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基点 创设情境生成过程 满足需要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给了教师教学创新的空间,同时让教师碰上了新问题。在教学改革实践尝试中,我们发现,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这样一个课题摆在了众多教师面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呢?有效性教学是什么呢?我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求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投入,尽可能取得多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把握学生参与学习的基点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别把学生都看成是一张白纸。面对我们的学生,在上课前,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③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把握学习起点。所拟定的教学目标就具有可操作性,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二、创设适合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要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上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探究。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五边形”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参与:1.我们刚才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拿出一张四边形的纸片,将它任意折一次,然后用小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剪出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2.如果给剪出的图形起个名字,你想叫他们什么呢?想一想,再悄悄告诉同组的小朋友。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发现剪法不同的学生。让学生展示剪下的不同图形,并说出其名称。3.小朋友们,刚才有同学剪出了五条边的图形,那其他小朋友也能剪出这样的图形吗?动手试一试。学生操作,然后全班交流。4.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再在小组和全班交流。
  学生在认识五边形时手脑并用,自主探索,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学得既积极主动,又学得愉快,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生成学生体验学习方式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构建的过程,但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会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是尽善尽美的。例如:“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课堂的一个亮点。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许多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多次强调“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教师以为学生凭借一己之力就能达成优化算法的目的。而我认为算法多样化应是一种态度,是一个过程,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化。算法多样化也是有前提的,各种不同算法要建立在等价的基础上,否则多样化就会导致泛化。以学生思维凭借的依据看,可以分为基于动作的思维、基于形象的思维、基于符号与逻辑的思维。显然这三种思维并不在同一层次上,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只是优化的过程应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例如:教学“9加几”,我认为本节课学习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能够理解并掌握“凑十”计算的方法,逐步提升数学思维水平。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列出算式9 4。在算法交流过程中,几位学生依次发言。
  生1:我是一个个数出来的。先数盒子里面的桃子,再数盒子外面的桃子,一共有13个。
  生2:把9放在心里,接下去数:10、11、12、13。
  生3:盒子里有9个桃子,我把盒子外面的1个桃子移进盒子里面,盒子里就有10个桃了,再加上外面的三个,一共有13个桃。
  我肯定了每位发言者的想法,在此基础上追问:“哪种想法你是第一次听到的?”大部分学生就会把目光落在“凑十法”上。让第一个说出“凑十法”的学生上台把他的想法来直观演示一遍(从盒子外的4个桃中移1个到盒子里),边摆边说,激起了孩子的好胜心。“你学会这种想法了吗?”小手林立,大部分学生自觉地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
  四、满足学生享受数学乐趣的需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个观点是“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基本理论的生动诠释。许多数学知识学过后能直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以及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正所谓“学以致用,然后知不足”。
  例如,在教完了“分一分”、“比一比”、“认识几和第几”这些内容后,我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排队不齐、速度很慢这两个问题摆在了学生面前。我们如何把我班同学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该按怎样的顺序排?怎样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学生特别感兴趣,经过一番商讨,达成统一意见。“按男女分成两队,每队从矮到高排,数数前面有几个人,记记自己的左边(或右边)是谁,来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教学统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一个月的天气情况。1.观察每天的天气情况,做好记录。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或“√”等)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3.分析整理好的数据,揭示出哪种天气多?哪种天气少?4.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如此来利用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享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总之,有效性才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我认为,教学以把握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为前提;创设探索时机,注重引导学生在充分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是关键;强调应用,彰显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价值。我们教师只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标尺,并能做到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相信我们大家都能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上探索出各具风格的新路来。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江苏】
其他文献
一、前言  啦啦操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了一次表演啦啦操选拔赛后影响广泛,迅速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起来,啦啦操运动项目主要分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技巧啦啦操在全国啦啦操赛中主要有挺举、抛接、金字塔、翻腾、口号五大部分,结合技巧、体操、舞蹈、健美操等多样性的动作,展现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而推广到小学的普及内容只达到二级,本校参与的是技巧一级动作,为简单的髋位“金字塔”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对象119例分3组:NYHA分级心功能Ⅱ~Ⅳ级59例;心功能Ⅰ级38例;正常对照组22例
部分心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心电图QRS波增宽。有人认为QRS波增宽代表了心功能的恶化和左室EF的降低,心室收缩活动的不协调,但目前这一说法仍存在争议。对于预测死亡和猝死的发
《"第二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从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到德国古典主义哲学革命》/马林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本书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运动"三部曲"的"第二部"。系作者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运动研究系列之一。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通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
目的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能使广大患者可接受的快速降压药,本研究对前列腺素E1(PGE1)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本组病例共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范围16岁~70岁,平均52.60岁&#17
自2000年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自然课更名为小学科学,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上的全新改革。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科学老师研究的问题。经过笔者多年的探究,我认为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要做到几点:1.有效的教学设计;2.完善的教学准备;3.重视学生的探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既定现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教育界、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不断颁布和实施中小学生减负的相关政策,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媒体也在呼吁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中小学生减负的工作却是收效甚微。其发展趋势甚至是“日益加重”。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顽疾”。因此研究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
“坚持以育人为本”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念。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仍然存在评价机制单一,课程更新滞后,教法单一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着力探讨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三维路径,即设立“以学生为本”的综合评估指标,创建“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体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教育事业要“坚
“禹迹寺前春草生,沈园遗迹欠分明。偶然拄杖桥头望,流水斜阳太有情。”1938年,身处沦陷区北京的周作人写下了此诗。同一年他在一则读书笔记中说道:“《东山谈苑》卷七。‘倪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