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老太拾荒养活103岁老母亲

来源 :三农中国·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一82岁的老太依靠拾荒养活自己和103岁的母亲。每日步行十余小时,月收入不足百元,10年没有真正炒过菜。
  
  一天步行十余小时,10年没有真正炒过菜……82岁夏淑清婆婆的脑子里,没有“安享晚年”的概念。
  她每天天不亮就得出门,深更半夜才能回家,不停穿梭于各个垃圾堆、垃圾桶之间——因为,她必须用捡垃圾的微薄收入换来米和盐,养活自己和103岁的母亲。
  
  每月收入不足百元
  “6公斤(废报纸),9块6毛钱。”从老板手里接过钱,夏淑清有些失望。
  2008年4月7日,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高家坪电力4村一平房里。白发苍苍的夏淑清用了一上午时间,将屋内堆得高高的废报纸一张张理平,码放整齐后,用红绳仔细捆了起来。“这些报纸,够我和妈一周的米钱了。”看着整理好的报纸,夏淑清捶了捶酸痛的腰,露出满足的笑。
  随后,夏淑清将这些报纸送到附近一家废品收购站。“6公斤,9块6毛钱。”从老板手里接过钱,夏淑清有些失望:“这是我捡了一个多月的报纸,比上次还少了3角钱……”夏淑清一边走,一边从贴身衣服里掏出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塑料袋——一层层打开,这是她的钱包,里面还有3元2角钱,是她目前的所有积蓄。夏淑清将刚拿到的9元6角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去,一层层包好收起。
  失望的表情在夏淑清脸上并没停留多久。回家的路上,她不停四处张望,一个塑料瓶盖、一个小纸盒,都能让她惊喜。夏淑清说,自己出门会随身带一塑料袋,这样就不会错过挣每一分钱的机会。
  
  每天步行十余小时
  凌晨5点多,夏淑清就背着背篼出门。
  “去晚了,垃圾就被别人捡了。”夏淑清说,10年来,她已养成习惯,不管睡得多晚,凌晨5点准会醒来。生火,把锅架上,她才洗把脸。服侍母亲吃过早饭,她再匆匆扒上几口。5点多,夏淑清就背着背篼出门,冬日里天未放亮,没有路灯的地方她常常是手脚并用才能让自己不摔跤。
  每天上午,夏淑清都是行色匆匆,因为捡完碎玻璃,她还得回家给母亲做饭。从高家坪到滩子口,往返六七公里路,尽管夏淑清紧赶慢赶,回家一般已是下午一两点。运气好的话,她一上午能捡到几十公斤碎玻璃。做好中饭端到母亲床前,夏淑清还得简单清理上午捡的废品,归类放好。下午3点左右,她会沿着上午的路线再走一趟,这次,主要是沿途捡拾塑料瓶、废纸张等。
  夏淑清每天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因为超市10点关门会清扫出一些不要的东西,那里面能淘到不少“宝贝”。夏淑清说,超市的垃圾里,除了塑料瓶和废纸,还能挑出一点剩菜叶,有时甚至能捡到快过期的肉制品。而这时候很多捡垃圾的人已回家,她可以慢慢选。捡完超市的废品,回家常常已是深夜,这时,夏淑清才和母亲吃晚饭。从凌晨到深夜,夏淑清每天要步行10余小时。
  
  已经忘了炒菜味道
  夏淑清和母亲的住处是一间四五平方米的平房,垃圾和木材占了房间一大半,除了角落里的床,泡菜坛是这个家最显眼的家什。但除了几块萝卜,里面更多的是水。夏淑清说,她和母亲每天就靠这个下饭——早上急着出门捡垃圾没时间做菜,早饭都是泡菜水下稀饭,中午和晚上才能吃“菜”。
  租住的平房不通气,电费又贵,夏淑清只好用捡来的铁桶戳个洞做成灶,燃料是捡来的木柴。夏淑清的炊具只有四五只碗和一口捡来的铁锅,她所说的“菜”,其实只是烫饭——将青菜加水和米混和熬熟,最后放盐,这是她和母亲不变的午餐和晚餐。她说,没有多余的工具和原料,10年来,自己已没有真正炒过菜。她说这样也好,省了佐料钱,盐巴便是家里惟一的调料。
  夏淑清已记不清多久没吃肉,就算吃肉,也是混在饭里煮熟。至于炒菜的味道,她摇了摇头,说早已忘记,也不想吃了,怕肠胃不适应。长期这样会不会营养不良?夏淑清说,穷人命贱,她和母亲身体很好。母亲虽然103岁高龄,除了偶尔腿疼,没有其他毛病,自己更是耳聪目明,感冒都很少。
  
  捡旧衣服差点丢了命
  夏淑清说,生活艰难不算什么,她最害怕的是遇到意外。
  不久前的一天,夏淑清转了一下午也没捡着东西,路过九龙码头时,看到半坡的垃圾里有几件较干净的旧衣服。她精神一振,朝垃圾山上爬去。爬到一半,她脚下一滑,身子跟着滚了下去。眼看快滚到江边,她将双手使劲插进垃圾里,抓住埋在下面的一块木棍,才停了下来。看着被垃圾划伤的双手,夏淑清忘了疼,只觉得后怕不已。
  除了这样的意外,年龄一天天大了,体力大不如前也让夏淑清担心,要是自己哪天动不了了,母亲该怎么办?
  一次,她路过一木材加工厂,正好里面扔出一块木料。“这够我煮好多天的饭了!”夏淑清高兴之余又犯起愁来:木材重约30公斤,怎么把它搬上背篼呢?无奈,她请好心工人帮忙,把木材砍成四小块装上背篼。回家路上,要经过一段10多米长的陡坡,身背重负的夏淑清试了很多次都没法爬上去。最后,她不得不手脚并用,爬着走完那段陡坡。
  
  “她是我妈,不能不管”
  82岁的老人本该安享晚年,夏淑清却要每天拾荒赡养母亲。面对别人的疑惑和不解,夏淑清总是淡淡一笑:“她是我妈,我不能放弃不管。”
  邻居王先锋夫妇证实,夏婆婆的女儿每隔一段时间会来看望一次。但两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还得靠夏婆婆捡垃圾。为了省钱,夏婆婆从没买过洗发水,洗头、洗澡都用洗衣粉。尽管如此,天气好时,夏婆婆会把母亲扶出门坐一坐,没有丝毫怨言。
  黄桷坪街道小湾社区李主任说,这对母女不是城镇户口,无法为她们申请低保等。但以后一定会多关注她们,尽可能给予帮助。
  通过涪陵区石沱镇派出所查询得知,夏淑清确已82岁,其母冯伯云户籍资料显示出生日期为1909年,今年99岁。对此,夏淑清说,以前没有户籍档案,登记时将母亲年龄写小了4岁。梧桐村村主任刘富中称,以前只知道夏淑清把母亲接到城里赡养,但不知她这么大年龄还拾荒养活母亲,实在不容易,将向民政部门反映相关情况。
其他文献
2002年6月,田兴文在基层乡镇工作22年后,被河南省平顶山舞钢市委任命为舞钢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7年来,他带领舞钢市民政工作者,坚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服务宗旨,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曲爱民之歌,用一流的业绩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用信心干好民政工作    舞钢市不仅是革命老区,又是灾害频发地区,市内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多,民政工作涉及面广。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民政对象
期刊
大幕开启    2009年5月20日上午。  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魏野花园。  是时,艳阳高照,彩球飘扬,鞭炮齐鸣,一片喜庆,魏野花园公寓楼奠基仪式隆重举行。  这标志着三门峡经济开发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式拉开大幕。  魏野花园公寓楼是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第一批安置房工程,位于虢国路北、甘棠路西,占地面积18亩,计划总投资约1.2亿元,拟建两栋17层商住两用房,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除商业用房外,尚有
期刊
拈花微笑  水竹叶    小弟把我一个人扔在上海,回大庆好多天了。床头的水竹叶子黄了,谁动一动我就尖叫。那是小弟来时从黑河买给我的。只因我说喜欢黑河的水竹,他便在大包小包之外,费力地照顾那几支绿油油的东西。  近日,他居然快递给我一封信,问我吃饭了没,吃了多少,是不是不听医生的话,是不是每天躺在床上装死一个劲儿睡觉,水竹有没有浇水,是不是不让别人碰。又说,如果你肯配合别人,我给你一个惊喜。  真是
期刊
在繁花似锦的五月,黄河明珠集团故县局西子湖景区迎来了开业一周年的纪念日。一年来,在故县局职工的辛勤培育下,这支山中奇葩已经初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新姿。    设施不断完善    西子湖景区内园林坝区错落有致、垂钓乐园碧波荡漾、省内一流的拓展训练基地,为故县旅游正式推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洛河明珠拓展训练基地环境优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  2009年5月,西子湖宾馆开业
期刊
一盏盏路灯,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一个个电子摄像头,记录下了平安与和谐;街心花园里,百日红开得正艳;水泥路面上,一群孩子在兴高采烈地玩着滑板车;休闲广场的石桌旁,几位老人正悠闲地下着象棋……  这是日前记者在河南省淮阳县许湾乡李庄村目睹到的画面。    盘活扶贫开发路    几年前的李庄村,没有这么漂亮。  “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阴雨天根本出不了门。”李振新老人回想着过去,诉说着现在:“你看,
期刊
5月22日,冒着沥沥淅淅的小雨,记者驱车来到了河南省宜阳县莲庄乡四岭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户,新建的文化大院古色古香、宽敞明亮,路两旁绿树成阴,照明灯排列有序……  村民们说:四岭村能有今天,多亏了他们的村委会主任刘大鸟。  20年前的四岭村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私拉乱扯电路现象严重,农网改造困难,一年当中多半年停电,村民们经常为此上访告状;少水缺电,大面积的水浇地成了名副其实的旱地,村
期刊
“天刚床床亮,我就起麻了……”  当然是错别字。这是我一个刘姓小学同学作文时,不经意间写下的传世佳句。从那时起,同学们都叫他“麻广广”。麻广广在四川方言中意思,就是把人哄得团团转——这里略微透出的称许,肯定无法针对刘同学的机智,而是对他的无心之失成就了一个经典幽默进行的善意调侃。  很多年之后,那么多人的容貌都在记忆中稀释了。但只要一提起刘同学,还是会突然间就快乐起来。偶得这种颠覆目前生活常态的快
期刊
农民工圆了“大学”梦    2009年5月11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教室里,150余名学员迎来了非同寻常的“开学典礼”。  之所以非同寻常,是因为这150名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他们均来自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如何才能更权威、更科学、更全面、更系统地为农民工朋友提供就业培训,使他们真正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开发区管委会别出心裁,送辖区的农民工朋友去‘上大学’。”三门峡
期刊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2004年以来,这里连续5年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开发区,2006年被评为“河南十佳开发区”,2008年11月14日,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里就是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时光回溯到1992年。  这里还是一片贸易区,依然留有湖滨区桥头市场的影子——面积仅有1.2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4.2平方公里,这就是三门峡经济开发区的前身——三门峡贸易开发区
期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4月11日下午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陈良宇18年判决详解  200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11日下午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项罪名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据介绍,庭审从下午2时整开始,至2时40分结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