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飞跃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并在职业教育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已呈现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后PC时代”数码多媒体手段不受时空的限制,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直接作用于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形象逼真地表现五彩纷呈的事物,为语言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种语言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
关键词:数码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实效
基金项目: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课题编号:CJF10046]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许利平(1959— ),男,四川夹江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明贤,女,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一、语言教学媒体应用原理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学科不断涌现,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原有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几乎每3~5年就要增长l倍。有资料表明,人类近几十年知识增长的总量超过了过去三百多年知识增量的总和。
根据心理学实验得知,人所获得的外界事物的信息80%~90%(只看:能记住70%;只听:能记住60%;看、听结合:能记住86%)是通过眼睛输入的,看过的东西比听过的东西更让人相信且记得牢,看和听同时作用人的大脑,在单位时间内人所接受的信息量就更大。对于教学描述,不论什么课程,传统的做法都是教师在临场教学中以语言的表达来实现。学生都是通过听老师对具体事物的形象描述来认识、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在这个“讲与听”的环节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老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学习的人数多少、听课专注度、理解能力以及环境的干扰等,使得老师的语言表达与学生的知识获取产生较大的差异。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使学生从视、听的全方位认知中学习理解,最大限度地获取教师传授的知识。当今高科技的发展,为教学的视听展现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特别是数码摄录机的出现和普及,为老师的讲解、描述和现场情景的展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结合条件,这是以前的电教技术手段所无法实现的。
因此,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早已不能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目标,它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即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这正契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
(1)素质教育思想。它的体现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重视发展性教学,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思想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3)教学设计理论。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双主模式”教学设计理论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即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我们更欣赏改良建构主义的教学指导思想: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结合具体教育情况,应注意:①考虑文化背景,注意教与学的结合;②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③协作和会话要尽可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④意义的建构要符合不同学科内容的教学规律;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二、语言教学媒体应用要领
通称为“电化教学”时代的旧式媒体,除了录音机因教材出版商专门配套磁带还在外语课堂广泛使用外,其余如幻灯、录像,因教材常依赖于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更新周期较长而被“电脑多媒体”逐渐取代。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强,因而很快进入了教育领域,并趋向网络化。而笔者关注的是“后PC时代”数码产品的简易组合教学功能,并大胆地在语文类教学中加以尝试应用,确实受益匪浅。
(1)数码照相(摄像)机是将数字技术与传统的光学相机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能够进行拍摄(含DV),并通过内部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成以数字格式存放图像或视频流的特殊照相(摄像)机。它为语言教学的视、听组合及时传递教学信息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这是以前出现的所有视听手段达不到的最快捷的视听及时结合手段。
(2)DVD利用MPEG2的压缩技术来储存影像,其分辨率可达720×480,并可识别、打开英文(拼音)标识的文件夹,播放JPEG格式的图片,MP3或WMA格式的音乐与录音,MPEG、VCD、DVD、AVI等格式的视频,是目前课堂上最易于配置的多媒体手段。
(3)最新数码播放器全面支持MPEG1、MPEG2、MPEG4、AVI、WMV、ASF等格式的音视频文件播放,并拥有图片浏览、文本阅读和存储扩展功能。还具备TV-OUT功能,可以色差的方式输出NTSC/PAL制式的电视信号。
数码摄录(包括图片、声音、录像)资料,经过如超级解霸等软件编辑后刻录成光碟保存(JPEG、AVI、VCD、DVD)或由DVD在电视机上播放,更可直接在电脑上作为制作CAI课件所需的音像素材,非常方便地剪裁、“插入”到PPT演示文稿中“点播”。从音像质量看,无论投影还是电视播放,均具有极佳的视听效果。从教师的角度说,实际上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也就是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傳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课堂上用DVD在电视机上操作灵活,控制方便。其价值所在,不仅是如同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即“好看”,而且还在于信息灵活呈现的随机控制能力,即“好用”。在“好看”和“好用”的关系上,数码工具更突出的是“好用”的特性,避免了以前电视教材千篇一律的灌输式的缺陷,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
三、数码手段的语言教学适应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使语言类教学朝着个性化、自主的学习方向发展。
进入信息时代,我们职教工作者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我们以为,职业教育中的语言类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该着眼于以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媒介选择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易于和学生之间产生交互作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媒体手段。对教师来说,教学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浩瀚的信息中寻找和整合知识,并借此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精神,形成真正的职业技能教育。正因为此,上述数码产品体积灵巧、操作便捷,更以其清晰、美观的神奇声像传媒引导学生们相互启发、吸收、补充、纠正,培养其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教学中我们具体体验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促进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借助数字化多媒体,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静态的书本,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声像并茂,能有效地实现“教、学、做一体”。以“学”为中心,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体现学生作为认知过程的主体,成为意识的主动建构者。语言类课程,如口才、语文等,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实施中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通过课堂引导,课外学生可以将学习延伸至互联网,其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成为认知的主体。
关键词:数码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实效
基金项目: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课题编号:CJF10046]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许利平(1959— ),男,四川夹江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明贤,女,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一、语言教学媒体应用原理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学科不断涌现,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原有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几乎每3~5年就要增长l倍。有资料表明,人类近几十年知识增长的总量超过了过去三百多年知识增量的总和。
根据心理学实验得知,人所获得的外界事物的信息80%~90%(只看:能记住70%;只听:能记住60%;看、听结合:能记住86%)是通过眼睛输入的,看过的东西比听过的东西更让人相信且记得牢,看和听同时作用人的大脑,在单位时间内人所接受的信息量就更大。对于教学描述,不论什么课程,传统的做法都是教师在临场教学中以语言的表达来实现。学生都是通过听老师对具体事物的形象描述来认识、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在这个“讲与听”的环节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老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学习的人数多少、听课专注度、理解能力以及环境的干扰等,使得老师的语言表达与学生的知识获取产生较大的差异。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使学生从视、听的全方位认知中学习理解,最大限度地获取教师传授的知识。当今高科技的发展,为教学的视听展现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特别是数码摄录机的出现和普及,为老师的讲解、描述和现场情景的展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结合条件,这是以前的电教技术手段所无法实现的。
因此,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早已不能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目标,它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即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这正契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
(1)素质教育思想。它的体现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重视发展性教学,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思想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3)教学设计理论。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双主模式”教学设计理论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即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
我们更欣赏改良建构主义的教学指导思想: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结合具体教育情况,应注意:①考虑文化背景,注意教与学的结合;②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③协作和会话要尽可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④意义的建构要符合不同学科内容的教学规律;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
二、语言教学媒体应用要领
通称为“电化教学”时代的旧式媒体,除了录音机因教材出版商专门配套磁带还在外语课堂广泛使用外,其余如幻灯、录像,因教材常依赖于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更新周期较长而被“电脑多媒体”逐渐取代。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强,因而很快进入了教育领域,并趋向网络化。而笔者关注的是“后PC时代”数码产品的简易组合教学功能,并大胆地在语文类教学中加以尝试应用,确实受益匪浅。
(1)数码照相(摄像)机是将数字技术与传统的光学相机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能够进行拍摄(含DV),并通过内部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成以数字格式存放图像或视频流的特殊照相(摄像)机。它为语言教学的视、听组合及时传递教学信息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这是以前出现的所有视听手段达不到的最快捷的视听及时结合手段。
(2)DVD利用MPEG2的压缩技术来储存影像,其分辨率可达720×480,并可识别、打开英文(拼音)标识的文件夹,播放JPEG格式的图片,MP3或WMA格式的音乐与录音,MPEG、VCD、DVD、AVI等格式的视频,是目前课堂上最易于配置的多媒体手段。
(3)最新数码播放器全面支持MPEG1、MPEG2、MPEG4、AVI、WMV、ASF等格式的音视频文件播放,并拥有图片浏览、文本阅读和存储扩展功能。还具备TV-OUT功能,可以色差的方式输出NTSC/PAL制式的电视信号。
数码摄录(包括图片、声音、录像)资料,经过如超级解霸等软件编辑后刻录成光碟保存(JPEG、AVI、VCD、DVD)或由DVD在电视机上播放,更可直接在电脑上作为制作CAI课件所需的音像素材,非常方便地剪裁、“插入”到PPT演示文稿中“点播”。从音像质量看,无论投影还是电视播放,均具有极佳的视听效果。从教师的角度说,实际上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也就是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傳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课堂上用DVD在电视机上操作灵活,控制方便。其价值所在,不仅是如同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即“好看”,而且还在于信息灵活呈现的随机控制能力,即“好用”。在“好看”和“好用”的关系上,数码工具更突出的是“好用”的特性,避免了以前电视教材千篇一律的灌输式的缺陷,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
三、数码手段的语言教学适应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使语言类教学朝着个性化、自主的学习方向发展。
进入信息时代,我们职教工作者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我们以为,职业教育中的语言类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该着眼于以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媒介选择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易于和学生之间产生交互作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媒体手段。对教师来说,教学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浩瀚的信息中寻找和整合知识,并借此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精神,形成真正的职业技能教育。正因为此,上述数码产品体积灵巧、操作便捷,更以其清晰、美观的神奇声像传媒引导学生们相互启发、吸收、补充、纠正,培养其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教学中我们具体体验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促进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借助数字化多媒体,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静态的书本,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声像并茂,能有效地实现“教、学、做一体”。以“学”为中心,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体现学生作为认知过程的主体,成为意识的主动建构者。语言类课程,如口才、语文等,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实施中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通过课堂引导,课外学生可以将学习延伸至互联网,其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成为认知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