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融合分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8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方式逐渐革新的形势下,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中成为备受人们关心的问题。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信息技术的良好应用也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活力,不但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有利于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本文重点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实验
  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并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无法离开的重要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从多个层面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信息技术俨然已成为新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动画模拟实验
  因为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作用,小学科学课中的一些实验不能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如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更好地对其进行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运用相关软件将实验内容以动画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细致观察,从而获知实验原理。在科学实验中,模拟实验是较为主要的一部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之所以要进行模拟实验,是因为无法将研究对象直接拿来做实验,通过相应模型来,模仿实验中的一些特定环境,从而完成实验的过程[1]。而动画模拟是采用动画的形式呈现抽象的模型及难于理解的实验原理,通过模拟实验,能够让实验效果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这样十分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中的相关知识,让科学实验更加具有时效性,达到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然而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能够熟练运用Maya、PS等相关软件,可以结合实验的具体需要,在动画中融入实验的原理及内容,对相关素材如图片、文本等加以处理,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教学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原理有更进一步地理解,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动画:地球绕太阳转,动画中也需要将太阳系中的其它星球加入其中,这样才会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动画,因为制作动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原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样学生才能够对实验对象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其加以指导,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最好的教学方式不是倾囊相授,而是恰当地予以引导。动画模拟实验也同样如此,学生只是观察其中的现象,没有实际动手操作,因此,教师要抓住机会,给予学生一定帮助,让学生从中收获知识,推动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运用网络拓展实验
  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科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加以培养,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主动参与其中,学会探索的重要方式。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或是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架构不能解决实验中的一些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实验放在课外进行,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实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效果[2]。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得到普及。在课堂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对相关信息加以整理,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比如,在课堂讲解“沉浮实验-观察物体的沉与浮”这个实验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如石块、橡皮等。教師也需要准备相应实验材料,如木块、蜡烛等。在课堂实验的过程中,分别对其进行验证,看其是在水中下沉,亦或是浮在水面上。然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对所有材料一一验证,学生只要明白物体下沉或是悬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即可,无需对所有物体都进行验证。然而学生的兴趣已经得到激发,教师可以将课堂中没有验证的物体交给学生课后验证。学生在课后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并根据课堂中教师的操作,对其余物体加以验证,同时将验证记录做好,然后在下节课堂教学中向教师展示,获取正确的结论。
  三、运用实物展台示范实验演示过程
  在实验教学中,为了能够让教室中所有学生都能够观察到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对实验展示台的利用,使其演示可见度有所提升。例如,教师在演示“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在讲台上演示实验,无法让每一位学生从各种角度都观察到实验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在大屏幕上投影出实验演示的具体过程,这样学生处于教室中的任何方位都能够清楚地观看整个实验过程,从而对实验的操作规程及相关要求有更加良好地掌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投影技术使实验教学得到一定优化,让实验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的要求。倘若教师依然采用过去的教学方式,必将落后于时代,学生的知识架构无法得到及时更新,竞争力会相对低下。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使学生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吸收相关的实验知识,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龚飞凤. 小学美术课程纸艺教学中的动手能力培养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2]聂黎. 小学美术课程纸艺教学中的动手能力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8(21):210.
其他文献
摘要:声乐教育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以专业性技巧为基础,还应当结合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声乐教育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能够影响学生学习声乐知识的效果,而声乐教育教师应意识到声乐音乐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意义。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声乐心理学的概念,并以此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声乐教育中的方法为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实现互动式的音乐体验等。  关键词:声乐教育;心理学理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为了实现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针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对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创新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
期刊
摘要:班主任相信是很多学生的噩梦,因为这个教师就是班级的一个大家长,需要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不只是授课就那么简单的,严重意义上说班主任更多的是怎么教会学生做人一位教师。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当然事事俱到,就会逐渐暴露出很多的问题。班主任需要在一次次问题中进行反思,并且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改正。并且中学生在一定意义上还不是非常成熟的心理更多的事情还是比较的孩子气,有诸多问题需
期刊
摘要:随着对外开放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英语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重要的对外交流工具。而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关键在于立足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高方法  由于我们学习环境的限制,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总是停留在应付考试上,他们总觉得学英语没有多大的用处,所以,在学习中总是提不起兴趣。新课程改革以来,不但对老师的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在初中教学体系结构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能力的培养,调动其学习的自主性。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現阶段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关于注重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思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大数据的出现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应用好大数据体量大、速度快、多样化、价值高的特点,抓住青少年的心理,大到学校全体学生,小到针对某一个学生,借鉴成功经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更好的成长与成材。  关键词: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  前言: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在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中,音乐素养也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钢琴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能够在钢琴教育中陶冶学生情操,还能够帮助学生夯实钢琴学习基础认知,达到更好的高校钢琴教育效果。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高校钢琴教育的优势,根据此分析结果提出培养、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包括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育;学生音乐素养;策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育人模式正在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因而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工作相关的教师职责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从“三自”教育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实际工作,对“三自教育”展开了全方位的论述,探讨了该教育理念及模式的推广意义,有效的实现途径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助力。  关键词:“三自”教育;高校;学生管理;  1.推进“三自”教育的意义  “三自”教育即旨在提升学
期刊
摘要: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增加了,同时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更进一步了,为了拓宽人们对心理学领域的研究,20世纪末逐渐兴起了对人类心里品质的探究,人们开始从新的角度探究心里品质。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里品质,具体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品质问题、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理论内涵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心里品质培养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涵等方面内容,以此来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
期刊
自古以来,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校、社会都是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升学是唯一的出路,尽管理性上都明白这不符合当前教改中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可在感性上谁又能心甘情愿地去说呢?我的孩子(学生)不是读书的料,他只适合干苦力?这种由来已久的观念使得“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席卷而来的浪潮中正根深蒂固。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差生”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