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职业指导的近代化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近代中国,受西方职业指导运动和国内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为了沟通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解决数以万计的学生毕业后的生计及社会失业问题,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指导视为“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不遗余力地对之进行倡导并实践,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指导的近代化。
  [关键词]中华职业教育社 职业指导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谢长法(1965- ),男,河南新乡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史、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史。(重庆 400715)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近代中国教育家的职业指导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8-GJ-062)
  [中图分类号]G7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7-0005-03
  
  在中华职业教育社(以下简称职教社)看来,职业指导不仅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自1917年5月职教社成立后,职业指导被视为沟通教育与社会、实践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不仅开展了对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和宣传,而且发起了大规模的职业指导实践运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指导在中国的近代化。
  
  一、对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和宣传
  
  在职教社的同仁看来,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二者互相为用,没有轻重先后之分,故“不研究职业教育则已,如研究职业教育,必研究职业指导,不提倡职业教育则已,如提倡职业教育,则必提倡教育指导”。①鉴于职业指导在中国乃一新名词,人们对之了解较少,而整个社会从教育行政机关到广大学校,对职业指导也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故职教社同仁首先对之开展了介绍、宣传和理论探讨。
  1.介绍、探讨小学职业陶冶。在职教社同仁看来,“职业指导开端于小学时期之职业陶冶,完成于毕业以后之服务指导”②,故职教社将介绍探讨小学职业陶冶作为其首要任务。1918年2月,职教社研究部特将“职业陶冶”作为其第一个课题,希求社员共同研究,并登报通告,征集对于职业陶冶实施的方法及各校实施职业陶冶各种方法的现状。4月和5月,职教社发起人之一顾树森分别在《教育与职业》和《中华教育界》上发表《职业陶冶之意义与其方法》和《关于教科上之职业陶冶》,首次对职业陶冶进行了探讨。在顾树森看来,“职业教育之目的,在使儿童理解职业之重要,以涵养其职业上之知识道德,且与以农工商初步之基础,以为实际职业准备,故施行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实习及工作,尤宜精选各科之教材,以为职业上之陶冶”。基于这一认识,顾树森对普通科中的修身科、国文科、算术科及职业科中的理科、手工科、家事科、商业科、农业科等如何进行职业陶冶,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在修身科中,应当“加入关于实际生活必要之道德材料,以涵养其情操,锻炼其意志,并使其知团体与个人之关系,祛除其自私自利之心”;在理科中,“须注重生徒自行实验观察”“宜精选应用教材”;而女子家事科的教学则宜理论与实际并重;等等。③与此同时,俞子夷在《教育与职业》也发表了《职业陶冶的办法一例》,对职业陶冶的办法作了说明。
  2.征求实业家对于职业指导的意见。为了从组织上规范和领导职业指导的开展,真正使职业指导工作有所成效,1919年5月,职教社第二届年会决定成立职业指导部,其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征集各实业家对于毕业生的必要条件,印送各校,供教师和学生参考。1919年8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就实业界对于任用学校毕业生的有关条件向上海地区著名的实业家函征意见。穆藕初即对此举十分赞赏,乃复函职教社,就实业界所需人才、学生弱点及学校毕业生受实业界所欢迎的方面加以分析。在他看来,学校毕业生若要更好地为实业界所任用,获致更适合的职业,必须具有朴实、温和、耐劳、谨慎、勤俭、精细、尽心、惜物、睦群的性情和通事理、明决断的能力,在体力上无暗疾、无不良嗜好,同时力求克服避免浮滑、虚假、苟且、懈怠、妒忌等性格缺点。1920年3月,职业指导部成立,特由办事员会推定陆规亮、顾树森、俞泰临、潘文安、黄伯樵、秦翰才、沈恩孚、杨本立、黄炎培等人为委员(其中陆规亮为主任),全面负责职业指导的领导与开展工作。之后,“指导部”首先对上海等地实业界的职业种类和教育界的一些重要学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作了一定的调查,并将向上海各实业界著名人物的谈话所得由陆规亮汇集成《职业实验谈》一册,于是年5月作为《教育与职业》临时增刊出版。6月,“指导部”又招请各学校职员及各实业家商榷对于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办法,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到一些学校向毕业生讲解选择职业的要点。
  3.编辑出版“职业指导号”。1920年10月,职教社特辟《教育与职业》第15期为“职业指导号”,刊登了顾树森《职业指导怎么样办法》,王志莘《何谓职业指导》《职业指导设施法》,陈友古《职业指导与将来之企业》,俞泰临《学校对于毕业生职业上之指导》,庄泽宣《择业与成功》,秦之衔《美国波士顿职业局》《波士顿大学职业职导科》等文章。这些文章对职业指导的目的、内容、意义、作用以及实施方法进行了首次介绍和探讨。如王志莘在《何谓职业指导》中认为“职业指导者,与学童以选择职业之知识,并指示学童以选择职业之方法者也”;其目的有二:“为儿童谋得适当之职业,为职业界谋得适当之司事”;施行职业指导必“须先从调查社会状况及考察儿童个性着手”。顾树森则说,职业指导有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担任指导的人,要把职业界上种种情形,都应该尽力介绍给学生,使他们知道预备”;二是“担任指导的人,要把学生品行体力各方面调查明白,考查他们是不是和他所认的职业相应”。④而为了更好地实行职业指导,应该也必须学习外国经验,在公共教育机构或学校中设立一个沟通职业界和教育界的机关,以负责调查、讲演和编辑出版等工作。为此,在其内部组织中,应设调查部、编辑部、讲演部、研究部和介绍部等。
  4.加强职业心理的研究。职业指导不仅要使人们择定适宜的职业,而且必须使所择职业和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等相适应。1918年7~8月,天民的《职业适任之心理学的研究》,可谓是国内最早就此问题探讨研究的文字。而职教社同仁也认为,实施职业指导,“脱不了两个标准,一个是职业心理,一个是社会状况”。⑤因此,在开辟“职业指导号”后不久的1920年3月,《教育与职业》又刊出“职业心理专号”,刊载了由黄炎培等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荷令华甫所著的《职业心理学》一书。该书介绍了当时流行于西方的一些考察人的品性的方法,阐述了职业试验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强调根据人们不同的心理来确定职业,主张男女均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鉴于“全书都是根据实验,并非理想;都是在数量的多少上、尺度的长短上试验比较,并非糊里糊涂的猜测武断”,所以黄炎培说:“这就是最新的科学态度,也就是这书的特别价值。”⑥其实,将《职业心理学》翻译介绍到中国,本身即表明了黄炎培等人对于职业指导的科学态度!
  经过对职业指导的初步宣传和对职业指导理论的初步探讨,职教社同仁愈益认为,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指导,从而导致社会上各种职业所需要的人才与谋职人员的体力、学业、品性、能力等方面每每不相谋合,职业指导实乃“很重要的事业”,“简直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了”。⑦
  
  二、职业指导实践的推展
  
  在对职业指导的理论作了初步探讨后,职教社的领导者鉴于各方面对于职业指导的要求日益迫切,乃决定在继续加强对职业指导理论的深入探索、加大对职业指导宣传力度的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指导实践活动。
  1.职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与实践活动。1921年10月,职教社鉴于职业界“有才待用,有事需才,每不能各得圆满之结果”,故决定试办“职业介绍部”。“介绍部”成立后,一方面派顾树森等人赴欧美一些职业指导发达国家考察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状况,同时,其同仁继续开展对职业指导理论的宣传和探讨。不久,又决定在职业指导部设立职业指导股,由刘湛恩、邹恩润任主任,专门负责调查、研究和推行职业指导工作。1923年7月,职教社在职业指导部的基础上设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由刘湛恩为主任,职教社办事员邹恩润为副主任,并负执行之责,朱经农、廖世承、杨卫玉、黄伯樵、陆规亮为委员。另外,聘请国内外对职业指导有研究者庄泽宣、陈友古、顾树森、王志莘等人为通讯委员,以收集思广益之效。
  职业指导委员会成立之后,积极筹划职业指导的推行。从1923年10月至1924年3月半年间,在职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华职业教育社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指导的工作。第一,调查江苏中等以上各校情况,以作为指导的依据,并由邹恩润等人将调查结果编成《江苏中等以上学校投考须知》一书。该书详细刊载了江苏省一百六十余所大学、专门学校、中学、师范和职业学校的地址、课程、学习费用、学习年限以及报考资格、应考科目等情况,成为学生进行升学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参考。第二,组织编写或编译有关职业指导书籍。职业指导股曾专以研究为其专责,编辑出版了“职业指导丛书”和“职业教育丛刊”,其中有关职业指导的书籍主要有:邹恩润编译的《职业智能测验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7月版),为“职业教育丛刊”的第二种;邹恩润编译的《职业指导》(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12月版),为“职业教育丛刊”的第三种;杨鄂联、彭望芬编译的《小学职业陶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7月版),为“职业教育丛刊”的第六种。此外,还有黄伯樵编辑的《职业分类表》(1923年12月),王志莘编辑的《青年与职业》(1924年2月),刘麟生编辑的《世界十大成功人传》(1924年2月),刘湛恩编辑的《择业自审表》(1924年3月),等等。第三,审定《择业自审表》。《择业自审表》是一种专门为职业指导的实施编制的一种表格,其目的“是要补助十五岁以上的学生分析自身的特性、兴趣、志愿与环境,藉以选择终身的职业”。⑧该表由刘湛恩起草,职业指导委员会审定,内容包括“个人的历史”“个人的环境与志愿”“个人的特性”“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调查”五大部分,计63个问题,十分详尽。第四,借鉴美国职业指导理念。职教社专门与美国职业指导局进行通信联络,请该局寄来有关职业指导的著述多种,以为参考之用,同时还派王志莘作为驻美代表详细调查美国的职业指导开展情况。第五,继续开展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编、译职业指导书籍虽也含有理论探讨的意味,但在职业指导开展的初期,最为直接而主要的理论探讨,还是职教界同仁特别是职教社成员撰写刊登于期刊上的一篇篇文章。如王志莘《人谋事耶?事待人耶?》(《教育与职业》第43期),邹恩润《职业指导之真谛》(《教育与职业》第48期),《实施职业指导之资料》《介绍研究职业指导的参考书目》(分别刊于《教育与职业》第50期和《教育与人生》第25期)。特别是1924年3月31日出版的《申报》副刊——《教育与人生》第24期“职业指导号”,更是刊登了近10篇有关职业指导的文字,它们是:邹恩润的《中国职业指导的现状》《实行职业指导运动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和《职业指导的内容与功用》,廖世承的《应用职业指导表所得来的几个意见》,庄泽宣的《职业指导与留学问题》,刘湛恩的《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朱经农的《职业指导与初中课程》,刘湛恩、邹恩润的《择业自审表》等。这些文字,既是对此前职教社实施的职业指导工作的一个总结,又反映了经过几年的探索后职业指导理论所达到的一个新高度,为下一阶段职业指导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的开展。1924年2月23日,职业指导委员会于上海青年会召开第三次常会,刘湛恩、邹恩润、黄炎培、杨卫玉、陆规亮、黄伯樵、朱经农、廖世承等职教专家与会,会议讨论通过了由刘湛恩起草、经职业指导委员会酌改的《择业自审表》,并议决于是年4月上旬至6月举行职业指导运动。其地点和时间为:上海为4月7~12日,南京为14~19日,济南为21~30日,武昌为6月2~7日。其举办的学校,商定为上海澄衷中学和青年会中学,南京省立第一中学,济南正谊中学和武昌中华大学附属中学。这次全国性的职业指导运动取名“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
  一是具体步骤。(1)由各校延聘热心的教职员组成职业指导委员会,与职教社所派的专门人员召开研究会,讨论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2)在“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期间,除由职教社专员担任演讲职业原理和择业方法外,各校须延请各地职业专家演讲各业内容,各校应特备职教社所制的“就教专家表”,规定内容,以使各专家演讲的范围切合职业指导的原理,通过演讲来提高学生的择业兴趣。在专家演讲时,指导员须出席并引导、协助学生向专家提问求教,或将专家所讲的要点特别诏示给学生。此后,各校的指导员仍须时常延聘各业专家进行演讲。(3)学生在听过重要各业的内容之后,填写《择业自审表》。填写时,由各指导员每人负责若干学生,在所规定的时间内于课堂中填好。通过填写该表,一方面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引起学生对择业的兴趣,另外,也是接下来指导员与学生进行个人谈话和继续指导的重要参考材料。(4)由指导员和学生进行个人谈话,解决有关问题。谈话应单独进行,每人20~30分钟,并根据谈话结果于表后加写评语。(5)统计“择业自审表”,由职教社和实施职业指导的学校各存一份,作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参证。
  二是实施概况。1924年4月7日,“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首先在上海澄衷中学和青年会中学拉开帷幕。它们除组织职业指导委员会,征求愿受指导的学生通过延请各业有关著名人物向他们介绍各业情况,讲解择业的重要性和方法外,还不时安排职教社专家演讲职业原理和择业方法。如4月8日,青年会中学特请朱经农演讲“教育职业”,并召开职业指导研究会,刘湛恩、邹恩润等三十余人出席。在会间,刘湛恩演讲“职业指导原理”,详述《择业自审表》的内容及用意,邹恩润则讲“指导员与学生作个人谈话时所宜注意之种种要点”。4月14日,“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又于江苏省立第一中学展开,当日,黄炎培和邹韬奋分别讲了“职业之原理”和“择业之方法”;15日,该校又请邹恩润、杨卫玉等讨论“职业之训练”问题。与此同时,职教社的专家还应一些机构之邀宣讲职业指导的有关问题。如4月8日,四川青年会请黄炎培和刘湛恩演讲“职业原理大意”和“择业方法”;4月27日,职业女子联修会于上海中西女塾开演讲会,刘湛恩特作“女子职业指导问题”的演讲,认为女子择业必须自审个性,并须有坚忍、耐劳及专心致志的精神。⑨5月26日,职教社第七届年会于武昌青年会开幕,武昌的职业指导运动也于当天在中华大学附中揭开。职教社同仁还特编辑了《江苏中等以上学校报考须知》,于是年6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教育指导的参考。
  3.职业指导的进一步推广。1924年9月29日,职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除报告四月间各地推广职业指导的办法,决定编写《职业指导实验》(第二辑),对“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进行总结外,还决定根据欧美学者著述编译《职业心理学》一书,并组织职业指导研究会。10月,中华职业学校又成立了择业预备科,由邹恩润为主任。该科除开设国文、英文、算学等课程外,还参考欧美要籍,编写成有关各业内容实况的讲义,“分门教授,俾学生预知各业之情形,就其性情志愿与学力,以选择相当之职业”。⑩与此同时,学校还曾试行职业谈话,邀请校外实业界教育界的有经验之人,到校讲演各业情形及职业上所必需的行为品性,并发函征求实业家对于一般职业学校学生在学力、办事、道德、行为和交际方面的意见。1925年2月19日,职业指导委员会再次开会,商定进一步“推广职业指导计划”,此后,职教社有计划地在各地领导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指导运动,这其中,以刘湛恩领导的青年会职业指导运动最为引人注目。全国青年协会(青年会)为服务于社会事业的重要机关,在其所推行的各项工作中,职业指导工作是最具成绩的一个方面。该会在教育干事刘湛恩的主持下,对职业指导极为重视。早在1925年2月中旬,青年会就拟确定1925年3月30日至4月5日为“择业星期”,以特别辅助青年选择相应的职业。3月中旬,青年会全国协会又与女青年会全国协会联合召开会议,定于从3月29日起至4月5日止为“立业星期”,并刊行《立业星期》小册一种,分寄各校,以供筹备,确定在此一星期中,以演讲、讨论、谈话种种方法,研究择业问题。刘湛恩为此特赴直、豫、鲁、晋一带,实地视察,指示办法。不久,他还特地编写了《职业指导实施法》一书。该书对如何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作了详尽的说明,成为当时各地推广职业指导的重要参考物。此后,在1926年3月29日至4月5日,在刘湛恩的领导下,各地的基督教青年会学校又开展了“立业星期”,推广职业指导。
  4.职业指导研究的新进展。自1924年4月“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开展以来,职教社同仁在积极推行职业指导的同时,还不忘加强对职业指导的理论探讨。1924年6月和9月,邹恩润先后在《教育与职业》上发表《职业的真乐》和《初级中学应注重职业指导》等文,提出“一个人若能在职业方面,尽其特长,对于社会能作尽量的贡献,便享得职业的真乐”,而职教社锐意提倡职业指导,“其中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想法使人获得职业真乐”,同时明确提出,初级中学阶段乃是职业指导最为关键的时期。
  1924年10月,受江苏省教育会委托,职教社特于南京组织了“江苏职业指导研究会”。该会“以研究职业指导事业为主旨”;“研究推广之范围,暂以初级中学为限”;规定除职教社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外,“凡本省公私立初级中学及其他学校之设有初中部者,不论已未实施职业指导,皆得加入”。 翌年10月,职教社又与江苏省教育会于南京延请全省各初级中学代表开会,商定举行职业指导办法。1926年5月,由职教社、江苏省教育会及江苏省公私立中等学校联合组织的江苏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研究会于上海正式成立,会议通过了《江苏中等学校职业指导研究会章程》,再次明确地将本会的事业确定为研究、调查、报告、讲演、出版和实施等方面。9月,鉴于“数年来学校猛增,就学学生毕业后无出路,致有多数毕业生抱失业之憾”, 职教社又与江苏省教育会、江苏省职业联合会合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以研究毕业生就业问题,作适宜之指导,期使减免失业为宗旨”, 成立后,不仅通过广告征求毕业生状况和各业对于录用毕业生的意见,而且还就学校毕业生失业问题的救济方法加以讨论,而有关的研究成果,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也多有刊登。如是年10月刊登的杨卫玉《谈江苏省中等学校毕业生出路统计》,11月刊登江恒源的《推广学校毕业生出路办法》和邹恩润的《关于救济毕业生失业之一种建议》等。1926年8月,职教社又联合江苏教育界知名人士成立了毕业就业生指导委员会。翌年9月,又创办上海职业指导所,联络上海青年会、上海女青年会等团体在上海开展职业调查、职业介绍、升学指导、择业指导等活动;1928年,又设南京职业指导所。1929年5月,由中华职业教育社辑行的《职业指导实施概览》一书,由该社出版发行,该书乃是“因就京沪两职业指导所之经过,与各专家各机关所订之程序、办法、表式等等,汇集成帙”,目的是“以供实施职业指导者之参证”。 此后,职教社又在桂林、昆明、贵阳、重庆等地设立了职业指导所,并成立了科学测验部,进行有关职业指导的研究。至此,职教社所推行的职业指导运动已经波及全国。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专门倡导、研究、实施职业教育的教育团体,职教社自成立后,为了沟通教育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解决学校学生毕业后即失业的问题,实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目的,在抗战前,通过介绍西方职业指导的有关经验,探讨职业指导的有关理论,举办职业指导的有关活动,不仅促进了职业指导理论在中国的确立,而且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在全国的蓬勃发展。
  
  [注释]
  ①王志莘.何谓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19(15):9.
  ②佚名.苏教育会函请中学加入职业指导研究会[J].中华教育界,1924(6):116.
  ③顾树森.关于教科上之职业陶冶[J].中华教育界,1918(5):23.
  ④顾树森.职业指导怎么样办法[J].教育与职业,1919(15):43.
  ⑤黄炎培.《职业指导号》的介绍语[J].教育与职业,1919(15):1.
  ⑥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298.
  ⑦中华职业教育社.本社创设职业指导部宣言[J].教育与职业,1920(19):68.
  ⑧邹恩润.职业指导实验(第二辑)[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139.
  ⑨佚名.职业女子联修会召开演讲会[N].申报,1924-04-27.
  ⑩佚名.职业教育之最近运动·中华职业学校设立择业预备科[J].教育杂志,1925(1):216.
  邹恩润.职业的真乐[J].教育与职业,1924(56):38.
  佚名.江苏职业指导研究会组织大纲[J].中华教育界,1924(6):185.
  邹恩润.读毕业生就业指导会一部分统计感言[J].教育与职业,1926(80):31.
  佚名.江苏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之成立[J].教育杂志,1926(10):196.
  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实施概览[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29:弁言.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有效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的方法。方法:积极彻底洗胃,合理、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及复能剂,留置胃管反复人工洗胃,甘露醇导泻,同时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6
目的比较硬膜外与硬膜下手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疗效。方法 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141例,随机分为A组63例,B组78例。A组采用硬膜外手术治疗,B组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比例不足,企业尚未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保障,社会“重学历、轻职业资格”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分担教育成本较高。文章论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观,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创新,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 发展观 发展理论 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明航(1967-
传统的盲探法臂丛神经阻滞是以人体解剖标志进行定位,通过刺激神经寻找异感来定位神经,需患者配合,常需反复穿刺且易损伤神经、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超声技术越来越
目的:探讨玉屏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订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方法及依据。方法:运用国家疾病监测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报告的2012年手足口病相关数据,导入Excel进行统计处理,运用
本文对域D内的亚纯函数族{f(z)},讨沦了其线性组合a_0f~((k))(z)+a_1f~((k-1))(z)+…+a_kf(z)在一定条件下的正规性(即本文定理2),推广了文[1]的相应结论。
[摘要]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背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特点,宜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为培养“农民—工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创业型—新型农民”,服务现代农业,同时为农村社区民众提供终身教育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多元性与层级性、发展性与前瞻性、相对性与同一性、主体性与社会性等特点。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 定位 新型农民
本文根据农业区划和土壤普查成果,通过多因子综合分析了湖北省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态适宜种植区限,对平原,丘陵岗地和山区三种类型地区的耕作土壤
颅脑损伤后出现中枢性尿崩症并不罕见,本院2006年-2009年共治疗颅脑损伤患者2109例,其中成功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患者19例,现将相关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针对常用的文本分类算法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该文引入遗传算法,在编码方案、种群的初始化、适应度函数和停止标准等方面进行优化,得到更好的文本分类结果。通过三种文本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