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让学生在玩中学,探究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吸引学生的自主参与,从中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学习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
一、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孩子们在学校的科学学习生活中产生许许多多的厌倦,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使得大多数的老师都为之头痛。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由被动变为主动已迫在眉睫了!在科学教学中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外界事物以及现象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结合科学的教学内容来实施教學,更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
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搞好小学科学和教学工作的科学依据。儿童认识过程的特点,为老师组织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小学儿童情感意志和过程的特点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的特点,为教师培养和引导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貌提供了正确的途径。总之,掌握了儿童的心理,能够使我们能正确地理解小学儿童,理解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二、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心理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小学科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观察尤其是在低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极为重要作用,比如,在刚接触三年级科学,最先接触的两个单元就是《动物》《植物》,这两个单元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是一个重点与难点,心理学中指出:观察力的发展不是先天安排好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发展起来的。可以从以下三个点着手:第一,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第二,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第三,指导儿童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2.利用心理学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小学儿童对记忆过程以及对自己记忆水平的认识能力较差,科学教学中教会儿童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儿童记忆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科学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出,在科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较好的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互动、参与进来,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里离不开探究教学的方法,吸引孩子们参与动手探究教学中,在使他们开动脑筋,加深印象地去搜寻科学知识。
3.利用心理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地使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讲授的内容要难以适度,既要能让学生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起儿童兴趣和维持对学业关注的关键。利用探究式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动手做实验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抓住这一点,马上在活动过程中提取出知识点,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三、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策略
1.热身:科学教学的热身运动也称为准备活动。由于学生课前大脑处于松散状态,回忆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或者讲述一些简短的科学的小故事,这样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导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因为科学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例如,今天要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我会在制作简笔画卡片,一个卡通头像头上有各种植物和动物,让学生来个角色扮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对学习充满了兴趣,这样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换到了有意注意阶段。
3.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展示给同学们,让孩子产生了探究欲望。这是做好探究式最关键的一步。探讨与讨论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条理性和思维缜密性。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
4.探究的总结:在科学探究后及时对科学数据和现象进行总结,才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为以感知过程中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让学生把知识变为一种能力,一种与人交际的能力,一种实践操作的能力,一种调动思维的能力。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几个过程,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整个探究活动中的注意点和总体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科学探究的欲望。
四、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影响
在探究结束时,注意根据小學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这个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的热情,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收获,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任何创新,任何通过观察后发现的新问题都要及时表扬,评价要公正,避免由于不公正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失去学习兴趣。
我们老师应充分利用探究的优势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学生学习的科学兴趣,从而更好地积极投入到科学学习的生活当中。
【作者单位: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江苏】
一、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孩子们在学校的科学学习生活中产生许许多多的厌倦,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使得大多数的老师都为之头痛。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由被动变为主动已迫在眉睫了!在科学教学中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外界事物以及现象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结合科学的教学内容来实施教學,更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
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搞好小学科学和教学工作的科学依据。儿童认识过程的特点,为老师组织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小学儿童情感意志和过程的特点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的特点,为教师培养和引导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貌提供了正确的途径。总之,掌握了儿童的心理,能够使我们能正确地理解小学儿童,理解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二、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心理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小学科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观察尤其是在低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极为重要作用,比如,在刚接触三年级科学,最先接触的两个单元就是《动物》《植物》,这两个单元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是一个重点与难点,心理学中指出:观察力的发展不是先天安排好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发展起来的。可以从以下三个点着手:第一,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第二,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第三,指导儿童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2.利用心理学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小学儿童对记忆过程以及对自己记忆水平的认识能力较差,科学教学中教会儿童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儿童记忆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科学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出,在科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较好的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互动、参与进来,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里离不开探究教学的方法,吸引孩子们参与动手探究教学中,在使他们开动脑筋,加深印象地去搜寻科学知识。
3.利用心理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地使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讲授的内容要难以适度,既要能让学生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起儿童兴趣和维持对学业关注的关键。利用探究式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动手做实验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抓住这一点,马上在活动过程中提取出知识点,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三、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策略
1.热身:科学教学的热身运动也称为准备活动。由于学生课前大脑处于松散状态,回忆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或者讲述一些简短的科学的小故事,这样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情绪,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导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因为科学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例如,今天要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我会在制作简笔画卡片,一个卡通头像头上有各种植物和动物,让学生来个角色扮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对学习充满了兴趣,这样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换到了有意注意阶段。
3.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展示给同学们,让孩子产生了探究欲望。这是做好探究式最关键的一步。探讨与讨论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思维条理性和思维缜密性。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也可以是全过程。
4.探究的总结:在科学探究后及时对科学数据和现象进行总结,才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为以感知过程中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让学生把知识变为一种能力,一种与人交际的能力,一种实践操作的能力,一种调动思维的能力。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几个过程,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整个探究活动中的注意点和总体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科学探究的欲望。
四、心理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影响
在探究结束时,注意根据小學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这个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的热情,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收获,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任何创新,任何通过观察后发现的新问题都要及时表扬,评价要公正,避免由于不公正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失去学习兴趣。
我们老师应充分利用探究的优势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学生学习的科学兴趣,从而更好地积极投入到科学学习的生活当中。
【作者单位: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