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和白介素4的影响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ogov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卡介菌多糖核酸处理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并设立健康对照组.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卡介菌多糖核酸作用96 h后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IL)-4的水平. 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不同浓度卡介菌多糖核酸作用96 h后,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IFN-γ明显增多,且随着卡介菌多糖核酸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接近健康对照组.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L-4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不同浓度卡介菌多糖核酸作用96 h后,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IL-4明显减少,且随着卡介菌多糖核酸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接近健康对照组.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体外可促进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IFN-γ,抑制淋巴细胞分泌IL-4,起到调节免疫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在Q开关激光术后皮肤创面修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面部色素性疾病患者66例,用Q开关脉冲激光治疗后,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2例)、对照组A(22例)和对照组B(22例).试验组使用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对照组A用活泉水面膜,对照组B用蒸馏水面膜.激光术后即刻外敷受试品或对照品15 min,以后每晚外敷15 min,连续14 d;分别于激光术后首日、第3、7、14天对受试
期刊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及其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链是皮肤生长和发育的必要因素,在创伤修复的过程中能影响生长因子的功能.硫酸皮肤素(dermatan sulfate,DS)是皮肤中最常见的GAG,占创伤液中硫酸化GAG 的36% ~ 78%.GAG(如DS)及其蛋白聚糖核心蛋白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参与多种功能,包括结合多个生长因子及增强其活性.成纤维细
期刊
目的 探讨NOD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彝族人群麻风病的关系.方法 单碱基延伸法(SNaP shot)检测300例彝族麻风病患者和300例彝族健康对照NOD2基因的4个SNP位点:rs9302752、rs7194886、rs8057341、rs3135499的基因型.结果 4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P>0.05),rs3135499位点的基因型频
目的 探讨神经肽Y和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在人工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人工荨麻疹患者24例来自2011年8-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16例对照为除外过敏性疾病、躯体慢性疾病、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的同期健康志愿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神经肽Y的表达;用CD45-PERCP(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CD203c-藻红蛋白、CD63-异硫氰酸荧光素三联抗体标记嗜碱性粒细胞
期刊
目的 探讨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清学转归和治疗对未感染梅毒婴儿血清阴转时间的影响.方法 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15例,出生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rPPA)、19S IgM-TPPA检测.在1、3、6、9、12、18、24月龄时进行TRUST和TPPA血清学监测和随访.当TRUST和TPPA均阴性时,终止随访.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Kaplan-M
2013年4月11日是我国当代皮肤科先驱者之一,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皮肤科主任董国权教授百年诞辰.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医科大学承办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从病毒到肿瘤,从病因到防治"4月16-18日在沈阳召开,同仁们以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活动纪念董国权先生百年诞辰.论坛名誉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科大学陈洪铎教授,论坛主席为长江学者特聘教
期刊
目的 探讨硬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1998-2012年住院治疗的8例硬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 男女患者各4例,平均年龄44岁.皮肤变硬增厚累及颈肩、背部6例;合并多系统受累6例;2型糖尿病5例中3例有糖尿病并发症;2例出现血清异常免疫球蛋f白,λ、κ型M蛋白各1例;发热2例;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4例行皮肤活检,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全层增厚,胶原增生明显,胶原纤维
期刊
患者男,58岁,农民.因舌体反复破溃、皮肤进行性黑变2年,加重伴行走不稳2个月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体破溃,双手、双足各小关节处皮肤颜色变深,呈棕黑色或黑色,并伴乏力、纳差、餐后饱胀感,曾以消化不良处理,疗效欠佳,未再诊治.随后双踝关节、双下肢胫前、腰骶部等处皮肤亦出现黑变并粗糙,胸腹部出现类圆形色素脱失斑,头发灰白,腋毛、阴毛脱失,四肢麻木,舌体部分味觉丧失及便秘。
期刊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通过光敏剂和激光结合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肿瘤、癌前病变和尖锐湿疣等,损伤小,属于非侵入性治疗手段.我们采用以635 nm半导体激光治疗光源的PDT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患者女,30岁,4年前其夫患有尖锐湿疣,在某医院检查,发现宫颈和外阴尖锐湿疣样赘生物,经检测HPV 11、HPV16阳性,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尖锐
期刊
面部肿瘤切除手术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皮肤缺损,缺损面积较小者除可直接拉拢缝合外,大部分创面需要局部转移皮瓣或游离皮片移植来修复.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我科收治32例面部肿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皮损,术后缺损应用Burow楔形推进皮瓣进行一期修复,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