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扫、处理垃圾是学生在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处处是教育”,围绕“垃圾”也可以挖掘诸多的教育功能,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受益颇多。
扫垃圾:示范与标准同行
每新接手一个班级,我都会让劳动委员给我安排一项值日工作,这样既可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又可以增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说起中学生,其实只不过是些十几岁的孩子,做值日风风火火是他们的天性,靠几次说教难以有效改变。身教胜于言教,我对自己的值日要求十分严格,扫地、拖地、擦拭窗台都做到干净彻底、一丝不苟。实践表明,我的实际行为在无形之中感染了班级里的大多数学生。一个月下来,学生认真、负责的劳动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示范的目的达到后我就“功成身退”,毕竟我不能始终做个扫“垃圾”的班主任。
虽然我“退居二线”了,但是每天的例行检查还是必需的。学生们在清扫垃圾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疏漏,教育他们如何对待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无论是学校组织的卫生检查,还是班主任老师的检查,都是依照已有的规定来衡量并予以评价的。家庭卫生没有人检查评比,可是为什么还要将它打扫干净呢?这是出于家庭生活的需要。
对于学校卫生而言,外在的标准是必需的,但如能将它与学生的内心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则可使班主任工作大为减轻。当学生拿起扫帚、抹布时,他们想到的不是什么标准,而是为自己创造舒适洁净的环境,那么你还会为他劳动不达标而烦心吗?
倒垃圾:观念与素质并进
吃过午饭后,我来到教室,看见一群学生正在开“新闻发布会”,话题是这几天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岩松看日本》里的垃圾回收问题。“日本的很多超市里都放有回收废品的垃圾筒,是专门供物品使用后分类回收的。”“消费者每年都会收到一张特殊的年历,上面用不同的颜色来标注日期,表示哪一天可以扔哪一种垃圾。”“据说他们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这样做了。观念可真是超前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很是热闹。“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问。“因为这样做便于将一部分垃圾回收再利用,同时对有害垃圾做无害处理,还可以大大节省垃圾处理的成本。”到底是生活委员,对这类事情反应比较快。“其实我们班也可以这样做,就是怕同学们嫌麻烦。再说学校里的垃圾也没有分类,单单我们一个班这样做,无济于事。”
生活委员的“创意”正合我心,针对他的顾虑,班委会展开行动:一是在班级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学生更新观念;二是由班委会起草一份“垃圾分类回收”的倡议书,投递到“校长信箱”中。没想到第三天校长就作出回应,予以积极支持,并在全校推广。学校领导的支持使学生受到鼓舞,行动立即展开。首先对教室里的三个垃圾筐进行标注:绿色为可回收垃圾,蓝色为不可回收垃圾,黄色为有害垃圾。
几天之后,有家长打电话给我,说孩子要他们多买几个垃圾筐,让家里的垃圾实行分类倒放,弄得他们“不知所措”。我高兴地告诉他们,这是孩子观念进步的表现,应该积极支持。谁说“好事不出门”?我们的好事就走出了校门。
虽然我们所做的垃圾分类工作还不够完善,我们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它至少可以改变我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并提升我们的行为素质。坚持做下去,相信星星之火总可以燎原。
扔垃圾:教育与宽容相应
午休的时候,劳动委员突然慌慌张张跑进了我的办公室:“苏老师,今天卫生被扣分了,因为包干区有碎纸。”我一听,一股火气直冲头顶,可转念一想:“不可能啊!今天是张明朝同学值日,他可是很认真的,再说我也检查过了。难道是风吹的——可是外面没有刮风啊。”
肯定是有人搞恶作剧!
我来到教室时,学生已经是“群情激愤”了。于是我先稳定学生的情绪:“今天出现扣分的事情,责任主要在我,是我在检查的时候没有发现。”教室霎时安静下来,他们大概惊讶我会为张明朝开脱。此时坐在前排的王青却低下了头,不知所措地摆弄着手指头。顿时我的心中有了底,继续说:“张明朝刚才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就这一点,我看大家可以原谅他了,大家应该知道: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要诚实、敢于承认。”
整个下午,我都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当整个校园几乎没有人的时候,王青终于悄悄走了进来。我拍了拍他的肩:“我真为你的到来感到高兴,坐下来慢慢说吧。”王青是一个贫困生,连上体育课穿的运动鞋都是表哥穿过之后给他的,已经很破旧了,前面还有两个窟窿,张明朝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破鞋”。这让王青感觉十分恼火,于是就发生了今天的事情。
说到这里,张明朝在门口出现了,原来他也是感到心中有愧,一直没有走。“老师,我——我也错了。”张明朝低着头走进来,声音很轻。我把两个学生的手紧紧地合在一起,“你们都能承认错误,说明你们都是老师的好学生,同时我也希望你们能成为好朋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只有十几岁的中学生。如同教室里一定会有垃圾而需要有人打扫一样,学生一定会或多或少犯一些错误,需要教师为他们清扫、荡涤。
当垃圾是一片被扔到地面上的碎纸时,我们弯腰就可以将它拾起来,而不需花费多少力气;可当垃圾是洒在地面上的一滩墨水时,我们就必须用力擦拭。同样,学生的错误有大有小,教育会有难有易,但无论难易,教师都应该保持应有的耐心、宽容和爱心,而不能以损伤学生的身心为代价。试想:为了清除地砖上的垃圾而将整块砖挖走,值得吗?
垃圾被扔到地上,拾起来后地面依然干净整洁;学生犯了错误,教育改正后,还是一个好学生。
何谓垃圾:意识与角色互换
科技周来临之际,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次科技小制作活动。
学生们的热情比较高,三天之后,他们就将作品陆续送交。我一看还真不错,外观、造型的设计都比较新颖,有些作品的科技含量还比较高,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王晓春的小制作“沙漏”。
班会课上,我将这个“沙漏”展示给学生:“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比较欣赏这一件作品吗?”“因为它的图案特别漂亮”,“因为这个制作很接近我们的学习内容”……一时间五花八门的答案都蹦了出来。我摇了摇头,望着王晓春,示意他来回答。“我做的这个沙漏的材料都来自班级的垃圾筐。”“啊?”大家不能相信。“大家看,”王晓春指着沙漏解释说:“盛装沙子用的是可乐瓶,做支撑固定用的是方便筷子,彩条、图案用的是做学习园地时剩下的余料……”
“垃圾作品”沙漏以其独特创意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并使大家认识到:垃圾并不一定就是坏东西,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变废为宝,为我所用。这个“沙漏”作品也使我感悟很多。垃圾,这个熟悉的词语,天天在我们身边,但若想解释它却似乎无从着手。一碗饭,吃到肚子里的是食物、营养,而剩下的呢?倒掉它就会成为垃圾。倘若喂给狗吃,那它不再是垃圾,因为它对狗来说同样是食物,是营养。看来,所谓的“垃圾”,通过某种契机的转换,很有可能成为一种资源,甚至财富,只不过需要我们转变视角。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天生就以垃圾的形式存在,同样,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没有任何学生生来就是不可救药的“垃圾”。我们会有“垃圾”的意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现他的才能,或是没有提供给他展示才能的机会。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或自身条件分类实施不同的教育。如此则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地破除“唯分数”观,避免人才的埋没浪费。
扫垃圾:示范与标准同行
每新接手一个班级,我都会让劳动委员给我安排一项值日工作,这样既可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又可以增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说起中学生,其实只不过是些十几岁的孩子,做值日风风火火是他们的天性,靠几次说教难以有效改变。身教胜于言教,我对自己的值日要求十分严格,扫地、拖地、擦拭窗台都做到干净彻底、一丝不苟。实践表明,我的实际行为在无形之中感染了班级里的大多数学生。一个月下来,学生认真、负责的劳动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示范的目的达到后我就“功成身退”,毕竟我不能始终做个扫“垃圾”的班主任。
虽然我“退居二线”了,但是每天的例行检查还是必需的。学生们在清扫垃圾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疏漏,教育他们如何对待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无论是学校组织的卫生检查,还是班主任老师的检查,都是依照已有的规定来衡量并予以评价的。家庭卫生没有人检查评比,可是为什么还要将它打扫干净呢?这是出于家庭生活的需要。
对于学校卫生而言,外在的标准是必需的,但如能将它与学生的内心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则可使班主任工作大为减轻。当学生拿起扫帚、抹布时,他们想到的不是什么标准,而是为自己创造舒适洁净的环境,那么你还会为他劳动不达标而烦心吗?
倒垃圾:观念与素质并进
吃过午饭后,我来到教室,看见一群学生正在开“新闻发布会”,话题是这几天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岩松看日本》里的垃圾回收问题。“日本的很多超市里都放有回收废品的垃圾筒,是专门供物品使用后分类回收的。”“消费者每年都会收到一张特殊的年历,上面用不同的颜色来标注日期,表示哪一天可以扔哪一种垃圾。”“据说他们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这样做了。观念可真是超前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很是热闹。“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问。“因为这样做便于将一部分垃圾回收再利用,同时对有害垃圾做无害处理,还可以大大节省垃圾处理的成本。”到底是生活委员,对这类事情反应比较快。“其实我们班也可以这样做,就是怕同学们嫌麻烦。再说学校里的垃圾也没有分类,单单我们一个班这样做,无济于事。”
生活委员的“创意”正合我心,针对他的顾虑,班委会展开行动:一是在班级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学生更新观念;二是由班委会起草一份“垃圾分类回收”的倡议书,投递到“校长信箱”中。没想到第三天校长就作出回应,予以积极支持,并在全校推广。学校领导的支持使学生受到鼓舞,行动立即展开。首先对教室里的三个垃圾筐进行标注:绿色为可回收垃圾,蓝色为不可回收垃圾,黄色为有害垃圾。
几天之后,有家长打电话给我,说孩子要他们多买几个垃圾筐,让家里的垃圾实行分类倒放,弄得他们“不知所措”。我高兴地告诉他们,这是孩子观念进步的表现,应该积极支持。谁说“好事不出门”?我们的好事就走出了校门。
虽然我们所做的垃圾分类工作还不够完善,我们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它至少可以改变我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并提升我们的行为素质。坚持做下去,相信星星之火总可以燎原。
扔垃圾:教育与宽容相应
午休的时候,劳动委员突然慌慌张张跑进了我的办公室:“苏老师,今天卫生被扣分了,因为包干区有碎纸。”我一听,一股火气直冲头顶,可转念一想:“不可能啊!今天是张明朝同学值日,他可是很认真的,再说我也检查过了。难道是风吹的——可是外面没有刮风啊。”
肯定是有人搞恶作剧!
我来到教室时,学生已经是“群情激愤”了。于是我先稳定学生的情绪:“今天出现扣分的事情,责任主要在我,是我在检查的时候没有发现。”教室霎时安静下来,他们大概惊讶我会为张明朝开脱。此时坐在前排的王青却低下了头,不知所措地摆弄着手指头。顿时我的心中有了底,继续说:“张明朝刚才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就这一点,我看大家可以原谅他了,大家应该知道: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要诚实、敢于承认。”
整个下午,我都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当整个校园几乎没有人的时候,王青终于悄悄走了进来。我拍了拍他的肩:“我真为你的到来感到高兴,坐下来慢慢说吧。”王青是一个贫困生,连上体育课穿的运动鞋都是表哥穿过之后给他的,已经很破旧了,前面还有两个窟窿,张明朝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破鞋”。这让王青感觉十分恼火,于是就发生了今天的事情。
说到这里,张明朝在门口出现了,原来他也是感到心中有愧,一直没有走。“老师,我——我也错了。”张明朝低着头走进来,声音很轻。我把两个学生的手紧紧地合在一起,“你们都能承认错误,说明你们都是老师的好学生,同时我也希望你们能成为好朋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只有十几岁的中学生。如同教室里一定会有垃圾而需要有人打扫一样,学生一定会或多或少犯一些错误,需要教师为他们清扫、荡涤。
当垃圾是一片被扔到地面上的碎纸时,我们弯腰就可以将它拾起来,而不需花费多少力气;可当垃圾是洒在地面上的一滩墨水时,我们就必须用力擦拭。同样,学生的错误有大有小,教育会有难有易,但无论难易,教师都应该保持应有的耐心、宽容和爱心,而不能以损伤学生的身心为代价。试想:为了清除地砖上的垃圾而将整块砖挖走,值得吗?
垃圾被扔到地上,拾起来后地面依然干净整洁;学生犯了错误,教育改正后,还是一个好学生。
何谓垃圾:意识与角色互换
科技周来临之际,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次科技小制作活动。
学生们的热情比较高,三天之后,他们就将作品陆续送交。我一看还真不错,外观、造型的设计都比较新颖,有些作品的科技含量还比较高,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王晓春的小制作“沙漏”。
班会课上,我将这个“沙漏”展示给学生:“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比较欣赏这一件作品吗?”“因为它的图案特别漂亮”,“因为这个制作很接近我们的学习内容”……一时间五花八门的答案都蹦了出来。我摇了摇头,望着王晓春,示意他来回答。“我做的这个沙漏的材料都来自班级的垃圾筐。”“啊?”大家不能相信。“大家看,”王晓春指着沙漏解释说:“盛装沙子用的是可乐瓶,做支撑固定用的是方便筷子,彩条、图案用的是做学习园地时剩下的余料……”
“垃圾作品”沙漏以其独特创意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并使大家认识到:垃圾并不一定就是坏东西,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变废为宝,为我所用。这个“沙漏”作品也使我感悟很多。垃圾,这个熟悉的词语,天天在我们身边,但若想解释它却似乎无从着手。一碗饭,吃到肚子里的是食物、营养,而剩下的呢?倒掉它就会成为垃圾。倘若喂给狗吃,那它不再是垃圾,因为它对狗来说同样是食物,是营养。看来,所谓的“垃圾”,通过某种契机的转换,很有可能成为一种资源,甚至财富,只不过需要我们转变视角。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天生就以垃圾的形式存在,同样,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没有任何学生生来就是不可救药的“垃圾”。我们会有“垃圾”的意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现他的才能,或是没有提供给他展示才能的机会。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或自身条件分类实施不同的教育。如此则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地破除“唯分数”观,避免人才的埋没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