广阔化。通过高校与文化创意产业园联合发展,为高校改良自身问题提供外部帮助。
4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崛起,使得我国现有人才资源出现了不对应或是短缺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所提到了多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都是广泛存在的,而不是个别学校的特例,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策略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希望对国家艺术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