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网络调查的伦理问题探讨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调查是传统调查借助互联网作为媒介进行数据采集、计算、分析、得出客观结论的一种新兴的调查手段。相较于传统调查,网络调查具有即时、低费用、交互性、传播广泛、突破时空性、客观可控性的特点,因此,网络调查是目前社会调查主体广泛采取的形式。
  但是,借助于网络的调查存在着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诸多弊端,并且调查这个主客观相互联结的活动,基于网络收集信息也存在诸如无法真正体现受访者真实想法的缺陷,会引起许多道德问题引发道德危机,网络调查如何运用伦理学的思考方式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兼顾“良善”原则,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调查 网络伦理 道德危机 道德建设
  一、网络调查概述及其相较于传统调查的巨大优势
  调查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形式。调查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小到自己个人的生涯规划选择,大到国家层面科学、可续的宏观层面的决策,都离不开调查和论证,可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
  传统调查是借助当面采访、电话访问、信件交流等方式对既定的受访对象的询问,按照其调查内容形式可以分为公开调查和秘密调查等,根据其对象的分布情况又可以分为全体调查和抽样调查等,按照有无具体准备材料可以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借助于网络的调查的基本形式是问卷调查,即将调查问卷事先拟好,立足互联网平台发布调查问卷,由上网的调查者根据备选项自行选择答案或直接填答的调查方法。
  网络调查是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经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据统计,2014年,我国政府部门主要的社会调查采取网络的形式就达到了72.45%,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民间团体、学校、个人论文都以网络调查为主要载体。而相对于传统调查而言,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往往不再采取此方式,传统调查呈现衰落和精准化的趋势。
  网络调查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对更多的人进行数据收集,资料庞大但是误差较小,网络调查中主要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误差,包括抽样、对目标总体的覆盖程度以及测量误差等。
  首先,网络调查具有即时性,调查者和受访对象可以很快获得相应的反馈。更加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受访者即時浏览、查询调查结果,不但在片刻时间内知晓了自己所填的答案的类型,而且也能够看到与自己相类似的答案所占的比例。传统调查却只能让调查者个体看到结果进行逐样分析。
  其次,网络调查具有费用低、减少人工成本的特征,一般地,网络调查仅需一台上网设备和一个能提供问卷模板并且帮助发布的应用程序,省去了传统调查过程中的各种跑腿、寻找受访者等诸多麻烦,且平台基本只需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如果确有需要,网络平台收取的费用也是相对便宜的,并不存在其他人员劳力的费用支出。
  再次,网络调查还具有交互性的特征。网络的最大好处是交互性,在网上调查时,受访者可以及时就调查或调查问卷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可减少因问卷设计不合理导致调查结论的偏差。
  此外,网络调查还具有客观性、突破时空性、可控性等其他优势。
  总之,网络调查快速确定了调查受访对象,并利用相关社交软件传播推广,比原先的传统调查提高了效率,同时,基于计算机的分析又能快速得出了相对准确结论,省去了人工的复核步骤,极大地解放了调查者,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网络调查存在的相关伦理问题情况
  尽管网络调查便捷、快速、高效地使调查这个原先问卷发放过程极其麻烦、答案汇总阶段特别复杂、结论获得分析异常琐碎的信息获取方式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网络调查涉及到调查者、互联网平台、受访者三个主体,他们相互独立,仅仅因为一份调查问卷而彼此紧密联系,探讨网络调查所涉及到的问题,我们必须从这三个主体入手讨论其中的运作机制和所牵涉的伦理问题。
  我们不可否认,这些问题不但网络调查因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而导致的,而且传统调查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由此,对网络调查的伦理问题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细致分析,从而得出相对中肯的结论。
  (一)传统调查存在的伦理问题分析
  该伦理问题,主要是调查者和受访对象两个主体和作为主体之间连接点——问卷的设计内容所牵涉的具体缺陷。
  首先是一些调查者未能正确履行“诚信”原则调查者自身在确定需要研究的对象后,必然会锁定研究范围和选择调查的方式,如果受访者填答的内容与自己本身所设计的结论或论证方式存在相左情况,是选择修改自己的调查目标或论证方式还是篡改数据以期与设想的相符合?这就是一道很大的考验,直接影响整个方案的设计和结论的推出的建构。但是,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属于后者,为了“调查而调查”,调查只是一个形式,而不是目的和整个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的重要支撑。这样的调查方式,违背了“诚实守信”这个不但是科学严谨的学术精神,而且违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这样的调查报告和结论,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科研报告,影响其后的各种决策,贻害无穷。
  其次是调查者未能有效尊重受访对象的传统与习俗,为了所谓的“真实”结论,忽视“真心调查,真情感受”的要求,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甚至激化为道德危机。
  最后,一些调查者怀有“恶”的观念,只因受访者不愿配合便进行咒骂继而导致冲突升级引发肢体冲突造成身体伤害的现象亦是屡见不鲜,这虽然是个人修养层次不够的原因占据主要因素,但人是社会中存在的个体,调查是一个社会关系的连接点,也是人与人交流、交往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正视自己的性格上的问题并培养一个良善的、善解人意的道德感也是调查者必须具备的一个核心素养之一。
  对于受访者而言,尽管只是填写一张调查问卷,或者是简要地回答几个个人主观看法的问题,这也关乎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同样也包括诚信问题。不少受访者也存在不忠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故意捏造不正确答案甚至是全然相反答案的行为,这种态度极其恶劣,不但对参与的科研项目不负责任,更在某种程度是对社会包括受访者自身不负责任,我们必须直截了当地批判一番。   (二)网络调查存在的伦理问题分析
  网络调查是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发布、推广,并利用计算机科学既定算法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的一种新兴的调查方式,因为互联网的介入,其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必然不可避免地与网络自身的伦理问题相互关联,此外,还有调查与网络两者结合所产生的问题。
  第一,网络调查存在知识产权的侵犯情况,且也存在着审核机制不完善的漏洞。网络问卷一经发布,该问卷就不再单是调查者自己个人所有,而是所有访问调查页面的主体皆可以浏览的共享式资源,问卷可被剽窃或被篡改,变成一份完全属于其他个人所有的问卷,他们改头换面,附上自己的身份、目的,又可掩人耳目,重新发布,不经深度留意,很难发现其中之端倪。
  第二,网络调查因需要借助相关平台方可传播问卷,这其中就存在为了经济利益驱动而引发的一系列垄断服务、变相高价收费等“灰色收入”,如现在网络调查主要经营平台是“问卷星”,基本上凡是需要进行问卷发布的个人、社会团体,皆需借助其平台才可发布,虽说大多数服务是免费的,但其中必然存在一系列不可知的经济利益问题,而且网络调查平台仅此一家独大的局面,又不利于树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第三,网络调查还存在着违背“良善”观念的行为,借助网络调查进行病毒攻击的现象。 2017年元旦,一款勒索病毒在各大高校教师、学生电脑中广泛肆虐,据查,是因为被攻击用户打开了自己常用邮箱的一份调查问卷,并下载存档于个人电脑中,导致中毒。这种借助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病毒传播的方式不得不对网络调查的真实有效性提出质疑,并且对这种行为给予谴责。同时,公众因如何防范和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快速甄别真伪,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网络调查为了获取更多的有效问卷,就必须借助于社交媒体进行转发。这其中也存在着“道德绑架”的现象。一方面,这会带来打扰他人的正常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转发是不可控的个体行为,原先设定的调查范围将会扩大,无法预估填写人的真实身份,甚至有人伪造身份填写答案也是无可避免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始数据,继而影响了网络调查的信服和效用程度。
  最后,调查者自身、受访者的隐私泄露问题也不容忽视,因填写问卷都需要登录社交账号,而社交账号根据中国大陆相关政策,均需与实名绑定的个人手机关联,由此个人真实信息便可存在泄露风险,此外网络大数据平台的算法分析也可在此基础上利用cookie的获得而发送用户喜好的内容,这些都是隐私泄露所导致的现象。
  网络调查是一个涉及多角度、多层面相关问题的现象,其中的一些伦理问题稍微随着事态的扩大化,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道德失信危机,如果矛盾不得到妥善解决而是继续激化,便会引起道德滑坡、道德危机,这需要我们切实、审慎地关注这些问题。
  三、网络调查存在的相关伦理问题解决对策
  网络是信息时代重要的象征之一,网民在享受了宽松的自由的同时,也要承受他人过度自由侵蚀带来的损害。一些自身道德素质低下的网民,利用网络方便条件,制造信息垃圾,进行信息污染,传播有害信息,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活动等等,使网络大众利益受到侵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规避未发生问题解决已发生矛盾的网络伦理学应运而生。
  网络伦理学概括性地探讨了部分网络应该如何被“道德”地使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实践的方案。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计算机十诫”,其中,第三條、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第五条、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第八条、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第九条、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第十条、应该以深思熟虑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在网路调查这个视域下,也有其借鉴意义。
  网络调查属于网络大范围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存在一系列伦理问题,但是瑕不掩瑜,这些问题都能在探索中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传统调查和网络调查共同存在的“失信问题”和诸多欺诈、侵权、隐私泄露等问题,这是目前难以一时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道德教育培养和道德环境的塑造的过程。在社会中需要树立实事求是,诚信为本,不得数据造假、过程造假、为了得出既定结论而忽视实际情况的意识,并且要让调查者和受访者自觉内化为道德信念,实现从不能失信到不想失信的过程的转变。对于受访者而言,更应该需要明确自己在研究中所处的地位,自己所填写的内容是极为重要的依据,为决策、为研究均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因此必须真实、客观、有效。必须诚信、拥有良知。除了个人层次的道德实践以外,还需要社会层面良好的道德环境的塑造,这就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为其建立做力所能及的行为,并把诚实守信当成一种道德义务来看待,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诚信是个人的德性品质,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解决日益突出的诚信问题,既要求个人加强道德修养,也要求社会建立健全诚信机制。”①因此,个人诚信和社会的整体诚信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建立诚信的机制,完善诚信的修养,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调查中遇到的失信问题。这是一个长期需要奋斗的历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网络调查存在的损害他人知识产权、恶意散播电子计算机病毒侵害他人电脑等问题,除了教育社会中的人诚实守信外,还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识到,绝大多数的知识成果侵权和编辑程序制作电脑病毒等行为都是拥有高学历的“成功人士”因经济利益驱动而进行的,他们以为自己具备有能力有知识的头脑,就把道德理念弃置一旁,盲目追求所谓的“利益”,解决此类恶劣现象,系统的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和健全的人生成功观、金钱观的塑造不可或缺。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法制规范,保障知识产权的拥有者,惩办知识产权的侵害者。道德与法律必须双管齐下,道德境界的提升使想动歪念头的人们不愿意去做,而法律的约束则是在事后进行惩戒,从而使他们不敢去做侵权之行为。
  隐私泄露的治理也是长期的过程,网络是将信息公布在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接触到的平台,用户可以自由浏览和存储,但是每一个用户的基本信息在网络调查做问卷的同时就已经被平台取得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的同时,更需要法律的监管,我国现阶段缺少一部关于网络个人隐私的保护的法律,这使得公共与私人之前的界限一直很模糊,公权力虽然可以监督一部分越界行为,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和窃取,并被别有用心者利用,造成道德危机。因此,法律必须进行监管和约束相关事件,构建和谐的网络平台。   其次,对于网络调查存在的转发、朋友圈分享问题,我们在社会上必须建立一种远离道德绑架的精神,即塑造“帮助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的氛围,在选择做和不选择做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尽可能地做到“将心比心”,而不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与自己的利益不符合者就心怀恨意,更不应该仅仅因为受访者的一次不配合而进行谩骂和攻擊,上升到网络暴力。
  最后,网络调查本身就是一种调查的形式之一,它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要调查的问题的全部情况,而网络调查的最主要方式网络问卷,则是其中更少的一个范围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真实地解决真实性的问题,可在调查过程中引入网络视频聊天、面对面调查等作为补充辅助形式,从而提供更真实的数据和掌握受访者的主观真实想法。
  网络调查者要心中有善念、行动彰显“善”的良能、同时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明确网络既不是法外逍遥之地,网络调查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调查形式。
  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重要象征,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人与人的关系也从现实世界拓展到了虚拟世界、虚拟社会。网络是一个让地球变成“地球村”的神奇魔术,网络使人与人的距离既拉近又疏远。网络让许多社会伦理问题得到了延伸和发展,网络的伦理是人类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服从人类主流伦理,更好地为人类、为自然服务才是发展的关键,人类的期盼。
  注释:
  ①《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北京.2012年5月.第154页。
  ②《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参考文献】
  【1】《伦理学》唐凯麟编.安徽文艺出版社.合肥。2017年3月第1版。
  【2】《伦理学》伦理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北京.2012年5月第1版。
  【3】《论语》(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北京.1982年6月第1版。
  【4】《计算机伦理与专业责任》(美)特雷尔·拜纳姆、(英)西蒙·罗杰森 主编.李伦、金红、曾建平、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年1页第1版。
  【5】《当代外国伦理思想》(Modern Foreign Ethical Thoughts)宋希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16年6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摘要】:工作坊研修活动虽已结束,但坊中的研修事却在我心底刻上了烙印,“只因有你,硕果累累”,“芷英有你”坊带来的是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感动,满满的幸福,真正的实现了“培训在工作,工作中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研修 酿酒 聚心 成味  冬袄起,秋裙落,漫漫修行路,近四个月的工作坊研修活动虽渐近尾声,但坊中的研修点滴却是历历在目,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感动,满满的幸福.借着这个总结机会,道道心中的感
期刊
【摘要】:项目管理对项目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不断提高, 基于信息系统的IT项目管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但是,信息技术进步及环境变化、人员流动,影响IT项目管理实际效率。因此,如何科学的实现项目管理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对基于IT项目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详细分析,旨在为提高IT项目管理效率,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IT项目管理 因素 措施
期刊
【摘要】: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教育观、教师的实践经验等都是影响师幼之间互动的重要前提及关键,也是互动系统中一种特殊且重要的形式。而良好的师幼互动不仅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也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教学活动中主要的组织形式。因幼儿的认知水平、自身经验、年龄等发育不成熟特点,幼儿常常很难自主开展游戏或解决游戏时遇到的困难。《纲要》中明确指出
期刊
【摘要】:我国劳动法规定以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却并未对其中的欺诈做出明确的界定。司法实践中的通行做法是直接援用民法中关于欺诈的构成要件理论界定劳动法中的欺诈,但该种做法并未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了司法混乱的现状。原因在于我国民法中对欺诈的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以及劳动合同的特殊性质,比如劳动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劳动法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本文立足实践,对实务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其
期刊
奖励是古今中外管理者最为推崇的调动部属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奖励得当,事半功倍;奖励不当,贻害无穷。那么,作为管理者该如何实施奖励呢?笔者认为:实施奖励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用之要适当。奖励,本意是对有功人员给予荣誉或财物进行鼓励。作为管理者在实施奖励时,应慎重考虑实施奖励的准确性、可行性、有效性,如果可行,就实施;反之,就不能实施。千万不能乱施奖励,更要防止出现“奖励一人、挫伤一片”的情况。
期刊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即解放,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为幼儿的个性发展,培养优良个性的幼儿,我们要放眼于幼儿的现在和未来,为幼儿开辟个性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为幼儿个性发化展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怎样的环境才适合幼儿个性的发展,对,就是一个人性化的教育环境,要创造这种环境就要以幼儿为本,做到因材打造环境。  【关键词】:幼儿 个性发
期刊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龙台镇中心小学校是资阳市综合示范性小学,位于四川省资阳市龙台镇街村。全校有班级67个,学生4千余人,教师160名,其中党员教师有40余名。多年来,学校在安岳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足岗位学雷锋,认真践行雷锋精神,敬业奉献,与时俱进树新风,展示出当代师生的崭新精神面貌,荣获四川省争创“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荣誉称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提倡多样性,通过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弥补学生情感缺失也日渐重要。但是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侧重点不同,造成教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语文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针对学生情感缺失现状分析,得出语文情感教育弥补学生情感缺失的实践策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 方法探讨  引言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初中语
期刊
【摘要】:英语这门语言的普及、推广与运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真正学会这门语言并能很好地、熟练地运用它,就应该从小学生开始着手培养。文章从几个方面入手,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点滴经验。  【关键词】:激发兴趣 网络资源 培养习惯 教学方法 课堂奖励  随着国际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语言需要不断的更新与丰富。尤其是英语这门语言的普及、推广与运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
期刊
【摘要】:在学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在这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索,设计与课文有关的一些片段进行表演,探索,采用分享式的设计说自己小组的思路,然后留十分钟写作练笔,将快乐练笔“乐”到底,尽量精选课文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唤醒学生喜爱阅读文段,在理解中展开想象,为表达积累以片段训练为突破口,进行写的训练,教学主要采用鼓励为主,因为鼓励是前进的加油站。  【关键词】:巧引导 活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