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因此,如何有效地激活化学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成为化学教学中的任务。我们都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质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激起学生的质疑心,从而激活化学课堂呢?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
1.教师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教师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关联,旧中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设问激疑。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氢氧化铝分别和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氢氧化铝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铝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
2.教师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之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3.教师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化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读性强,教师应培养学生看书的能力。如在教“乙烯的性质用途”时,首先布置学生看书预习。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先向学生揭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掌握乙烯的性质,理解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上课时就提问:1.你認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你的疑点有哪些?由于学生自己看书,比较集中地提出了一些问题:1.氧化反应的定义与无机里讲的是否有区别?2.加成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等?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时,笔者不急于解释,只作适当的点拨,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冲突中获得自我释疑,然后再加以归纳,以加深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引导学生看书质疑,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及化学事例,以初步掌握课文内容,通过主动质疑、分析释疑,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化学学科中存在的一看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错的不良情况。由此,笔者认为,长此以往,还能培养学生看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检查学生看书是否抓住了重点,学生是否真正投入看书,做过笔记,可为今后阅读课文提供经验教训,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三、注重发挥实验功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各种实验对学生具有无穷的魅力,凡是课上有实验,学生总是兴奋不已,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如能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鼓励学生质疑,对培养学生能力有极大的好处。笔者每次做实验,总是鼓励学生要仔细观察,大胆地提出问题。例如,在做关于“Na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通过实验完成的与书上的介绍并不完全一致,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有疑可质。这样通过讨论,改进实验又通过实验顺利释疑,在轻松与直观的气氛下掌握了课本知识,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真谛,也是教学能够获得成功的提前。但是在具体运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原则: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思想时空;二是要教育学生先思后问;三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做到这几点,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创造型人才。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质疑心,激励学生去创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其爱学、乐学、会学,从而激活化学课堂,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
1.教师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教师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关联,旧中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设问激疑。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氢氧化铝分别和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氢氧化铝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铝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
2.教师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之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3.教师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化学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读性强,教师应培养学生看书的能力。如在教“乙烯的性质用途”时,首先布置学生看书预习。为使学生看书有重点,先向学生揭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掌握乙烯的性质,理解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要求学生在看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或存在疑点记下来。上课时就提问:1.你認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你的疑点有哪些?由于学生自己看书,比较集中地提出了一些问题:1.氧化反应的定义与无机里讲的是否有区别?2.加成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等?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时,笔者不急于解释,只作适当的点拨,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冲突中获得自我释疑,然后再加以归纳,以加深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引导学生看书质疑,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及化学事例,以初步掌握课文内容,通过主动质疑、分析释疑,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化学学科中存在的一看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错的不良情况。由此,笔者认为,长此以往,还能培养学生看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检查学生看书是否抓住了重点,学生是否真正投入看书,做过笔记,可为今后阅读课文提供经验教训,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三、注重发挥实验功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人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各种实验对学生具有无穷的魅力,凡是课上有实验,学生总是兴奋不已,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如能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鼓励学生质疑,对培养学生能力有极大的好处。笔者每次做实验,总是鼓励学生要仔细观察,大胆地提出问题。例如,在做关于“Na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通过实验完成的与书上的介绍并不完全一致,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有疑可质。这样通过讨论,改进实验又通过实验顺利释疑,在轻松与直观的气氛下掌握了课本知识,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真谛,也是教学能够获得成功的提前。但是在具体运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原则: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思想时空;二是要教育学生先思后问;三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做到这几点,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创造型人才。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质疑心,激励学生去创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其爱学、乐学、会学,从而激活化学课堂,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