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身一心交互作用理论,运动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现代科学证明,在训练、比赛中,不仅消耗身体能量,而且消耗心理能量。但我们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发现,许多体育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战术意识的训练,但不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也看到过许多“训练型”运动员。纠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或因心理训练知识的局限,而归因训练不足,造成学生主体归因方式不当等。
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和准备比赛两类,专业队、大学已将此列为重要课题,但中小学运动员系统的心理训练、干预研究还很不完善,对教师的训练方法培训非常缺乏。因此,笔者根据体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体会,介绍几种适宜中小学业余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供一线体育老师参考。
一、耐挫折能力训练
耐挫折能力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能够经受压力,摆脱困境和避免行为失常的心理调节能力。即个体适应、抵御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运动员由于具有业余性,除了经常在学习、生活、和社交过程中遭遇挫折,感受心理压力外,还不可避免地在体育训练、竞赛中遭受失败,造成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因此,帮助运动员进行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从而建立起积极的心理挫折防卫机制的挫折教育,尤显重要。
由于耐挫能力水平不同,遭受挫折后运动员会有逃避、冷漠、固执、抑郁,甚至攻击、狂躁等不同的行为表现。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行为表现与体育特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学会调节目标。如有些学生在学校比赛中经常独占鳌头,但参加上一级别比赛,就可能遭遇失败。这就要求老师对运动员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要求,并引导学生调节追求符合现实的目标,并在赛后由失败引起的目标调节过程中,进行正迁移。二是提供进行实践磨砺的模拟情境。如训练中的淘汰赛、让距赛、负分赛等。三是提供情绪宣泄和积极转移的途径,防止不当发泄。四是提供贴近现实的合理认同途径。如以同伴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以此消除因挫折产生的焦虑和痛苦。
二、习德性无助归因训练
习德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或挫折后,面临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认知缺失、动机降低、情绪低落等心理状态和行为。海德(BWeiney)归因理论认为: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成功或失败所做出的因果解释。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个基本因素,是人们在解释成功与失败时知觉到的四个主要原因。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体育能力,就会产生自豪感、自尊心和对成功的渴望;把失败归因为个人努力不够,就会相信通过努力能带来成功,也能产生更强的训练动机。如果把成功归因为运气,把失败归因为对手水平,就会影响体育训练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对于具有习德性无助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运动员,一是要引导运动员恰当地进行能力和努力归因。二是运用积极的反馈信息。三是要通过主体的归因方式,改变学生今后的训练行为。四是要谨慎地比较运动员间的差距。
三、成就动机训练
成就动机就是激励人们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学习,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对中小学生而言:成就动机是参加学校代表队的主要动机。
70年代温纳等人在海德稳定性、控制点两个维度归因理论基础上,引入控制性第三个维度,就把归因过程与成就动机紧密地结合起来。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自觉和积极地向更高技术难度挑战;而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则容易见异思迁。成功经验能强化学生体育训练的成就动机,并能巩固新的训练动机;而经常地失败就会削弱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动机,造成恶性循环。
为了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一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要借助心理补偿;三是要善于运用正确的归因定向。
四、暗示效应训练
暗示效应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贴标签效应”。暗示效应是指教师运用间接方式,如语言、表情、手势等向运动员提供鼓励、表扬或批评等信息,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并产生与教师意志相符的行动。我多年的实践证明:表扬、鼓励多于批评与指责,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积极性和在竞赛中完美地发挥。
暗示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等于给学生帖上肯定的标签,将使运动员产生积极的情感;消极暗示则是对学生的否定,导致学生失去希望与信心。所以,一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你选拔出来的学生,给每一个队员都贴上“你有前途”、“你能取胜”的标签。二是要善于发现运动员的优点与进步,对学生的训练水平和比赛结果给予积极评价,以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与信心。三是重视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如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代表队的主人;自己得到了体育老师的信任、理解和比赛成绩的承认;如多提供与其能力同质学生做为榜样,将其转化为对自己能力的认同等。
五、思想控制训练
学生运动员在赛前都会体验到紧张;有的学生属于注意力易受干扰型或缺乏型。这样会导致训练效果不佳,或比赛中失常。
发现学生赛前有紧张反应,就可进行焦虑控制训练。如让运动员有意想象,自己处于一种很令人紧张的环境之中,体会到紧张和焦虑,并逐步增加紧张程度,再由老师引导用想象放松代替想象紧张,并重复这个过程,直至学生很熟练地运用放松来克服焦虑与紧张,能自己掌握兴奋度和如何控制紧张水平为止。赛前还可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状况,进行模拟放松、表象重现;表情、呼吸、活动、颜色调节等心理训练。
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主要运用“消极思想消除法”。如有的赛跑运动员感到肌肉疲劳、酸痛,这时就可引导他改变摆臂方式、调节速度。有的学生过多注意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就应该让他们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比赛情境,或与比赛相关的事物上去。如铁饼运动员可以注意他手中铁饼的结构、明暗差别,感觉它的温度等。
只要体育教师采用有的放矢的归因训练模式,就能促进学生由自在的主体转化为自主的主体;就能使学生对体育训练与竞赛做出正确归因,从而激发体育训练的成就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竞技水平。
(责任编辑:祁彩云)
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和准备比赛两类,专业队、大学已将此列为重要课题,但中小学运动员系统的心理训练、干预研究还很不完善,对教师的训练方法培训非常缺乏。因此,笔者根据体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体会,介绍几种适宜中小学业余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供一线体育老师参考。
一、耐挫折能力训练
耐挫折能力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能够经受压力,摆脱困境和避免行为失常的心理调节能力。即个体适应、抵御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运动员由于具有业余性,除了经常在学习、生活、和社交过程中遭遇挫折,感受心理压力外,还不可避免地在体育训练、竞赛中遭受失败,造成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因此,帮助运动员进行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从而建立起积极的心理挫折防卫机制的挫折教育,尤显重要。
由于耐挫能力水平不同,遭受挫折后运动员会有逃避、冷漠、固执、抑郁,甚至攻击、狂躁等不同的行为表现。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行为表现与体育特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学会调节目标。如有些学生在学校比赛中经常独占鳌头,但参加上一级别比赛,就可能遭遇失败。这就要求老师对运动员有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要求,并引导学生调节追求符合现实的目标,并在赛后由失败引起的目标调节过程中,进行正迁移。二是提供进行实践磨砺的模拟情境。如训练中的淘汰赛、让距赛、负分赛等。三是提供情绪宣泄和积极转移的途径,防止不当发泄。四是提供贴近现实的合理认同途径。如以同伴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以此消除因挫折产生的焦虑和痛苦。
二、习德性无助归因训练
习德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或挫折后,面临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认知缺失、动机降低、情绪低落等心理状态和行为。海德(BWeiney)归因理论认为: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成功或失败所做出的因果解释。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个基本因素,是人们在解释成功与失败时知觉到的四个主要原因。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体育能力,就会产生自豪感、自尊心和对成功的渴望;把失败归因为个人努力不够,就会相信通过努力能带来成功,也能产生更强的训练动机。如果把成功归因为运气,把失败归因为对手水平,就会影响体育训练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对于具有习德性无助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运动员,一是要引导运动员恰当地进行能力和努力归因。二是运用积极的反馈信息。三是要通过主体的归因方式,改变学生今后的训练行为。四是要谨慎地比较运动员间的差距。
三、成就动机训练
成就动机就是激励人们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学习,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对中小学生而言:成就动机是参加学校代表队的主要动机。
70年代温纳等人在海德稳定性、控制点两个维度归因理论基础上,引入控制性第三个维度,就把归因过程与成就动机紧密地结合起来。高成就动机的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自觉和积极地向更高技术难度挑战;而低成就动机的学生则容易见异思迁。成功经验能强化学生体育训练的成就动机,并能巩固新的训练动机;而经常地失败就会削弱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动机,造成恶性循环。
为了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一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要借助心理补偿;三是要善于运用正确的归因定向。
四、暗示效应训练
暗示效应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贴标签效应”。暗示效应是指教师运用间接方式,如语言、表情、手势等向运动员提供鼓励、表扬或批评等信息,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并产生与教师意志相符的行动。我多年的实践证明:表扬、鼓励多于批评与指责,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积极性和在竞赛中完美地发挥。
暗示有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等于给学生帖上肯定的标签,将使运动员产生积极的情感;消极暗示则是对学生的否定,导致学生失去希望与信心。所以,一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你选拔出来的学生,给每一个队员都贴上“你有前途”、“你能取胜”的标签。二是要善于发现运动员的优点与进步,对学生的训练水平和比赛结果给予积极评价,以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与信心。三是重视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如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代表队的主人;自己得到了体育老师的信任、理解和比赛成绩的承认;如多提供与其能力同质学生做为榜样,将其转化为对自己能力的认同等。
五、思想控制训练
学生运动员在赛前都会体验到紧张;有的学生属于注意力易受干扰型或缺乏型。这样会导致训练效果不佳,或比赛中失常。
发现学生赛前有紧张反应,就可进行焦虑控制训练。如让运动员有意想象,自己处于一种很令人紧张的环境之中,体会到紧张和焦虑,并逐步增加紧张程度,再由老师引导用想象放松代替想象紧张,并重复这个过程,直至学生很熟练地运用放松来克服焦虑与紧张,能自己掌握兴奋度和如何控制紧张水平为止。赛前还可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状况,进行模拟放松、表象重现;表情、呼吸、活动、颜色调节等心理训练。
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主要运用“消极思想消除法”。如有的赛跑运动员感到肌肉疲劳、酸痛,这时就可引导他改变摆臂方式、调节速度。有的学生过多注意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就应该让他们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比赛情境,或与比赛相关的事物上去。如铁饼运动员可以注意他手中铁饼的结构、明暗差别,感觉它的温度等。
只要体育教师采用有的放矢的归因训练模式,就能促进学生由自在的主体转化为自主的主体;就能使学生对体育训练与竞赛做出正确归因,从而激发体育训练的成就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和竞技水平。
(责任编辑:祁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