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指标体系和总量测算方法的研究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心问题,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内容,开展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理论、指标内容和测算方法的研究,是加强对国民经济宏观控制的需要,也是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供需平衡 指标 社会最终产品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活动的总成果表现为国家经济总量。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总量的综合性指标,能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总成果和总量关系。
  
  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指标解读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全部生产要素(物质生间部门)向社会提供的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劳务总量,即国内生产总值。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等行业提供的产品,也包括由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业等行业提供的服务,即国内生产总值。二是南国外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即商品和劳务输入。其计算公式为:社会总供给=本期国内生产总值 本期进口一本期不可分配部分
  
  本期不可分配部分,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中当年不能进行分配的部分,如人工培育正在生长过程中的牲畜、树木、由于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失等。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社会用于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支出所形成的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组成。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集团消费需求组成。二是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测算社会总需求有两种方法:
  一是从需求形成角度测算,就是在生产指标基础上,按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作出调整,以得到社会总购买力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社会总需求=本期国内生产总值一本期储藏 本期银行信贷收入 本期财政赤字 本期出口
  二是从需求使用角度测算,就是把社会总购买力可能使用去向的各个项目加总在一起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总需求:本期投资需求总量 本期消费需求总量进口 本期国外需求总量
  上述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比较,反映着以货币支付力所代表的需求与实物(包括劳务)供应之间的平衡状况。
  
  二、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1、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含义指社会总需求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形成社会总供给绝对或相对过剩的情况。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之中。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之中。供给和需求的分离,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离,于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就具有了一般的可能性,并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转变为现实性。因此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直接产生的后果就是出现以下几个方面(I)经济停滞,即经济呈现零增长、负增长或只有微量增长;(2)社会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就业水平下降;(3)企业产品销售困难,实际存货水平上升。
  2、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社会总供给
  含义是指如果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社会总供给。导致物价持续上升,货币持续贬值,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的状态。便是需求膨胀。追其形成原因在于除去商品经济的一般原因之外。在非市场机制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原因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说明。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取决于宏观调控力度。其导致的后果就是以下几个方面:(1)它会使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最终损害经济增长。(2)形成大起大落的经济超常波动。(3)还将导致价格扭曲,使资源配置非合理化。(4)通货膨胀还会使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三、影响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因素分析
  
  物质供应量的形成和需求总量的货币支付能力之间,存在着同有的内在联系。总需求形成的基础是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一切需求都是由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转化而来。这表现为生产单位获得销售收入是以向社会提供相应的物资供应为前提的,而且取得收入的数量和提供物资的供应与需求毕竟是二个相互独立运动的过程,它们在经过一段各自独立的运动过程而再次相会时,就有可能出现平衡。为了从宏观上控制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就必须分析影响总供需平衡的因素。
  1、价格因素。当消费和生产资料出售价格上涨时,总供给可能会大于总需求;相反,其出售价格下跌时,意味着总供给的减少,这时,总需求可能会大于总供给。
  2、货币储存因素。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和职能象调节器一样,能够调节流通中的物流量。储藏,特别是定期存款增加,会减少本期社会总需求;反之,如果储藏期末存款减少,会增加社会总需求。
  3、物资储备因素。一定数量的储备物资是保证流通过程正常进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4、物资积压因素。物资的积压,会减少物质的社会供应量。因此,应当尽可减少物资积压现象,应该说现在的企业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目前的企业都采用定单式的生产,但是事实上,要想完全避免物资积压现象是很难办到的;所以物资积压必然会成为影响社会总供给的一个因素。
  5、购买力因素。当过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时,消费品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量就会增加。但是,臆造的购买力,也就是没有相应物资保证向流通的需要向社会增发了货币,这样必然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需求冲击,破坏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6、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与平均工资增长速度的脱节。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超过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意味着社会总供给相对增加;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就意味着社会总需求增加。
  7、物资损失的因素。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进人流通领域以后以达需求者手中之前,由于种种原因会发生报废损失,比如水灾、火灾、地震、暴风雨袭击等灾害的发生,会造成物质的损失;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或渎职而引起的商品损坏等,都是物资的社会总供给的直接减少,因而也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以上因素对社会总需求平衡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是各不相同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所以从宏观上调节和控制总供需平衡时,要对上述各个因素进行评价分
  
  四、在统计上建立一系列指标从宏观上调控社会总供需平衡
  
  为了从宏观上调节和控制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就必须联系影响总供需平衡的因素,建立一系列指标还进行考核。
  1、反映社会总供给情况的指标
  (1)可供的生产资料总额(生产资料库存总额),即国家或某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可供分配的生产资料价值总量,这个指标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用来供给各部门、各行业的生产资料总规模。
  (2)社会消费产品总额,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生产 的消费品的产品的价值总和,这个指标反映生活消费品的供给规模和程度。
  (3)物资储备总额:是指某一时期末全国或地区的物资储备的价值总和,据上期末储备总额和本期末储备总额计算本期储备增加或减少额。
  (4)物资积压总额。是指某一时期末全国或地区物资积压的价值总和。根据上期末积压总额和本期末积压总额计算本期积压增加或减少额。
  (5)商品报废损失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全国或地区的商品报废损失的价值总和。
  (6)补偿基金总额。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社会总产品中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基金总额。它反映社会再生产补偿规模,在计算社会总供给时应予扣除。
  (7)进口总额:指从国外进口的产品总额,直接成为进口供给。
  2、反映社会总需求情况的指标
  (1)积累基金总额。可分为扩大再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物质储备基金。
  (2)消费基金总额。可分为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
  通过以上各项基金和消费基金总额的统计,可以反映国家或某一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情况,进而综合反映社会总需求的情况。
  (3)居民储藏存款增加额。可根据上期末存款余额和本期存款余额计算本期增加或减少额。
  (4)出口总额。指向国外出口的产品总额。直接形成出口需求。
  以上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指标,可列成平衡表式如下:五、社会供求总量的测算方法
  为了加强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的管理,笔者提出了上述指标。从我国统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有三种测算方法,即国内生产总值法、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最终产品法。我认为,目前对社会供求总量的测算,采取社会最终产品法比较合适。
  采用社会最终产品法对社会总供求进行测算,总供给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国民收入生产额、物质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进口额。总需求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构成。投资需求包括五个方面,1、国家财政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流动资金的预算拨款;2、银行发放的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增加额;3、地方、企业、部门用预算外资金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4、城乡居民个人用于建房及投资性货币支出,消费需求由居民个人、社会集团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购买力所组成,它是现行统计中组成社会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各种货币收入扣减,城乡居民用于建房及投资生支出后的数额。定期储蓄一般在银行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已经通过信贷支出作为投资基金,不形成对消费品的需求。建房投资、非商品支出也不形成对消费品的需求。如果上述对各项组成的需求总量大于供给总量,就会表现为货币所的需求(购买能力)和实物供应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可以用两种价格表示:1、按上年价格计算,供给总量中不含当年价格上升因素,其差额是当年供需平衡的实际差额。2、按现价(当年价格)计算,其差额是反映由价格上升因素,其差额是当年供需平衡的实际差额。因此,在平衡时应加以说明,若用后一种价格计算,还要分析价格上升减少需求的数额。
  采用社会最终产品法测算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总量,有以优点:
  第一、便于利用现有资料。计算方法以较为简便;
  第二、便于进行定量分析,推断社会总供求的平衡趋势;
  第三、可以为宏观调节提供依据。
  此外,从最终产品出发组织综合平衡,安排社会生产,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的要求,要以从根本上解决产销平衡的问题,使生产和消费更好的衔接起来。
  但是,采用最终产品法测算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也有不足之处,它的最大缺陷是没有反映劳务(服务)的供求关系。
  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社会生产决定社会需要的性质、结构和范围,决定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物质资料种类、数量和质量,决定社会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马克思再生产原理告诉我们,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两大部类之间及各部类的之间供求相适应,在实物与价值上要得到相应的补偿。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所追加的生产资料与消费品也要形成比例,这样社会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这一再生产原理和理论所要求的正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合并焦虑的临床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的118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组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基N-if,保工作的难点,探讨通过配套建立和完善环境经济体系来促使企业自觉地处理好发展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关键词】可持续 环境 经济体系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自然环境。向然环境是一种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的资源,因此决定了人类只能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摘要:本文将提出县级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应当承担的使命,并结合实际,阐述县级图书馆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应当怎样发挥自己特有的作用。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 中华传统文化 使命 作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基层文化单位的县级图书馆,在这个宏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猴随腊去欣除旧,鸡唤春来喜布新.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向辖区金融系统的全体同仁,以及长期支持《金融科技时代》的业界同仁致以最诚挚的新春
期刊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已成为各个高校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主力军和根据地,其作用和重要性正在逐步凸显。然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资金匮乏”“社团定位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双倍负荷剂量替罗非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47例行PCI手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
摘 要: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技能,小学高年级阅读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学习方法,不但能够强化学生阅读的效果,更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从单词、句型转变为句子和语篇。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英语教师应努力让阅读教学更有实效性,从而让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 小学英
大学社团作为一种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群体,既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提升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在高校学生培养中具有重要席位。本文着重从大学社团对学生发展发
尽管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但是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胃癌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涉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广,各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在教学的时候,运用哪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是当前教学发展的核心,教学要回归生活,做到教育生活化,这是当前教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本文将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分析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和教学生活化开展与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施措施  物理是初中生学习的一门重点课程,尽管初中生接触物理知识的时间并不长