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悍然而起,席卷全国,特殊时期下,一系列“战疫”语言应运而生,成为鼓舞中华儿女的最强音。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分析“战疫”语言的分类、特点、功能和影响,探究语言符号在疫情中发挥的正能量。
关键词:符号 “战疫”语言 特点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悄无声息蔓延开来,“战疫”刻不容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同时也是精神的载体和体现。“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何发挥语言的力量来潜移默化传播疫情知识,带给中华儿女正能量至关重要。在中共中央的“疫情就是命令”指挥部署下,各种宣传标语、顺口溜、诗歌、成语、歌曲等“战疫”语言形式出现在大街小巷。一系列社区和村庄的“硬核标语”应运而生:“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不戴口罩你试试,试试就逝世”、“戴口罩总比带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强”等。
一.理论基础
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表达,符号的用途就是表达意义。它不仅仅是物理世界的成员,也是意义世界的一部分,是人类把握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符号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物理的、可感知的感性材料;二是不可感知的意指或意义。二者的结合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观:包含意指他物之物和被意指之物,即符号是由声音形象(能指)和概念(所指)构成的双面心理实体。任何语言符号都由能指和所指组成,其中,能指是指符号的物质形式,由声音和形象两部分构成;所指是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能指和所指是一个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它们的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由此看来,“战疫”语言符号也具有任意性。
二.“战疫”语言符号分类
从语言的基本职能来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从语言的自身结构来看,它是语音、词汇、语法共同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所以在语言符号系统中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是词汇部分,词汇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文字是记录语言符号的符号,是语言替代符号中最为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属于听觉符号,文字属于视觉符号。艺术符号的能指是指艺术形象、如绘画、文学形象等,它们的所指就是艺术形象所表现出的“人类感情”。经笔者搜集语料信息得,此次“战疫”语言可以分为视觉符号和艺术符号。
2.1艺术符号。自从疫情发生以来,终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挂帅出征,网络上流传着关于终南山院士抗击疫情的各种形式的图片、雕塑、油画等艺术作品,终南山院士所代表的的所有医护人员以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人们心中是英雄的代名词。
2.2视觉符号。此次“战疫”语言符号的视觉符号形式多种多样,中华儿女充分发挥“智囊团”来增加语言所带来的正能量,给予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心。疫情标语就是最典型的视觉符号。专家的专业信息带有专有名词,在此次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各级国家公务人员在人民防疫意识薄弱的地区、部门农村乡镇等地区宣传各类简单粗暴的标语,警示人们少出门、做好防护措施。
2.2.1网络热词改编。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套用网络热词自编的标語:“健康防护千万条,戴好口罩第一条”,让人们不自觉的想到热播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经典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泪两行”,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宣传防控知识的作用。
2.2.2“顺口溜”标语口号。专家给人民群众对防疫的建议,从科学角度减轻疫情传染,此类疫情标语多用顺口溜版本,专业术语多渠道表示,简单明了,普及知识。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口号:“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考虑到厦港地区本地人和老年人居多的特点,退休民警用闽南话方言自编的顺口溜宣传防疫知识:“熟人相拄笑就是,若爱化仙着距离”,“外来人员若伓报,厝边斗阵来举报”。
2.2.3“鼓励版”标语口号。“勇敢的逆行者,期待你们平安凯旋”,“驰援湖北,共抗疫情”,“武汉挺住、湖北挺住”,“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这些自然淳朴的口号更像是打响战役的第一枪的鸣笛,鼓足士气,来自内心的真正呐喊才是凝聚一团火的燃剂,带给人民无穷的力量。
2.2.4“成语”标语。成语是汉文化的特色之一,大多是从古代相沿袭用的固定短语,当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遇到疫情,文化的趣味性与知识普及性色彩浓厚。大多是运用汉语音义结合的特点,谐音法造词:“大疫灭亲”(大疫当前,和不守规矩的亲人断绝来往,积极举报)。“安身立命”(在家安稳住身体,就是保护生命)。“小心疫疫”(疫情期间,所有事情都应该小心翼翼,尽量不出门,做好基础防护)。“疫无所有”(少聚集、少出门,如果感染了病毒而死亡将会一无所有)。“见利忘疫”(一些商贩、个人在疫情发生后为了利益做丧尽天良的买卖)。“断章取疫”(疫情期间,某些人利用各种渠道传播谣言)。“一心移疫”(只要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定能消灭病毒)。“疫不容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漱手就勤”(疫情期间,所有人都要勤洗手,勤漱口,做好个人防护)。
2.2.5诗意标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虽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人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片明月,寓意:心与你同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岁寒松柏,长毋相忘”,“山水之邻,风雨相济”,“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这些震撼人心的诗句是疫情期间中国和友好国互相支援物资时的古诗句,表达了对远方好友的慰问、体现了邻邦友谊源远流长并表达共渡难关、期待疫情早日结束的企盼。
三.“战疫”语言符号的特点 3.1任意性。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成符号结构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缺乏必然的、本质的、自然的联系,从这方面来讲,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所以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战疫”语言符号同样具有任意性,语言的音形意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在此次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各类形式的语言符号都代表了特殊的所指。“特立独行”原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此次疫情中指的是:特殊时期外出,尽量独自行走。“别来无恙”:你不来,我不得病。“不约而同”:在不约聚会这件事上,大家意见相同。“安身立命”:在家稳住身体,就是保护生命。
3.2趣味性和科普性。专家用专业知识解释疫情的传播途径和个人、集体的防护措施,“战疫”语言带给全国人民力量,此时,趣味性和科普性兼具的语言符号更容易宣傳和践行。“今年春节计划:初一一动不动;初二按兵不动;初三纹丝不动;初四岿然不动;初五依然不动;初六原地不动;初七继续不动……几时能动?钟南山说动才动”,“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不往人群挤,病毒不缠你。洗手很重要,胜过吃补药。通风很要紧,病毒无踪影”这些趣味性和科普性结合的标语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大大提高了宣传疫情的防护效果。
3.3能指的多样性和时效性。“抗疫”语言符号的形式多种多样,诗歌、散文、成语、顺口溜等等,当疫情遇到文学创作,通俗易懂的形式和知识结为一体,当传播速度快,并传播到千家万户后,可以从源头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语言的社会性是根本属性,特殊时期的语言符号有时效性。疫情期间的语言特色都是为了社会现实服务,提醒人们做好自己能做的基础防护措施,不给国家和社会添乱。
四.“抗疫”语言符号的功能
符号有许多功能,例如交流功能、元语言功能、情感功能,“抗疫”语言符号也有功能,笔者认为其有最基础的交流功能和情感功能。符号的最基本功能是认知和交际,“抗疫”语言符号同样如此。各种形式的“抗疫”语言符号存在的目的便是交流,疫情知识需要传播、交流,人人都是知识的传播者,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其次是情感功能,“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各类标语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更给身在疫情重灾区的人们带来了精神力量,国家在行动,医护人员在前线,每个人在行动,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些朴实无华的来自全国人民内心的呐喊,像战斗的号角般催人勇往直前。
五.抗疫”语言符号的功能
抗疫”语言符号的功能也要辩证来看待,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一些消极影响。
5.1积极影响。“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口罩你不带,病毒把你爱;口罩换得勤,病毒说拜拜”,“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上”……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来广泛防范传播病毒的重要性以及传播正能量,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的作用,这些平淡无奇的话语片段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前年不朽的精神。
5.2消极影响。语言是任性和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折射,此次疫情标语中,有一些标语是有悖现代文明的。“今年上门,明年上坟”,“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找死”,“偷吃野味,太平间c位”,“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带病回乡,六亲不认;敢从武汉来,坚决不接待”,“湖北回来不报告的人都是定时炸弹”,“外来人员私自进村等于屠我村庄!!!车报废,人打残”……这几条冷酷无情的标语不仅伤人伤心,还带有地域歧视,更漠视法律法规。给身在重灾区的人民心里重重一击,防疫措施需要严格执行,同时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作为传播疫情的标语确实应该有震慑作用,但是更应该在遵守法律道德规范下创造标语。
在特殊时期的“抗疫”语言作为符号有任意性、多样性、趣味性、科普性和时效性。同时作为语言符号也有交流功能和情感功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疫情当前,通过语言正能量来提高社会正能量刻不容缓,传递温暖,期待疫情早日结束,迎接更加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马苗苗,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05
[2]项南,符号学视角下的媒体语言研究[J].黑龙江大学,2012
[3]王妍,网络符号语言的研究[J].海外英语,2018
(作者介绍:闫晓彤,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法学)
关键词:符号 “战疫”语言 特点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悄无声息蔓延开来,“战疫”刻不容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同时也是精神的载体和体现。“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何发挥语言的力量来潜移默化传播疫情知识,带给中华儿女正能量至关重要。在中共中央的“疫情就是命令”指挥部署下,各种宣传标语、顺口溜、诗歌、成语、歌曲等“战疫”语言形式出现在大街小巷。一系列社区和村庄的“硬核标语”应运而生:“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不戴口罩你试试,试试就逝世”、“戴口罩总比带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强”等。
一.理论基础
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表达,符号的用途就是表达意义。它不仅仅是物理世界的成员,也是意义世界的一部分,是人类把握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符号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物理的、可感知的感性材料;二是不可感知的意指或意义。二者的结合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观:包含意指他物之物和被意指之物,即符号是由声音形象(能指)和概念(所指)构成的双面心理实体。任何语言符号都由能指和所指组成,其中,能指是指符号的物质形式,由声音和形象两部分构成;所指是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能指和所指是一个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它们的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由此看来,“战疫”语言符号也具有任意性。
二.“战疫”语言符号分类
从语言的基本职能来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从语言的自身结构来看,它是语音、词汇、语法共同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所以在语言符号系统中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是词汇部分,词汇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文字是记录语言符号的符号,是语言替代符号中最为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属于听觉符号,文字属于视觉符号。艺术符号的能指是指艺术形象、如绘画、文学形象等,它们的所指就是艺术形象所表现出的“人类感情”。经笔者搜集语料信息得,此次“战疫”语言可以分为视觉符号和艺术符号。
2.1艺术符号。自从疫情发生以来,终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挂帅出征,网络上流传着关于终南山院士抗击疫情的各种形式的图片、雕塑、油画等艺术作品,终南山院士所代表的的所有医护人员以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人们心中是英雄的代名词。
2.2视觉符号。此次“战疫”语言符号的视觉符号形式多种多样,中华儿女充分发挥“智囊团”来增加语言所带来的正能量,给予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心。疫情标语就是最典型的视觉符号。专家的专业信息带有专有名词,在此次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各级国家公务人员在人民防疫意识薄弱的地区、部门农村乡镇等地区宣传各类简单粗暴的标语,警示人们少出门、做好防护措施。
2.2.1网络热词改编。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套用网络热词自编的标語:“健康防护千万条,戴好口罩第一条”,让人们不自觉的想到热播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经典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泪两行”,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宣传防控知识的作用。
2.2.2“顺口溜”标语口号。专家给人民群众对防疫的建议,从科学角度减轻疫情传染,此类疫情标语多用顺口溜版本,专业术语多渠道表示,简单明了,普及知识。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口号:“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考虑到厦港地区本地人和老年人居多的特点,退休民警用闽南话方言自编的顺口溜宣传防疫知识:“熟人相拄笑就是,若爱化仙着距离”,“外来人员若伓报,厝边斗阵来举报”。
2.2.3“鼓励版”标语口号。“勇敢的逆行者,期待你们平安凯旋”,“驰援湖北,共抗疫情”,“武汉挺住、湖北挺住”,“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这些自然淳朴的口号更像是打响战役的第一枪的鸣笛,鼓足士气,来自内心的真正呐喊才是凝聚一团火的燃剂,带给人民无穷的力量。
2.2.4“成语”标语。成语是汉文化的特色之一,大多是从古代相沿袭用的固定短语,当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遇到疫情,文化的趣味性与知识普及性色彩浓厚。大多是运用汉语音义结合的特点,谐音法造词:“大疫灭亲”(大疫当前,和不守规矩的亲人断绝来往,积极举报)。“安身立命”(在家安稳住身体,就是保护生命)。“小心疫疫”(疫情期间,所有事情都应该小心翼翼,尽量不出门,做好基础防护)。“疫无所有”(少聚集、少出门,如果感染了病毒而死亡将会一无所有)。“见利忘疫”(一些商贩、个人在疫情发生后为了利益做丧尽天良的买卖)。“断章取疫”(疫情期间,某些人利用各种渠道传播谣言)。“一心移疫”(只要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定能消灭病毒)。“疫不容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漱手就勤”(疫情期间,所有人都要勤洗手,勤漱口,做好个人防护)。
2.2.5诗意标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虽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人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片明月,寓意:心与你同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岁寒松柏,长毋相忘”,“山水之邻,风雨相济”,“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这些震撼人心的诗句是疫情期间中国和友好国互相支援物资时的古诗句,表达了对远方好友的慰问、体现了邻邦友谊源远流长并表达共渡难关、期待疫情早日结束的企盼。
三.“战疫”语言符号的特点 3.1任意性。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成符号结构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缺乏必然的、本质的、自然的联系,从这方面来讲,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所以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战疫”语言符号同样具有任意性,语言的音形意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在此次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各类形式的语言符号都代表了特殊的所指。“特立独行”原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此次疫情中指的是:特殊时期外出,尽量独自行走。“别来无恙”:你不来,我不得病。“不约而同”:在不约聚会这件事上,大家意见相同。“安身立命”:在家稳住身体,就是保护生命。
3.2趣味性和科普性。专家用专业知识解释疫情的传播途径和个人、集体的防护措施,“战疫”语言带给全国人民力量,此时,趣味性和科普性兼具的语言符号更容易宣傳和践行。“今年春节计划:初一一动不动;初二按兵不动;初三纹丝不动;初四岿然不动;初五依然不动;初六原地不动;初七继续不动……几时能动?钟南山说动才动”,“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不往人群挤,病毒不缠你。洗手很重要,胜过吃补药。通风很要紧,病毒无踪影”这些趣味性和科普性结合的标语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大大提高了宣传疫情的防护效果。
3.3能指的多样性和时效性。“抗疫”语言符号的形式多种多样,诗歌、散文、成语、顺口溜等等,当疫情遇到文学创作,通俗易懂的形式和知识结为一体,当传播速度快,并传播到千家万户后,可以从源头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语言的社会性是根本属性,特殊时期的语言符号有时效性。疫情期间的语言特色都是为了社会现实服务,提醒人们做好自己能做的基础防护措施,不给国家和社会添乱。
四.“抗疫”语言符号的功能
符号有许多功能,例如交流功能、元语言功能、情感功能,“抗疫”语言符号也有功能,笔者认为其有最基础的交流功能和情感功能。符号的最基本功能是认知和交际,“抗疫”语言符号同样如此。各种形式的“抗疫”语言符号存在的目的便是交流,疫情知识需要传播、交流,人人都是知识的传播者,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其次是情感功能,“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各类标语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更给身在疫情重灾区的人们带来了精神力量,国家在行动,医护人员在前线,每个人在行动,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些朴实无华的来自全国人民内心的呐喊,像战斗的号角般催人勇往直前。
五.抗疫”语言符号的功能
抗疫”语言符号的功能也要辩证来看待,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一些消极影响。
5.1积极影响。“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口罩你不带,病毒把你爱;口罩换得勤,病毒说拜拜”,“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党员我先上”……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用来广泛防范传播病毒的重要性以及传播正能量,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的作用,这些平淡无奇的话语片段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前年不朽的精神。
5.2消极影响。语言是任性和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折射,此次疫情标语中,有一些标语是有悖现代文明的。“今年上门,明年上坟”,“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找死”,“偷吃野味,太平间c位”,“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带病回乡,六亲不认;敢从武汉来,坚决不接待”,“湖北回来不报告的人都是定时炸弹”,“外来人员私自进村等于屠我村庄!!!车报废,人打残”……这几条冷酷无情的标语不仅伤人伤心,还带有地域歧视,更漠视法律法规。给身在重灾区的人民心里重重一击,防疫措施需要严格执行,同时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作为传播疫情的标语确实应该有震慑作用,但是更应该在遵守法律道德规范下创造标语。
在特殊时期的“抗疫”语言作为符号有任意性、多样性、趣味性、科普性和时效性。同时作为语言符号也有交流功能和情感功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疫情当前,通过语言正能量来提高社会正能量刻不容缓,传递温暖,期待疫情早日结束,迎接更加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马苗苗,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05
[2]项南,符号学视角下的媒体语言研究[J].黑龙江大学,2012
[3]王妍,网络符号语言的研究[J].海外英语,2018
(作者介绍:闫晓彤,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