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ng89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意识是局限于在数学学习、研究活动中所具备的问题意识.
  一、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改变教育观,依然扛着应对高考的旗帜面对课堂和学生,尤其到了高三,为了多考一个本科生,多提高一些平均分,他们每节课都抓紧时间讲解题目.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满头是汗地走出教室,学生茫然埋头演算,被动地接受着教学,没有质疑与探索.这样的教育有发展吗?
  中学数学教学要求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因而我国中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扎实,计算能力、解题能力较强,但学生的应用意识不强,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相对较弱.但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双基”的培养,我们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不能小看数学问题意识.当一个人具备了提出问题的意识,说明他经过思考并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才会有创新,有发展.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有些学生接受基本知识的速度比较快,应用新知的能力也比较强,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学习创造.当学生能够从简单的应试目标转化到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再到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时,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的标准.
  二、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法与策略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讲究方法.实践证明,下列做法对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1.培养兴趣,增强意志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当面临学习困难时,学生会有百折不挠的信念与意志,让自己坚持下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帮助“应试教育”、“以教为主”的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另一方面,只有对数学产生了良好的兴趣,才能享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才能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才能从了解知识的层面,深入到知识的本质,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竭尽全力地去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意识是非常宝贵的,它将带着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打牢基础,提高素养
  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时缺乏理解,对知识的由来一知半解,更谈不上深刻的认识,对于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不认真思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中只做一些简单的、机械的模仿,以至于遇到新的问题时束手无策.要提高这些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教师在讲授新知时,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从中体验知识、思想和方法的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敢不敢问.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自由、积极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愉快地表现自我,让智慧得以充分发挥.
  在宽松、融恰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充满自信,激发学生的想象,虽然有时学生大胆的猜想与提问并无多大实际意义,但这种思考、质疑、提问的意识值得珍惜与鼓励.学生有了这样可贵的品质,才会有更多的思考,将来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精彩的教学不应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内容是什么,而是带领、促进其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还可以怎么样?自主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对知识的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
  4.培养习惯,掌握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讲究教学方法.
  首先要打破“尽信书”的观念,由于江苏新课程改革的时间还不长,教材中还有很多值得补充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教材.
  其次,教师要重视预习,要求学生通读教材,初步理解新的数学知识,明白难点和重点,遇到了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应尝试调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如果得不到满意的解释,要及时向教师提问.
  最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机智地建立一些疑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互相提问,互相启发与争辩,使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本文中只是粗略的概述.希望这一课题通过大家的潜心研究,能够为实现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目标起到更大的作用,希望良好的数学素养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其他文献
对物理规律的描述有多种形式,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函数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象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出或读出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来探究某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使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能产生三个层次的作用:第一、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第二、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三、对于某些典型的物理习题(应用不同的规律能得到不一致的解),还能使学生掌握规律与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客观上往往存在片面追求“多解”——即追求多种解题方法,而忽视对“多解”的“统一
利用Heracles II快速气相电子鼻对荜澄茄与洋澄茄样品进行气味分析,获取气味色谱信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与Arochembase数据库内容,对两类样品的差异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实行科学的创新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创新学习的概念  创新学习是指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学习理念.创新学习跳出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以其综合性的培养模式,新颖、高效的学习策略,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创新学习提倡以丰富
1 抓住实验目的,理清实验思路  设计实验时,一定要弄清实验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理清思路.比如,实验目的是探究铅笔芯的伏安特性曲线,那就要尽可能准确地测出加在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依据此目的,实验应采用“伏安法”.  2 选择相关器材,构建实验原型  采用“伏安法”时,牵涉到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和限流接法的选择,如果工作电路两端的电压测量值比电源电压低得较多,或者待测电流及电压要求从零开
对现代物理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智力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教学过程中的他主和自主有机地融合,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学习,使教师的外部指导转变为学生的内部发展,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满足学生“学会”,更重要是引导学生“会学”.物理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这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振兴,也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浓厚阅读兴趣rn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因此,要潜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
期刊
一个物理问题,在不超出变量取值范围的前提下,对变量取极端值(极大值或极小值)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种方法就叫做端值法.在某些选择题中,用端值法能快速进行判断.但端值法是一种用特殊个例推测一般情况的方法,哪些选择题适宜用端值法?端值法求出的解正确吗?能否对端值法的操作做些优化以提高它的适用性?本文试图从端值法的数学本质出发,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回答,以厘清端值法在解物理选择题时的应用和局限.  1 应用于
一、纵贯线,整体把握思维梳理的阶梯  从教师的角度看,胸中有全局,了解并熟悉小学数学各个学习阶段“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关注点,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避免教学中的“见树不见林”现象,做到思维梳理的延续性.  1.把握解决问题的纵向发展阶段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解决问题”的发展过程,呈现如下的特征:问题情境从“非形式化、非良构型、非类型化”向“形式化、良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朗读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水平,通过反复的朗读能够对词汇和语言进行学习和掌握,并且能够很好的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