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术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范性,还要体现一定的教学灵活性,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教学评价与指导实施、组织管理落实、身体练习布置等方面的内容。文章从规范性与灵活性概念入手,探讨了运动技术教学规范性与教学灵活性的内容与要求、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规范性;灵活性;身体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25-04
  运动技术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课堂教学规则,即运动技术教学内容对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这不仅要体现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之中,而且具体实践过程也不能偏离教学规范性的轨道。但“教学”具有生成性特点,无论你的教学设计多么严密,实践过程总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我们在遵循教学规范性的同时,还要体现一定的教学灵活性,这样才能有更好地应变,使教学更符合实际,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运动技术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
  什么是规范?“规”是指尺规;“范”是指模具。这两者分别是对物、料的约束器具,合用为“规范”,因为无法精准定量而形成标准,所以被称为规范。从对物料的规范拓展到思维和行为的领域,就形成了一种约束力量。因此,“规范”主要是指按照既定标准与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规定的要求,如规范管理、规范操作。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规矩和标准,这就是规范性。
  教学规范性内容很多,如对教学计划的规范性、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体育教师行为的规范性、学生成绩评价的规范性、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规范性等,其中运动技术教学的规范性是体育课堂教学规范性的内容之一。
  什么是灵活?它是一个褒义词,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敏捷,不呆板;二是,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善于变通。在教学上体现一定的变通性就是教学灵活性。教学灵活性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灵活性等,其中运动技术教学灵活性是体育教学灵活性的一个重要内容。
  体育教学规范性与体育教学灵活性存在一定的辩证关系:首先,体育教学规范性是指教学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和基本规律,体育教学灵活性是指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的艺术性。两者看似矛盾,却能得到完美结合。其次,体育教学规范性是基础,体育教学灵活性是发展,教学规范性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灵活性体现了体育教学的艺术性。再次,教学大事讲规范,教学小事讲方法,只有把教学规范性与教学灵活性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更有利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二、运动技术教学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内容与要求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对体育教学各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些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比教案设计要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水平、学年、学期、单元,也包括教案的设计,体育课教案设计是一个最小的概念。撰写教案的格式各有不同,主要有表格式、陈述式、陈述与表格结合式三类,对于以上三种不同格式的选用,我们既要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规范性,即有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流程、运动负荷与密度预计、安全措施、场地器材要求等重要因素,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本省市、地区、学校的特点与要求,不可千篇一律,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如在公开课、观摩课上,应选择陈述与表格结合的形式撰写,尽量把课堂教学设计得详细些,而在平时上课过程中,则以简案为主,突出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因为体育教师平时所承受的工作量较大,要保证每一份教案设计的全面性与规范性是有较大难度的。
  (二)教学目标撰写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撰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四段式与三段式。在四段式中,主要的依据是体育课程标准目标: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在三段式中,主要的依据是布鲁姆的目标体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与技能目标。根据体育教学特殊性,我们建议以体育课程标准的四段式拓展为主,这就是教学目标设计的规范性;同时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如在设计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时,“目标”撰写的格式要基本符合四大目标的要求,这就是规范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千篇一律,每一份教案设计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其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学情特点、教学重难点等,有针对性地重点突出四大目标中的某些目标,简略表述其他目标,充分体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个性。如某课是个人短跑项目,那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略写有关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如某课的教学内容是篮球集体项目,而且侧重于合作教学形式,那么,需要重点突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如某课的教学内容是耐力性运动项目,那么应突出身体健康中的体能发展目标等。
  (三)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根据生理学原理,体育课对教学过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其中准备部分又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项性准备活动。虽然一些学者对传统“四段式”教学过程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诸如三段式、六段式、无段式等教学环节,但笔者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体育课堂教学从开始到正常运转再到结束,这是符合运动生理学基本要求的,这几个阶段也始终是体育课常规的教学流程,这就是教学过程的规范性要求。当然,我们在具体设计教学过程时,也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即根据教材性质、教学需要、学生特点等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过程,如某课的教材内容是学习广播体操,那么准备部分就没有必要单独列出;如某课的教材内容是学习田径跨栏跑技术,那么就应该突出课的准备部分,特别是专项性准备活动部分,并要表述得更为详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个运动项目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因此有必要突出“充分的准备活动”部分;如果某课的学习难度不大,开始部分与准备部分的时间可以缩短,这样就为之后的身体练习准备了更多的时间。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体育教学方法包含了传统的动作示范与讲解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直观教学法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规范与要求,如在动作示范法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注意示范的明确目的、标准示范、正确选择示范位置与方向、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等,这些要求都是体育教师们所熟知的,这也是教学方法的规范性要求。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不可循规蹈矩,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灵活变通,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就会陷入墨守成规的被动之中。如有一位年轻教师站在罚球线上演示“原地投篮”示范动作时,虽然其动作技术还是基本符合要求的,但是由于命中率很低(十投只有二中),导致了学生的疑惑不解,这样的命中率还有理由说让学生努力跟着学标准动作吗?根据教学规范性要求,我们在演示原地投篮动作时,理应站在罚球线上演示标准的动作,但是这位老师却过于墨守成规了,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宜的动作示范位置。明智的选择是:根据自身的水平与能力选择合适的投篮位置,如果能力不强、水平一般,那么可以选择离篮球框近一点的距离进行投篮示范,一来不会影响示范标准的动作,二来可以提高命中率(相对而言)。如此,体育教师既体现了示范动作的规范性,又不失示范位置选择的灵活性。当然,如果你的能力与水平超强,那么也可以选择三分线演示投篮技术,如果次次命中,那么学生就相信也愿意跟你学这种高超的技术。
  教学手段的使用也是如此。如体育教师在演示跳高示范动作过程中,选择横杆的高度就是一个较明显的例子:有的老师为了在学生中有一个很好的表现、建立威信与崇拜感,就选择了自己能够跳过的最高高度,但是连跳三次都以失败告终,这样的示范就是再标准,也是徒劳的,学生对此会有什么感想呢?
  (五)队伍调动与管理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口令与队伍调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特殊现象,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其中教师的口令具有很高的规范性要求,必须符合体育专业的特点,体现术语化、专业化,避免口语化、随意化现象。这就是“口令与队伍调动”的规范性。但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身体练习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而教师的口令与队伍调动可能会花费(或浪费)体育课较多的时间,因此,我们需要灵活地处理这个问题。首先,尽量消除教师的多余口令,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特别是常态课教学,调动学生队伍的方式可以简单些、实效些,不要按部就班地过多进行队伍调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其次,管理方式也应体现简约化,有的老师刚刚把学生分散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练习,只过了几分钟,又把学生集中起来,且废话连篇,之后又分开、又集中,可想而知,这种频繁的队伍分开与集中的形式是如此的费时。这里我们要提醒的是,学生在初步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错误动作都是正常的现象,不允许学生技术犯错是错误的观念。因此,在队伍分散开来让学生进行练习时,不要动不动就集中起来纠正错误、讲解原理、学生表演等,这样不仅会浪费很多宝贵的身体练习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运动体验。因此,我们在实施“口令与队伍调动”教学技能时,既要遵循“口令与队伍调动”基本的规范与要求,同时又要结合运动技术教学的特点,灵活对待与处理学生队伍的组织与管理。
  (六)教学评价与指导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运动技术学习与评价是学生体育课堂学习最重要的内容,由于班级学生众多,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对于这些运动表现立显的差异性,我们实施教学规范性的依据是学生的共性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同一层次的学生在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这时我们需要通过集中指导的方式进行运动技术方面的辅导、纠正。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的“关照”,并采用特殊的方法与手段指导,即对不同的学生问题进行差异性教学、分层次教学。这样我们才能以教学的规范性来确保大部分学生的共性利益,又能以教学的灵活性兼顾小部分学生对运动技术的诉求。因此,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与指导既包含了对全体学生的评价与指导,又体现了对部分学生、个别学生的评价与指导。其中对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评价与指导体现了教学规范性,而对小部分学生、个别学生的评价与指导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
  (七)学生身体练习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1.学生身体练习组织形式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由于学校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我们在常态课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身体练习的这样一种场景:学生排着长队,严格按次序进行练习,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大部分学生都处于等待状态。这种现象看似非常井然有序,但是,对于大部分处于等待练习的学生是一个煎熬,由于较长时间没有得到练习的机会,那些学生容易开小差,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更容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
  对于以上此类常见的现象,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合理性:学校没有更多的场地器材;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纪律很好,有利于管理;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范;等等。但是,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因此,需要广大的体育教师积极开动脑力,想方设法在学校场地器材有限的情况下,多动脑子,积极采用其他种类的身体练习组织形式,如“圆圈式”——一个学生进行练习,其他学生进行观察、提问、鼓励等,使得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组合式”——在合理分组的情况下,让某组学生完成一次身体练习之后,可以到另一组进行身体练习;“循环式”——安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并与正常的运动技术练习循环结合起来等。这些都是可想可为的教学策略。当然,在学校场地器材允许的条件下,更多的分组既能增加练习的次数与时间,还能让更多的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的身体练习。因此,我们在安排学生身体练习的组织形式时,既要遵循教学组织形式的规范性,按一定的次序与要求安排学生进行身体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身体练习的同等待遇;同时,切不可千篇一律,而是要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与需要,想方设法,灵活多变,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展学生身体活动的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提高学生身体练习的效果。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难度,清华附小校长与体育老师们破天荒地进行了尝试,其思考的理念是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学生不喜欢广播操这项活动的结论,而且由于不喜欢广播操,所以练习起来就没有动力,效果自然就差了。笔者认为,这个理由是十分充足的,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理念,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上,更要付诸于行动,这个大胆的举措是体现学校体育“灵活性”的一个很好例子,是一个真正为学生“需要”考虑的、值得称赞的事例。
  当然,任何事情皆不可盲目效仿,清华附小取消广播操是基于有更好的体育活动作为替代,并不是简单取消而已,因此,其他学校切不可千篇一律进行效仿,如果那些学校的学生广播操练习效果较好,那么,还是需要继续坚持的,毕竟广播操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活动。若广大的学生们在广播操练习中的确效果很差,而且没有乐趣,那就另当别论了。总之,对于一些规范性较强的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在确保全体学生需求的情况下,紧密联系实际,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二)运动技术教学手段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1.案例
  教学对象:水平2(三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前滚翻(第2次课,共4次课)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练习手段:(1)尝试性前滚翻;(2)不倒翁游戏练习;(3)从高到低的前滚翻练习;(4)前滚翻练习;(5)体会远撑前滚翻。
  2.分析
  从运动技术内容的教学规范性角度分析,该案例的教学手段与身体练习体现了较强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其中既有前滚翻的尝试性练习、辅助性的前滚翻练习、降低难度的常规状态下的前滚翻练习,又有挑战性的前滚翻练习,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但是,有没有必要把前滚翻的大部分练习都安排在一节课内,一节课能否解决前滚翻所有问题,一节课能否学会前滚翻技术动作等问题是这节课合理安排教学手段与身体练习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只是照抄了教科书上的一些教学手段与身体练习方法,从运动技术层面虽然体现了教学的规范性,但并没有结合学龄的特点、单元教学课次的特点、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缺乏一定的教学灵活性,这样的教学预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一节课中的教学手段与身体练习方法的安排并不是越多越好,它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并不在于表演。因此,我们既要从运动技术角度分析与探讨教学方法、手段、身体练习方式的规范性,同时必须兼顾学情,体现教学灵活性。教法与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广而在于深。另外 ,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反馈信息,灵活处理与调整运动技术教法与手段,以适应学生当下的体育学习需要。
其他文献
目的为提高凸轮的设计精度和缩短设计周期.方法在 AutoCAD 上以面向对象的 VBA 为开发工具开发凸轮的 CAD 软件.结果与结论软件运行速度快,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完成凸轮轮廓的设
目的综述了超微粉末的宏观性质、制备方法以及近年来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方法检索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结果分析论述了超微粉末的制备方法和它的应用前景.结论 超微粉末是二十一
摘 要:在体育课教学中,不少体育教师还在以下四个方面容易步入误区:传授知识和运动技能、运动技术的认识误区;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认识误区;兴趣与教学内容的认识误区;教和学的评价的认识误区。  关键词:体育课;学生;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2-0057-0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
一、强化学校体育“木桶”上最短的板:体育教师的质与量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课的强化、体育课外锻炼的活跃,这些工作哪个也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努力和工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足够数
摘 要:体育教研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了部分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发现许多学校体育教研工作计划与实施是两张皮,往往只见计划不见过程,教研成了一种摆式和形式。基于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分别从对体育教研的认识、教研的深度、教研的广度、教研的方向以及教研的主体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研活动;问
合理确定并解决教学重、难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发现,有不少教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有所偏差,设定存在一些误区:难点年年依旧,忽略学情分析;难点一成不变,断缺技能剖析;难点形同虚设,缺少教学跟进;难点面面俱到,缺失提炼精简;难点重点混淆,缺乏理性把握等。由此可见,对于体育教学中的教学重难点的设定与突破,有深化探讨的必要。  一、重难点年年依旧,忽略
摘 要:力量素质是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尤其发展最大力量不仅能够增强肌肉的质量和身体的硬度,还能提高心血管机能和血睾酮的分泌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最大力量练习可以提高肌肉和血管的弹性,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上肢推和拉、下肢推和拉的各种动作模式练习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发展最大力量。  关键词:动作模式;力量;推举;提拉;臀大肌;躯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跨栏跑;体能练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1-0061-04  一、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图示提示、教学示范、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掌握跨栏跑摆动腿攻栏技术,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
"校长杯"足球赛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校长杯"比赛可以激发学生足球兴趣,落实足球课程,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如能够拓宽思路,从实际出发,合理修改部分规程,将能最
作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实习基地,学校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新的实习教师,这些实习教师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很高的工作热情,但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朝向却有些迷茫,想把课上好,又对教材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