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讲台的郑老师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hangy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特者,为郑老师也。
  郑老师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其实我刚上初一,到今天为止,老师大概只上过十来节语文课,但是我还是想告诉你们我眼中的郑老师,因为他确乎是与众不同的。
  这还要从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说起。“吱呀”一声,教室门开了,进来一位着麻布白衣的中年男子,他身形微胖,并不帅气,面相倒有些喜感。再看那对襟宽袖的样子,我暗想:“嗯,这气质,该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吧?”哪知他突然一横跨,跃坐到了讲台桌上,定位准确,动作利索。“哇——”全班五十多位同学齐声惊呼。且看那台上人,岿然不为所动,两腿微侧,坐如盘钟,那姿势,居然做到了销魂与豪放的和谐统一,大有一番讲台天地任我行的潇洒。“咳咳,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台上人认真地自我介绍,“我姓郑,名大转。”他讲“转”字时特别用力,听起来倒像个“撞”字,仿佛江湖侠士在对着敌人发功,众人纷纷大笑。老师展示的第一张幻灯片是一幅丰子恺的漫画。师问:“你们从画里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不过是初阳、柳树、两孩童罢了,但老师却解出,画里有无量的光明。我忘了当时老师具体还说了些什么,只觉得一起赏画的过程很快乐,仿佛真有一种明晃晃鲜嫩嫩的东西在撞击着我的心头。唉,这个不正经上语文课的语文老师啊。
  说来也怪,老师总热衷于白色上衣与深色短裤的搭配,一如他特别赞赏的乔布斯与鲁迅的极简主义。或许,一个人的穿衣风格是很能体现他的做事风格的。比如对待朗读这件事。
  老师要求,课前读课文,晨读读古文。晨读很痛苦,先读一遍古文,再读一遍注释,最后还要读一遍古文。每次都读得我们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像爬了三十层的楼梯一样。某日上午,老师又带领我们晨读,不知不觉间,我们居然把整本书的古文全读完了。老师高兴,就早早地放我们休息了。
  但是这样的福利是不多的。
  老师是校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水平自然高。他会在晨读后讲正课,也会在课堂上不讲正课,比如给我们讲顾城的许多诗。有一次,老师兴之所至,一时滔滔难绝,且讲且读,我们也随之全情投入和老师一起朗读,浑然不觉原来已下课,全然不知班主任已捧着电脑候在后面。因为我们是新生,所以要在教室里學课间操。待到发现班主任时,郑老师又往讲台上一坐,凛然说道:“你们学吧,学完了我继续讲顾城。”唉,拖了课堂,又拖课间,居然还可以说得如此理所当然,这个语文老师,班主任一定无言以对吧。
  郑老师有一公众号,名字是顾城的一首诗“我们去寻找一盏灯”。老师勤于笔耕,几乎隔天一更。老师偏爱我们班,这段时间的公众号里几乎全是我们班同学的笔墨和言行。老师似乎很以我们为豪。
  得郑老师者得天下,是良师,必是益友。郑老师,谢谢您。
  得一良师,人生之幸
  学生时代,谁没遇到几个印象深刻的个性独特的老师呢?没有的话,感觉学生时代都不完整了呢。
  因为印象深刻,所以笔下自然有许多话要写。正如本文。
  作者笔下的郑老师,是升初中后的新老师,十来节语文课,已将他与众不同的特质展现了出来。作者先从初见面的第一印象写起,外貌形象、动作和自我介绍,自然气势不凡;赏画悟理,更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身为教育者、布道者的语文老师。
  此后老师的行事风格自然也理解了,这是一个崇尚极简主义和注重积累的老师。晨读坚持不懈,写作勤于笔耕,心系课业和学生,也关注学生的言行,自然为学生喜爱。
  语文老师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视野、语言水平、思想境界等。小编欣赏那些个性鲜明、勤于笔耕,用自己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良师!(清扬)
其他文献
那是一个充斥着尘埃气息的午后,我从书架上拾起这一本书来,朴实无华的书面上铺满了的是落满余晖的大海,于是几乎是同一时刻,那独属于大海的腥味便占据了我的呼吸,在我的记忆中契合了一方天地,让我下意识地想要缩回手,可我终究没有。我只是肃了眉眼,将手郑重按在了那封皮之上,因为那浩瀚的波涛之间,有一叶方舟,漂泊着,义无反顾。  (一)  “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一个人,可就是打不垮他。”  坦白
期刊
《史记》的诸多列传当中,有一篇特别有意思,叫作《货殖列传》,是太史公专门记录那些做生意发财的人的事迹的。货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财货积蓄并经营起来,以便增值生利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津津乐道的经商之道。  传统的儒家思想,对经商是不怎么看得起的。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经商发财、追名逐利透出一种鄙夷的气息。所以士农工商,经商在古时候,是为人们所鄙
期刊
关于草原  春天,薄薄的雪层下泛出微黄,嫩草儿吸吮着雪水的清凉顽强地探出头来,好奇地环视着这苍茫的世界。夏天,她穿着盛装掠过冰原,奔跑着,把无限的生机洒向广袤的大地……  草原,总会让人想到辽阔、苍茫、恒远等。去往蓝天下的草原,大概是每个人都想付诸实践的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草原美文  那拉提的眷恋  走进伊犁,就一定要去那拉提看一看!  那拉提草原纯绿得让人心颤,让人流连忘返;那拉提草原静美得
期刊
写作文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坐在课桌前,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刻意为之往往不得要领;当你返回大自然,投入生活,陶醉其中,奇思妙想常常不断迸发。  我们知道,写作需要积累。如何积累?一是在阅读中积累,这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常态,这当然是积累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只此一种,会令我们囿于名篇,亦步亦趋。一是在生活中积累,这是最丰富、最鲜活的路径。曾两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并创造了独特的“湘西”世界的沈从文说过:“
期刊
我的家乡,那悠扬甜美的渔歌,那绿茵茵的草地,那淳朴厚道的村民,那憨态可掬的水鸭,那忠诚亲切的花狗……都让我难以忘怀!我疑心这是上帝垂青的地方。  我的家乡——峡江,古称“玉峡”,因千里赣江最狭处而得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快5个年头了。每次回到家乡,欢喜之情总会涌上我的心头。  清晨,我和家人缓步赣江江畔。江面上烟波浩渺,弥漫着层层轻纱,看不见对岸的山黛,更看不见舟筏
期刊
终于,在我学业紧张的初三,他被送回了老家。  他固执地把他的书也带了回去——关于钓鱼的,还有太极拳法。这些是他在城里生活的全部。每天出门看别人钓鱼是没人管得了的,不仅如此,他还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谁钓了多少斤的魚,有多大,有多宽。他兴奋地朝向我:“你还没见过三条手臂那么粗的鱼吧,要不下次我带你去看看,绝对让你目瞪口呆!”而我却不屑一顾,电视上什么鱼没见过。妈妈也连忙阻止,生怕他带我去易溺水的河边。爸
期刊
下面是一篇写人文章的开头:  曾经是翩翩少年,负笈北上,辗转西南,遍访名师;曾经是学界楷模,纵论百家,探求新途;曾经是人文领袖,一呼百应,共理旧籍……4月15日,“永远的怀念——任继愈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档案,一沓沓手稿,一部部著作,浓缩呈现了任继愈的学术人生,也寄托着各界人士对他深深的思念。  (摘自杜羽《光明日报》2016年4月16日4版《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期刊
回首过去的学期和假期,记忆还清晰吗?对于开学,是否早已不再像小学时那样激动万分、紧张至极、难以入睡,还是唱着“我能想到最骄傲的事,就是暑假把作业做完”,镇定自若,静待开学呢?  新学期,你是不是期盼在自己身上看到成长的印记?九月里的开学第一课,新作文小编想对你说——  奋斗·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河南省实验中学开学第一天,一名农民工留在黑板上的寄语——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奋
期刊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按照惯例,假期里要推荐阅读三本书,我提前征求大家的意见: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齐邦媛的《巨流河》,苏缨、毛晓雯的《纳兰容若词传》。第二周,有同学反馈其余两本书蛮不错的,但《巨流河》似乎不太好看,讲述那个逝去的时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以及自身的成长奋斗史,几十年的经历,有点漫长,也有点压抑。我心头一怔,我看《巨流河》时,眼中浮现的是那一个个鲜明的人
期刊
沱江的水宛如翡翠,江上两岸有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吊脚楼,还有那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沈从文。正是由于他的一部《边城》,才使许许多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唯美而有些淡淡哀愁的小城。小城有人间烟火,有似水柔情,带着一丝朦胧,带着一丝浪漫,更带着一丝憧憬。让我们漫步在这梦一般的水墨画卷上,去聆听她那最真实的歌声,品味她那古色古香的魅力……  【凤凰:她从书里来】  关于《边城》  在青山绿水之间,走过一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