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第92医院抗菌药的使用率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该院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藥的建议。方法:随机抽查该医院2014年8月 —2014年10月每月各一天的门诊处方共13546张,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处方分析。结果:13546张处方张中,抗菌药的处方有6125张,使用率为45.52%。结论:该医院抗菌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
  关键词: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2-0010-01
  该院是闽北的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年门诊量50万人次以上,年处方量超过30万张。《处方管理办法》于2007年5月1日开始实施,要求各医疗机构及行政部门对处方进行点评。该院从2007年6月开始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进行门诊处方点评工作,与临床医生不断进行沟通与交流达到提高处方合格率,减少不合理用药,尤其是大大减少门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指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及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它们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抗菌药对控制严重细菌感染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成为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若应用不当或滥用,不仅关系到医疗质量安全,还会导致医疗费用上涨,因细菌耐药而使得感染性疾病难以医治等社会问题。为了解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为今后抗菌药的使用管理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该市医院2014年8月 — 2014年10月门诊处方,采用每月随机抽取1天所有处方的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附表1[1]项目进行点评,对全院门诊共20科进行归类统计,分为急诊科、儿科、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计算抗菌药物在各科室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2 结果
  2.1 各专科处方情况
  该院从2014年8 — 2014年10月每月各一天的门诊处方共13456张,抗菌药物处方6125张,占处方数的45.52 %其中急诊科使用率84.89 %、儿科75.98%、内科17.39%、外科18.06%、妇科22.70%、五官科33.37%、皮肤科21.33%,具体情況见表1。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该院实施细则进行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中双黄连、穿琥宁注射剂和大蒜素胶囊、注射剂等作为抗菌药物管理,统计在抗菌药物品种之内。同时对五官科与妇产科、皮肤科中用于外用的含抗菌药物成分的眼用制剂、耳用制剂、阴道用制剂及皮肤外用软膏类药物不在计算之列。该院抗菌药物处方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大环内酯类药物。
  在所点评的13456张处方中有6125张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52 %,高于文献报道的26.70% - 39.80%[2] ,而儿科和急诊科的抗菌药物都超过了60%。由于门诊患者多为轻中度感染,该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符合抗菌药物用药原则。
  该院儿科和急诊科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最高,超过了卫生部要求使用率小于50%的规定。儿科主要原因是患者为儿童,就诊原因多为感染性疾病如上、下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等,加上儿科医生对本属于病毒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95%以上处方都合并使用抗菌药物,造成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70%以上,存在明显不合理用药情况。婴幼儿肝肾发育未成熟,对抗菌药物的消除能力较弱,易引起毒性。小儿用药时,应注意不同时期患儿生理发育特点,来决定给药途径,新生儿皮下脂肪较少,肌肉注射可损坏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下硬结,一般不采用肌肉注射,而采用口服给药。若病情严重时,可选用静脉给药。一般感染患儿用药后可根据临床反应和药敏检测结果,决定是否更换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要的科室,用药更是要体现出准确、快速,强调在短时间内的正确率和成功率,再加上患者的求急心理,需要使用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毒性低的药物,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在市医院占主导地位,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比较频繁。
  3.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3.2.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通常为: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3.2.2 如何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①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证,病毒感染不应采用抗菌药物治疗。②对有适用症状的病人,药物种类、用量及使用时间都要注意,能用窄谱抗菌药物的就不要用广谱抗菌药物,能用一种药物有效的就不必用多种,以避免耐药性和二重感染。③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④向群众开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关知识的教育。
  3.2.3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安全有效”,抗菌药物应按医嘱用药。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六大事项。①及早并尽可能地分离患者标本上的病原体,鉴定后作药物敏感试验。②熟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抗菌谱、药动力学和不良反应,从药效学、药动学、安全性和经济性综合权衡利弊,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制定用药方案。③注意给药方法的合理性,调整给药方案。如选择磺胺药,应依据其药效维持的时间和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极短,仅为30 分钟,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每隔6 小时给药1 次。④注意特殊人群,如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哺乳妇女、肝肾功能不良者、营养不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选用品种、剂量、疗程的特殊性。⑤预防手术感染宜在术前2 小时开始用药,一是使血浆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与细菌感染的机遇相逢,二是避免多次使用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⑥尽量不在皮肤与黏膜上使用抗生素。   3.2.4 如何加强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组织落实医院、医药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列入医院质量控制管理范畴,要有计划、有部署。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考评机制,并纳入医疗质量目标管理之中。根据当地和本单位病原菌变迁、耐药情况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干预。应由医务处、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共同参与,定期对诊处方、住院病人病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检查,如住院病人应检查其是否根据病情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给药途径是否合理,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的情况,联合用药是否需要。定期将检查结果公布于众,并施行相应的奖惩措施。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数量进行排位,在全院范围内对使用前10名的抗菌药物进行分析,对不合理应用的科室及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3.3 强化临床药学管理
  及时統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类型和频率,并做出分析,为临床提供信息,建立健全临床药学工作制度,包括合理用药咨询服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血药浓度检测操作规程等,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诊,建立药学信息资料室,开展临床药学咨询服务、合理用药、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之,应大力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有利于减少药物资源浪费,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
  结束语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该医院在抗菌药的使用上是基本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切实贯彻执行卫生部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的使用管理,以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通过对处方的數据分析,宣传了合理用药与不合理用药的知识,希望能够减少不合理抗菌药物的处方,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评价该院各科室处方情况奠定了基础,为将来本地区的抗菌药物处方分析评价积累了经验,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监管《处方管理办法》的落实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2007]53号
  [2] 王海莲,陈莲珍.该院1997~2004年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趋势分析[J].中国药师,2006,9(1):86
  [3] 刘中兴.该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1):71
  [4] 韦仕勇.该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应用现状分析[J].中国药师,2008,(3):358
其他文献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胰岛素治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所接受,在护理中如何正常发挥胰岛素治疗效果和减少注射引起的不适,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2004年以来,我在护理工作中为162位患者进行了胰岛素皮下注射,从中获得了一些护理体会,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以来,我科收治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162例,其中男102例,女60例,年龄14~81岁
期刊
随着医学、护理科学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疾病的原因、治疗以及恢复的全过程,往往多重视躯体因素和环境中微生物的致病作用,而忽略了心理、社会因素在某些患者疾病的发生和恢复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要关心患者,体贴患者,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来实施相应的医疗护理工作。    1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分析    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紧张、恐惧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1例,年龄51~72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6个月。结果:随访患者术后眼压(13.36±0.4) mm Hg,比术前药物控制眼压(19.05±0.3) m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A型性格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A型性格PCI术后病人1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进行药物+PCI治疗,干预组病人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同时,并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1年内在心绞痛发作、再次血运重建和死亡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心绞痛发作、再次血运重建和死亡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图书馆工作和医学情报工作是两种独立的科学劳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和严格的科学区分。它们各自的目的、内容、范围和方法等,都是由其自身的规定性所决定的。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实质上却是彼此交叉渗透、相互依存,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医学情报工作;图书馆工作;关系  BRIEF REVIEW OF MEDICAL INFORMATION WORK AND LIBRARY SERVIC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初产妇阴道分娩会阴自然裂伤与传统侧切伤口的愈合情况,以期最大限度保障产妇产妇的正常生活。方法:将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13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70例会阴自然裂伤产妇作为观察组,66例会阴侧切产妇作为对照组,于产后3 d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伤口肿胀、疼痛情况以及会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伤口Ⅰ期愈合率(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7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手术的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喉罩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心率(HR)、中心静脉压(MAP)的变化及导管拔管时间、患儿清醒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手术结束时及导管拔除后的中心静脉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应激性溃疡的病因,探讨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对25例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临床内科综合治愈22例,死亡4例(死亡率1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造成应激性溃疡病理过程最重要的活性介質之一。结论:早诊早治,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取综合内科治疗抑制或减少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形成,对防治应激性溃疡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血小板活化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中药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药炮制技术、方法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在对中药传统炮制方法分析基础上,概述了中药炮制与中医临床疗效的关系,总结了基层医院在中药炮制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基层医院中药炮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举措,以期为相关部门中药炮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层医院;中药加工炮制;思考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300例高危妊娠孕妇行脐动脉血流S/D 值测定及胎心监护监测,并比较分娩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羊水情況、新生儿Apgar 评分及脐带绕颈率。结果:S/D值≥3、胎心监护异常时,产时(Ⅳ组)在羊水过少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 评分均明显高于胎心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