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在基层落地落实,本次调研结合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道的实际情况,通过前期对退役军人进行的信息采集及问卷调查工作,摸清当前退役军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瓶颈,探索出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的新路径。
一、 南市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现状
1.退役军人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道共登记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1871人,退役军人1720人,其中人户同在975人,人户分离896人,党员1210人。
2.工作服务机制不断健全。不断落实“五有”工作机制。成立街道、社区服务站,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由专职事业编制干部负责具体工作。同时,成立街道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及协会党支部,共同营造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3.活动载体平台不断夯实。南市街道以关爱为核心,依托大都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台,打造了和平区首个退役军人之家。同时,探索建立了“五微共享”新模式,即建立“南市退役军人之家”微信公众号,搭建“微平台”、表达“微心愿”、开展“微教育”、提供“微服务”、展示“微星光”。以灵活便捷的形式,做到“有形”与“无形”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务实与务虚共做。
4.关爱帮扶解困不断精准。南市街道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一助一”“一带一”“一促一”的退役军人工作模式。截至目前,通过政府帮扶,共救助慰问38名退役军人7万余元,帮助22人重新就业;通过企业帮扶,共为67名困难退役军人送去温暖与服务;通过协会帮扶,为43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困难。
二、 南市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先进性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南市街道共有退役军人党员1210名,占全街党员总数的64.7%,其中隶属街道党员192人,踊跃参加活动的仅93人。可以看出隶属街道党员相对较少,能够到社区报到并积极参加活动的更少,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参与度较低。
2.就业创业难,存在不稳定隐患。登记在南市街道的退役军人中大多数学历较低,其中,拥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1340人,占全体的71.6%,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455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76人。就业创业情况不乐观,失业无业人员共282人,解决就业问题较困难。
3.部分生活困难,保障机制不健全。登记在南市街道的退役军人个人年收入普遍较低,年收入在1-3万元的181人,1万元以下的270人。无医疗保险的120人,无养老保险的126人,无房或居住于公租房的291人,低保户11人。退役军人在生活、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相关保障机制有待提高。
4.社会关爱少,尊崇感相对较弱。政府对退役军人工作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非政府的民间组织机构的投入也十分有限。企业在招工时对退役军人缺乏重点倾斜,甚至由于他们学历较低而仅聘用于劳动力密集型工种。社会对于退役军人的认同感、尊崇感还不够。
三、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的路径探索
1.党建引领,以思想政治凝聚责任感。充分发挥党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打造包含辖区单位、企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在内的服务保障工作“命运共同体”。一是扭住总开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必修课”,广泛向退役军人宣讲;丰富组织生活,做到“季有党课、月有讲座、周有影片”。二是激发荣誉感。发挥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利用泥塑的形式,展示先进模范、红色文物,让退役军人牢记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时刻牢记“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心红志不移,离军不离党”。三是汇聚正能量。通过表彰街道“最美退役军人”、组建宣讲团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弘扬正能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2.社会共建,以服务保障提升获得感。可与驻街商贸、金融、医疗、公共服务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服务共享”协议,为退役军人量身定制专项服务和优惠政策。一是成立“爱心工作室”。在爱心企业、志愿者与困难退役军人之间搭建桥梁和平台,为有需求的退役军人提供爱心服务、助困帮扶等公益活动。二是创立“就业超市”。与驻街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签订协议,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招聘平台互动、线下“洽谈一对一”等,为退役军人提供24小时全年无休的实时就业辅导和职介服务。三是搭建“多点驿站”。与司法所、医疗机构、社会组织、驻街企业等合作,打造一中心多驿站的服务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医疗、心理等多方面免费专业服务。
3.协会关爱,以常态慰问强化归属感。成立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并同步成立协会党支部,建立健全帮扶模式。一是摸清底数。建立生活困难对象、信访诉求人员、退役军人工作骨干和先进典型“四类人员”台账,做到“一人一档”,为精准服务奠定基础。二是紧密联系。建立协会会员与退役军人“交朋友”机制,引导退役军人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退役军人“服务员”、矛盾化解“协调员”、协会工作“信息员”。三是切实落实协会关爱。以困难退役军人和有思想情绪的退役军人为重点,通过心理支持、生活帮扶、医疗救助等多种形式,解决退役军人实际诉求。
4.志愿服务,以社会服务增强使命感。不断延伸退役军人工作触角,丰富退役军人工作内涵。一是组建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规的红色宣传队。以“政治思想引领,传承红色精神”为口号,引导退役军人党员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组建提供爱心慰藉和困难帮扶的紫色服务队。以“感受爱、传递爱”为口号,发挥退役军人“调解员”的作用,通过入户慰问、心理疏解等,对有困难的退役军人及家庭开展帮扶,并在治安巡逻、疫情值守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组建利用专业特长服务居民群众的橙色技能队。以“不忘初心,服务社会”为口号,积极发挥个人技能,定期开展义务理发、血压测量、维修家电、疏通管道等活动,在生活上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帮助。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5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责任编辑:朱 健
一、 南市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现状
1.退役军人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道共登记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1871人,退役军人1720人,其中人户同在975人,人户分离896人,党员1210人。
2.工作服务机制不断健全。不断落实“五有”工作机制。成立街道、社区服务站,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由专职事业编制干部负责具体工作。同时,成立街道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及协会党支部,共同营造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3.活动载体平台不断夯实。南市街道以关爱为核心,依托大都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台,打造了和平区首个退役军人之家。同时,探索建立了“五微共享”新模式,即建立“南市退役军人之家”微信公众号,搭建“微平台”、表达“微心愿”、开展“微教育”、提供“微服务”、展示“微星光”。以灵活便捷的形式,做到“有形”与“无形”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务实与务虚共做。
4.关爱帮扶解困不断精准。南市街道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一助一”“一带一”“一促一”的退役军人工作模式。截至目前,通过政府帮扶,共救助慰问38名退役军人7万余元,帮助22人重新就业;通过企业帮扶,共为67名困难退役军人送去温暖与服务;通过协会帮扶,为43名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困难。
二、 南市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先进性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南市街道共有退役军人党员1210名,占全街党员总数的64.7%,其中隶属街道党员192人,踊跃参加活动的仅93人。可以看出隶属街道党员相对较少,能够到社区报到并积极参加活动的更少,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参与度较低。
2.就业创业难,存在不稳定隐患。登记在南市街道的退役军人中大多数学历较低,其中,拥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1340人,占全体的71.6%,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455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76人。就业创业情况不乐观,失业无业人员共282人,解决就业问题较困难。
3.部分生活困难,保障机制不健全。登记在南市街道的退役军人个人年收入普遍较低,年收入在1-3万元的181人,1万元以下的270人。无医疗保险的120人,无养老保险的126人,无房或居住于公租房的291人,低保户11人。退役军人在生活、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相关保障机制有待提高。
4.社会关爱少,尊崇感相对较弱。政府对退役军人工作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非政府的民间组织机构的投入也十分有限。企业在招工时对退役军人缺乏重点倾斜,甚至由于他们学历较低而仅聘用于劳动力密集型工种。社会对于退役军人的认同感、尊崇感还不够。
三、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的路径探索
1.党建引领,以思想政治凝聚责任感。充分发挥党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打造包含辖区单位、企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在内的服务保障工作“命运共同体”。一是扭住总开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必修课”,广泛向退役军人宣讲;丰富组织生活,做到“季有党课、月有讲座、周有影片”。二是激发荣誉感。发挥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利用泥塑的形式,展示先进模范、红色文物,让退役军人牢记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时刻牢记“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心红志不移,离军不离党”。三是汇聚正能量。通过表彰街道“最美退役军人”、组建宣讲团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弘扬正能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2.社会共建,以服务保障提升获得感。可与驻街商贸、金融、医疗、公共服务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服务共享”协议,为退役军人量身定制专项服务和优惠政策。一是成立“爱心工作室”。在爱心企业、志愿者与困难退役军人之间搭建桥梁和平台,为有需求的退役军人提供爱心服务、助困帮扶等公益活动。二是创立“就业超市”。与驻街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签订协议,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招聘平台互动、线下“洽谈一对一”等,为退役军人提供24小时全年无休的实时就业辅导和职介服务。三是搭建“多点驿站”。与司法所、医疗机构、社会组织、驻街企业等合作,打造一中心多驿站的服务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医疗、心理等多方面免费专业服务。
3.协会关爱,以常态慰问强化归属感。成立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并同步成立协会党支部,建立健全帮扶模式。一是摸清底数。建立生活困难对象、信访诉求人员、退役军人工作骨干和先进典型“四类人员”台账,做到“一人一档”,为精准服务奠定基础。二是紧密联系。建立协会会员与退役军人“交朋友”机制,引导退役军人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退役军人“服务员”、矛盾化解“协调员”、协会工作“信息员”。三是切实落实协会关爱。以困难退役军人和有思想情绪的退役军人为重点,通过心理支持、生活帮扶、医疗救助等多种形式,解决退役军人实际诉求。
4.志愿服务,以社会服务增强使命感。不断延伸退役军人工作触角,丰富退役军人工作内涵。一是组建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规的红色宣传队。以“政治思想引领,传承红色精神”为口号,引导退役军人党员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组建提供爱心慰藉和困难帮扶的紫色服务队。以“感受爱、传递爱”为口号,发挥退役军人“调解员”的作用,通过入户慰问、心理疏解等,对有困难的退役军人及家庭开展帮扶,并在治安巡逻、疫情值守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组建利用专业特长服务居民群众的橙色技能队。以“不忘初心,服务社会”为口号,积极发挥个人技能,定期开展义务理发、血压测量、维修家电、疏通管道等活动,在生活上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帮助。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5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