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教学中出现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良好局面。但由于受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加上教师对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在悄悄蔓延、滋长。如何将音乐贯穿于心育艺术之中,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如何运用心育艺术,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呢?……笔者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就以上问题从“用幽默牵线,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用‘爱’做路基,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用真诚搭桥,关心学生的智能发展”“用兴趣做饵,促进学生的个性生成”四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心育;心理成长;智能发展;个性生成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心平德和”的乐教思想。“心平德和”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述的是晏婴与齐景公的谈话,其中心思想为:通过音乐改变人心,教育人心。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具有一定艺术规范形式,使人由内心的平和达到道德行为的和顺,从而实现“成其政”的治国目的。这与现代音乐教育中提出的音乐心育艺术宗旨不谋而合。音乐心育,即音乐心理教育,它的任务就是要充分挖掘孩子们的爱乐天性和习乐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们的音乐兴趣与音乐爱好,并使其逐渐提升为一种稳定、持久的心理品质,成为一种生活的内容和有机组合部分。一个是以治国为论点,另一个则从教育讲起,却都从不同的角度畅述了“用音乐塑造人的良好心理品性”的观点。
目前,据相关资料统测、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各种负面原因的影响下,正日趋严重;而“许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问题也急需解决。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的音乐教师,我们教学中音乐心育的渗透实施已迫在眉睫。如何将心育艺术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呢?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反思失误,循序渐进……下面就谈谈我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的探索。
一、用幽默牵线,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幽默是课堂的调味瓶,它可以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要帮助学生,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你,喜欢你,愿意与你交朋友。这方面,用幽默的教学情境牵线,慢慢走近学生心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一堂课是建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的关键。因此,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我们不妨学学包老师:当自我介绍时,她就微笑着指指挎包的地方说:“女同志出门都爱背个什么呀?”或说,“我是历史上最黑的人的后代。”与学生初步认识后,当学生因拘谨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敢做答时,就可爱地说,“大概,今天小朋友的手都没有来,躲在家里睡懒觉呢!”而当学生有所表现时,又不失时机地说,“有些小朋友的小手呀已经在门外了,我看到了。快请进吧!”等到学生真的勇敢地举起手来时,她立即翘起大拇指,大声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今天包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你是最棒的!”接着,她又让其他的学生分别荣幸地当上了她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磨刀不负砍柴工”,包老师用她的亲切、幽默,拉近了与孩子间的距离,并成功地煽动起了孩子们对她所教学科的学习热情。
一次公开课,课题是《桑塔-露琪亚》,当课堂进行到自由演唱歌曲的时候,一个同学竟然把“桑塔-露琪亚”唱成了“桑塔纳-露琪亚”,如果在平时,课堂上准保笑成一片,但那天40多位教师在后面听课,所以同学们一个个紧绷着脸,都不敢笑,这反而使场面更尴尬了,那个唱错的同学更是不知所措地看着我,窘迫极了,听课的老师也都把目光投向了我,等待看我如何处理。我没有多想立即应变道:“这位同学的发散思维很强,并且对国产轿车也很熟悉,不过现在我们是在上音乐课,还是请你坐上‘桑塔纳’到‘露琪亚’那儿去吧。老师相信你肯定能唱好!”同学、老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这样,一场尴尬化解了,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了小小的亮点。
二、用“爱”做路基,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哲学家穆塞尔认为:“人人都需要音乐,天资高的人需要它,是把它当作一种崇高的和令人满足的自我表现渠道,当作精神健康的来源。天资差的人需要它,是把它当作丰富人生和使人变得更有美德的一种媒介。”音乐以其特有的审美特点,让接触到它的人有着向“善”、向“上”的无形动力。我们音乐教师应很好的运用这一点,关注孩子们的成长,用爱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心理道路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几乎每个班都有与群体格格不入,孤孤单单的几个人。他们要么表现得胆小、害羞,不敢表现;要么就是有名的“捣蛋鬼”,很少人愿意跟他在一起。其他同学高高兴兴的时候,他们要么坐在边上看热闹,要么去捣乱。任课教师如果任其自然,不闻不问,那将对这些个体学生的身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他们将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作为音乐教师,要让音乐,让快乐属于每一个学生。就要用真心关爱他们,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回到集体中来。
一次课堂竖笛学习中,我请同学们将上节课新学的do、re、mi演奏一下,并让他们自由举手,有一个学生好几次偷偷地举起了小手,可又放下了。我注意的观察后,就走到她身边,微笑着对大家说,“刚才,好多同学都进行了独奏,接下来,老师要邀请一位朋友和我进行齐奏,×××,请你和老师一起来,好吗?”她迟疑着,我就对着全班的同学说,“观众们,来点掌声鼓励鼓励我们,好不好?!”……最终,她和我一起演奏了竖笛,虽然吹得不是很好,我还是积极地表扬了她,并鼓动了全班同学再次的献上掌声。以后,她便在这“友好的掌声”中逐渐成长了。
有位老师在教学《多情的黑土地》时,请学生介绍 “东北二人转”。有一位同学说,“我觉得二人转就是两个人在台子上转!”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也忍不住地跟着笑了起来。当学生看到老师也笑了的时候,脸上的不快很明顯地呈现了。幸好,那位老师很快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学生的笑声伤害了这个同学的自尊,并立即制止了大家。后来,该教师在反思中写到,“回想这个同学的回答,其实,他也从本质上讲出了二人转的一个特点,这是应该肯定的,更是应该表扬的,但是他直率、简单的回答,却成了大家的笑柄,给这个同学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更伤了这个同学的自尊。”如果在课堂上该老师能像在反思中那样快速的做出反应,那一份内疚也就不会残留。如果我们平时就注重自己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的培养,或许我们就不会常有遗憾,和学生间的感情也就能更快、更好的融合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 “我们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呵护我们孩子的心灵。” 三、用真诚搭桥,关心学生的智能发展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之间不存在智能的高低之分,有的只是智能类型的不同,因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当教师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入手,以真诚的态度贴近他们的心灵,学生也会以最纯真的心境和最深的感受回应教师。
有一则小故事:一个心理专家到某小学,点了几个学生的名,并对他们的老师郑重地说了“这几个以后都会很了不起”之类的话,十几年后这几个小孩真长成了了不起的人。这时,专家却说,“这几个是他当时随便点的,他们之所以成才的原因是,教师们因听了‘专家’的话而投入了更多关注、更多教育的结果。”
如果我们体会了这则小故事的寓意,对于高年段学生“难教学”的问题,或许就就会从容多了。分析——这些处在人生第一个成长路口的孩子们心理和生理上都或多或少的开始变化了:男生的声音开始变得低沉、粗犷,心理上易于激动,有时表现得有些固执己见;女生的初潮开始到来,心理变得更加敏感、细腻……总结——教师要真诚地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否则就很难灵活的驾驭课堂。对策——首先运用第一堂课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特长:一展歌喉,用深情并茂地声音打动他们的心,或献上一首悠扬的葫芦丝曲,迷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有点羡慕、喜欢我;接着,根据了解到的特殊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如,课前的个别谈话,了解他们对音乐课的看法与想法等,能满足他们音乐学习需求的尽可能做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诚关爱。另外,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音乐学习分工:对待爱调皮捣蛋,但参与活动热情较高的,我就结合我校特有的“威风锣鼓队”成员招收来吸引他们积极地上好课;对于有音乐表演特长的,我就举办每课五分钟的“音乐小擂台”,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内秀的学生(这种学生一般较细心),我就让他们专门管理有关音乐课中需要的道具、器材,如此种种,让他们“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成就”,从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实对自我的评价。
四、用兴趣做饵,促进学生的个性生成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一切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曾有一位这样的六年级男生:他的声音甜美,却爱多管闲事。平日里,他的“多嘴”成了同学和任课教师的“心头大患”。我知道后,用课余时间和他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协议:努力改变自己的缺点,成为合唱团中的主力。我先是和他约法三章:1、老师破例让你加入,你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2、排练前后要努力改变“多嘴”的不良习惯,按逐次减少的办法进行;3、成功改变形象后,争取成为主力队员,当上团长,协助老师管理好合唱团。……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督促下,虽然有过 “老毛病重犯”的问题,但最终我们的目标还是达到了。这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其实关于这个男孩的教育,还要感谢电影《狂想曲》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李斯特这位钢琴大师对一个街头孩童的不平凡教育感动了我,更改变了我在平凡教育中的思想与举措。
英国哲学家有一句名言:“当你在教学生时,你真正教的,并必须与之接触的东西,是学生的心理。”它启迪着我们的音乐教育:要明确心育艺术在我们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树立在教学中进行音乐心育的正确观念。弗德雷里克-柏辽兹说:“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用这心灵的艺术感化歪曲的心理,用这情感的艺术滋润含苞待放的心灵之花,这些花苞必将开放得愈加美丽,灿烂。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将音乐教学与心育艺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我们的音乐教育将会不断地培养出更多“健康、快乐的孩子”。
参考文献:
[1] 彭剑飞.音乐心育艺术[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5
[2] 張丽娟.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音乐课程标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4] 黄敏.听觉艺术的育美审视[J].华章,2013.8
[5] 代百生.当代德国学校音乐教育观念的变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2
关键词:音乐心育;心理成长;智能发展;个性生成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心平德和”的乐教思想。“心平德和”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述的是晏婴与齐景公的谈话,其中心思想为:通过音乐改变人心,教育人心。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具有一定艺术规范形式,使人由内心的平和达到道德行为的和顺,从而实现“成其政”的治国目的。这与现代音乐教育中提出的音乐心育艺术宗旨不谋而合。音乐心育,即音乐心理教育,它的任务就是要充分挖掘孩子们的爱乐天性和习乐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们的音乐兴趣与音乐爱好,并使其逐渐提升为一种稳定、持久的心理品质,成为一种生活的内容和有机组合部分。一个是以治国为论点,另一个则从教育讲起,却都从不同的角度畅述了“用音乐塑造人的良好心理品性”的观点。
目前,据相关资料统测、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各种负面原因的影响下,正日趋严重;而“许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问题也急需解决。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的音乐教师,我们教学中音乐心育的渗透实施已迫在眉睫。如何将心育艺术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呢?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反思失误,循序渐进……下面就谈谈我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的探索。
一、用幽默牵线,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幽默是课堂的调味瓶,它可以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要帮助学生,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你,喜欢你,愿意与你交朋友。这方面,用幽默的教学情境牵线,慢慢走近学生心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一堂课是建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的关键。因此,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我们不妨学学包老师:当自我介绍时,她就微笑着指指挎包的地方说:“女同志出门都爱背个什么呀?”或说,“我是历史上最黑的人的后代。”与学生初步认识后,当学生因拘谨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敢做答时,就可爱地说,“大概,今天小朋友的手都没有来,躲在家里睡懒觉呢!”而当学生有所表现时,又不失时机地说,“有些小朋友的小手呀已经在门外了,我看到了。快请进吧!”等到学生真的勇敢地举起手来时,她立即翘起大拇指,大声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今天包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你是最棒的!”接着,她又让其他的学生分别荣幸地当上了她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磨刀不负砍柴工”,包老师用她的亲切、幽默,拉近了与孩子间的距离,并成功地煽动起了孩子们对她所教学科的学习热情。
一次公开课,课题是《桑塔-露琪亚》,当课堂进行到自由演唱歌曲的时候,一个同学竟然把“桑塔-露琪亚”唱成了“桑塔纳-露琪亚”,如果在平时,课堂上准保笑成一片,但那天40多位教师在后面听课,所以同学们一个个紧绷着脸,都不敢笑,这反而使场面更尴尬了,那个唱错的同学更是不知所措地看着我,窘迫极了,听课的老师也都把目光投向了我,等待看我如何处理。我没有多想立即应变道:“这位同学的发散思维很强,并且对国产轿车也很熟悉,不过现在我们是在上音乐课,还是请你坐上‘桑塔纳’到‘露琪亚’那儿去吧。老师相信你肯定能唱好!”同学、老师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这样,一场尴尬化解了,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了小小的亮点。
二、用“爱”做路基,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哲学家穆塞尔认为:“人人都需要音乐,天资高的人需要它,是把它当作一种崇高的和令人满足的自我表现渠道,当作精神健康的来源。天资差的人需要它,是把它当作丰富人生和使人变得更有美德的一种媒介。”音乐以其特有的审美特点,让接触到它的人有着向“善”、向“上”的无形动力。我们音乐教师应很好的运用这一点,关注孩子们的成长,用爱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心理道路健康成长。
在教学中,几乎每个班都有与群体格格不入,孤孤单单的几个人。他们要么表现得胆小、害羞,不敢表现;要么就是有名的“捣蛋鬼”,很少人愿意跟他在一起。其他同学高高兴兴的时候,他们要么坐在边上看热闹,要么去捣乱。任课教师如果任其自然,不闻不问,那将对这些个体学生的身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他们将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作为音乐教师,要让音乐,让快乐属于每一个学生。就要用真心关爱他们,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回到集体中来。
一次课堂竖笛学习中,我请同学们将上节课新学的do、re、mi演奏一下,并让他们自由举手,有一个学生好几次偷偷地举起了小手,可又放下了。我注意的观察后,就走到她身边,微笑着对大家说,“刚才,好多同学都进行了独奏,接下来,老师要邀请一位朋友和我进行齐奏,×××,请你和老师一起来,好吗?”她迟疑着,我就对着全班的同学说,“观众们,来点掌声鼓励鼓励我们,好不好?!”……最终,她和我一起演奏了竖笛,虽然吹得不是很好,我还是积极地表扬了她,并鼓动了全班同学再次的献上掌声。以后,她便在这“友好的掌声”中逐渐成长了。
有位老师在教学《多情的黑土地》时,请学生介绍 “东北二人转”。有一位同学说,“我觉得二人转就是两个人在台子上转!”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也忍不住地跟着笑了起来。当学生看到老师也笑了的时候,脸上的不快很明顯地呈现了。幸好,那位老师很快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学生的笑声伤害了这个同学的自尊,并立即制止了大家。后来,该教师在反思中写到,“回想这个同学的回答,其实,他也从本质上讲出了二人转的一个特点,这是应该肯定的,更是应该表扬的,但是他直率、简单的回答,却成了大家的笑柄,给这个同学的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更伤了这个同学的自尊。”如果在课堂上该老师能像在反思中那样快速的做出反应,那一份内疚也就不会残留。如果我们平时就注重自己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的培养,或许我们就不会常有遗憾,和学生间的感情也就能更快、更好的融合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 “我们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呵护我们孩子的心灵。” 三、用真诚搭桥,关心学生的智能发展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之间不存在智能的高低之分,有的只是智能类型的不同,因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当教师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入手,以真诚的态度贴近他们的心灵,学生也会以最纯真的心境和最深的感受回应教师。
有一则小故事:一个心理专家到某小学,点了几个学生的名,并对他们的老师郑重地说了“这几个以后都会很了不起”之类的话,十几年后这几个小孩真长成了了不起的人。这时,专家却说,“这几个是他当时随便点的,他们之所以成才的原因是,教师们因听了‘专家’的话而投入了更多关注、更多教育的结果。”
如果我们体会了这则小故事的寓意,对于高年段学生“难教学”的问题,或许就就会从容多了。分析——这些处在人生第一个成长路口的孩子们心理和生理上都或多或少的开始变化了:男生的声音开始变得低沉、粗犷,心理上易于激动,有时表现得有些固执己见;女生的初潮开始到来,心理变得更加敏感、细腻……总结——教师要真诚地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否则就很难灵活的驾驭课堂。对策——首先运用第一堂课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特长:一展歌喉,用深情并茂地声音打动他们的心,或献上一首悠扬的葫芦丝曲,迷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有点羡慕、喜欢我;接着,根据了解到的特殊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如,课前的个别谈话,了解他们对音乐课的看法与想法等,能满足他们音乐学习需求的尽可能做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诚关爱。另外,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音乐学习分工:对待爱调皮捣蛋,但参与活动热情较高的,我就结合我校特有的“威风锣鼓队”成员招收来吸引他们积极地上好课;对于有音乐表演特长的,我就举办每课五分钟的“音乐小擂台”,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内秀的学生(这种学生一般较细心),我就让他们专门管理有关音乐课中需要的道具、器材,如此种种,让他们“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成就”,从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实对自我的评价。
四、用兴趣做饵,促进学生的个性生成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一切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曾有一位这样的六年级男生:他的声音甜美,却爱多管闲事。平日里,他的“多嘴”成了同学和任课教师的“心头大患”。我知道后,用课余时间和他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协议:努力改变自己的缺点,成为合唱团中的主力。我先是和他约法三章:1、老师破例让你加入,你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2、排练前后要努力改变“多嘴”的不良习惯,按逐次减少的办法进行;3、成功改变形象后,争取成为主力队员,当上团长,协助老师管理好合唱团。……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督促下,虽然有过 “老毛病重犯”的问题,但最终我们的目标还是达到了。这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其实关于这个男孩的教育,还要感谢电影《狂想曲》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李斯特这位钢琴大师对一个街头孩童的不平凡教育感动了我,更改变了我在平凡教育中的思想与举措。
英国哲学家有一句名言:“当你在教学生时,你真正教的,并必须与之接触的东西,是学生的心理。”它启迪着我们的音乐教育:要明确心育艺术在我们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树立在教学中进行音乐心育的正确观念。弗德雷里克-柏辽兹说:“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用这心灵的艺术感化歪曲的心理,用这情感的艺术滋润含苞待放的心灵之花,这些花苞必将开放得愈加美丽,灿烂。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将音乐教学与心育艺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我们的音乐教育将会不断地培养出更多“健康、快乐的孩子”。
参考文献:
[1] 彭剑飞.音乐心育艺术[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5
[2] 張丽娟.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音乐课程标准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4] 黄敏.听觉艺术的育美审视[J].华章,2013.8
[5] 代百生.当代德国学校音乐教育观念的变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