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先在深圳万科打拼、后去上海发展的劲松,因为公司业务需要,被调配到成都。刚到办公室的第一天,他拿着一份地图研究了一小时,然后借了辆自行车,两小时就把所有街道骑遍了——一环外就是郊区,人们只在一环内的内环活动。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大上海”,一天可以做三件事,而在“小成都”,一周能办成一件事就不错了。他向老板提出调离申请,因为“舞台太小了!”
但这个小舞台却使许多人无比迷恋,去而复返。一些食材,传递川菜的更多滋味把文翰食材猎人
甘肃人,曾居深圳五年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把文翰的淘宝店才结识他的,那个不过几十件商品的小小店铺却似乎藏着整个四川的风物:郫县的豆瓣酱、大竹的醪糟、威远的七星椒、通江的椴木银耳、开江的豆笋和豆筋、青川的短裙竹荪和椴木黑木耳……每一件都带着手艺的历史和匠人的温度。
此刻,他和我坐在太古里旁边的乐山小吃,一边吃着槲饼、酸辣粉和豆腐脑,一边讲起“回到”成都的故事:之所以以成都这个第二故乡作为落脚点,是因为四川盆地的大环境孕育了环绕一圈的物产和风光,以及美食:绵阳的米粉,泸州的豆花,宜宾的竹笋宴,简阳的羊肉汤,柳江的油酥锅盔,乐山的豆干、(柘+木)饼、跷脚牛肉……在这样一大片肥美且优美的乡村里寻访食材,是再惬意不过的事。
更何况,口腹之欲中还有生活哲学。在深圳,把文翰常吃快餐,一个人只点一个菜,而在成都,即便一个人,也要一肉一菜一汤,吃个面,也要一两鸡杂、一两牛肉、一两麻辣,面前摆三个小碗,慢悠悠地吃。于他而言,这是享受。
他的第一次“捕猎”之旅源自朋友的旅行经历:瓦屋山上,浓白的雾里,那些披着棕色蓑衣、在竹林里缓缓移动着的采笋人,远看就像棕熊一样。听过这描述,他就被吸引了,于是和当地人上山采了竹笋,买了一大堆不同类别的竹笋,还用登山包背了40斤笋干回来——三个月过去,一斤都没卖出去。他没想太多,又到雅安寻找历代都是贡品的花椒,当地的大爷大妈都是专家,告诉他不少诀窍。当时正好赶上收获季节,花椒找得很成功,又背了一书包回来——三个月后,他开始有了订单,半年后,有了自己的库房。
在每个人都是美食专家的成都,“线人”数不胜数,以美食为业的把文翰简直如鱼得水。他结识了众多美食“手艺人”:都江堰的文师傅,酥核桃的“看家活儿”是一绝,出品的玫瑰核桃糕酥松细腻;开江的朱师傅,从铁匠转行,烧炭熬浆做豆笋,虽只有30年,却远近闻名;通江的冉大爷,种银耳二十余年,屋后菜园搭有耳堂一间,每年收干耳十数斤,香气清甜……
这桩生意也让把文翰找到了川菜的更多内容:成菜之外,还有食材。如今正是丰收时节,他最近一直都在外面跑,而没有那么忙的时候,他会更多待在龙泉的家里,那里水果丰富,从春天开始,枇杷、桃子、梨子、葡萄渐次上市,让人饱足不已。他挑了一个离菜市场近的地方住,红河、洛带、十陵的菜市场都是他常去的,那些刚从地里摘得的菜带着泥土的味道,那是麻辣鲜香的川菜之外,成都的另—种滋味。
一幢川西民居,为一座城市找到回家路
王亥 画家、设计师
成都人,旅居香港二十余年
“我是地道的成都人,虽然多年前就去了香港,但一直说着四川普通话,在家里吃着地道的川菜。我最核心的朋友也在成都,不管缺席多久,朋友圈始终都在。”离开成都二十余年后,四川美术学院78级版画系毕业生王亥回到了故乡。
王亥在香港画了十年画,请他画肖像画的名流常常需要排队,他还和太太开了十几年餐厅,那家名为“大平伙”的私房菜馆也要提前几个月乃至一年预订。除此之外,他还做电台、电视台嘉宾。“成都很需要我这种具有双重城市经验的人来做一些事情。”
王亥回到的成都并不完全属于他,所幸熟悉的南门和西门——也就是今天的崇德里一带——还在,周围还都是很小、很老的店铺。这里与太古里、IFS(国际金融中心)仅一街之隔,尽管彼时那些地标还未建起,但因为有香港的生活经验,回到成都时,王亥已经能嗅到商业中心区的气息。他选择在这里开始他的“返乡事业”。
崇德里所在的小巷四五百米长,两旁全是低矮的房屋,稍不留心就会错过。更早之前,这些院落曾是四川著名作家李劫人创办的出版厂所在。当王亥回到成都时,这里只剩下三个小院落,他将原来川西民居的建筑形态保留下来,进行了功能性的转变:崇德里由谈茶(茶舍)、吃过(餐厅)、驻下(酒店)三个院落组成,“谈茶”只提供素茶、花茶、盖碗茶,简单纯粹,但你坐的椅子,你支着胳膊遥望窗外的桌子,可能来自五六个国家的设计师之手。“吃过”不点菜,没有餐单,主人提供什么就吃什么,但你会吃到最有风味的当地美食。而“驻下”几乎是所有到访成都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必住的酒店,隈研吾和原研哉都是客人。
他做了很多细心的设计,方便新旧两个世界彼此观望:“谈茶”的外墙上,有几扇窄长的横窗,喝着茶,一回头,看见窗外隔壁楼房里的人买菜回来了;“驻下”的大堂直接用以前的自行车棚改建而成,透明的玻璃屋顶上,是一栋“回”字形的旧民居,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将屋顶围合在内,大堂内还有摄影展,看着摄影展,一抬头,邻居家姑娘正在窗口晾衣服呢,衣服上抖落的水滴掉在玻璃屋顶上,而另一家的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准备午饭了,炝炒的辣椒味从六楼一路弥漫开来,如果走到露天顶楼去,他们还会和你搭讪:吃过了吗?这样的体验完全不像是在酒店,更像回到一个家。
一间独立书店,与整个世界连线
Rosa 独立书店创始人
成都人,留学英国五年
崇德里所在的镋钯街上,有王亥喜欢吃的小面馆,有老式的当铺、缝纫店、修鞋铺,也有很多创意小店,包括我心里位列成都第一的咖啡馆Let’s Grind。现在,这条街已是成都创意生活的名片。而与镋钯街成丁字路口相接的是青莲上街,路口是水果店、菜市场,再向前,一片浓荫蔽日的街心公园挡住去路,往里拐弯,是一小排和镋钯街一样的创意店铺,成都最著名的独立书店无早(Rosa Books)就在这里。
书店很小,但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很有名:国内喜欢阅读独立杂志的读者几乎都知道这里,甚至专程前来拜访、选购杂志;全球的独立杂志都会给他们写邮件,希望能在店里陈列、售卖。
书店内多是英文杂志,上百种,也有少数几种国内出版的独立刊物。其中正在展出和上海香蕉鱼书店合作的“豆本世界巡展”。豆本是一种小尺寸的超短篇手工书,一本一个主题,内容多取自大家生活中的随笔或是灵光一现。小小的书店里,展出了五六百本豆本。这样特别的展览,无早平均每两三个月就有一次。
书店老板、成都女孩Rosa知道无早只是服务于和她一样的少数群体的,所以最初为书店选址时,特意选了她所熟悉的成都,选了这处不在街面上的安静位置。成都这些年变化很大,但她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也许大家消费力很强,不过关于为什么要消费,想得还是很少。”她希望无早可以带来不—样的东西,影响到一些年轻人。现在常有人因为这家书店来到成都,“也算是我们为这个城市带来的新内容”。
书店附设了一家“无早小食”,是Rosa和与她同在英国念书的成都好朋友Sharon一起开的。因为她们早上都在睡觉和发呆,于是将书店和咖啡馆取名“无早”,为那些和她们一样没有早上的人服务——在成都,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每天午后,Rosa从家里散步到店里,拉开窗帘,放上音乐,开始迎接新的一天——与整个世界连线。
一间买手店,给成都更多选择
Jony&Vicky 买手店Hug创始人
四川攀枝花人,留学澳洲四年
只在“无早”周围一带活动的Rosa,最近常去的地方是与书店隔着一条府河的买手店HUg。这间栖身于办公楼中的店铺与崇德里一样,毗邻太古里商圈,却远离了嘈杂与喧嚣。当然,这是不得已的选择。“近几年,随着资本不断进入成都,店铺的租金被不断炒高,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其实非常困难。”Hug的创始人Jony告诉我。
与Rosa一样,Jony与太太Vicky也是留学海外,后来回成都发展的。但二人最初选择的落脚地其实是上海,那时是2009年,考察一番后,他们觉得整个市场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决定先回到更为熟悉的成都。
调研过后,两人瞄准了“美”的市场,开出了集美甲、美妆、美容于一身的概念店Merci Beauty,大获成功。这次试水让Jony和Vicky意识到了成都的潜力,在此期间,他们与买手店“栋梁”的团队慢慢熟识起来。彼时,栋梁正对成都兴趣盎然,希望测试一下这座城市的消费市场,二者一拍即合,以“快闪店”(Pop-up Store)的形式开始合作。
聚拢了重庆、昆明、贵阳等西南各大城市消费人群的成都再次给了他们惊喜。快闪店的筹备时间很短,但活动期间每天的销售额都与北京、上海不相上下,此后,他们开始与栋梁共同筹备买手店的建设。
这座不赶时间的城市让他们有时间精雕细琢,2016年5月,Hug开幕。店铺不大,原本只有一层,却设计出了一个两层的迂回格局,有廊道,有停驻点,随时可以席地而坐,二十几位世界各地设计师的作品就以不经意的方式陈列在周围。
Jony和Vicky有意识地将Hug打造成了一个空间。Jony和我勾勒未来的蓝图:这里是咖啡区,那里是阅读区,空中还会有一些展览……“可以把这里当成一个文化空间,哪怕店里正在经营,也不会有销售一直跟着,你能以最舒服的状态随便逛逛。”
不久前的开业展览是一次尝试。Jony和Vicky由此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年轻人,他们与北上广的年轻人不太一样,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这些年轻人让他们很兴奋,也有点儿豁然开朗,并愈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与曾经的梦想之地上海相比,“这里的机会更好”。
“返乡”之旅
1994年申请调离后的劲松,去了北京的大舞台发展,但不到半年,他向老板重新提出申请,要回成都。二十多年过去,其他城市的朋友都称赞他有眼光,能预料到成都有今日的发展——既在经济文化和生活品质上不输一线城市,又在节奏上接近小城市。
但当时决定重回成都,劲松只有一个理由:成都是北京之外的第二“文艺之都”。更何况,北京的艺术是名利场,而成都的艺术是生活场,他被生活招引,所以选择回来。
如果你去成都市博物馆细看此地的文艺史,会知道成都历来文化兴盛,远的自不必说,即使是在被视为二线城市三线地区的时间里,它也仍在文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显然得益于它长期的稳定和富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成都几乎在绝大多数朝代都是一线城市,并且经常紧随首都之后——首都一旦动乱,就会逃到成都。
诚然,在工业时代,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西南富庶之地曾经沦为“偏远山区”,但在经过了对工业、对过度信息化和人口流动频繁化的反思后,成都这样一个既可以与世界连接,又可以自给自足的地方,自然成为兼顾生活和工作的首选:北上广是因为足够完善而吸引人,成都却是因为不够完善才吸引人。你可以因为已经很完善的部分而享受生活,也可以因为还不够完善的部分创造事业。
过去三千年来,成都一直以各个层面的魅力吸引一代代人迁来、回来,这座城市就像一棵茁壮的、不停生长的千年大树,每年都冒出新芽,供不同的鸟儿栖息,这些迁来的、回来的鸟儿,渐渐变成了大树的一部分。
但这个小舞台却使许多人无比迷恋,去而复返。一些食材,传递川菜的更多滋味把文翰食材猎人
甘肃人,曾居深圳五年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把文翰的淘宝店才结识他的,那个不过几十件商品的小小店铺却似乎藏着整个四川的风物:郫县的豆瓣酱、大竹的醪糟、威远的七星椒、通江的椴木银耳、开江的豆笋和豆筋、青川的短裙竹荪和椴木黑木耳……每一件都带着手艺的历史和匠人的温度。
此刻,他和我坐在太古里旁边的乐山小吃,一边吃着槲饼、酸辣粉和豆腐脑,一边讲起“回到”成都的故事:之所以以成都这个第二故乡作为落脚点,是因为四川盆地的大环境孕育了环绕一圈的物产和风光,以及美食:绵阳的米粉,泸州的豆花,宜宾的竹笋宴,简阳的羊肉汤,柳江的油酥锅盔,乐山的豆干、(柘+木)饼、跷脚牛肉……在这样一大片肥美且优美的乡村里寻访食材,是再惬意不过的事。
更何况,口腹之欲中还有生活哲学。在深圳,把文翰常吃快餐,一个人只点一个菜,而在成都,即便一个人,也要一肉一菜一汤,吃个面,也要一两鸡杂、一两牛肉、一两麻辣,面前摆三个小碗,慢悠悠地吃。于他而言,这是享受。
他的第一次“捕猎”之旅源自朋友的旅行经历:瓦屋山上,浓白的雾里,那些披着棕色蓑衣、在竹林里缓缓移动着的采笋人,远看就像棕熊一样。听过这描述,他就被吸引了,于是和当地人上山采了竹笋,买了一大堆不同类别的竹笋,还用登山包背了40斤笋干回来——三个月过去,一斤都没卖出去。他没想太多,又到雅安寻找历代都是贡品的花椒,当地的大爷大妈都是专家,告诉他不少诀窍。当时正好赶上收获季节,花椒找得很成功,又背了一书包回来——三个月后,他开始有了订单,半年后,有了自己的库房。
在每个人都是美食专家的成都,“线人”数不胜数,以美食为业的把文翰简直如鱼得水。他结识了众多美食“手艺人”:都江堰的文师傅,酥核桃的“看家活儿”是一绝,出品的玫瑰核桃糕酥松细腻;开江的朱师傅,从铁匠转行,烧炭熬浆做豆笋,虽只有30年,却远近闻名;通江的冉大爷,种银耳二十余年,屋后菜园搭有耳堂一间,每年收干耳十数斤,香气清甜……
这桩生意也让把文翰找到了川菜的更多内容:成菜之外,还有食材。如今正是丰收时节,他最近一直都在外面跑,而没有那么忙的时候,他会更多待在龙泉的家里,那里水果丰富,从春天开始,枇杷、桃子、梨子、葡萄渐次上市,让人饱足不已。他挑了一个离菜市场近的地方住,红河、洛带、十陵的菜市场都是他常去的,那些刚从地里摘得的菜带着泥土的味道,那是麻辣鲜香的川菜之外,成都的另—种滋味。
一幢川西民居,为一座城市找到回家路
王亥 画家、设计师
成都人,旅居香港二十余年
“我是地道的成都人,虽然多年前就去了香港,但一直说着四川普通话,在家里吃着地道的川菜。我最核心的朋友也在成都,不管缺席多久,朋友圈始终都在。”离开成都二十余年后,四川美术学院78级版画系毕业生王亥回到了故乡。
王亥在香港画了十年画,请他画肖像画的名流常常需要排队,他还和太太开了十几年餐厅,那家名为“大平伙”的私房菜馆也要提前几个月乃至一年预订。除此之外,他还做电台、电视台嘉宾。“成都很需要我这种具有双重城市经验的人来做一些事情。”
王亥回到的成都并不完全属于他,所幸熟悉的南门和西门——也就是今天的崇德里一带——还在,周围还都是很小、很老的店铺。这里与太古里、IFS(国际金融中心)仅一街之隔,尽管彼时那些地标还未建起,但因为有香港的生活经验,回到成都时,王亥已经能嗅到商业中心区的气息。他选择在这里开始他的“返乡事业”。
崇德里所在的小巷四五百米长,两旁全是低矮的房屋,稍不留心就会错过。更早之前,这些院落曾是四川著名作家李劫人创办的出版厂所在。当王亥回到成都时,这里只剩下三个小院落,他将原来川西民居的建筑形态保留下来,进行了功能性的转变:崇德里由谈茶(茶舍)、吃过(餐厅)、驻下(酒店)三个院落组成,“谈茶”只提供素茶、花茶、盖碗茶,简单纯粹,但你坐的椅子,你支着胳膊遥望窗外的桌子,可能来自五六个国家的设计师之手。“吃过”不点菜,没有餐单,主人提供什么就吃什么,但你会吃到最有风味的当地美食。而“驻下”几乎是所有到访成都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必住的酒店,隈研吾和原研哉都是客人。
他做了很多细心的设计,方便新旧两个世界彼此观望:“谈茶”的外墙上,有几扇窄长的横窗,喝着茶,一回头,看见窗外隔壁楼房里的人买菜回来了;“驻下”的大堂直接用以前的自行车棚改建而成,透明的玻璃屋顶上,是一栋“回”字形的旧民居,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将屋顶围合在内,大堂内还有摄影展,看着摄影展,一抬头,邻居家姑娘正在窗口晾衣服呢,衣服上抖落的水滴掉在玻璃屋顶上,而另一家的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准备午饭了,炝炒的辣椒味从六楼一路弥漫开来,如果走到露天顶楼去,他们还会和你搭讪:吃过了吗?这样的体验完全不像是在酒店,更像回到一个家。
一间独立书店,与整个世界连线
Rosa 独立书店创始人
成都人,留学英国五年
崇德里所在的镋钯街上,有王亥喜欢吃的小面馆,有老式的当铺、缝纫店、修鞋铺,也有很多创意小店,包括我心里位列成都第一的咖啡馆Let’s Grind。现在,这条街已是成都创意生活的名片。而与镋钯街成丁字路口相接的是青莲上街,路口是水果店、菜市场,再向前,一片浓荫蔽日的街心公园挡住去路,往里拐弯,是一小排和镋钯街一样的创意店铺,成都最著名的独立书店无早(Rosa Books)就在这里。
书店很小,但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很有名:国内喜欢阅读独立杂志的读者几乎都知道这里,甚至专程前来拜访、选购杂志;全球的独立杂志都会给他们写邮件,希望能在店里陈列、售卖。
书店内多是英文杂志,上百种,也有少数几种国内出版的独立刊物。其中正在展出和上海香蕉鱼书店合作的“豆本世界巡展”。豆本是一种小尺寸的超短篇手工书,一本一个主题,内容多取自大家生活中的随笔或是灵光一现。小小的书店里,展出了五六百本豆本。这样特别的展览,无早平均每两三个月就有一次。
书店老板、成都女孩Rosa知道无早只是服务于和她一样的少数群体的,所以最初为书店选址时,特意选了她所熟悉的成都,选了这处不在街面上的安静位置。成都这些年变化很大,但她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也许大家消费力很强,不过关于为什么要消费,想得还是很少。”她希望无早可以带来不—样的东西,影响到一些年轻人。现在常有人因为这家书店来到成都,“也算是我们为这个城市带来的新内容”。
书店附设了一家“无早小食”,是Rosa和与她同在英国念书的成都好朋友Sharon一起开的。因为她们早上都在睡觉和发呆,于是将书店和咖啡馆取名“无早”,为那些和她们一样没有早上的人服务——在成都,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每天午后,Rosa从家里散步到店里,拉开窗帘,放上音乐,开始迎接新的一天——与整个世界连线。
一间买手店,给成都更多选择
Jony&Vicky 买手店Hug创始人
四川攀枝花人,留学澳洲四年
只在“无早”周围一带活动的Rosa,最近常去的地方是与书店隔着一条府河的买手店HUg。这间栖身于办公楼中的店铺与崇德里一样,毗邻太古里商圈,却远离了嘈杂与喧嚣。当然,这是不得已的选择。“近几年,随着资本不断进入成都,店铺的租金被不断炒高,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其实非常困难。”Hug的创始人Jony告诉我。
与Rosa一样,Jony与太太Vicky也是留学海外,后来回成都发展的。但二人最初选择的落脚地其实是上海,那时是2009年,考察一番后,他们觉得整个市场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决定先回到更为熟悉的成都。
调研过后,两人瞄准了“美”的市场,开出了集美甲、美妆、美容于一身的概念店Merci Beauty,大获成功。这次试水让Jony和Vicky意识到了成都的潜力,在此期间,他们与买手店“栋梁”的团队慢慢熟识起来。彼时,栋梁正对成都兴趣盎然,希望测试一下这座城市的消费市场,二者一拍即合,以“快闪店”(Pop-up Store)的形式开始合作。
聚拢了重庆、昆明、贵阳等西南各大城市消费人群的成都再次给了他们惊喜。快闪店的筹备时间很短,但活动期间每天的销售额都与北京、上海不相上下,此后,他们开始与栋梁共同筹备买手店的建设。
这座不赶时间的城市让他们有时间精雕细琢,2016年5月,Hug开幕。店铺不大,原本只有一层,却设计出了一个两层的迂回格局,有廊道,有停驻点,随时可以席地而坐,二十几位世界各地设计师的作品就以不经意的方式陈列在周围。
Jony和Vicky有意识地将Hug打造成了一个空间。Jony和我勾勒未来的蓝图:这里是咖啡区,那里是阅读区,空中还会有一些展览……“可以把这里当成一个文化空间,哪怕店里正在经营,也不会有销售一直跟着,你能以最舒服的状态随便逛逛。”
不久前的开业展览是一次尝试。Jony和Vicky由此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年轻人,他们与北上广的年轻人不太一样,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这些年轻人让他们很兴奋,也有点儿豁然开朗,并愈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与曾经的梦想之地上海相比,“这里的机会更好”。
“返乡”之旅
1994年申请调离后的劲松,去了北京的大舞台发展,但不到半年,他向老板重新提出申请,要回成都。二十多年过去,其他城市的朋友都称赞他有眼光,能预料到成都有今日的发展——既在经济文化和生活品质上不输一线城市,又在节奏上接近小城市。
但当时决定重回成都,劲松只有一个理由:成都是北京之外的第二“文艺之都”。更何况,北京的艺术是名利场,而成都的艺术是生活场,他被生活招引,所以选择回来。
如果你去成都市博物馆细看此地的文艺史,会知道成都历来文化兴盛,远的自不必说,即使是在被视为二线城市三线地区的时间里,它也仍在文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显然得益于它长期的稳定和富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成都几乎在绝大多数朝代都是一线城市,并且经常紧随首都之后——首都一旦动乱,就会逃到成都。
诚然,在工业时代,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西南富庶之地曾经沦为“偏远山区”,但在经过了对工业、对过度信息化和人口流动频繁化的反思后,成都这样一个既可以与世界连接,又可以自给自足的地方,自然成为兼顾生活和工作的首选:北上广是因为足够完善而吸引人,成都却是因为不够完善才吸引人。你可以因为已经很完善的部分而享受生活,也可以因为还不够完善的部分创造事业。
过去三千年来,成都一直以各个层面的魅力吸引一代代人迁来、回来,这座城市就像一棵茁壮的、不停生长的千年大树,每年都冒出新芽,供不同的鸟儿栖息,这些迁来的、回来的鸟儿,渐渐变成了大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