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几种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方法,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以启发。
  一、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
  整本书阅读有别于传统的单本书阅读,学生的阅读对象是整本书,耗费的时间比较长,是对其阅读能力和耐力的一个挑战。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科学的计划,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能力合理地挑选书籍,合理地分配课余时间,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让他们知道近期要读哪几本书,每本书需要读多长时间,每天读多少页……学生想要读懂一本书,就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知识积淀、生活阅历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挑选书籍,让他们先读懂基础读物,再阅读那些信息量大的读物,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让他们的能力逐步得到提升。比如,《蝇王》是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创作的长篇小说,共十二章。作者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人胜的故事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背后的象征意义,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在引导他们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第一周:阅读第一章“海螺之声”,记住本章的主要人物;
  第二周:阅读第二章“山上之火”,设计表格,记录你觉得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第三周:阅读第三章“海滩上的茅屋”,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学生按照阅读计划一步步地走进作品、理解作品,就能明白:作者耗费笔墨表现人性的恶,决不只是为了让人们看见人性的恶,他更希望人能直面人性中恶的一面,能够认识自身的不完美。《蝇王》的主题思想即在承认人性恶的同时,呼唤人性中善的回归。
  二、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科学地阅读读单篇的文章,学生更容易把握其中的凼容,在阅读时也不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而读整本书,学生往往需要从纷繁复杂的结构和内容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作品的脉络,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科学地阅读整本书,从中汲取营养。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蝇王》之前,我们可以给他们介绍几种有效的阅读方法。
  1.“提要勾弦”。宋代朱熹认为,熟读之后应该“继以精思,使其忘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意思是说我们在读书时必须反复思考,使书中的知识都成为自己的思想,这样就可以有所收获了。“提要勾弦”,即初读时把有感悟的地方先用红笔勾出来,再读时把新的有感悟的地方用黑笔勾出来,之后再用黄笔勾出……如此寻根究底,从全篇的内容到细枝末节的地方都细细看一遍,不轻易放过,直到“深思有得”。
  2.“一目十行”。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阅读,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略去一些段落不读,只浏览书中的目录,领略其大意,快速看完整本书,进而获得完整的印象。
  介绍了这两种方法,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用“一目十行”的方法阅读《蝇王》,让他们快速感知全书的内容,以对文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再引导他们使用“提要勾弦”的方法,精读作品。很多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往往喜欢用手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念,这样读书自然会很慢。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以词句为单位阅读的好习惯,学会合理扫视,纠正按“字”阅读、默读时动嘴等不良习惯,在提升阅读速度的同时,培养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积累知识的重要方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脚步,阅读一本书,对于学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事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制定合理的计划,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其他文献
我曾经观看过一档求职类的節目《非你莫属》,其中一期是某位女硕士生应聘培训师的职位。BOSS团让她对其中一位老板进行礼仪培训。这位女硕士把学校学到的那一套照搬到了舞台上,举手投足俨然是老师:“你看着我做啊,要面带微笑,半弯下身子,伸出右手……这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比较强。”但是老板并不满意,点评道:“这个‘培训’完全是学校式的比较呆板的教学,不能称之为‘培训’,因为其中缺少了学生体验的过程。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体机、展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技术手段逐渐被运用到了语文课堂上,为“一讲台,一黑板,一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时转变教学方式。  一、由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过去,由于传播信息的渠道比较少,学生接收知识和信息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因此,教
期刊
每年高考,部分考生会选择写记叙文,但由于选材陈旧、立意不新,往往分数较低。高中生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一般不会遇见惊天动地的大事。因此,写作文时多写普通寻常的小事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用旧瓶装新酒”,帮助他们解决记叙文的选材问题呢?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关注社会热点,“旧材新用”  中国已进入老年社会,时下,“尊老敬老”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期刊
鲁迅在《祝福》中刻画了很多人物形象,而“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对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呢?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引导他们深入文本,解读文本,找到问题的答案。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让“阅读”真正地发生,就应该让学生真正有阅读的需要。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针对“我”这
期刊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两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品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又搬到姥爷那里。  “啊哈,小鬼,怎么啦?让你姥姥去养着你吧!”  “我养就我
期刊
语文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功能。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努力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让他们时刻受到美的熏陶。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详细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抓住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感受字词的美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美丽的建筑,那么字词就是这座建筑的砖块。砖块虽不起眼,但却是构成美的因子。有些字词甚至在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在教学中
期刊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它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一般来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不会差。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就介绍两种有效的方法。  一、鼓励学生提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要知道,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耐心地帮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拓宽教学的空间,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作用下更好地走进文本,学习知识。那么,教师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古诗词教学呢?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李白的浪漫、苏轼的豪邁、柳永的深情……激发他们
期刊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数众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就单篇文章进行讲解,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系统地学习知识。对此,笔者建议广大语文教师适时开展单元教学,将同一单元的课文放在一起讲解。下面,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  一、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单元教学并不是将多篇文章随意地组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而是将同一单元的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创作手法等多个角度感受文章的异同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意识地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冷静思考,合理安排和利用各种资源,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谈具体的做法。  一、课前备课——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总是死抓教材和教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难免会出现内容过“全”的现象,仿佛给学生呈上了一桌“满汉全席”,无法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效率自然不高。对此,笔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